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 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2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2.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3. 了解达尔文及他的进化思想。4.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知识点1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例1.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__________。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__________敌害或者__________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2. 生物保护色的形成是多代_____________的结果。
知识点2 自然选择3.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____________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____________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4.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存下来,____________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断进化。
1. 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比较: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目的:模拟动物的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材料:1块面积为0.8米×0.8米的大红纸,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的小纸片各25张,共100张。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展开大红纸,作为生物的“_____________”。
(2)将100张各色小纸片洒在红纸上,模拟“__________”。(3)操作者背对桌子作为“__________”。每转向桌子1次,快速选__________张小纸片(只用眼睛判定位置,不要刻意挑选),把它拿出来放在另一只手上,然后继续转身选取,直到大红纸上只剩下__________张小纸片。 (4)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在每个“幸存者”下面放上3个同色的小纸片,表示它们产生的__________。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
(5)重复(3)(4)步骤至少4次,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数目和“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数目。(6)分析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1. 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大多数桦尺蛾体色是浅色的,少数深色;100年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黑褐色,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浅色却成了少数。有关桦尺蛾体色由浅变深的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 桦尺蛾体色深或浅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B. 树干变成黑褐色是引起桦尺蛾种群体色变化的环境条件C. 食虫鸟对桦尺蛾种群体色的变化起到了选择作用D. 环境条件改变后,桦尺蛾产生了“深色”体色这一有利变异
2. 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超级细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长期选择的结果B. 超级细菌对于细菌而言是一种不利变异C. 超级细菌具备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持续在人体细胞内自我复制D. 为防止超级细菌的产生,应该大量服用抗生素
3. 下列生物学研究过程中,不能利用模拟实验的是( ) A.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 B. 探究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C. 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D. 米勒研究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4. 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中,将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小纸片各50张撒在蓝色的布上,同学们每次随机拣拾1张看到的小纸片,一段时间后停止,统计布上剩余各色小纸片的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某种颜色的布相当于生物的“生活环境”,小纸片模拟的是“猎物”B. 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蓝色C. 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的动物不易被发现,对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十分有利D. 背景换成红色布,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各色小纸片数会基本相同
5. 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 环境变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的结果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食物不同的结果
6. 下列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是( )①自然发生 ②过度繁殖 ③生存斗争 ④用进废退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②③⑤⑥D. ②③④⑤
7. 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环境对长颈鹿进行了选择 B. 环境使长颈鹿产生了变异C. 脖子长的长颈鹿更容易生存 D. 脖子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8. 下列有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的变异有关 D.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
9. 青霉素是良好的抗菌药,但由于被滥用,导致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B. 由于青霉素的作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C. 在青霉素的选择下,耐药细菌生存并繁衍D. 细菌由于个体小,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10. 下面的概念图的①、②、③分别代表( )A. 定向变异、环境因素 、化石 B. 自然选择、定向变异、用进废退C. 生物的遗传变异、环境因素 、化石 D.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地层
11. 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药的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降低了B. 害虫产生能抵抗农药的定向变异C. 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D. 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12. 研究人员对某生态系统中不同毛色猫的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见下图。对比甲、乙两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猫白毛的变异为不利变异B. 浅灰色猫为适应环境毛发发生深色变异C. 黑色猫得到了更好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D. 不同毛色猫数量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 按照不同的需要,人类能够将野牛岩鸽逐渐培育出信鸽、观赏鸽、肉食鸽等,由此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A. 自然选择B. 生存斗争C. 遗传变异D. 人工选择
二、非选择题14. (读图理解)下图为1块马铃薯地中甲虫成灾后,在该区域先后使用2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害虫个体间有的有抗药性,有的没有抗药性,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2)2次使用杀虫剂,害虫的数量都没有下降到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曲线回升的过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虫群体中少量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
存活下来的个体不断繁殖
(4)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_____________实现的,杀虫剂对害虫起了__________作用。(5)分析曲线可知,使用杀虫剂I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Ⅱ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_____________重新适应环境。
(6)对付马铃薯甲虫,除使用杀虫剂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1条即可)。与杀虫剂相比,此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防治(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
15. (实验探究)某同学捕捉了100只菜青虫,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0只,进行以下实验来探究生物保护色的作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2)上述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甲、乙两组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处理都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菜青虫的体色在青菜叶上是__________变异,在黄土堆上是__________变异。
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4)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_____(填“相对的”或“绝对的”)。(5)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
环境变化导致菜青虫原来的保护色失去保护作用,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
拉马克学说 人们很早就在思索:生物为什么会有繁多的种类?神父们则用一句“上帝创造了一切”来予以回答。1809年,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作为进化论的先驱者,写了《动物学哲学》一书,在书中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可以说,他是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学者。
拉马克认为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进化来的。地球有悠长的历史,生物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极长,经历了不断的、逐渐的变化。物种之间是连续的,没有确定的界限。生命存在于生物体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之中。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倾向,环境条件的改变能引起生物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异。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继续生存,物种一定要发生变异。无论植物或动物,都按一定的自然顺序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化是树状的,
即不但向上发展,而且向各个方面发展。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原则,就是“用进废退”和“ 获得性遗传”。前者指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用会退化,比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就是它经常吃高处的树叶的结果。后者指后天获得的新性状有可能遗传下去,如脖子长的长颈鹿,其后代的脖子一般也长。
拉马克学说曾在科学界发生过重大影响,为以后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当时生产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拉马克对进化原因的解释过于简单化。“生物天生地具有向上发展的倾向”缺乏物质基础;“环境改变必然引起生物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异”也缺乏事实根据;“器官用进废退”在当代是可能的,但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如不影响到遗传物质,是根本不能遗传给后代的。
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尺蠖----拟态,保护色,冬天的雷鸟,过度繁殖,有限的生活条件,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生物新类型出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年考察,落叶上的蛙,我在哪儿,考考你的眼力,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自然选择的结果,记录表,自然选择,有害变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作业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