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792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792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792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7923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7923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油二高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 从采集到种植作物, 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人工取火的发明B. 建筑技术的发展C. 生产工具的进步D. 畜牧水平的提升2. 史载:明代江南地区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耨、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的萌芽C. 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3. 忽必烈即位后,改为由中央统一发行纸钞。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朝政府停用南宋铜钱,“中统元宝钞”成为全国通用的法定货币。这一调整( )A. 创新了货币形式 B. 催生了地丁银制 C. 促进了商业发展D. 扩大了朝贡贸易4. 《全球通史》中说:“铁路和汽船有效的将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危机的发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 D. 铁路和汽船的出现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A. 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B. 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C. 变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 D. 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6. 18 4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欧洲,185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却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 B.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民主制度的普遍确立7. 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了一份协定书,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其宗旨有“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该组织是( )A.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 世界银行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东南亚国家联盟8. 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由此得出A. 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B. 农业的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C. 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 D. 中国的原始村落规模比其他国家大9. 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在19世纪初尚感新鲜,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贫民的地方。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的开展D. 世界市场的形成10. 1922年,上海公共汽车公司广告宣称:“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利于( )A. 变革制度 B. 抵制西方 C. 提高效率 D. 继承传统11.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威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A. 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 B. 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C. 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 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12. 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①设安西都护府②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③实行行省制度④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3. 又到猕猴桃集中采摘时期,如何做好保鲜工作,让桃农发愁。自建冷库成本太高,随意储藏又影响口感,砸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招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A. 采摘的机械化 B. 冷链物流的发展 C. 家用冷冻设备 D. 添加食品添加剂14. 据《马可•波罗行纪》载,元代每个驿站的驿馆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即便是一个国王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满意。材料表明驿馆的功能有( )A. 中外交流 B. 皇帝行宫 C. 军事驻防 D. 基层治理15.考古工作者在关中地区的富平、陇县、扶风、咸阳、长安、渭南等地,先后发现大批的汉代铁制农具,其中有铧、犁、锄、铲、镰等。据此可知汉代A.冶铁技术得到发展B.铁农具在全国普及C.精耕细作开始出现D.小农经济日趋成熟16.维多利亚晚期(1870~1914年),英国女性的服饰不再以突出纤细的腰身为主要特点,运动休闲套装逐渐流行开来。如家庭教师、商店店员这样的职业女性为工作之便,都会选择简约大方的休闲套装。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纺织技术的进步B.工业革命的发展C.启蒙运动的兴起D.审美意识的提高17.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小麦、水稻、苹果、葡萄、黄瓜、豌豆、甘蔗等。这一状况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物种交流 B.人们的饮食习惯得到根本改变C.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 D.物种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18.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19.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医药的作用。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 A. 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B.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C. 记载了麻沸散制作的方法 D. 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20.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这些运动()A. 推动了国家医疗体系的系统化 B. 实现了国家卫生建设的制度化C. 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 D. 建立健全了国家防疫抗疫体系21. 在1918年的大流感中,人们开始意识到,无论贫富还是体质强弱,没有人可以对大流感免疫,归根结底,流行病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这一认识A. 有利于全民保健体系的建立 B. 刺激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C. 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D. 促进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首、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 传统美德 B. 核心思想 C. 人文精神 D. 教育理念23. 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被称为华夏认同。华夏认同形成于()A. 夏、商、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 D. 西汉巩固大一统局面以后24. 依据考古发现来看,中华文明的起源有许多地方,遍布中华大地。其核心地区是A. 长江流域 B. 珠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 辽河流域25. 分析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A. 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B. 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C. 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D. 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26. 考古学家指出:“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样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这表明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 A. 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B. 各自独立,相对隔绝 C. 战争不断,冲突激烈 D. 多元发展,相互交融27. 历史上辽统治者将汉民族文化融入本民族。耶律氏先后接受了祖先崇拜和祭祀已故皇帝的习俗,契丹上层阶级中的一夫多妻制也逐渐转变为一妻多妾的制度。这说明 A. 中原文化的影响力较大 B. 北方各个民族习俗相同 C.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完成 D. 北方游牧民族转为农耕28. 印欧人被看做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大迁徙中,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了赫梯人、波斯人。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农业畜牧业最早产生 B. 经济发达物资储备丰富 C. 铁器牛耕的发明和使用 D. 驯化马、使用马拉战车29. 新航路开辟后,州际间的人口迁移逐渐增多,15—16世纪,世界上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是()A. 非洲 B. 美洲 C. 亚洲 D. 欧洲30. 据统计,在16—20世纪,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 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 B.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 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D.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第Ⅱ卷 非选择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6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宋太宗“太平兴国初,京师置榷易院,乃诏诸蕃国香药宝货至广州、交趾、泉州、两浙”;……其后,在广南、福建、两浙置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诸国物货航舶而至者”以管理海外贸易。……宋高宗曰:“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元朝)至元十五年八月,诏行中书省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孟原召《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许多经典文化以茶为载休,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唐宋时期,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周边国家大量的僧侣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文化的同时,也将茶的种植方式传播到了各自的国家和地区。譬如朝鲜和日本茶文化传到这些国家后便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催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文化。……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在海外的殖民贸易在本质上是以国家组织的形式对落后地区的资源掠夺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的茶文化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 ——吉峰《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该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前中国茶文化传播的特点。请分别指出日本和英国在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的茶文化。(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从1867年之后,朝廷上下就为应不应该修建铁路吵翻了天。很多大臣认为,铁路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修建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会惊动山神、龙王等神灵,招来巨大灾难。也有人提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在曾国藩看来,铁路网络一旦修成,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势必大大加快,那么,运行数百年、基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结构将被彻底打破,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到1891年,疆域辽阔的大清帝国铁路零落建设,总共才只有360余公里而已。——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二 从I865年—1916年,铁路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战争后,美国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凸显了轶路运输的巨大优势,同时,政府通过赠予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铁路发展。南北战争爆发时,美国大陆有3万英里铁路线,到1916年,美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25.4万英里,超过当时世界其他各国铁路里程的总和,铁路成为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1916年,美国铁路货运量占整个交通运输周转量的份额达到77%,而客运周转量则达到98%。——摘编自孟祥春《美国铁路的历史沿革与管制变迁》请回答:(1)火车的出现,是利用哪一动力机器的产物?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清朝铁路建设的状况。(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六十年代后的半个世纪美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交通建设的认识。(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 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0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辽宁省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辽宁省辽河油田二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