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练习)- 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展开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
那一朵云的温暖
李宽华
晴朗的日子里,我常坐在小院中望着天空发呆。湛蓝的天空,一朵又一朵云从我眼中走过。有时,它走的飞快,迈着急匆匆地步子像在赶路;有时,它的步子轻柔缓慢,走上半天,也不过是从一个树梢抵达另一个树梢。云,一直都在行走着。看得时间长了,我甚至能听见云的脚步声,那声音轻微细小,如同祖母细碎的脚步声。
祖母踩着我的目光,给花盆中的青菜浇水。院子里的盆盆罐罐种满了菜椒、韭菜、茄子……原本用来种花的盆,祖母却种满了青菜。曾问过祖母,怎么不种花呢?祖母说,菜比花要耐看啊。菜怎会比花好看呢?心中不解却也不再去追问。多年后,我才明白,那一盆盆青菜,不过是无法下地干活的祖母对土地和劳作的另一种寄托。
祖母忙完了,坐在我旁边,我又把目光抛向那些云朵。小院是安静的,家人都各自出门忙碌着,只有我和祖母困在小院中,守着一方蓝天,一朵云。
那时,只有十五岁的我,还不能接受双腿再不能走路的现实,常常是哭完了,闹够了,便呆呆地望着天上的云,一句话也不说。祖母却有说不完的话,她轻声絮叨着一些陈年往事,我从不打断祖母,尽管那些话我已听过许多遍。
祖母患有心脏病,病情严重的时候,只能卧床休养。祖父去世得早,祖母一个人拉扯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祖母却从不说这些,她的话语中多是一些日子里的暖,一些人的好。
祖母从不会说到我的病,说到我不能行走的双腿。有一回,邻居来串门说,这孩子真可怜,不能走路了,以后可怎么办呢?祖母转头看我,我望着天上的云,默然无语。祖母轻声说,不可怜,我们家孩子挺好的。祖母不说,也不许别人说。
静默的时光里,一朵又一朵云从我孤寂的内心走过。我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一朵云该多好。”祖母说:“云也是被风吹着走的,由不得自己啊。”我望着祖母,一脸茫然。……若干年后,当我渐渐走出内心的困境,才慢慢懂得了饱经沧桑的祖母是在跟我说,要我接受这无法改变的苦难。只能默默地接受,像被风吹动的云一样,以平静,以淡然。
我挪着小板凳要去倒水喝,祖母起身帮我。每次,我都执拗地说,我自己能倒。祖母说,水热啊,会烫着你。祖母拿起水杯,摇晃几下把剩水倒掉。倒上开水后,祖母把水杯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轻轻地转一下水杯,水杯的把手就朝向了我。这个细微的动作,是在祖母给我倒了许多次水后,我才注意到。没人知道,那轻轻地一转,曾在我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得病最初的日子,内心的苦闷和茫然,常常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荒寒。是祖母那悄无声息的一转,把一个叫“温暖”的词,留在了我的内心深处。祖母就像天空里的云朵一样,以她的平静,抚慰着我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苦闷和忧伤。
岁月翩然,流云飞走。八十多岁的祖母已不认得她的亲人,也不知该何时吃饭喝水,整日呆坐在院中。回家去看祖母,曾经喋喋不休的祖母,变得沉默寡言。我坐在祖母旁边,给她梳理花白的头发,喂她吃饭。我摇着轮椅去给祖母倒水,水倒好后,我把水杯放在祖母面前,祖母看看我,伸出手,把水杯轻轻一转,把手就朝向了我,一如当年。我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已经记不清我名字的祖母,却还记得帮我转动水杯。
流年暗换,我早已不再羡慕一朵云的行走,而祖母也已故去多年。窗外,小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我常会想起小院里的蓝天白云,想起祖母陪我走过的那些时光,想起那一朵云的温暖。
问题:赏析文段划线语句。
手法判断 |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祖母比作天空里的云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平静淡然地接受生活的苦难,抚慰着我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苦闷和忧伤,给我慰藉和鼓励。 |
语境结合 | 通过祖母细心谨慎的动作,表现了祖母对我深深的爱,为下文写我心中的情感波澜作铺垫,表达了我对祖母的赞美、钦佩和感激。 |
Step1:判断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 Step2:根据对应角度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答题技巧: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主旨) | |
答案 |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祖母比作天空里的云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平静淡然地接受生活的苦难,给我心灵的抚慰和引导,突出了祖母坚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她对我内心成长的重要作用,表达了我对祖母的赞美、钦佩和感激。 |
世界还很年轻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跟亲戚们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的夜里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时,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问题: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手法判断 | 通过“竟然”一词,写出了母亲垦荒时的劳累和辛苦。 |
语境结合 | 母亲是因要给女儿打一床棉被才如此劳累,体现了母亲的劳累,也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表现了我的惊讶和心疼。 |
Step1:判断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 Step2:根据对应角度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答题技巧:......一词(动词、叠词、形容词),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主旨) | |
答案 | 通过“竟然”一词,写出了母亲的劳累和我听到这一消息时的惊讶、心酸以及对母亲的心疼。 |
教你生病
毕淑敏
儿子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
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该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终于找不到我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我就忍着。”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明。“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X X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
“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叫你化验时就到化验室去,要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不要叫到了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他倚在门上。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条,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手法判断 |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时间的缓慢比作沙漏里缓缓流动的沙子。 |
语境结合 | 通过漫长的等待,儿子一人去看病,至今未回,体现了母亲心里的焦急。 |
Step1:判断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 Step2:根据对应角度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答题技巧: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主旨) | |
答案 |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时间的缓慢比作沙漏里缓缓流动的沙子。形容母亲心里的焦急,非常担心孩子,把一个人焦急的心情形象化,具体化。 |
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练习)(教师版+学生版)-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这是一份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练习)(教师版+学生版)-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文件包含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练习教师版-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docx、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练习学生版-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1讲:概括文章内容练习(练习)- 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这是一份第01讲:概括文章内容练习(练习)- 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共6页。
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讲解)- 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这是一份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讲解)- 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