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九单元 力与三种性质的力【真题训练】(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7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九单元 力与三种性质的力【真题训练】(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7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九单元 力与三种性质的力【真题训练】(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7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九单元 力与三种性质的力【真题训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九单元 力与三种性质的力【真题训练】(原卷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九单元 力与三种性质的力【真题训练】(原卷版) 一、选择题1.(2021·黑龙江大庆市)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B.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35℃;C.中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2m/s;D.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7dm2.(2021·浙江杭州市)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的温度约为22℃;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20m/s;C.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约为50g;D.一本《科学》课本的重力约为3N3.(2021·江苏苏州市)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1500mm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km/h D.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N4.(2021·山东枣庄市)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A.4N 0 B.0 4N C.4N 4N D.8N 8N5.(2021·山东潍坊市)积极承担家务劳动是中学生应具有的品德。小明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箱质量为5kg的鸡蛋,并进行了下列估测,其中最符合事实的是( )。A.箱内约有80个鸡蛋 B.一个鸡蛋的直径约为6dmC.一个鸡蛋重约为5N D.鸡蛋的密度约为2g/cm36.(2021·湖南衡阳市)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步行速度为 B.洗澡时适宜的水温为C.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 D.一名中学生所受重力约7.(2021·重庆中考真题)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重约为0.5N;B.教室门高约为10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初中生百米跑成绩约为6s8.(2021·湖北荆州市)小明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物块沿粗糙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重力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拉力F与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于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D.如果仅增大拉力F,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变9.(2021·湖南常德市)近年常德市建成了一批足球特色学校。在足球运动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减速运动时,足球的惯性大小不变;B.用头顶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摩擦;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减速运动是因为球受到了草坪对它的摩擦力10.(2021·福建中考真题)小华在操场进行爬杆锻炼,在竖直杆上攀爬,匀速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1,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2。若小华的自重为G,则( )。A.f 1=f 2>G B.f 1=f 2<G C.f 1=f 2=G D.f 1>G>f 211.(2021·海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垫上滚木搬运重物;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C.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12.(2021·北京中考真题)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13.(2021·四川眉山市)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B.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达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会向前倾倒;D.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粉笔盒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14.(2021·江苏泰州市)2021年4月13日,中国女足成功拿到东京奥运会门票,为祖国争得荣誉。如图是女足比赛时的场景。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人与地面间的摩擦力;D.运动员用脚踢球,球飞出去,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15.(2021·湖南长沙市)滑雪运动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是小雪正在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雪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小雪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雪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雪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具有惯性16.(2021·湖南长沙市)怀旧的竹蜻蜓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列静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17.(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班长在操场上骑自行车,下面有关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车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车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车的重力和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8.(2021·山东潍坊市)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夹砖器(取砖工具)如图甲所示,用它夹住两块相同的砖、竖直提起后静止在空中,此时两夹片与砖面平行,如图乙所示,则( )。A.两砖之间无压力;B.两砖之间无摩擦力;C.夹砖器对砖的摩擦力向上;D.夹片对砖的压力越大,砖受到的摩擦力越大二、填空题19.(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放纸船等活动,煮粽子时粽叶飘香,说明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赛龙舟时人用桨向后划水,船却向前行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20.(2021·湖南怀化市)(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 N。21.(2021·湖南怀化市)赛龙舟是端午节里的传统习俗。当号令一响,各龙舟上的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向前加速运动。这既可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22.(2021·浙江嘉兴市)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历时10个月,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如图)。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_______,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2)本次探测的几个重要任务之一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_______,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3)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们会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树木会长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比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9.8牛/千克)也小的缘故。若质量为240千克的“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902.4牛,则火星上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________)2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粽子、吃咸鸭蛋和赛龙舟等,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_;赛龙舟时人用力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行,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24.(2020·四川成都)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統第55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推力___________重力;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_______________,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25.(2020·湖南常德)(1)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2) 图乙所示天平测得物体质量是______g;(3)图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_V; (4)图丁所示的物重是_______N。26.(2021·宁夏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物体受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运动。从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关于这个过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是;C.时,若,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D.从到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理由:______27.(2021·河南中考真题)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图,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笔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纸上写字,笔运行中笔毫向左弯曲,此时笔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书写时能闻到淡淡的“墨香”,是由于墨汁分子在做______。28.(2021·四川成都市)热爱运动的小罗同学在平直跑道上跑步。如图所示,当他后脚用力蹬地时,后脚鞋底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向______的。鞋底有花纹,是为了______摩擦。29.(2020·江西)“我劳动,我快乐”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常用的衣板,它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来增大摩擦;洗刷衣服时,刷子与衣服之间的摩擦为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三、作图题30.(2021·湖北中考真题)请画出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31.(2021·黑龙江大庆市)如图,利用轻杆将小球A固定在小车上,整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以球心为作用点。作出小球A所受力的示意图。32.(2021·广西贺州市)如图所示,一小球用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请作出图中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33.(2021·甘肃兰州市)照片中的旋转飞椅是常见的游乐设施,请在简化图中画出飞椅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34.(2021·湖北十堰市)如图,斜面上的小球A被挡板B挡住,请画出小球A所受力的示意图。35.(2021·湖南郴州市)(1)画出图甲中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重心已画出)_______;36.(2021·河南中考真题)放风筝是我国的一项民俗。图为小亮放风筝时的情景,请画出风筝所受重力及风筝线对手中线轴拉力的示意图。(O点为风筝的重心)37.(2021·山东临沂市)如图所示,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将力的作用点画在茶壶的重心O点上)。38.