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第一课时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达标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三、分数除法 1.倒数的认识 教案(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授课年级: 六年级教材分析《倒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节 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和分数除法。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任务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注重突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教学内容析教材第28页的例1及“做一做”;第29页的1-5题。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对学习分数除法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但对分数除法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以及分数乘法的学习。这为倒数的认识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倒数的认识。设计思路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进行达标测试。 3.结束:通过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结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初步预习第28—29页课文内容。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启蒙教育。课时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课时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及求小数的倒数。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教法:对话法、比赛法、迁移法。 学法:观察法、对话法、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情境导入。在本节数学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语文问题。(课件显示)找出下列各组汉字的规律。“吴——吞” “杏——呆” “土——干”它们有什么规律呢?(一个字,上下颠倒,就能变成另外一个字。)数学里面也有这样规律的数,我们称它们互为倒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并作答。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新知探究 二、探究新知。1.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这一节课我们该学习哪些内容?(什么是倒数?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2.倒数的意义。 (1)口算下列各题。 × × 5 × × 12(2)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a.乘积是1。 b.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3)你能不能举一两个这样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板书。(4)归纳倒数的意义。师: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5)说一说你对倒数意义的理解。强调:①乘积必须是1。 ②只能是两个数。 ③倒数是表示两个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倒数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倒数的意义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的能力。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的关系,它不是一个数。(6)结合某个算式,引导学生完整叙述。 强调:( )是( )的倒数,( )是( )的倒数,( )和( )互为倒数。 3.探索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1)教学例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6 1 0 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表示。 ②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的倒数是。师:真分数的倒数是什么数?(假分数)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的倒数是。师:假分数(大于1)的倒数是什么数?(真分数)6=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6的倒数是师:(非0)整数的倒数是什么? (分数单位) 分数单位的倒数是什么? (整数)③想一想,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全班交流,教师简要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结合算式,进行完整叙述。 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例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求一个数的倒数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探究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不可能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生:因为0不能作分母,不能出现1/0,所以0没有倒数。师:综合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到结论,0没有倒数。 师: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2)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师生共同总结: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3)出示:0.3的倒数是多少?2的倒数是多少?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0.3=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0.3的倒数是。2=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2的倒数是。小结:求小数的倒数的方法: 小数 分数 倒数。 求带分数的倒数的方法:带分数 假分数 倒数。 倒数 假分数 倒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例1。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方法。 通过学习,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小结方法的能力。 达标检测 三、达标检测。 1.填空。⑴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⑵的倒数是( ) 学生动手进行达标检测。 通过达标检测,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倒数的认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检测的倒数是( )0.7的倒数是( )有的同学填写成7.0对吗?( ) 5的倒数是( )⑶( )的倒数是它本身,( )没有倒数。⑷和( )互为倒数。⑸是( )的倒数。⑹0.75是( )的倒数。⑺8×( )=1, ×( )=1,( )×0.25=12.判断。 ⑴和互为倒数。( ) ⑵是倒数。( ) ⑶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 ) ⑷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 ⑸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 ⑹15的倒数是。( ) ⑺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学生动手进行达标检测。 通过达标检测,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倒数的认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检测 3.有的同学在求的倒数时写成=,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4.思考。 ×( )= ( ) × =( )×6=×( )=( )×=×(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动手进行达标检测。 通过达标检测,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倒数的认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像倒数这样有趣的现象,希望同学们积极探索,努力发现,用数学知识装点我们的生活。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方法: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表格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实施,课堂作业设计,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猜字游戏 导入课堂, 计算,逐层深入,认识倒数,交流探讨,会求倒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