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变式题第9-12题解析版
展开 2022年新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变式题9-12题
原题9
1.已知正三棱锥的六条棱长均为6,S是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设集合,则T表示的区域的面积为( )
A. B. C. D.
变式题1基础
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P是底面上的动点,,则满足条件的点P构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
A. B. C. D.
变式题2基础
3.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动点P在ABCD内,且到直线AA1,BB1的距离之和等于,则△PAB的面积最大值是( )
A. B.1 C. D.2
变式题3基础
4.已知过平面外一点A的斜线l与平面所成角为,斜线l交平面于点B,若点A与平面的距离为1,则斜线段在平面上的射影所形成的图形面积是( )
A. B. C. D.
变式题4基础
5.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是的中点,动点在正方体内部或表面上,且平面,则动点的轨迹所形成区域的面积是( )
A. B. C. D.
变式题5巩固
6.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P为底面正方形ABCD内一个动点,Q为棱AA1上的一个动点,若|PQ|=2,则PQ的中点M的轨迹所形成图形的面积是
A. B. C.3 D.4π
变式题6巩固
7.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长为2的线段的一个端点M在棱上运动,点N在正方体的底面内运动,则的中点P的轨迹的面积是( )
A. B. C. D.
变式题7巩固
8.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M为的中点,点N在侧面内,若,则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5 D.25
变式题8巩固
9.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P是的中点,点M在侧面(含边界)内,若.则△BCM面积的最小值为( )
A.8 B.4 C. D.
变式题9提升
10.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为的中点,点在侧面内,若.则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1 D.5
变式题10提升
11.在正四面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分别是直线上的动点,且满足,是的中点,则点的轨迹围成的区域的面积是( )
A. B. C. D.
变式题11提升
12.已知棱长为3的正四面体的底面确定的平面为,是内的动点,且满足,则动点的集合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3 B.
C. D.无穷大
变式题12提升
13.已知棱长为3的正四面体,是空间内的任一动点,且满足,E为AD中点,过点D的平面平面BCE,则平面截动点P的轨迹所形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π B.2π C.3π D.4π
原题10
14.在中,.P为所在平面内的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题1基础
15.如图所示,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顶点,分别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边和上移动,则的最大值是( )
A.4 B. C. D.2
变式题2基础
16.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C,AD⊥BD,△BCD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点P为边BD上一动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变式题3基础
17.如图所示,点在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弧上运动,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0 D.2
变式题4基础
18.在矩形中,,,点为边的中点,点为边上的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变式题5巩固
19.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为线段BC,DC上的动点,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15 C.16 D.17
变式题6巩固
20.的外接圆的半径等于,,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题7巩固
21.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点P是对角线上的动点,点Q在以D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变式题8巩固
22.已知直角梯形是边上的一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变式题9巩固
23.骑自行车是一种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的耐力性有氧运动,深受大众喜爱,下图是某一自行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已知图中的圆A(前轮),圆D(后轮)的半径均为,,,均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设点P为后轮上的一点,则在骑动该自行车的过程中,的最大值为( )
A.24 B. C. D.
变式题10巩固
24.如图,在,,点P在以B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变式题11巩固
2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以AB为直径的圆M,若点P为圆M上一动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变式题12提升
26.在中,,,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题13提升
27.如图,线段,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的非负半轴上运动,以AB为一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矩形ABCD,,设O为原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题14提升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若动点M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题15提升
29.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且D是边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原题11
30.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变式题1基础
31.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
变式题2基础
32.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
变式题3基础
33.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变式题4基础
34.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
变式题5巩固
35.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变式题6巩固
36.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
变式题7巩固
37.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
变式题8巩固
38.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
变式题9提升
39.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变式题10提升
40.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
变式题11提升
41.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
变式题12提升
42.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
原题12
43.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__________.
变式题1基础
44.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______.
变式题2基础
45.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则 __________.
变式题3基础
46.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______.
变式题4基础
47.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___________.
变式题5巩固
48.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________.
变式题6巩固
49.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则=_________.
变式题7巩固
50.能说明“若,则方程表示的曲线为焦点在y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的双曲线”的一组m,n的值是___________.
变式题8巩固
5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________.
变式题9提升
52.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则________.
变式题10提升
53.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且一个焦点为,则______.
变式题11提升
54.已知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点关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对称点在双曲线上,则______.
变式题12提升
55.已知双曲线(其中,)的焦距为,其中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2,则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求出以为球心,5为半径的球与底面的截面圆的半径后可求区域的面积.
【详解】
设顶点在底面上的投影为,连接,则为三角形的中心,
且,故.
