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测试模拟卷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这是10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太阳还没有升到头顶,毛主席率领部队进入吴起镇一带的山头阵地。我们一纵队四大队担负着迂回敌人左侧的任务,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阵地。
8时整,我们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埋伏得都有些急了,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我与大队长黄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
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但是,这次是联合行动,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我知道,现在两边山沟里,数百挺轻、重机枪都等着他们,只要一声令下,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之势。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
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在缴获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蒋介石的密电,电报称:
“……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
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摘编自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
材料二:
(二)
“永丰战役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我军进城消灭了敌人。”
这是立功证书对张富清1948年11月参加永丰战役的记载。
发生在陕西蒲城的永丰之战,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况异常惨烈,“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
对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95岁的张富清仍历历在目。
张富清所在的连是永丰战役突击连。张富清又是突击连的突击班成员。27日夜,他和两名战友匍匐前进,扒着墙砖缝隙攀上城墙的张富清第一个跳下城墙,与围上来的敌人展开激战。
“我一转身,看见敌人将我围住了,就端起冲锋枪扫射,一下子打死七八个。”张富清说,交火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消灭眼前的敌人后,手一摸,发现满脸都是血。原来,子弹擦着头顶飞过,把一块头皮掀了起来……
“打死七八个敌人后,我逼近碉堡,用刺刀在城墙底下刨了个洞,把我带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拉着了手榴弹,炸毁了碉堡……”
(六)
在张富清简陋的家中,珍藏着一个打满了补丁的搪瓷缸。
一面是熠熠生辉的天安门、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一面写着: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孙玉兰说,这是丈夫最心爱的物件。
从1954年起,这个搪瓷缸就是张富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补了又补,不能再用,张富清就把它认真地保存了起来。
20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30多年过去了,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
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虽然朴素,但这个家整洁而充满生气。阳台上整齐地养着一排绿植,像是一队整装待发的战士。
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精神矍铄——我们面前的张富清,仿佛不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近几年,他仍然坚持自己下楼买菜,有时还下厨给老伴炒几个菜。透过窗户,常常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1985年离休后,张富清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他特别爱看《半月谈》。
卧室的写字台上,一本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被他翻阅得封皮泛白。
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做着标记——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这不正是共产党员张富清一生的写照吗?
(九)
3月2日,部队派员专程到来凤,探望老战士张富清。
