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道难》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道难》教案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道难》教案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道难》教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年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叹高而难行,叹险可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蜀道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实词、虚词知识等相关知识。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把握诗歌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和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审美鉴赏与创造:重视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够根据诗歌的情感格调做到抑扬顿挫地朗读,并能熟练地背诵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重要文言文知识。教学难点: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实词、虚词知识等相关知识。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具: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导入新课,进入文本一位诗人,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一位诗人,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就是李白, 人中之龙,诗中之仙!他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牙牙学语的孩童会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豪情满怀的青年会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更是他一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文章——《蜀道难》                   2关于唐诗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炙人口的诗作。3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步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但有人考证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又有人传说他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但这些都未得到确凿证实。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济天下”“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天宝初年,由人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这是李白一生最得意的时期。不久,因权贵的馋毁,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745年),被赐金放还,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4李白个性特点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其诗歌成就是唐诗的颠峰,但也有人说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李白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5、我心目中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6、文学常识《蜀道难》------------古乐府旧题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后代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但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乐府诗《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诗人初到长安造访贺知章,以此诗示,贺看后赞叹不已,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子谪仙人也。"后世称李白为"谪仙"7蜀道:      8蜀地风光天无三日晴,路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四川四绝 :  九寨之奇   峨眉之秀   青城之幽     剑门之险9诵读训练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人物语气情感。声音洪亮,整齐划一。播放课件,初读正音。听朗读并跟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答疑,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匪”,同“非”,不是。   古今异义   地崩山摧壮士死。壮士,古义:年轻强壮的力士;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词类活用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译为“使……凋谢”。   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译为“向西”。   一词多义   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   尚贤使能。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还。   危:   危乎高哉。高。   危如累卵。危险。   正襟危坐。正,端正。   上屋骑危。屋脊。   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离开。   除残去秽。除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前往。   文言特殊句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结构后置句。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句。   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句,省略介词“于”。雄飞雌从绕林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重要虚词。   难于上青天。于:介词,译为“比”。   开国何茫然。何:多么。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尚且。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胡:为什么。10、课后作业归纳整理本课的文言现象。第二课时1、情景导入:复习上次课的文言知识2、解读文本读第一段并思考:1、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2、在第一段中诗人围绕哪一个字来突出蜀道的雄奇险峻的?3、又是怎样来写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分析探究:读第一段并思考: 1、诗一开篇极言蜀道难有何作用?点明主题,为全诗奠定雄放的基调。2)、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表达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分析探究:诗人从哪些角度表现蜀道“难”?1、从历史角度写蜀道之难。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3、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归纳总结: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总结归纳:第二节从哪些角度(方面)来突出蜀道之难?1.环境凄清2.山高水险 本节是怎样来体现蜀道的险峻的? ①“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影响人的情绪。      “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凄清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写法:烘托、渲染(以景衬情)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3、提示背诵     以环境烘托渲染蜀道之难以山水险恶烘托蜀道之难总结归纳:本节是怎样来体现蜀道的险峻的? ①“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影响人的情绪。   “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凄清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写法:烘托、渲染(以景衬情)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 思考:第三节包括哪些内容? 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解读文本:        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          全诗总结:              4、赏析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想象丰富2)笔法夸张,雄放豪迈3)一唱三叹,韵律婉转极富浪漫主义特色5、课后作业1、整理重点字词及句式。2、背诵全诗。                
     

    相关教案

    语文3.1 蜀道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3.1 蜀道难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出示目标,明确任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自学展示,精讲点拨,课堂总结,构建知识树,整理知识,背诵记忆,当堂训练,巩固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优秀教案,共9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