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本诗颔联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2.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二、(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3.曲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4.请从感官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表达效果。 三、(2022·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责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找,天下无寒人。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丰皮。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四、(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呢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7.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长于律诗,有“杜律”之称。《春望》为五言律诗,表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B.艾青是“土地的歌者”,代表作《我爱这土地》,诗节形式自由,句子长短错落,不讲究押韵和对仗。C.甲诗颈联写出了战争离乱中人们共有的一种心情,能够引起广泛的同情和共鸣。D.两首诗都是基调沉郁、感情凝重,深沉中蕴含着炽烈昂扬,悲愤中预示着新生希望。8.甲诗以“________”字领起前四句,由远及近,视域开阔;乙诗以“________”一词统领四句,由近及远,虚实相映,以声夺人。9.情到深处,诗人泪目。杜甫和艾青之“泪”有什么相通之处? 五、(2022·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0.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丰富内涵。11.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的。 六、(2022·江苏镇江·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2.老兵从军以来没有回过家,服役时间很长。诗中写出这个意思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13.“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乡人答非所问出于哪些心理?他言外之意是什么?14.结合文本分析“我”落泪的原因。 七、(2022·河南周口·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从全诗看,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16.作者在颈联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八、(2022·广西钦州·统考二模)阅读诗歌,完成各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7.下面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B.一“聚”一“怒”,一“表”一“里”,将潼关一带的险要地势形象地呈现出来。C.“望西都,意踌躇”写诗人遥望西都来回踱步的样子,流露出对繁华逝去的感伤。D.整首曲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九、(2022·河南商丘·统考二模)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9.本诗首段的词语“①____”将风拟人化,显示出狂风破屋的巨大威力;紧接着二、三段通过“群童抱茅”和“②______”的铺叙,为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感升华奠定了基础。我们从这首诗中能够感受到一位③_______的诗人形象。20.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陶渊明《饮酒》中“结庐在人境”与本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写到了“庐”。请简要说明三位诗人分别借“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十、(2022·甘肃平凉·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卖炭翁【唐】白居易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花翁【唐】吴融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①。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②春华。【注释】①许史家:借指豪门世家。②著:显示。21.《卖炭翁》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传神地刻画了统治者巧取豪夺、蛮横无理的行径;《卖花翁》中的富贵人家也有如此行径,是通过“______________”一词显露出来的。22.两首诗以小见大,诗人都从底层百姓的角度切入,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一、(2022·湖北孝感·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古城①春望[明]李梦阳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孤城还麦秀②,白首且花飞。临路柳长象,前朝今是非。【注释】①古城:宿迁故城遗址,晋朝在此设宿豫郡,唐时郡治迁徙,故城废。②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23.下列对两首诗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乙诗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一种萧条的气氛,为全诗莫定了感情基调。B.两首诗都是用一个“望”字总领全诗,都是赋予景物以情感,融情于景,都表达了一种感伤,读来令人无限感慨。C.书信在古代是游子与家人联系的纽带,如同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D.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24.乙诗颔联写景颜有特色,请加以赏析。(从修辞手法和情感两方面进行赏析)25.同为“春望”,杜甫和李梦阳在各自的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二、(2022·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校考一模)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月夜忆舍弟唐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26.下列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分别紧扣“望”和“忆”字展开来写,它们都出自“安史之乱”这一时代背景。B.甲乙两诗的首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C.甲诗的颔联和乙诗的颈联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兵荒马乱、人民饱经忧患散乱的社会现实。D.甲诗的尾联让我们看到作者忧国忧民的形象,乙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期盼。27.甲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和乙诗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共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它们体现情感的手法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十三、(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8.诗的首句将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集在一起,既有_______,又有_____,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29.请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十四、(2022·湖南娄底·统考一模)发潭州 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①才未有,褚公②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注释】①西汉时以才高招忌被贬长沙的贾谊。②褚遂良,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30.颔联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31.“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十五、(2022·湖北襄阳·统考一模)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2.下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联写望中所见,此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本联以花、鸟寄托感时伤世之情。C.尾联转入沉思,刻画了一位苍颜白发、愁绪满怀、为国为民而忧心忡忡的诗人形象。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近景的山河城郭,到远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苍老如此之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33.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1:诗歌鉴赏之雄心壮志类【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解读,重点考向,典例引领,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30:诗歌鉴赏之边塞征战类【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解读,重点考向,典例引领,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解读,重点考向,典例引领,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