是夜,平素内敛沉默的儿子张健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含热泪,写下了深情的记录——
部队来人了
老兵心中掀起波澜
面对军装上的军徽
老兵用一条独腿坚强站立
缓缓举起右手
庄严地行上军礼。
……
(摘编自唐卫彬、杨依军、谭元斌《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材料三: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底蕴深厚,意涵丰厚,值得深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境界,“有我”与“无我”,可以用来品评诗词境界,也可以作为衡量做人境界的标准。
先秦儒家有关于“无我”的论述。《论语·子罕》中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法则天地,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这是儒家修身的目的。天地最大的德行是“无私”,正如《礼记·孔子闲居》所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一己私利,在修为上要“大其心”“志于道”。“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就是典型的儒家“无我”思想。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心中有民、一切为民”。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完全融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中,把满腔激情完全投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去,“我”已化在滚滚时代大潮之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既是“有我”的姿态,也是“无我”的境界。
(摘编自肖伟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共产党人最高人生境界》)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习惯性地转头看阵地的细节,显示了“我”长期战斗生活养成的谨慎性。
B.材料一引用蒋介石的密电内容,从正面写出了长征的艰难,突出了吴起镇战斗的重要性。
C.材料二通过援引史料、人物口述等形式来记叙永丰战役,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
D.材料二写张富清的搪瓷缸、住所、生活习惯,展现出其初心不改的党员本色。
【答案】 B
【解析】“正面”错,应是“侧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使用“嗬”“谁知道”“最后一仗啊”等具有口语色彩的语句,符合回忆录的语言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B.材料二写张健全记录张富清行军礼之事,表现出老战士对党和部队的忠诚,体现了人物通讯可以从侧面报道人物的特点。
C.材料三以“有我”与“无我”可以作为衡量做人境界的标准为观点,并引经据典,兼论古今,透辟分析,体现出新闻评论的特点。
D.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阐释“无我”,论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的深厚底蕴,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共产党人的涵养。
【答案】 C
【解析】“以……为观点”错,材料三的观点是阐述“无我”的内涵。
3.下列事例中,不能体现材料三画线处“无我”的一项是(3分)( )
A.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在弹尽粮绝的危急时刻,毅然指挥自己的战舰狠狠地撞向敌舰。
B.百团大战期间,聂荣臻元帅打破敌我界限,救助抚育日本小女孩,后转交其亲属。
C.县委书记焦裕禄,投身兰考,心装人民,不畏困难,矢志锁住风沙,制伏洪水。
D.面对突发的疫情,无数白衣天使成为“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的健康和幸福。
【答案】 B
【解析】B项不符合材料三对“无我”的解释。
4.请结合材料,简要阐释“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长征途中的不畏艰难;②战争中的不怕牺牲;③和平年代的忠于祖国,甘于奉献;④心中有民、一切为民的“无我”之境。
5.《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优秀人物通讯一等奖,假如你是评委,会给出哪些获奖理由?请结合节选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选题(选材)准确。选取张富清这一时代英雄人物,颂扬时代英雄,体现时代精神。②表现角度准确。再现战争的真实场面,让读者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展现今天的朴实生活,尽显其不改初心的精神品质。③细节描写具有感染力。如“行军礼”这一细节,尽显一位军人对党和军队的忠诚,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④标题精当。“英雄无言”是对张富清老人战功显赫、深藏功名的高贵品质的高度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
