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调研试卷AB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调研试卷AB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百分百,漫游知识宫,快乐选择,图形大世界,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调研
试卷(A卷)
一、计算百分百。
1.直接写得数。
3.8+2.7=
0.36+0.4=
3.02×100=
11.7+2=
9.33﹣0.3=
10﹣3.6=
24÷1000=
330÷2÷5=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16×25=
265×105﹣265×5=
23.45﹣(3.45+2.34)=
6.32+6.8+0.68=
12×(324﹣285)÷26=
56×[(306+99)÷27]=
二、漫游知识宫。
3.目前,我国海军现役总兵力大约236200人,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
4.4个十和3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67个0.001组成的数是 。
5.把3.9689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6.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分别是44度和45度,另一个内角是 度,按角分类这是一个 三角形。
7.在空里填“>”“<”或“=”。
0.2
1.8米 1米8厘米
9.099 9.10
67×53+37 67×(53+37)
8.每吨黄豆可以榨油360千克。照这样计算,100千克黄豆可榨油 千克。
9.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4.7,这个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0.
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A= 。
三、快乐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用一个大正方形代表1元钱,阴影部分表示“1.03元”的是( )
A. B.
C. D.
12.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06和0.60的计数单位相同
B.0.08里面有8个0.01
C.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D.把30.0600化简后是30.6
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4cm和9cm,它的周长是( )
A.17cm B.17cm或22cm C.22cm D.无法求出
14.如图的物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15.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A.1 B.2 C.3 D.无数
16.下面是四(2)班四个小组完成作业的时间统计图,虚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出各小组完成作业的平均时间的是( )
A. B.
C. D.
四、图形大世界。
17.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五、解决问题。
18.鑫鑫美食城要买12张桌子和144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25元,每把椅子45元,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
19.小海家五月份电费为48.8元,比四月份多3.5元。小海家两个月的电费一共是多少钱?
20.毛衣厂加工一批毛衣,若每天加工90件,12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比原来多加工18件,实际用几天完成?
21.东明路一段公路进行扩建,公路原来宽6米,扩建后公路宽增加了8米,这样公路的面积就增加了2400平方米,现在这段公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2.四年级同学参加各类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如表。
绘画
器乐
舞蹈
田径
合唱
男生
8
10
2
13
12
女生
5
8
14
4
13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参加 小组的男生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3)平均每小组有男生多少人?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百分百。
1.【分析】根据小数加法、小数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运算法则直接写出得数即可。
解:
3.8+2.7=6.5
0.36+0.4=0.76
3.02×100=302
11.7+2=13.7
9.33﹣0.3=9.03
10﹣3.6=6.4
24÷1000=0.024
330÷2÷5=33
故6.5,0.76,302,13.7,9.03,6.4,0.024,3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法、小数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运算,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分析】(1)把16看成8×2,再按照乘法结合律计算;
(2)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3)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
(4)按照加法交换律计算;
(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解:(1)125×16×25
=(125×8)×(2×25)
=1000×50
=50000
(2)265×105﹣265×5
=265×(105﹣5)
=265×100
=26500
(3)23.45﹣(3.45+2.34)
=23.45﹣3.45﹣2.34
=20﹣2.34
=17.66
(4)6.32+6.8+0.68
=6.32+0.68+6.8
=7+6.8
=13.8
(5)12×(324﹣285)÷26
=12×39÷26
=468÷26
=18
(6)56×[(306+99)÷27]
=56×[405÷27]
=56×15
=840
故50000,26500,17.66,13.8,18,840。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漫游知识宫。
3.【分析】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也就是在这个数的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还是用“五入”。据此解答。
解:236200=23.62万
23.62万≈24万
故23.62万,24万。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及应用。
4.【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数十位上是4,百分位上是3,从高位到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67个0.001就是0.067;由此写出即可。
解:4个十和3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40.03,67个0.001组成的数是0.067。
故40.03,0.067。
【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
5.【分析】根据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根据尾数最高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还是用“五入”,要保留的位上0不能去掉,据此解答。
解:把3.9689保留一位小数是4.0,保留两位小数是3.97。
故4.0,3.97。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确:要保留的位上0不能去掉。
6.【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再判断其形状即可。
解:180°﹣44°﹣45°=91°
91°>90°
答:另一个内角是91度,按角分类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故91,钝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分类。
7.【分析】=0.04,0.2>0.04,所以0.2>;
1米8厘米=1.08米,1.8>1.08,所以1.8米>1米8厘米;
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可得:9.099<9.10;
