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新沂市高二下学期合格性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江苏省新沂市高二下学期合格性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选择题必须用2B,如有作图需求,可用2B,5级地震, 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 全球气候变暖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一第40题,共40题80分)、综合题(第41题~第43题,共3题20分)共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求,可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并请加黑加粗画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因此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下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A.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2. 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A. 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
B. 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
C. 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
D. 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及生命存在的条件等知识点。
【1题详解】
太阳系自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共8大行星,地球流浪至比邻星需要远离太阳,自内向外运行,因此要经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运行轨道。水星、金星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侧,不会经过,AB错误;地球向外运行首先经过的是火星轨道,其次才是木星轨道,因此C正确,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生命该地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若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则会使地球保持适宜的温度,液态水能够存在,A可信;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有岩石圈,但是星际物质运行速度较快,大陨星与地球碰撞会对地球造成巨大破坏,威胁人类生存,此为不安全的宇宙环境,不适合生命存在,若该地为比邻星宜居轨道应该有安全的宇宙环境,B不可信;稳定的光照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之一,C可信;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利于生命存在,D可信。故选B。
【点睛】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
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自身条件:1.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
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 原始的大洋
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某校一位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子温度比周围略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
B. 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黑子的周期是11年
C. 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色球层
D. 黑子是出现在太阳日冕层中的黑色区域
4. 这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现象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印尼爪哇深海发生6.5级地震
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②③⑤D. ①②④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故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A正确;从数量众多到下一次数量众多,黑子的周期是11年,B错误;该同学在望远镜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C错误;黑子并不黑,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温度较周边低的区域,D错误。据此分析选A。
【4题详解】
太阳活动可能会引发磁暴现象,①正确;带电粒子流会使电离层受到干扰,从而使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②正确;钱塘江大潮为天体引潮力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③错误;太阳活动发出的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的稀薄大气摩擦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④正确;日本阿苏火山喷发、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都属于地球内能释放的形式,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太阳活动对火山地震的爆发有相关性,但没有这么直接的影响,⑤⑥错误。据此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
2、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
4、自然灾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有关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圈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②圈层即岩石圈
C. 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在地幔的上部
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6. 下列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各圈层都有生物的存在
B. 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地球各圈层都呈同心圆状分布
D. 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①圈层为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A不对;图中②圈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B不对;图中③圈层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C正确。图中④圈层横波不能通过,物质状态不可能为固态,D不对。故选C。
【6题详解】
地球中生物圈有生物的存在;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B正确;地球的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有的来自太阳辐射,有的来自地球内部。故选B。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06月24日10时53分在印尼班达海(南纬6.36度,东经129.2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2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
8. 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 )
A. 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B. 通过电梯及时转移
C. 跳楼逃生D. 有序撤到空旷地带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震发生在印尼班达海,震源深度210千米,而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左右,说明该震源发生在地幔中,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地震发生时,不能躲在高大建筑物下,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坍塌,应尽快远离高大建筑物,故A错,电梯会因断电而停运,故B错,跳楼逃生会造成伤亡,故C错,快速有序地撤离到空旷地是最安全可行的,故D正确。故选D。
9.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读图完成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强
B.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①
C.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③越强
D. 地表冰雪覆盖面积越大,④越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故C正确。①表示进入大气层前的太阳辐射,与灰尘数量和颗粒无关,故A错误。②表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越强,故B错误。④表示地面辐射,地表冰雪覆盖面积越大,反射作用越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少,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故D错误。故选C。
10.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砖偏向力、摩擦力三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中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砖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详解】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在水平方向上,空气运动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且近地面的方向还有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据此判断,图A、图C是向左偏,为南半球的风向,A、C错。图B向右偏,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B正确,图D没有偏转,D错误,故选B。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广泛分布于干燥地区。下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雅丹地貌常见于
A. 珠江三角洲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D. 塔里木盆地
12. 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 流水侵蚀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D. 风力堆积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分布于新疆。四选项中只有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故D正确。
【12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是风力侵蚀,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容易。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A. B.