文本一:
草原深处的笑声
唐 均
很久没去祝桑乡了。周末,我和几个轮休的同事一起去祝桑乡回访帮扶过的贫困户,其实称其为贫困户已不合适,因为他们都在去年集体脱贫了。我们像以往帮扶时那样,说去走亲戚,才最为恰当。
祝桑乡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境内。汽车爬上3 800米高的黑石山,辽阔的祝桑草原映入眼帘。
远方,一顶牛毛帐篷冒出牛粪饼燃烧散发出的余烟。成群的牦牛,安静地散落在山坡上。草坪中,各种花儿争奇斗艳,格桑花和着微风跳起了弦子舞,蒲公英把成熟的花籽伞兵般轻轻地放飞到空中,孕育来年的繁盛。
平整的柏油马路边,两条木凳,一块门板,便是我们的回访对象仁青措一家出售高原特产的简易店铺。圆柱形的酥油饼整齐地码在木板上,在阳光下闪耀成一块块“金砖”;玻璃罐里黄灿灿的虫草,宛若熟睡的金蚕;一方不锈钢托盘里,珍珠般的贝母堆成了小山。
脱贫后的仁青措打扮得精致干练:混编着红色丝线的麻花辫盘在头上,戴着一副小巧的藏式金耳环,穿着一身褐色暗花拉萨长裙,搭配一双黑色小羊皮矮跟鞋。仁青措在遮阳伞下,望着来来往往的自驾游小汽车,不断地向游人们招着手:“买酥油饼,买酥油饼吗?新鲜的。还有今年新采的虫草、贝母,货真价实。”
我们的车在不远处停下来,仁青措不失时机地跑来向我们招揽生意。待我们取下遮着脸的口罩,她见是熟人,一下子害羞起来,用手捂着嘴偷笑,脸上悄然绽放出两朵粉红的高山杜鹃。
“哎呀,辛苦了!”仁青措的丈夫丁则尼玛迎了过来,热情地与我们打着招呼。
得知我们的来意,丁则尼玛把我们带向身后的帐篷。帐篷前铁链拴住的藏獒摇着尾巴,大家都是熟面孔了。掀开帐篷的门帘,我们围坐在钢炉边。一碗碗喷香的酥油茶,恭敬地递到我们面前。
“伙计,生意做得好哦。天天让老婆在那里招揽顾客,小心被别人拐跑了。”同行的前任第一书记和丁则尼玛调侃。
丁则尼玛豪爽地拍了一下巴掌,哈哈大笑起来:“现在的她呀,怕是赶都赶不走了。”他边说边取出手机,翻到一条银行存款信息,递给第一书记看。
“哇!个、十、百、千、万、十万,厉害啊。”第一书记一边用手指点数着数字,一边惊喜地瞪大了双眼。
我们也凑上来,一起分享丁则尼玛的得意与快乐。
要知道,这对夫妻3年前结婚不到一个月时,就因为家庭贫困等矛盾闹过离婚。帮扶工作组成员苦口婆心地劝导,特别是他家的帮扶责任人,更是三天两头地往他家钻,甚至把自己一家都带到高海拔的牛场来,用家庭的欢乐来带动他们重新面对生活。
如今的好日子得益于丁则尼玛的家传绝活。他从小就在牛场长大,祖上代代相传的放牧经验,让他阿爷、阿爸都成了远近闻名的放牧高手,更有一手骟牛、杀牛的好手艺。几年前,第一书记鼓励他,承包村合作社的牦牛放养,不但每月有固定工资拿,还可以让其他养牛群众省出时间,去发展别的致富门路。对丁则尼玛来说,放一头牛是放,放十头也是放,百头、千头也不在话下。
在帮扶责任人和第一书记的担保下,丁则尼玛不但承包了村合作社的320头牛,还把村里零散牦牛的放牧也承包下来,按每头母牛每月固定交给主人一定量的酥油、其他酥油全部归丁则尼玛所有签订协议。丁则尼玛将承包的公牛、母牛登记后打上记号,遇到哪家的母牛产子,就在哪家的登记簿上画上一笔,同时在牛犊耳朵上做好标记。遇到主人要求骟掉牛犊作为菜牛喂养的情形,他们收费也很公道。对本村那些贫困户,两口子也会相视一笑,免了骟牛费用。
到了年底,有着丰富养牛经验的丁则尼玛,除去该上交给合作社的款项,第一年的收入就把贫困线甩得远远的,再加上代销虫草、贝母的业务,他的腰包一天一天鼓了起来。小两口的腰杆挺直了,感情也越来越好了。
说话间,帐篷外,几头小牛犊回来了,“哞哞哞”地呼唤着主人。丁则尼玛从蛇皮袋里舀出一小碗红盐端了出去,几头小牛亲热地围上来,用还未长角的小脑袋轻轻地碰触着他的小腿,他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盯着它们舔舐。
回访结束,我们走出帐篷,雪域的阳光普照着万物,晃得人睁不开眼。
汽车飞驰在318国道上,同行的小护士得意地唱了起来:“是谁帮咱们翻了身呃,是谁帮咱们得解放呃,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呷拉羊卓若呃……”
她高涨的情绪感染着大家。我们也情不自禁地放开嗓门,唱起了我们的县歌:“高尔寺山,蜿蜒的臂膀,迎接远方的朋友……”
嘹亮的歌声在青山绿水间回荡。
(选自《中国民族报》,2020年11月2日,有删改)
文本二:
“真”指向文艺作品的内容真实、态度真诚,它是对文艺作品可信度的反映。艺术立足生活真实,反映时代要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精神,优秀文艺作品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折射时代精神的镜子,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
(选自李昕揆《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9年11月10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把回访说成“走亲戚”,意在表明“我”和同事们现在把脱贫后的祝桑乡村民当作了亲人,为全篇奠定了情感基调。
B.文中描写前任第一书记和丁则尼玛见面时的幽默调侃,着力表现出帮扶工作人员和乡亲们关系的融洽和谐。
C.文中写丁则尼玛用红盐喂食小牛的情景,既表现了他与牛之间的亲密无间,同时也暗示了他家庭生活的温馨幸福。
D.结尾写歌声,既表现了帮扶人员看到村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欣慰、喜悦,又表现了对党和国家脱贫政策的歌颂赞美。
【答案】A
