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评课ppt课件
展开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每因酒酣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袁山松《行路难》《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事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字或“拟”字。拟:模仿。《乐府解题》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1、诗人为什么“吞声踯躅不敢言”? 2、“人生亦有命”表现诗人什么人生态度? 3、诗人源何而愁?为何而愁?怎么消愁? 4、与李白《行路难》联系与区别? 5、“拟行路难”的意思? 6、编者为什么会把这首诗选入教材? 7、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总是这样自怨自哀 ?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举杯饮酒而中断。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多说什么了。
诗的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作者以泻水置地作比兴 ,在看似平淡的言语中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以 “命”来宽慰自己,说不应该去自怨自哀。但实际上,作者嘴上说不当愁,但实际上确实愁绪郁结于胸。越是平静地说“安能行叹复坐愁”,越是显示出心中无法排解的苦痛。作者以此来表达对人生命运的不满以及无可奈何的现实。
既然愁思无法平复,那便借酒浇愁。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从侧面显示出作者心中的苦闷无法排遣以及内心忧愤的心情。
诗人心中那驱不散,排遣不开的苦闷,实在是因为对世事的感慨, 人的内心并不是无知无觉的木石,怎么能不有万千感慨呢?由此,作者的情感达到最高潮,充分表现出诗人心中愤懑的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 是多么的慷慨义愤,而吞声踯躅不敢言 又是多么地无可奈何,充分地体现出作者内心精神世界的矛盾苦闷,以及压抑的情感。
造成诗人“愁”的 原因是什么?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南朝刘宋时期文学家,在当时,门阀世族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虽较晋代有所削弱,但他们依然顽强地维护着本阶层在政治上的垄断权,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遗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
鲍照的遭遇就是这样的,他出身寒素,自称“孤门贱生”(《解褐谢侍郎表》)钟嵘《诗品》:“总四家而善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无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虽然年轻时即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所赏识,但始终不得志,一生中只做过诸如王国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的小官
尽管他的才华在当时已经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死后无传,可见其地位的卑微。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拟作,多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的呼声。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拟行路难》(其六)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这首诗字字漫愁怨,句句含愤懑,充分表达了寒门庶族对当时士族专权的政治现状的不满。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沈德潜:“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世人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授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诗歌鉴赏方法,如何读懂诗歌,道路难行,水的流散,也可做官,由于地势高低不同,门第高下,生在寒门,一辈子潦倒下沉,生在世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背景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之知人论世,“起兴”示例,写作特点,全诗小结,高考秘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本诗主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