(2021·山东济宁市)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如图所示,顽皮的小象用力向下压跷跷板,猴子被弹起,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猴子的受力示意图。39.(2021·湖南岳阳市)岳阳张超烈士纪念园中有一架歼-15舰载机模型,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该模型所受重力G。(O点为模型的重心)40.(2021·山东潍坊市)在内壁光滑的汽缸内,用重为G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把活塞和汽缸按图乙所示悬挂,静止在空中,图中已标出缸内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请画出活塞所受其它力的示意图。41.(2021·湖南衡阳市)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停放在水平地面的墙角处,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42.(2021·湖北随州市)郝强同学是一位爱运动爱运动的好少年。他打完球赛回家,自己将汗湿的背心洗好挂在衣架上,如下图。请画出背心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摩擦力)。43.(2021·云南昆明市)读数与作图。图乙中,是一个重力为G的足球正在空中飞行,请在图中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__;44.(2021·重庆中考真题)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所示,请在重心O处画出物体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______;四、实验探究题45.(2021·黑龙江大庆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三幅图中均是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木板。图甲,图乙中木板静止,木块,铁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丙中电动装置D带动木板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水平拴在竖直墙上,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图丙中木板做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一定不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B.利用甲、乙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C.图甲与图丙相比,甲中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更稳定,读数更准确;D.利用甲、乙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是否有关46.(2021·陕西中考真题)同学们在学完弹黄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试验次数123456789101112螺母个数n/个01234567891011螺母总重G/N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0.55刻度尺读数L/mm0511203045607590110135158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______;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______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______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______;(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______,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47.(2021·贵州中考真题)瑞瑞同学用下图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请你与他合作,回答下列问题:(1)缓慢拉动木板B,直到物块A与木板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观察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为______N;(2)若保持A、B间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大小不变,在A上增加钩码,重复(1)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3)若保持______不变,在B上分别铺棉布、毛巾,重复(1)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4)若保持A、B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A、B间的接触面积大小,重复(1)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无关。48.(2021·辽宁中考真题)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找来质量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1、2和砝码若干。木块压力F/N24681摩擦力f1/N0.511.522摩擦力f2/N0.20.4 0.8(1)将木块1和2分别放到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利用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重复上面的操作,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数据可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______比。表格空白处数据应为______N,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对于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______(填“不同”或“相同”)。(2)将木块1沿图中虚线切为两部分,将a部分放在b上,所测得的滑动摩擦力与没有切时相比将______(填“不变”、 “变大”或“变小”)。(3)分别以速度v1和v2(v1>v2)在同一表面匀速直线拉动木块2,通过相同的路程两次拉力所做功的关系为W1______W2(填“<” “>”或“=”)。49.(2021·吉林中考真题)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___________运动,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___________有关。(2)当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_。50.(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睿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方向,______拉动木块,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______原理间接测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由甲、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实验结束后,小睿仔细思考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另一种方案,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拉动木板水平向左运动,在此过程中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直线拉动木板,木块稳定时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5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夏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所用棉布比木板表面粗糙)。(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这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比较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发现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夏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5)小夏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后,如图2所示,当他再进行实验时,发现效果更好。请你说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52.(2021·湖北十堰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1)小明将装有部分文具的文具盒,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拉动文具盒,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利用 ______的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保持文具盒做匀速直线运动很困难,他与同组成员讨论后,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将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在文具盒与桌面之间垫一块表面粗糙的木板,当小明用8N的力拉出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他这样做实验的好处是 ______;(3)接着,小明又将橡皮、改正液等物品放入文具盒,重复上述实验,若小明仍用8N的力拉出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此时文具盒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 ______N。53.(2021·黑龙江绥化市)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利用细线、长木板、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台上进行实验。(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当停止拉动木块后,木块由于__________会维续运动。(2)比较甲、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4)在利用甲图装置进行实验时,拉动木块由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丁所示。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s后木块开始运动,分析图象可知,当木块所受拉力为0.4N时,木块处于____________状态。54.(2021·广东中考真题)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根据______条件,当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2)小明在图甲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与同学们一起改进实验,如图乙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通过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实验次数长木板运动情况弹簧测力计示数/N1匀速2.02由慢到快2.03由快到慢2.0(3)写出用图乙装置的一条优点:______。55.(2021·四川眉山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器材有:木板、铁块、木块和弹簧测力计。(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a. 如图甲所示,将铁块平放在木板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b. 如图乙所示,将木块叠放在铁块正上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c. 如图丙所示,将铁块叠放在木块正上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分析以上操作:①操作a和b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_______的关系;②比较操作b和c可得铁块表面比木块表面_______些。(2)在老师的指导下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改进了该实验,如图丁所示。当用力拉动长木板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铁块保持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①此时铁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为水平_______;②按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较多的优点,请列举两条: _______; _______。56.(2021·山东菏泽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和表面固定有棉布的长木板、长方形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砝码、弹簧测力计等。(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放置在长木板上的物块,使其做_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下图为完成本实验设计的操作方案,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情景甲乙丙丁测力计示数/1.501.502.102.50该实验设计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实验方法;(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而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4)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这是应用了____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09 力与三种性质的力(讲练)(原卷版)-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讲练测,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09 力与三种性质的力(测试)(原卷版)-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讲练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7 力 真题强化训练(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