【解析】文中说“我们像以往帮扶时那样,说去走亲戚,才最为恰当”,意思是我和同事们把祝桑乡村民自帮扶起就一直当作亲人而不是在祝桑乡村民脱贫后才当作亲人。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写自驾游小汽车来来往往,与上文“平整的柏油马路”相照应,侧面表现了祝桑乡村民生活状况的改观。
B.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祝桑乡色彩艳丽、充满生机的草原景色,烘托出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
C.文中描写仁青措的文字,着力刻画了她的服装打扮、动作、语言及神情,字里行间表现出她当前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D.文章运用大量笔墨,插叙了丁则尼玛一家脱贫致富的过程,意在赞美他们勤劳上进的美德,彰显了文章的主题。
【答案】D
【解析】选D“彰显了文章的主题”错误。本文的主题应是通过写扶贫工作人员对丁则尼玛一家脱贫致富的帮扶过程,赞扬了扶贫人员一心为民的高贵品质,赞美我国的扶贫政策,而不是简单地赞美夫妻勤劳上进的美德。
8.作者在“草原的笑声”中嵌入“深处”二字,并以此作为文章标题,请分析这样拟题的妙处。(4分)
【答案】①题目中加入“深处”意味着精准脱贫政策深人到国家边远地区,从而赞美我国的扶贫政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②内涵丰富,韵味无穷。“草原深处的笑声”包含祝桑乡的人们脱贫后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又包含扶贫工作人员帮扶成功后的欣慰与快乐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并综合对标题作用的考查。应该从词语的表达效果及对主题的作用方面考虑。
9.文本二提出了优秀文艺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质。请结合文本二的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品质。(6分)
答案:①文章以大量生活细节讲述了丁则尼玛一家脱贫致富的经历,塑造出一个个扶贫人员及村民鲜活的形象,体现了创作内容的真实性。②字里行间饱含了以“我”为代表的扶贫工作人员对人民群众的爱和对国家扶贫政策的赞美之情,体现出创作态度的真诚。③本文讲述了祝桑乡村民尤其是丁则尼玛一家的脱贫经历,故事虽小,却反映出精准扶贫的宏大主题,折射出时代精神。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需要读懂文本二的结论,再到文本一找出印证结论的事例,也就是到文本一去找论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令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兵亦甚矣遂辞而行。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甸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急闻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急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之弥贼之。鉏之弥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寝。之弥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遂触槐而死。
齐人有子兰子者,事白公胜,胜将为难,乃告子兰子曰:“吾将举大事于国,愿与子共之。”子兰子曰:“我事子而与子杀君,是助子之不义也;畏患而去子,是遁子于难也。故不与子杀君以成吾义,契领于庭,以遂吾行。”
(节选自《说苑·立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B. 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C. 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D. 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景公赠予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出来后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孔子”作主语,“辞不受”作谓语,故应在“孔子”前停顿,排除CD;
“景公未之行”中“景公”作主语,“行”作谓语,“之”作前置宾语,故“景公未之行”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故选B。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而以妄死非名”和“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两句中的“妄”字含义相同。
B. “请以此修衣”和“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两句中的“修”字含义不同。
C. “吾假人”和“善假于物”(《劝学》)两句中的“假”字含义相同。
D. “是以不敢当也”和“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两句中的“当”含义不同。
【答案】 C
