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山西省中考物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山西省中考物理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月 12 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 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
A. 0.5mB. 1mC. 2mD.4m
【考点】估测
【难度】★
【答案】C
【解析】学生平均身高在 1.6m~1.7m,对比可估测小树高度为 2m。
"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
【考点】声现象
【难度】★
【答案】B
【解析】合唱声是由人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量调大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池水映明月B.形影紧相依
C.潭清疑水浅D.镜子正衣冠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度】★
【答案】B
【解析】池水映明月是光的反射;形影紧相依是光的直线传播;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镜子正衣冠是光的反射。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考点】物态变化
【难度】★
【答案】C
【解析】露的形成是液化,液化放热;霜、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 。
“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电线上B.使用试电笔时,手要C.可以用湿手D.电热水壶的金属晾湿衣服接触笔尖金属体触摸开关外壳要接地
【考点】安全用电
【难度】★
【答案】D
【解析】湿衣服中的水是导体,不能晾在电线上;使用试电笔手应该接触金属笔尾而不是金属笔尖; 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需要接地。
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 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
【考点】摩擦起电
【难度】★
【答案】A
【解析】塑料勺经过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吸引胡椒粉这样的轻小物体;若塑料勺带负电是因为得到电子;摩擦起电不能说明物体是导体,塑料小勺是绝缘体。
2021 年 4 月 13 日,中国女足凭着"不畏强敌,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功晋级东京奥运会决赛圈。足球运动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C.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D.用头顶足球时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学综合
【难度】★
【答案】D
【解析】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自身具有惯性, 不是受到惯性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对球有力,球对脚也有力;顶球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如图所示的磁悬浮地球仪,在地球仪底端有一个磁铁,在底座内部有一个金属线圈,线圈通电后,地球仪可悬浮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周围存在磁场,同时也存在磁感线B.地球仪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地球仪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相同
地球仪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悬浮的
【考点】磁现象
【难度】★★
【答案】D
【解析】磁场真实存在,磁感线真实不存在;地球仪周围磁场强度不同,磁场不均匀;地球仪周围的磁场方向不同;地球仪可悬浮在空中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如图是"寻梦"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若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沉(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潜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小B."潜水艇"排开水的重方保持不变
"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保持不变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
【考点】浮力
【难度】★★
【答案】B
排
【解析】从瓶中吸气会进水而下沉,完全浸没时由阿基米德原理 F浮 =G排=m排g=液gV
可知:浮力大小
不变,排开水的重力不变,顶部深度变大使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空气质量指数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等级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空气质量指数是确保实现碧水蓝天的重要指标,下表的空气质量等级是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划分的。如图甲是环保项目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空气质量检测仪的电路原理图,用电流表显示空气质量指数。电源电压 18V 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为 100Ω,气敏电阻 R 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 K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气敏电阻R 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增大而增大
空气污染的程度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电路中电流为 0.1A 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等级为良
当空气质量指数为 300 时,R0 消耗的电功率为 2.7W
【考点】动态电路分析
【难度】★★★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定值电阻和气敏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各处相等的电流。由图表可知,气敏电阻 R 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空气污染的程度越小,R 的阻值越大,
由 I=U/R 知电流变小;电路中电流是 0.1A 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 R
U 总 R 18V
100 80 ;
当空气质量指数为 300 时, R 20 ,电路中的电流为: I U总
R总
I
180V
100+20
0.1A
0
1.5A , R 的功率为
P =I2 R =(0.15A)2 100=2.25W 。
00
八、实验探究(本大题共 5 个小题,31 小题 4 分,32 小题 6 分,33 小题 6 分,34 小题 4 分,35 小题 4 分, 共 24 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到 10cm 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考点】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
【难度】★★
【答案】(1)同一高度 (2)10 (3)照相机
【解析】(1)实验中,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像在光屏中央;(2)成倒立等大实像时,像距等于物距,都为 2 倍焦距;(3)在光屏上成像时物距满足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对应照相机的原理;蜡烛向左移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成像向左移动, 所以应向左移动光屏。
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g。
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 cm3, 小矿石的密度是 kg/cm3。
小伟将小矿石放人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考点】测密度实验
【难度】★★
【答案】(1)水平没有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52(3)202.6×103
(4)偏大
【解析】(1)天平调平的基本操作;(2)天平读数:砝码+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得出矿石质量;
(3)量筒读排水法体积,得出矿石体积;根据质量、体积计算密度;(4)溅出水导致矿石体积偏小,得出密度偏大。
"圆梦"学习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其他接法合理即可)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动。但用手按住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又测出了几组数据,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
【考点】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难度】★★★
【答案】(1)(2)开关接触不良(3)0.7
(4)
【解析】(1)伏安法测功率常规电路图;(2)断路的情况,其中用手按住开关后接通,说明可能是开关闭合时接触不良;(3)根据额定电压和电流表示数计算电功率;(4)实验表格根据需要的直接、间接的物理量设计。
盐水浓度/%
0
4
8
12
16
20
24
26
凝固点/℃
-5
-11
-14
-18
-22
-25
-25
-22
下雪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向雪中撤盐,引发了他的思考:雪的熔点可能与所含杂质的多少有关。小明知道,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于是,他回家拿盐水做了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象。
分析实验数据可获取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为了减少因路面积雪造成的交通事故,请你再列举一条具体措施: 。
【考点】实验探究
【难度】★★
【答案】(1) (2)盐水凝固点随浓度的变大先降低后升高
(3)车辆冬天换冬季胎、轮胎安装防滑链
【解析】图象及规律根据表格中数据逐列对比得到;减少雪地交通事故为开放性试题,注意要提的是措施,只要符合题干要求均可。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 I/A
电功率P/W
灯泡发光情况
合金
基体材料
增强材料
特性
应用
黄铜
铜
锌
易加工
仪表
青铜
铜
锡
耐磨
齿轮
生活中常用的合金是一种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通常是由起搭建作用的基体材料和分散于其中的增强材料两部分组成。由于两种材料的共同作用,使合金具有不同特性。下表提供了黄铜和青铜两种合金的部分信息。
现有两卷粗细相同的黄铜线和青铜线,请你添加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黄铜和青铜的导电性哪个强?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考点】实验探究
【难度】★★★
【答案】(1)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定值电阻(2)①截取两段长度相同的黄铜线和青铜线;
②用导线将黄铜线与电源、开关、定值电阻、电流表连接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③用青铜线替代黄铜线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电流表示数 I2。 (3)若 I1 >I2 ,则黄铜导电性强; 若 I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13内能,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改变方式, 比热容的概念, 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山西省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