因为,故,
故的轨迹为以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而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故的轨迹圆在三角形内部,故其面积为
故选:B
2.A
【分析】P是底面上的动点,因此只要在底面上讨论即可,以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根据已知列出满足的关系.
【详解】
如图,以为轴在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由得,整理得,设直线与正方形的边交于点,则点在内部(含边界),
易知,,∴,.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解题关键是在底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去解决.
3.C
【分析】先确定动点P的轨迹方程,根据动点P的轨迹方程可知:△PAB的AB边上的高,当PA=PB时最大,这时PA=PB=,即可求出△PAB的面积最大值.
【详解】解:∵AA1和BB1都⊥面ABCD,
∴P到直线AA1,BB1的距离就是PA和PB,
∴PA+PB=2,所以动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由椭圆的性质可知:
∵△PAB的AB边上的高,当PA=PB时最大,这时PA=PB=,
最大的高==,
∴最大面积=×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PAB的面积最大值,考查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属于中档题.
4.A
【分析】先得出射影形成的图形为半径为的圆面,进而求得面积.
【详解】如图,过点作平面的垂线,垂足为,连接,所以线段为线段在平面上的射影,为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则,又,所以,故射影形成的图形为半径为的圆面,其面积显然为.
故选:A.
5.A
【分析】过点M做平面的平行截面,再求四边形面积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E、F、G、M分别是、、、的中点,
则,,所以平面,平面,且,
所以平面 平面,故点P的轨迹为矩形.
,所以,所以.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判定和面面平行的性质,以及正方体的截面问题,属综合中档题.
6.B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和球的几何特征可得:M的轨迹是以A为球心,半径为1的球面的八分之一,进而得到答案.
【详解】∵P为底面正方形ABCD内一个动点,Q为棱AA1上的一个动点,
故PQ的中点M的轨迹所形成图形是一个球面的八分之一,
由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PQ|=2,
故M的轨迹是以A为球心,半径为1的球面的八分之一,
其面积S==,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点的轨迹,分析出M点的轨迹所形成图形的形状,是解答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7.D
【解析】连接、,根据直角三角形性质可知点的轨迹为球面,且在正方体内部的部分为个球面,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的轨迹面积.
【详解】连接,则为直角三角形,在中,,为的中点,连接,则
所以点在以D为球心,半径的球面上
又因为点只能落在正方体上或其内部
所以点的轨迹的面积等于该球面面积的
故所求面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在空间几何体中的运动轨迹问题,考查了三角形几何性质的应用,球表面积公式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8.B
【分析】取的中点,连接,可得,取中点,连接,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由已知条件可得在上,求出到最小距离,进而可求出面积的最小值
【详解】解:取的中点,连接,如图所示,
由,可得≌,
所以,
所以,所以
取中点,连接,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因为点N在侧面内,且,
所以在上,且到最小距离为,
所以面积的最小值为,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正方体模型中异面直线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取的中点,连接,可得,再取中点,连接,可得∥,从而可得在上,然后进行计算,属于中档题
9.D
【分析】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利用向量法确定M的轨迹满足,求出的最小值,可求出面积的最小值.
【详解】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 ,,,,
设 ,则 ,,
因为 ,
所以 ,得 ,
所以 ,
所以 ,
当 时, 取最小值 ,
易知,且平面,平面
故,故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D.
10.B
【分析】取的中点为E,的中点,证明,即,得到点的轨迹为线段,且为直角三角形,当时,取最小值此时面积最小.
【详解】如图,取的中点为E,易知.
取的中点,则在正方形中,,
则,则可得,即,所以点的轨迹为线段.
因为平面,平面,则,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当时,取最小值为,
此时面积最小,最小值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1.B
【分析】先由对称性找到、的中点在中截面上运动,利用向量的加减运算,得到,设在中截面上的投影分别为,分析证明动点的轨迹就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即得解.
【详解】如图所示,
正四面体中,取、、、的中点、、、,
因为、分别是棱,的中点,所以的中点也为定点;
由对称性知,和的中点都在中截面(正方形)上;
由,
所以,
设在中截面上的投影分别为,
所以,
所以点是线段的中点,
作,则,
因为,所以
取,所以,
两式相减得,
过点作,
所以,所以,
所以的中点在上,同理的中点在上,
因为,
即动点的轨迹就是边长为的正方形,
所以其轨迹围成的区域的面积是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动点的轨迹,求动点的轨迹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法;(2)定义法;(3)相关点代入法. 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
12.B
【分析】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A、D的坐标,设,利用两点距离公式得到、,根据可得,即可知P的集合,进而可求面积.
