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海水“晒盐“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海水“晒盐“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海水”晒盐,1).,3g,稀盐酸质量分数==14,9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2“海水”晒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者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
C.溶质只能是固体或者液体
D.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一定得到其饱和溶液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丙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时,乙、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1:5
C.提纯混有少量乙的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D.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4.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稍过量的盐酸
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②①③B.②④⑤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③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海水获得金属镁
B.纯碱可用于洗涤油污、制造玻璃
C.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固体时立刻停止加热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NO2和CO2
6.向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相关图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表示NaCl或CO2或H2O
B.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b、c两点对应的溶液中阳离子相同
D.若X表示CO2,m为8.8,则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7.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足量的固体物质是( )
A.硝酸铵B.食盐C.氢氧化钠D.蔗糖
二.实验题(共1小题)
8.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 、 .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三.解答题(共3小题)
9.根据如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2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写出一种即可)。
(2)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方法是 。
10.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盐酸除铁锈的反应原理: 。
(2)某小组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12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入10g时溶液pH (填“>”“<”或“=”)7。
(3)从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泥沙和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③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能否用价格更便宜的熟石灰代替氢氧化钠来提纯氯化钠?请说明理由 。
④滤液B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某航天器上有3名航天员,如果每人每天呼出0.88kg CO2,假如呼出的CO2全部被LiOH吸收,则该航天器工作10天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11.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1)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卤水)。海水晒盐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 等过程。
(2)海水制镁: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制镁,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I、步骤①所加的碱应该是 (选填“氢氧化钠”或“石灰乳”),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II、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和H2O,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Mg(OH)2.你认为Mg(OH)2能够阻燃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A.Mg(OH)2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2“海水”晒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者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
C.溶质只能是固体或者液体
D.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一定得到其饱和溶液
【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质也可以是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不一定得到其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丙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解答】解: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错误,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
B、t1℃时,丙的溶解度是20g,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10g+50g=60g,70g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丙正确,因为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甲、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丙需要水多;故选项正确;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乙>甲=丙错误,因为降温后,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时,乙、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1:5
C.提纯混有少量乙的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D.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乙、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125g=1:5,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稍过量的盐酸
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②①③B.②④⑤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③①
【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
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海水获得金属镁
B.纯碱可用于洗涤油污、制造玻璃
C.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固体时立刻停止加热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NO2和CO2
【解答】解:A、海水主要含有氯化钠,电解后无法直接得到镁,选项A错误;
B、纯碱为碳酸钠,可与油污发生反应生成盐,将油污去除,碳酸钠可与二氧化硅反应制取硅酸钠,制造玻璃,选项B正确;
C、蒸发时不应等到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应该在看到形成液面上形成一层薄膜,还留有少量液体时就停止加热,选项C错误;
D、二氧化碳不属于有害气体。选项D错误;
故选:B。
6.向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相关图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表示NaCl或CO2或H2O
B.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b、c两点对应的溶液中阳离子相同
D.若X表示CO2,m为8.8,则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答】解:A、X随着盐酸加入质量增加而增加,而最后保持不变,说明刚开始溶液中不存在,盐酸过量后该物质不再增加,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而水一直在溶液中,开始不是零,所以X不能表示水,且稀盐酸含有水,最后水的质量也会一直增大,选项A错误;
B、a点过后X质量还在增加,说明盐酸量少,此时碳酸氢钠有剩余,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氢钠,选项B正确;
C、b点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盐酸没有剩余,溶液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阳离子为钠离子,而c点时盐酸过量,阳离子为钠离子和氢离子,选项C错误;
D、设此时消耗氯化氢质量为m,
HCl+NaHCO3=NaCl+H2O+CO2↑
36.5 44
m 8.8g
m=7.3g,稀盐酸质量分数==14.6%,选项D错误;
故选:B。
7.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足量的固体物质是( )
A.硝酸铵B.食盐C.氢氧化钠D.蔗糖
【解答】解:A、硝酸按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的降低,故A正确。
B、食盐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加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溶液的温度升高,故C错误。
D、蔗糖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二.实验题(共1小题)
8.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不变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加速溶解 、 引流 、 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BACD (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11.9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答】解:(1)在蒸发池中,水蒸发了,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加速溶解、引流、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3)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
②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6%=6g,
设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x,
×100%=16%
x=11.9g
故答案为:(1)不变;
(2)加速溶解、引流、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3)①BACD;
②11.9.
三.解答题(共3小题)
9.根据如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2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降低温度 (写出一种即可)。
(2)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
【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所以降低温度能2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方法为降温结晶;
故答案是:
(1)降低温度;
(2)降温结晶。
10.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盐酸除铁锈的反应原理: Fe2O3+6HCl=2FeCl3+3H2O 。
(2)某小组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12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Na2SO4 。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入10g时溶液pH < (填“>”“<”或“=”)7。
(3)从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泥沙和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
③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能否用价格更便宜的熟石灰代替氢氧化钠来提纯氯化钠?请说明理由 可以,熟石灰也可以除去氯化镁杂质,且过量熟石灰引入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被后续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除去 。
④滤液B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滤液B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Na2CO3,静置(或过滤),向上层清液(或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含有NaOH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某航天器上有3名航天员,如果每人每天呼出0.88kg CO2,假如呼出的CO2全部被LiOH吸收,则该航天器工作10天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解答】解:(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由图可知,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0g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12g时,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4;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参加反应的硫酸与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H2SO4+2KOH=K2SO4+2H2O,则参加反应的硫酸和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98.112,故滴入10g时,硫酸过量,则此时pH<7;
(3)①由图可知,操作③将氯化钠溶液变为氯化钠晶体,则操作③为蒸发,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②粗盐中含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杂质,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③如果用熟石灰代替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可除去氯化镁,过量的氢氧化钙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氯化钙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从而除去过量的熟石灰和生成的氯化钙,故可以用熟石灰代替氢氧化钠;
④由以上分析可知,过量的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和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滤液B中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
质;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可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检验碳酸钠,且将碳酸钠除尽,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可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故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Na2CO3,静置(或过滤),向上层清液(或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含有NaOH;
(4)3名航天员工作十天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88kg×3×10=26.4kg
解:设该航天器工作10天需要LiOH的质量是x
CO2+2LiOH=Li2CO3+H2O
44 48
26.4kg x
x=28.8kg
答:该航天器工作10天需要LiOH的质量是28.8kg。
故答案为:(1)Fe2O3+6HCl=2FeCl3+3H2O;
(2)NaOH、Na2SO4;<;
(3)①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②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③可以,熟石灰也可以除去氯化镁杂质,且过量熟石灰引入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被后续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除去;④滤液B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Na2CO3,静置(或过滤),向上层清液(或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含有NaOH;
(4)28.8kg。
11.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1)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卤水)。海水晒盐是 物理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 结晶 等过程。
(2)海水制镁: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制镁,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I、步骤①所加的碱应该是 石灰乳 (选填“氢氧化钠”或“石灰乳”),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g(OH)2+2HCl=MgCl2+2H2O ;
II、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和H2O,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Mg(OH)2.你认为Mg(OH)2能够阻燃的原因可能是 BCD (选填序号)
A.Mg(OH)2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解答】解:(1)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过程中包含蒸发、结晶等过程。
故填:物理;结晶。
(2)I、步骤①所加的碱应该是石灰乳,这是因为石灰乳相对氢氧化钠来说,价格较低;
步骤②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
故填:石灰乳;Mg(OH)2+2HCl=MgCl2+2H2O。
II、A.Mg(OH)2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但是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BCD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海水”制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海水“晒盐“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海水”晒盐,1%),2%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海水”制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