67×53+37=3588,67×(53+37)=6030,3588<6030,所以67×53+37<67×(53+37)。
解:0.2>
1.8米>1米8厘米
9.099<9.10
67×53+37<67×(53+37)
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注意要灵活掌握比较方法。
8.【分析】1吨=1000千克,用每吨黄豆可以榨油的质量除以1000,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千克黄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再用平均每千克黄豆可以榨油的质量乘100,可以计算出100千克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
解:1吨=1000千克
360÷1000×100
=0.36×100
=36(千克)
答:100千克黄豆可榨油36千克。
故36。
【点评】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
9.【分析】要考虑4.7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3.1最大是4.74,“五入”得到的4.7最小是4.6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四舍”得到的3.1最大是4.74,“五入”得到的4.7最小是4.65。
故4.74,4.65。
【点评】取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10.【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n﹣2)×180°,据此计算即可。
∠ABC=180°﹣125°;∠A=180°﹣∠ABC﹣∠C,据此计算。
解:(6﹣2)×180°
=4×180°
=720°
180°﹣(180°﹣125°)﹣55°
=125°﹣55°
=70°
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A=70°。
故720°,7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应用。
三、快乐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分析】用一个大正方形代表1元钱,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表示0.1元,平均分成了100份,每份表示0.01元,0.03元即为阴影部分占了3份,据此解答。
解:A.用一个大正方形代表1元钱,平均分成了100份,阴影部分占了13份,表示为0.13元,故不符合题意;
B.用一个大正方形代表1元钱,平均分成了100份,阴影部分占了3份,表示为0.03元,合起来是1.03元,故符合题意;
C.用一个大正方形代表1元钱,平均分成了100份,阴影部分占了13份,表示为0.13元,故不符合题意;
D..用一个大正方形代表1元钱,平均分成了10份,阴影部分占了3份,表示为0.3元,合起来是1.3元,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关键是数清阴影部分的数量。
12.【分析】0.06和0.60的计数单位相同,都是0.01;
0.08里面有8个0.01;
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例如3.14>1;
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末尾的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30.0600化简后是30.06。
解:由分析知,说法不正确的是D项。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要熟练掌握。
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判断出该三角形的腰长为9厘米,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解:4+4<9,9+9>4
所以,腰长为9厘米,
9+9+4=22(厘米)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2厘米.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4.【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两层,下层三个小正方形,上层中间一个,由此即可选择。
解: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5.【分析】依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所以三角形有三条高.
解: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所以三角形有三条高.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高的定义.
16.【分析】虚线所在的位置要反映出各小组完成作业的平均时间,那么超出虚线的部分应当恰好能补上少于虚线的部分。
解:虚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出各小组完成作业的平均时间。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削峰填谷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四、图形大世界。
17.【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右边画出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左平移6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解:根据要求,作图如下:
【点评】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
五、解决问题。
18.【分析】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买12张桌子和144把椅子需要的钱数,再相加求出总钱数,最后与8000元比较即可解答。
解:12×125+144×45
=1500+6480
=7980(元)
8000>7980
所以准备8000元钱够。
答:准备8000元钱够。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等量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求出买12张桌子和144把椅子需要的总钱数。
19.【分析】五月份电费为48.8元,比四月份多3.5元,用48.8减去3.5求出四月份的电费,然后再和五月份电费相加即可求解。
解:48.8+(48.8﹣3.5)
=48.8+45.3
=94.1(元)
答:小海家两个月的电费一共是94.1元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键是要先求出四月份的电费。
20.【分析】用原计划每天加工的数量乘加工的时间,可以计算出要加工毛衣的总数,再用计划每天加工的件数加上18,可以计算出实际每天加工的件数,最后用要加工毛衣的总数除以实际每天加工的件数,可以计算出实际用几天完成。
解:90×12÷(90+18)
=1080÷108
=10(天)
答:实际用10天完成。
【点评】本题考查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抓住归总问题总数不变,再利用每天加工的件数、加工的时间,要加工毛衣的总数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
21.【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宽,求出原来的长,然后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现在的面积。
解:2400÷8×(6+8)
=300×14
=4200(平方米)
答:现在这段公路的面积是4200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2.【分析】(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画条形,复式图条形阴影空白区别开来。(2)从图中看出13的条形最高,2的条形最低。(3)平均数总人数除以组数。
解:(1)如图:
(2)参加田径的男生是13名,最多,参加舞蹈组的人数最少。
(3)(8+10+2+13+12)÷5
=45÷5
=9(名)
答:平均每小组有男生9人。
故田径,舞蹈。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调研
试卷(B卷)
一、快乐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2分)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水面积为82414000000平方米,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整数是 亿。
2.(3分)
6米6厘米= 米
850千克= 吨
35分=时
3.(3分)联系生活实际,给下面各数点上小数点。
4.(2分)4.32>□.4,□中能填 ,4.72<4.□2,□中能填 .