【详解】如下图,构建以D为原点,分别以平面内垂直于的、、垂直于面的为x、y、z轴的正方向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由A到的距离为,则,,设,
∴,,又,
∴,整理得,
∴,即P的集合是半径为的圆(含圆内部),
∴图形的面积为.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相关点坐标,利用两点距离公式及已知条件列不等式,即可得P集合的代数表达式.
13.C
【分析】设的外心为,过点作的平行线,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根据,求得点的轨迹方程,分别延长到点,使得,得到平面平面,过点作,可得证得平面,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结合球的截面圆的性质,求得截面圆的半径,即可求解.
【详解】设的外心为,过点作的平行线,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因为,所以,,
则,设,
由,可得,
整理得,
所以动点的轨迹为以为球心,半径为的球及球的内部,
分别延长到点,使得,
可得,可证得平面,平面,
又由,所以平面平面,即平面为平面,
如图(1)所示,过点作,可得证得平面,
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连接,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
在直角中,可得,
在直角中,可得,
所以,即截面圆的半径为,
所以球与平面的截面表示半径为的圆面,其面积为.
故选:C.
14.D
【分析】依题意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表示出,,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辅助角公式及正弦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详解】解:依题意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因为,所以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设,,
所以,,
所以
,其中,,
因为,所以,即;
故选:D
15.D
【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结合二倍角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令,由于,故,,
如图,,
故,
故
同理可求得,
即,
,
当时,有最大值2.
故选:D
16.C
【分析】根据题意可计算出AB的长,由此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的坐标,进而表示向量的坐标,计算,结合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知,为等边三角形,则有,,
在中, ,;
如图以B为原点,所在直线为x轴,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有,,由于,故可设P点坐标为,且,
所以,,
所以,
因为,当时,取得最小值 ,当 时,取得最大值为0,
所以,
故选:C.
17.B
【分析】根据题意,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得的坐标,并设,则,求出向量的数量积,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即,
设(其中),
则,
所以
,
因为,则,可得,
所以当时,即时,取的最小值,最小值为.
故选:B.
18.B
【分析】以为坐标原点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表示出,结合范围可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以为坐标原点,正方向为轴,可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设,,,
,
,,即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B.
19.B
【分析】以为原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设,根据的长度得到的坐标,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得到关于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并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得到最小值.
【详解】以A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AB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
则
,
即,其中.
时取“=”,所以的最小值为15,
故答案为:15.
20.C
【分析】以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出点坐标,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求得,结合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依题意,的外接圆的半径等于,,
以为原点,为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
圆心到,也即轴的距离为,
故圆心,半径,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
设,与不重合.
所以,由于,所以.
故选:C
21.D
【分析】以AB,AD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向量,坐标,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再求其取值范围.
【详解】如图以AB,AD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
∴ ,,,
∴ ,
∴ ,
∴ 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D.
22.D
【分析】法一:设(),把与表示为与的线性关系,把表示成关于的解析式,求解出取值范围;法二:建立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进而求出的范围
【详解】法一:因为在上,不妨设,
则(其中)
所以
,
因为,所以
法二:如图,以点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其中∠ABC=45°,设点,
其中,,
∴
∵
∴
故选:D.
23.B
【分析】以为轴,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圆方程设,写出向量的坐标,由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出数量积,利用三角函数知识得最大值.
【详解】骑行过程中,相对不动,只有点绕点作圆周运动.
如图,以为轴,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
圆方程为,设,
则,,
,
易知当时,取得最大值.
故选:B.
24.B
【分析】以点B为坐标原点,直线AB为x轴建立坐标系,借助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解作答.
【详解】以点B为圆心,直线AB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设,因此,,,
于是得,其中锐角由确定,
而,则当,即,时,取最小值-1,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选:B
25.B
【分析】以为轴,线段的中垂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设,用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计算数量积后由正弦函数性质得范围.
【详解】以为轴,线段的中垂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圆方程为,在圆上,设,
,,
,
,所以.
故选:B.
26.C
【分析】由已知数量积相等求得,取中点D,从而求得中线的长,可表示为的函数,由三角函数知识得取值范围.
【详解】在中,,即,取中点D,即,则
又BD是中线,所以是等腰三角形,BA=BC.由,即,
,
则,
由,则,所以.
故选:C.
27.C
【分析】令,由边长为1,2的长方形ABCD的顶点A、D分别在x轴、y轴正半轴上,可得出B,C的坐标,由此可以表示出两个向量,算出它们的内积即可.