【解析】A.正确。“而以妄死非名”中“妄”,随便。句意:而去没有名义地随便送死。“不宜妄自菲薄”中的“妄”,随便。句意: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故两句中“妄”字含义相同。
B.正确。“请以此修衣”中“修”,修整。句意:请用这座城镇的收入,修整一下你的服装。
“乃重修岳阳楼”中“修”,修建。句意: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故选两句中“修”字含义不同。
C.错误。“吾假人”中“假”,借、借给。句意: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善假于物”中“假”,借助、利用。句意:善于利用外物。故两句中的“假”字含义不同。
D.正确。“是以不敢当也”中“当”,接受。句意:所以不敢接受。“当春乃发生”中“当”,正当。句意:正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故两句中的“当”含义不同。故选C。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看到投降的陈国人修理烧毁的城门,就没有凭轼致意。子路询问原因,孔子解释说因为这些陈国人不懂得国家破亡应拼死反抗入侵者。
B. 曾子拒绝鲁君赠送的城镇,原因是拿别人的东西就会怕得罪对方,送人东西的人会骄横,即使不骄横自己也会害怕。孔子认为曾子保全了气节。
C. 子思生活贫寒,田子方派人送给他白狐皮做的大衣,子思没有接受,他认为自己虽然贫穷,但是不愿把身体当作别人丢弃东西的沟壑。
D. 子兰子侍奉白公胜,使白公胜觉得为难,因此想做成大事后和子兰子共享。子兰子则认为无论帮助白公胜杀掉国君还是离开都不对。
【答案】 D
【解析】D.“使白公胜觉得为难”错。原文是“齐人有子兰子者,事白公胜,胜将为难,乃告子兰子曰”,意思是:齐国有个叫子兰子的人,侍奉白公胜。白公胜将要发动国难。于是告诉子兰子说”。可见,“为难”意思是发动国难。故选D。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课内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之弥贼之。
(2)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庄子》)
【答案】(1)晋灵公残暴,赵宣子多次进谏,晋灵公很讨厌他,就派鉏之弥去杀他。
(2)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种植到成熟后,结出的果实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
【解析】(1)“骤”,多次;“患”,讨厌;“贼”,杀。
(2)“贻”,赠送、送;“树”,种植;“成”,成熟;“实五石”,结出的果实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
14.作者认为一个有勇气行动果断的读书人应该要怎样保持自己的节操才能流芳后世?(3分)
【答案】:作者认为,勇敢和果断是“士君者”表现出自己操守与品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读书人有的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冒着危险维护正义,有的倚仗臣节义理不顾而死在哪里,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因为他们的勇敢果断,才能流芳后世。
【参考译文】
一个有勇气行动果断的读书人,不去表现自己的操守、品行,而去没有名义地随便送死,怎不让人感到痛苦!读书人有的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冒着危险维护正义,有的倚仗臣节义理不顾而死在哪里,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
楚国讨伐陈国,陈国的西门烧毁了,于是派那些投降的民众修理城门,孔子路过这里,没有凭轼致敬,子路说:“依照礼节,超过三个人就要下车,超过两个人就要凭轼致敬;现在陈国修理城门的人数那么多,夫子为什么不凭轼致敬呢?”孔子说:“我听说,国家破亡了却不知道,这是没有智慧;知道了却不去抗争,这是不忠诚的;有忠心却不为它献身,这是不刚正的。现在陈国修理城门的人在这几件事里一件都没做,所以我不会凭轼致敬的。”
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赠予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出来后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于是辞别景公离去。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种。鲁国的国君派使臣前往他那里去封赠他一座城镇。说:“请用这座城镇的收入,修整一下你的服装。”曾子没有接受,派来的使臣便返回了,不久后又来了,可曾子仍然没有接受。派来的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纵使鲁君赠送我采邑,也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我能不怕他吗?”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子思住在卫国,穿着破破烂烂的袍子,没有外衣,二十天里只吃了九顿饭,田子方听说后,派人给子思送去白狐裘,又担心他不接受,就叫人对子思说: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后就会忘记;我给别人东西,就如同我丢掉了一样。子思拒绝,不肯接受。田子方说:“我有,而您没有,您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子思说:“我(“急”通“伋”,子思的名)听说,与其胡乱送给别人东西,不如把东西丢到沟里去,我虽然贫困,但还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是丢弃东西的沟壑,所以不敢接受。”