C. D.
14. 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依据图中草的倒伏方向可知,当时风从海洋吹响陆地。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升温慢,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故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正确。故选B。
【14题详解】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陆地近地面形成热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风从洋吹向陆地,冬季相反;春、秋海陆气温差异小,风向不明显,B正确。故选B。
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情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关于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干旱出现频次高
B.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干旱出现频次低
C. 甲地春旱严重是因为工业用水量大
D. 乙地夏季受副高控制常出现伏旱天气
16. 绘制该图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GPS、GISB. GIS、RSC. GPS、RSD. GPRS、RS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我国西北地区居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但地广人稀,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并不高,A错;我国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旱涝灾害出现的频次都较多,B错;甲地属于华北地区,这里春旱严重主要是因为春季作物返青,需水量大,气温升高蒸发量大,但此时雨带尚未来临,甲地降水量小,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导致春旱严重,C错;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常出现伏旱天气,D对。据此分析本题选D。
【16题详解】
绘制《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情况图》需要采集干旱区域分布的影像图,需要借助RS采集数据;图中干旱出现频次的数据需要将干旱出现区域与中国分区图叠加,并做出数据分析才能得出,这主要需借助GIS来实现,据此分析本题选B。
【点睛】我国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为:大致四、五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我国的雨季开始,;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A. 内蒙古高原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
18. 与西部省份相比,江苏省人口密度较大,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条件
B. 地形差异
C. 交通条件
D. 经济水平
【答案】17. B 18.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
【17题详解】
西藏、青海两省人口密度小于10人/公里,故青藏高原人口最稀疏。故选B。
【18题详解】
经济的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批的西部的人到东部就业,故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水平,故选D。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A. 人口合理容量B. 环境承载力
C. 环境人口容量D. 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20. 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A. 青藏高原B. 珠江三角洲
C. 塔里木盆地D. 东北平原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环境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等的前提下,一地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是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一地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材料指出7亿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人口合理容量,A项正确;故选A。
【20题详解】
珠三角的自然环境条件最为优越,且对外开放程度高,单位面积的环境承载力最大,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2. 关于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一直在减少B. 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
C. 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D. 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加
【答案】21. A 22. B
【解析】
【分析】
.
【21题详解】
人口增长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①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均为正值,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值较高,二者之和最大,说明此时期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A对。其它时期和值较小,B、C、D错。
【22题详解】
人口增长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只要是正值,则说明人口是增加的。图中的人口增长率一直是正值。因此人口一直增加,B正确。故选B。
【点睛】注意题目中是人口增长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的和。,只要是正值,不管这个“正值”的大小如何变化,则说明人口是增加的。
读“我国某农村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示反映该村( )
A. 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 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C. 医疗卫生水平高D. 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出率高
24. 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②③④D. ③④⑤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村20~4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口金字塔图中数量极少,说明该村的劳动年龄人口以外出务工的人口居多,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D正确,B错误;应位于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不太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A错误;医疗卫生水平较低,C错误;故本题选D。
【24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村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较少, 劳动力短缺,所以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服务难以保障,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说明土地产值较少,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①③④正确;就业竞争下降,不会加重就业困难;环境人口容量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小。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 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 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26. 该城市的下列规划及其理由,正确的是()
A. ①处建钢铁厂——保护城市环境B. 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
C. ③处建绿化带——减轻污染危害D. ④处建食品加工厂——交通便利
【答案】25. B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知,甲功能区位于城市几何中心位置,为商业区;乙在城区中占地面积最大,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为住宅区;丙位于城市边缘,靠近主要交通线路,为工业区,故选B项。
26题详解】
A.①处靠近风景区,建钢铁厂--破坏城市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②处建大型仓库--距城区较远,交通不便,故不符合题意;
C.③处位于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建绿化带--减轻污染危害,故C正确;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交通不便,远离市场,故不符合题意。
读“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呈减缓趋势
B. 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
C. 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数量
D. 198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
28. 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