【详解】解:如图令,,由于,故,,
如图,,故,,
故,同理可求得,即,
∴,
∵,∴.∵,∴的最大值是3,最小值是1,
故选:C.
28.D
【分析】设,求出动点轨迹方程,然后用三角换元法表示出,计算,并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变形,由正弦函数性质求得范围.
【详解】设,则由,得M的方程为,设,
则.
故选:D.
29.C
【分析】以BC所在直线为轴,以BC的中垂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求出即可求解.
【详解】解:以BC所在直线为轴,以BC的中垂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因为,,所以,,,设,,
则,,,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30.
【分析】根据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非负、分母不为零得到方程组,解得即可;
【详解】解:因为,所以,解得且,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31.##
【分析】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可得,解不等式即可得结果.
【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解得,
即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32.且
【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即,所以且,即且.
所求函数的定义域为且
故答案为:且
33.
【分析】写出使函数有意义的表达式,求定义域.
【详解】的定义域需满足,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
故答案为:
3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由此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知,所以.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35.
【分析】由对数的真数大于零,同时二次根式在分母,则其被开方数大于零,从而可求出定义域
【详解】由题意可得解得,即的定义域是.
故答案为:
36.
【分析】由题意可得,解得,分别令k=-1、0、1,综合即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解得,
令k=-1,解得,
令k=0,解得,
令k=1,解得,
综上,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37.
【分析】使对数的真数大于零,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列出不等式组,结合正切函数的性质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解得.
故答案为:.
38.
【分析】根据偶次根号下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分母不为,根据真数列出不等式,进行求解再用集合或区间的形式表示出来.
【详解】由题意可知,而以2为底的对数函数是单调递增的,
因此,求解可得或.
故答案为:.
39.
【分析】由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0,分母不等于0,对数函数真数大于0列出不等式组,求出定义域.
【详解】由题意得:,解得:
故答案为:
40.
【分析】根据具体函数的定义域求法,结合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详解】解:由,
得,
所以,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41.
【分析】依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到函数的定义域
【详解】由题意可得,,解之得
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故答案为:
42.
【分析】结合分式型,二次根号型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知,,所以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43.
【分析】首先可得,即可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从而得到、,再跟渐近线方程得到方程,解得即可;
【详解】解:对于双曲线,所以,即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则,,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所以,即,解得;
故答案为:
44.
【分析】由双曲线标准方程得,写出渐近线方程后可得值.
【详解】因为,,
所以,,渐近线方程为,
则,解得.
故答案为:1.
45.1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计算可得;
【详解】解:双曲线的渐近线为,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
46.##0.5
【分析】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由此可得 ,从而得到的值.
【详解】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由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即,
所以,即
故答案为:.
47.
【分析】由双曲线的性质得出的值.
【详解】因为渐近线方程为,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
48.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得出,解该方程即可.
【详解】当时,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由题意得,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求参数,利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得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49.或
【分析】由两条渐近线的夹角得出渐近线的倾斜角为或,再由斜率得出的值.
【详解】因为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所以渐近线的倾斜角为或
则或,解得或
故答案为:或
50.(答案不唯一)
【分析】依题意设双曲线的方程为,即可得到、,再取特殊值即可;
【详解】解:设焦点在y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的双曲线的方程为,即,所以,不妨令,所以;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51. ## 0.25
【分析】根据方程表示双曲线可得,化为标准方程,得到,由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表示双曲线,可知,
化为标准方程为,
所以,,
所以,,
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
52.4
【解析】根据题意得到,,解得答案.
【详解】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故,,故.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双曲线基本知识的理解.
53.4
【分析】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可得,再由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可得,即,从而可求出的值
【详解】解:因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所以,即,
因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
所以,即,
解得,
故答案为:4
54.
【分析】根据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方程的特征,结合双曲线渐近线方程特征、点关于点对称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知,,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得.由于双曲线及其渐近线均关于坐标轴对称,因此只需研究点关于渐近线的对称点即可,设对称点的坐标为,则解得则,解得,从而.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睛:根据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方程的特征,结合点对点对称的性质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55.2
【分析】根据渐近线斜率求得,根据焦距求得c的值,利用a,b,c的平方关系得到关于a的方程,求得a的值.
【详解】双曲线的的渐进线方程为,
∵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2,∴,即,
又∵,∴,∴,
∴,
故答案为:2
2022-2023学年变式题 2022年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变式题库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变式题 2022年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变式题库 (解析版)
2022年新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变式题第16-18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新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变式题第16-18题解析版,共8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中,,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新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变式题第13-15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新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变式题第13-15题解析版,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函数.,已知函数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