晋灵公残暴,赵宣子多次进谏,晋灵公很讨厌他,就派鉏之弥去杀他。鉏之弥早晨前去,而卧房的门已经打开了,赵宣子穿着正式的衣服将要上朝,时间还早,就坐着打盹儿,鉏之弥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恭敬,是百姓的主人啊。刺杀百姓的主人,是不忠诚的;违背君王的命令,是不诚信的。做了其中任何一件事,都不如去死。”于是撞死在槐树上。
齐国有个叫子兰子的人,事奉白公胜。白公胜将要发动国难。于是告诉子兰子说:“我将要在国内奉行大事,希望和你合作。”子兰子说:“我侍奉你又和你一同谋杀国君,这是帮助你做不义的事情。如果害怕患难离开你,是逃避和你共患难。所以我不同你一起谋杀国君,来保全我的正义;我将在你庭院里自杀,来成就我的品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二月二十四日作①
陆游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②,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注】①陆游早年曾被秦桧黜落,困居山阴。这首诗写在秦桧死后四个多月的春社日。②酷吏:指秦桧死党酷吏曹泳,秦桧死后,命移崖州编管。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用“棠梨花开”起兴,并从视觉、嗅觉和听觉角度描写了农村社日的热闹景象。
B. 颈联使用典故,表达了对奸臣党羽仍然逃窜远地的不甘和对起复抗战志士的期待。
C. “但愿”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招揽贤才,国家中兴有日的强烈渴望。
D. 末句表现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与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的感情相仿。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对奸臣党羽仍然逃窜远地的不甘”错误,应为放逐远地,句意为“如今酷吏曹泳被放逐到万里外的崖州去了”,没有不甘。故选B。
这首诗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表现的农民日常生活状态有何不同?诗人借描写春社场景表达的感情又有何差异?(6分)
【答案】第一问:《二》诗中表现了农民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压抑,仅仅祈求麦子成熟能吃饱饭,不敢对谷贱伤农有怨言;《游》诗表现了村民生活相对富足,心情愉悦,农民用腊酒、鸡豚待客,和诗人相约随时见面。
第二问:《二》借描写春社表达了对奸臣得除的喜悦和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游》借写春社表达了对农村民风淳朴的赞赏和对田园闲散生活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理解诗歌内容,赏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棠梨花儿开了,社酒已酿得浓浓,四面的村子里,到处是鼓声冬冬。只求麦子熟了,能吃上几顿饱饭,又怎敢议论,说谷价贱了会伤我田农!开头两句生动地描写春社日农村的热闹景象。三四句突然转折,写农民只不过暂且祈求麦熟能吃饱饭,不能再说谷贱伤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游》诗表现了村民生活相对富足,心情愉悦,农民用腊酒、鸡豚待客,和诗人相约随时见面。
本诗的“敢说谷贱复伤农”含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同情。“崖州万里窜酷吏”是说酷吏曹泳被放逐到万里外的崖州去了,由春社场景想到此,表达了对奸臣得除的喜悦。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诗句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出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诗人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己所不欲 ②. 勿施于人 ③.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④.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⑤. 故不积跬步 ⑥. 始于足下