5.(2分)俗话说“字如其面”,而写好漂亮的字非一日之功。为了练好自己的宇,文文买了一本字贴每天练习,这本字贴共有a页,文文已经写了6天,平均每天写b页。6b表示的是 ,还剩 页没有写。
6.(3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5°,则另一个锐角是 °;把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如果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
7.(1分)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1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3小时到达目的地,那么汽车行驶了 千米。
8.(1分)李老师去超市购买了一箱酸奶花费39.8元,又买了一些鸡蛋花费13.78元,估算一下,李老师大约花了 元。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9.(2分)下面各数中,读出的“零”的个数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200108 B.600.30 C.502.09 D.401.70
10.(2分)下面和(18+□)×5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18+5)×□ B.18+□×5 C.18×5+□ D.18×5+□×5
11.(2分)a和b是两个相邻的自然数(a、b均不为0,且a<b),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ab D.1
12.(2分)图( )中的物品没有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A. B.
C. D.
13.(2分)运动会上,100米短跑决赛中,四名选手的成绩如下,跑得最快的是( )
A.轩轩(11.95秒) B.奇奇(12.10秒)
C.刚刚(12.03秒) D.浩浩(11.47秒)
14.(2分)下面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 )
A.5厘米,8厘米,3厘米 B.9米,5米,5米
C.7米,12米,20米 D.2分米,4分米,8分米
三、计算小能手。(32分)
15.(8分)直接写得数。
150×80=
=
0.6﹣0.47=
120×30=
0.75+1.4=
1﹣=
37.2+13.8=
1﹣0.86=
16.(12分)列竖式计算。
365×42=
21.69+37.85=
40.78﹣3.93=
403×39=
17.(12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88×125
49﹣22.4﹣21.6
14×72+86×72
四、动手实践,操作应用。(12分)
18.(6分)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请你在下面的方格中画一个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等腰三角形。
(2)请你在下面的方格中画一个底是5厘米,高是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3)请你在下面的方格中画一个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的梯形。
19.(6分)下面的物体从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7分)
20.(4分)夏天到了,许多果农为了吸引顾客,将果园营销模式变成了采摘园,让来往的人们可以自由挑选新鲜水果。若采摘园一天接待184人,平均每人消货47元,那么一天赚多少元?
21.(8分)下面是浩浩家这个月的支出情况统计表。
支出项目
生活费
教育费
水电费
其他支出
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
(1)生活费和水电费共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
(2)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
22.(4分)一本《草原上的小木屋》售价12.8元,一本《海底两万里》售价10.28元。聪聪使用会员卡买这两本书一共优惠了0.88元,他付了多少钱?
23.(4分)下面是小红家、小华家和学校之间的示意图。小红和小华两人同时从家去学校,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华每分钟走40米,16分钟后两人同时到校。小红家与小华家相距多少米?
24.(7分)某网络平台设计了一项公益行动:用户可以通过步行、绿色办公等行为,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获取虚拟的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虚拟的树,虚拟树长成后,公益组织会在现实中某个地方种下一棵树。如图是甲乙两人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统计图。
(1)甲、乙两人相比,星期 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 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2)上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甲平均每天积累 克绿色能量,乙平均每天积累 克绿色能量,可以看出 的生活更加低碳绿色。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快乐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分析】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再把十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解:82414000000=824.14亿,824.14亿≈824亿。
故824.14,82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2.【分析】把6厘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06米,再加6米。
低级单位千克化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
低级单位分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60。
解:
6米6厘米=6.06米
850千克=0.85吨
35分=时
故6.06,0.85,。
【点评】此题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长度的单位换算、时间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结合计量单位,加上小数点即可。
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4.【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据此判断即可.
解: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
4.32>□.4,□中能填:0、1、2、3,
4.72<4.□2,□中能填:8、9.