②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加重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城市“热岛”效应加强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答案】27. D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呈快速发展趋势,A错。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减缓,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城市化的主力,B错。世界城市化水平在2010年前后超过50%,说明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数量,而不是在1950-2000年(该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在50%以下,城市人口少于农村人口),C错。198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D对。故选D。
【28题详解】
随着城市化发展,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的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导致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城市人口增多,交通及工业密集等导致大量人为热排放,使得热岛效应增强,②④对。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随着城市化发展,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多,①③错。故选C。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逐步构建水城共融生态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目前,雄安新区开发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发展空间较大B. 基础设施完善
C. 经济腹地广阔D. 教育科技发达
30. 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意义是
A. 接纳北京首都政治文化功能
B. 承接京津地区重化工业转移
C. 解决京津地区水源短缺问题
D. 合理分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最大的优势是区位条件好,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故A正确。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经济腹地广阔不符合事实;相对于京、津等地,雄安新区教育科技欠发达。故B、C、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设立雄安新区主要是为了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的协调发展,故D正确、A错误。承接京津地区重化工业转移不符合新区建设定位,不符合客观实际,故B错误。雄安新区不能解决京津地区水源短缺问题,故C错误。故选D。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1. 日本东京以皇宫为中心,将皇宫摆放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 )
A. 天人合一的思想B. 皇权的至高无上
C. 民主与法制精神D. 城市格局历史的悠久
32. 影响日本东京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B. 社会因素C. 历史因素D. 环境因素
【答案】31. B 32. C
【解析】
【31题详解】
日本东京以皇宫为中心,将皇宫摆放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所以B正确。故选B。
【32题详解】
一般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城市中心分布为商业区,东京以皇宫为中心,故影响日本东京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历史因素,所以C正确。故选C。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确定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
读稻田养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是( )
A. 商品率高B. 机械化水平高
C. 精耕细作D. 专业化程度高
34. 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可以( )
①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②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③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
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33. C 34. D
【解析】
【33题详解】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是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精耕细作;专业化程度低;水利工程量大。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4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并没有减少耕地使用面积,①错误;水稻种植在分散的水田里,稻田里养蟹均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错误。从单纯的水稻种植变成了稻田养蟹,增加了农产品类型;蟹可除草,蟹粪便成为肥料,水稻产量增加;水稻为蟹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害虫成为蟹的饵料,蟹产量增加。③正确。蟹可除草,害虫成为蟹的饵料,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蟹粪便成为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④正确。③④正确,故选D。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2016年10月,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投产。2017年,该企业又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中国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
A. 可减少运输成本B. 可减少贸易障碍
C. 利用当地的科技力量D. 利用当地的资金投入
36. 中国F企业在德国建厂其主要产品在俄罗斯生产,主要考虑俄罗斯( )
A. 技术更先进B. 市场需求量大
C. 环境优良D. 矿产、能源丰富
【答案】35. B 36. D
【解析】
【35题详解】
由材料“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可知,中国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避开保护主义,故B正确。会增加运输成本;玻璃的科技含量较低;中国F企业投资,并不是利用当地的资金投入。故选B。
【36题详解】
材料“2017年,该企业又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不能说明俄罗斯技术更先进,A错误;以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并不只是在俄罗斯销售,B错误;环境对玻璃制造工厂的影响较小,C错误;俄罗斯矿产、能源丰富,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题干要求“直接目的”、“最可能是”等词语。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四川雅西高速拖乌山段,因高差大采用了螺旋形隧道,即在山中打出一条隧道,在隧道中盘山。读拖乌山隧道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雅西高速拖乌山段修筑螺旋形隧道的原因
A. 联系更多聚落B. 利于行车安全C. 节约建设成本D. 保护生态环境
38. 雅西高速的修建使当地
A. 人口迁移规模下降
B.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
C. 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D.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答案】37. B 38. C
【解析】
【37题详解】
雅西高速拖乌山段地形起伏大,采用螺旋形隧道,利于减缓坡度,利于行车安全;高铁连通的是大聚落,不考虑山上小聚落的多少;挖隧道增加了建设成本,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选B正确。
【38题详解】
雅西高速的建设加大了沿线地区人口的迁移;利于沿线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利于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交通带动经济的发展,利于缓和人地矛盾。选C正确。
【点晴】
与直线穿越山地不同的是,雅西高速跨越拖乌山使用了两个“螺旋隧道”。所谓“螺旋隧道”,可以理解为“盘山”隧道,只不过是在山体里面盘旋。如果不采用“螺旋隧道”的设计,就无法在较短水平距离中攀爬足够的高度落差。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曾拥有亚洲第一大造纸企业,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环保、水源、原料(林木)等问题。引进山东泉林纸业后,依托创新技术,构建新型生产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根据材料分析,该造纸企业( )
A. 由原料导向型逐渐变为市场导向型
B. 布局应考虑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
C. 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且更新速度较快
D. 能耗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40. 关于该企业生产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A. 污水处理后又用于生产,增加了能源供给
B. 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
C. 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还田,减轻大气污染