【解析】易错的字有:施,庶,壹,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保光村的标志,是两棵朴树,它们①________,并肩高高地立在堤边,各有一人多怀抱。它们应见证过我曾祖父母一辈的老人家,打从树下过,树阴里歇歇脚,用袱子擦擦汗,抽一袋水烟,然后由这里下堤,过桥,去往肖港镇。汪家竹园当然也有竹子,由村东下堤,走入村巷,路边丛生着三五米高的毛竹,竹丛间竹箭怒发,麻黄鸡母咯咯咯领着小鸡在腐叶褐土间翻找着红绿蚯蚓。童年时候,方圆五六里的乡塆,只有汪家竹园长竹子,作为炮制钓鱼竿的首选,它刚需的程度,大概就像今天世界诸国②________中东俄罗斯的石油。那时候我会想,就是为这几蓬竹子,屁股上挨巴掌,求转轮王托生到汪家竹园,也是值得的。这个实用的痴念,与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美学境界差太远了,何况,今天村村种竹,就像村村种香樟树与桂花树,已经③________。父亲在家门口也种了一大苑竹子,十余年过去,根根都长成做钓鱼竿的良材,只是当日,急急如律令寻杉树权做弹弓架、削毛竹条做钓鱼竿的少年,他去了哪里?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①. 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②. 翘首以盼(望眼欲穿) ③. 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修饰“两棵朴树”,且是保光村的标志,可以填写形容树木高大繁茂的词语,可选“枝繁叶茂”或“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盛茂密,或比喻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多。“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气活力,生命力旺盛。
第②空,语境中以“世界诸国”对“中东俄罗斯的石油”的需求来比喻“钓鱼竿”对“汪家竹园长竹”的需求,可选“翘首以盼”或“望眼欲穿”。“翘首以盼”,意思是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现。比喻人们期待分别久了的亲人、朋友来到自己身边的急切心情。“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急切。
第③空,根据语境“今天村村种竹,就像村村种香樟树与桂花树”可知,“种香樟树与桂花树”是很常见的事,可选“司空见惯”或“不足为奇”。“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不足为奇”,指某些现象或事物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
18. 文中画横线的两处,代词“我”和“他”所指都是作者,用不同的人称,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①第一处用“我”,表现作者沉浸在回忆中,少年天真的愿望至今想来依然充满趣味;
②第二处用“他”,是远指,表现作者跳出回忆,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为天真烂漫的少年时光远去而失落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称代词表达效果的能力。
第一处用“我”,“那时候我会想,就是为这几蓬竹子,屁股上挨巴掌,求转轮王托生到汪家竹园,也是值得的”,这是作者沉浸在回忆中,“为这几蓬竹子,屁股上挨巴掌,求转轮王托生到汪家竹园”,少年天真的愿望至今想来依然充满趣味。
第二处用“他”,“只是当日,急急如律令寻杉树权做弹弓架、削毛竹条做钓鱼竿的少年,他去了哪里?”,此时的作者已经跳出回忆,回到当下;“去了哪里?”是以一个成年的角度发问,追寻当年的自己,为天真烂漫的少年时光远去而失落感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13分)
天气预报的气温一般指距离地面1.5米高度处的百叶箱内测得的空气温度。由于百叶箱周围一般是草坪,不易反射阳光,并且箱子里不会被太阳直射,所以①__________。除气温外,影响体感温度的有三大因素,②__________。在同等温度下,湿度越大,人会感到越热;一定的风速会吹走体表散发的热量,③__________,仍会感觉比较干爽;最后是辐射因素,太阳是否直接照射到身上,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体感温度,人在阴凉里会感觉凉爽许多,而深色衣服更容易接受到辐射,同样情况下,穿深色衣物时会觉得更热。
上述几个因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湿度。湿度,即空气中所含水汽多少的物理量。单位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叫做绝对湿度。某温度时空气的绝对湿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气压的百分比叫做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是饱和的空气。由于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已经达到了空气能容纳的最大值,故不再具有吸收水分的能力。在高温天气下,相对湿度越大,热量就不容易按时散发出去,人就容易患热射病甚至中暑,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19. ①测得的气温比体感温度低 ②分别是湿度、风速和辐射 ③使人即便在温度较高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给出的原因“百叶箱周围一般是草坪,不易反射阳光,并且箱子里不会被太阳直射”可知,这种情况之下百叶箱中的温度会比我们感受到的温度低,据此可写“测得的气温比体感温度低”;
第二空,此句是后文的总领句,根据后文“湿度越大,人会感到越热;一定的风速会吹走体表散发的热量”“最后是辐射因素”可知,三大因素是湿度、风速和辐射,据此可写“分别是湿度、风速和辐射”;