故0、1、2、3;8、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5.【分析】(1)根据每天看的页数乘看的天数即可计算出一共看的页数;
(2)用书一共有的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即可计算出剩下的页数。
解:(1)b×6=6b(页)
答:6b表示的是文文看的页数。
(2)a﹣b×6
=a﹣6b(页)
答:还剩(a﹣6b)页。
故文文看的页数,(a﹣6b)。
【点评】解题关键是根据每天看的页数×天数=看的页数解答出已经看的页数。
6.【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所以用90°减去35°就是另一个锐角的度数,不论几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不论几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解:90°﹣35°=55°
不论几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不论几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答: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5°,则另一个锐角是55°;把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如果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故55,180°,36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7.【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解答即可。
解:110×13=1430(千米)
答:汽车行驶了1430千米。
故1430。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8.【分析】把39.8近似成40,把13.78近似成14,再进行估算即可。
解:39.8+13.78
≈40+14
=54(元)
答:李老师大约花了54元。
故54。
【点评】熟练掌握四舍五入的近似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9.【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
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即可。
解:A.200108读作:二十万零一百零八,读两个零;
B.600.30读作:六百点三零,读一个零;
C.502.09读作:五百零二点零九,读两个零;
D.401.70读作:四百零一点七零,读两个零。
所以读出的“零”的个数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600.3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和小数的读法。
10.【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根据乘法分配律可得:
(18+□)×5=18×5+□×5
所以和(18+□)×5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18×5+□×5。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熟练掌握情况,乘法分配律是常用的运算定律,要牢记定律内容。
11.【分析】因为a和b是两个相邻的自然数(a、b均不为0,且a<b),即a和b互质,当两个数为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进而解答即可。
解:因为a和b是两个相邻的自然数(a、b均不为0,且a<b),即a和b互质,则: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互质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为互质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
12.【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的特点,生活中很多设计都是运用这一特性设计的。
解:是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性,图中没有三角形,所以没有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应用。
13.【分析】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数就大,以此类推,据此判断。
解:11.47<11.95<12.03<12.10
答:跑的最快的是浩浩。
故选:D。
【点评】相同距离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据此解答即可。
14.【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解:A.5+3=8,不能组成三角形;
B.5+5>9,可以组成三角形;
C.7+12<20,不能组成三角形;
D.2+4<8,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
三、计算小能手。(32分)
15.【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分数加法、小数加法、小数减法的运算法则直接写出得数即可。
解:
150×80=12000
=
0.6﹣0.47=0.13
120×30=3600
0.75+1.4=2.15
1﹣=
37.2+13.8=51
1﹣0.86=0.1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分数加法、小数加法、小数减法的运算,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16.【分析】根据小数加法、小数减法、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365×42=15330
21.69+37.85=59.54
40.78﹣3.93=36.85
403×39=1571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法、小数减法、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17.【分析】(1)把88看成11×8,再按照乘法结合律计算;
(2)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加法;
(4)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解:(1)88×125
=11×(8×125)
=11×1000
=11000
(2)49﹣22.4﹣21.6
=49﹣(22.4+21.6)
=49﹣44
=5
(3)+(﹣)
=+
=
(4)14×72+86×72
=72×(14+86)
=72×100
=72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动手实践,操作应用。(12分)
18.【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画出等腰三角形即可;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即可;
(3)根据梯形的定义,画出梯形即可。
解: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画法不唯一)
【点评】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根据要求作图即可。
19.【分析】左边的立体图形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能看到3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右齐;从上面能看到3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2个,下层1个,左齐。
解: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7分)
20.【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代入数值即可求出一天赚多少元钱。
解:47×184=8648(元)
答:一天赚8648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分析】(1)将生活费和水电费占总支出的分率相加,即可解答。
(2)把总支出看作单位“1”,用单位“1”连续减去生活费、教育费和水电费的分率,即可解答。
解:(1)+=
答:生活费和水电费共占总支出的。
(2)1﹣﹣﹣
=﹣
=
答: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
故。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2.【分析】先算出买这两本书需要多少钱,再减去会员卡优惠的0.88元,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解:12.8+10.28﹣0.88
=23.08﹣0.88
=22.2(元)
答:他付了22.2元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运算的运用,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23.【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计算出小红和小华行的路程,再用小红行的路程减去小华行的路程,可以计算出小红家与小华家相距多少米。
解:65×16﹣40×16
=1040﹣640
=400(米)
答:小红家与小华家相距400米。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计算出小红和小华行的路程,再用减法求出两家之间的路程。
24.【分析】(1)分别用减法求出甲乙两人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的差,再比较差的大小,差越大,差别就越大;观察图示,如果甲积累的绿色能量等于乙积累的绿色能量,则那天甲乙两人积累的绿色能量就一样多;
(2)用加法先求出上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总和,再除以5即可求出上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甲平均每天积累多少克绿色能量;用加法先求出上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乙积累的绿色能量总和,再除以5即可求出上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乙平均每天积累多少克绿色能量;比较甲和乙平均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大小,大的即为生活更加低碳绿色。
解:(1)130﹣120=10(克)
150﹣80=70(克)
120﹣120=0(克)
140﹣110=30(克)
110﹣100=10(克)
70>30>10>0
所以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
观察图示可知,星期三甲积累的绿色能量和乙积累的绿色能量都是120克,所以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答:甲、乙两人相比,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2)(120+150+120+110+100)÷5
=600÷5
=120(克)
(130+80+120+140+110)÷5
=580÷5
=116(克)
120克>116克
答:上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甲平均每天积累120克绿色能量,乙平均每天积累116克绿色能量,可以看出甲的生活更加低碳绿色。
故二,三;120,116,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调研试卷AB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选一选,判一判,算一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小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期末调研模拟卷AB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一选,填 空 题,计算,解 答 题22.,计算题,解 答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调研试卷AB卷(含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是,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面的特性属于三角形的是,下列数对表示的位置,与数对,求出下面∠1的度数,列竖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