D. 延长纸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印刷产业发展
【答案】39. B 40.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结合图中的信息和生产企业的特点进行分析。
【39题详解】
从图中看造纸企业仍然接近原料产地,还是原料导向型,A错;造纸企业是高污染企业,特别对水污染严重,布局应考虑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B对;造纸对技术要求不高,产品更新速度慢,C错;据图知,秸秆清洁制浆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D错。
【40题详解】
污水处理后又用于生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不是增加了能源供给,A错误;利用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 B对;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还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但是与大气污染无关,C错;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延长纸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印制产业发展,D错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20分。
41.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环节④的量增大,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是________。为减少环节④的排放,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角度献计献策________。
(2)图中N→M→P→L过程属于________水循环,其中代表我国夏季风的字母是________。
(3)河流径流及其变化对人类有重要影响,以洪涝灾害为例,简述防灾减灾工程措施________。
【答案】 (1). 全球气候变暖 (2). 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控制碳排放;发展循环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海陆间 M (4).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5). 修建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碳循环和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全球变暖及水循环类型的掌握情况,基础性题目。
【详解】(1) 碳循环环节④的量增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为全球气候变暖。为减少碳排放,从能源开发角度看,应该开发新能源,像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从利用角度看,可以减少含碳的化石能源,像石油、天然气等的使用量,同时,应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总量。
(2)读图可知,N为蒸发,M为水汽输送,P为大气降水,L为地表径流,由此组成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及其上空之间,为海陆循环。代表夏季风的字母为水汽输送,应为字母M。
(3)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的工程措施要从防、蓄、泄洪等几个角度考虑。具体包括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建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
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该灌区是我国小麦重要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近年来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河套平原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下图为河套平原附近区域及河套灌区简图。
材料二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经过湖泊的生物生化作用后,排入黄河,起到改变水质、调控水量、控制河套地区土壤盐碱化的作用。
(1)据图判断该灌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分析该灌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
(2)乌梁素海对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
(3)由材料归纳河套灌区水稻种植的生产特点有________。
【答案】 (1). 水源 (2).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质积累;地形平坦;临近黄河,便于灌溉 (3). 调控水量;改善水质;控制土壤盐碱化 (4). 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高
【解析】
【详解】(1)据图判断该灌区降水量大多在200mm以下,降水量不足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水源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该灌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结合图示分析可知,该灌区居于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农作物品质好;灌区位于河流沿岸,地形平坦,有利于农耕作业的开展;灌区临近黄河,便于灌溉。
(2)乌梁素海位于灌区下游,可以承接灌区的泄水,起到调控水量、改善水质的作用,由于可以承接灌区多余的灌溉水量,使得盐分可以随之流出,故乌梁素海可以控制该地的土壤盐碱化。
(3)河套灌区种植水稻需水量大,该地降水量少,主要靠灌溉满足水稻用水,故该地水稻种植的水利工程量大;该地地广人稀,水稻单产高,故该地水稻多用于出售,商品率高。
【点睛】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绝大部分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旱地直播技术。
(2)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条件:水稻种植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这里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水稻在这里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3)季风水田农业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人多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属自给农业)
③水利工程量大( 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④机械化水平较低(日本除外)。
⑤科技水平低。
(4)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
①自然: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水稻土。
②社会经济: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喜食大米。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镇曾拥有十余座焦炉和高炉,钢产量最高达300万吨。近五年来,该镇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压缩了近一半的钢铁产能,逐步走上经济转型发展之路。下图为磁山镇略图。
材料二 磁山镇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构想图。
(1)指出磁山镇钢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近年来磁山镇压缩钢铁工业规模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图示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
【答案】(1)靠近煤矿和铁矿,原料、燃料丰富;靠近河流,接近水源;靠近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扶持
(2)环境污染严重;煤铁资源开采成本提高;普通钢铁的市场需求减小,企业利润下滑;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制约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三废”排放,取得环境效益;工业产品多样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获得社会效益
【解析】
【详解】(1)磁山镇钢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优势区位条件是靠近煤矿和铁矿,原料、燃料丰富。钢铁工业耗水量大,靠近河流,接近水源,水源充足。靠近铁路,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原料、燃料、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有国家政策扶持。
(2)近年来,磁山镇压缩钢铁工业规模,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严重,煤铁资源开采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减少。普通钢铁的市场需求减小,企业利润下滑。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制约,治理污染的标准提高,导致压缩排污严重的钢铁企业。
(3)图示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取得环境效益。工业产品多样化,提高经济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获得社会效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四) PDF版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三) PDF版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六) PDF版含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