第三空,由“仍会感觉比较干爽”可知,前后文存在语意上的转折,且陈述对象为“人”,此处表述的内容应为温度较高之类,据此可写“使人即便在温度较高时”。
20.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就叫做“饱和”,“饱和空气”因与此有诸多相似而得名。“饱和式救援”也源自“饱和”。请简述“饱和式救援”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3分)
【答案】含义:“饱和式救援”指以被救援者所需最大限度的人力或物力实施的救援。
得名缘由:“饱和式救援”和“饱和”有相似之处,都有达到所需要或所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的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重点词语含义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题干中所给“饱和”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据此可推断出“饱和式救援”中的“饱和”也指的是救援时所使用的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的人力或物力,所以“饱和式救援”的含义就是“以被救援者所需最大限度的人力或物力实施的救援”。
题干给出了“饱和空气”得名的原因,即“‘饱和空气’因与此有诸多相似而得名”,所以“饱和式救援”得名缘由也一样,同样是和“饱和”有相似之处,都有达到所需要或所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的意思。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 相对湿度越大,热量就越不容易及时散发出去,人就容易中暑甚至患热射病,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语病有:
“相对湿度越大,热量就不容易……”关联词语残缺,应为“越……,越……”,应修改为“相对湿度越大,热量就越不容易……”;不合逻辑,“按时散发出去”应为“及时散发出去”;
“人就容易患热射病甚至中暑”语序不当,“甚至”表递进关系,“热射病”要比“中暑”更为严重,应修改为“人就容易中暑甚至患热射病”。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几个棋艺社的同学在讨论各种棋类游戏。
小平:围棋规则公平,黑白双方轮流落子,最终输赢取决于谁的布局技巧高超。
小和:跳棋规则友好,可以多方参与,往往需要互相借力搭桥才能到达终点。
小明:象棋规则明了,各个棋子各擅胜场,行进路线、是否能跨越界河都明明白白。
小玲:国际象棋规则灵巧,骑士没有“蹩马腿”的限制,兵走到对方底线就可以“升变”成实力更强的棋子。
小智:各种棋类游戏的发明都源自生活,不同棋的规则也有相通之处。
以上对话很有启示意义。请你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讨论主要针对各种棋类游戏蕴含的规则。其中,围棋的规则重点在于“公平”与“竞争”,由直观明了的布局技巧竞争体现输赢,无法作弊,这说明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一步步积累,而不能妄想投机取巧。跳棋的规则重点在于“合作”。跳棋需要多方参与,需要互相借力搭桥才能到达终点,也就如同我们身处于社会之中,必须要学会积极融入团队,合作共赢,才能成人达己。象棋的规则重在“规矩”与“制度”,下好象棋,必须围绕规定好的行进路线,不能越界,这说明我们在生活中要将自由限定在遵守规则的“枷锁”之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青年。而国际象棋的规则重点则在一个“灵巧”上,这也就意味着“创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突破陈旧思想的桎梏,一直都能找到最新最快、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试题要求围绕材料给出的几种棋类规则,思考它们对于我们新时代青年生活与成长的感悟。试题没有明确规定只能选一种棋类去写,或必须全面涉及,写作时最好能针对一个主题,选择相应的几种相关棋类进行论述。比如,可以围绕“竞争与合作”这一组关键词去写,说明我们身处社会中,像下棋游戏一样,时时刻刻处于竞争中,对此我们应遵守竞争规则,如围棋、象棋般积极锻炼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而不是“躺平”,或者投机取巧。但同时,我们也不能眼中只有竞争,也不能把竞争视作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要如跳棋般在竞争中依存、配合、合作,谋求共利、共赢。所以,要在规则之内,即互相竞争,又互相成就,在竞争中合作,在成人中达己,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发展,以此为本,方是健康长久发展之王道。或者也可以围绕“制度与创新”去写,说明下棋有游戏规则,我们为人处世也要遵守法律法规,但同时也不能墨守成规,也要积极求新求变,在规则约束下找到通往成功的最合适、最便捷之路,就如跳棋以合作创新,国际象棋以升级角色创新。最后,可再一次以棋喻人,说明我们为人,治国,都是如此。
【立意】
1.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制度约束下积极创新。
3.在竞争与合作的命运共同体中走向共赢。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