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作业课件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图文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六章力和机械,能力提升,夯实基础,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动滑轮本身有重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1. 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K6-6-1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轮轴 D. 斜面
2. 如图K6-6-2所示,用这个滑轮提起货物时,所用的三个力中( )A. 甲最省力B. 乙最省力C. 丙最省力D. 三个力一样,且不省力
3. 如图K6-6-3所示,人对绳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中重力最大的是( )A. G1B. G2C. G3D. G4
4. 如图K6-6-4所示,重30 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物体A在2 s内前进了0.2 m。 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摩擦,拉力F为__________N。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5. 如图K6-6-5所示实验装置,物体A重100 N,物体B重20 N,当B匀速下降40 cm时,A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____N,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cm。(不计滑轮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6. 已知每个滑轮重为100 N,物体重为1 200 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0 N,请在图K6-6-6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如答图K6-6-1所示。
7. 如图K6-6-7是小华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在探究定滑轮时,按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动滑轮时,按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
8. 如图K6-6-8所示,G=200 N,滑轮重G′=40 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的摩擦)( )A. F=440 N,并向上移动4 mB. F=140 N,并向上移动4 mC. F=440 N,并向上移动1 mD. F=480 N,并向上移动1 m
9. 如图K6-6-9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F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FA∶FB∶FC=3∶2∶1B. FA∶FB∶FC=1∶2∶3 C. FA∶FB∶FC=6∶3∶2D. FA∶FB∶FC=2∶3∶6
10. 如图K6-6-10所示,弹簧测力计A和B及滑轮组均处于静止状态,F=10 N。若不考虑弹簧测力计重、滑轮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应分别为( )A. 30 N、30 NB. 30 N、20 NC. 20 N、20 ND. 20 N、30 N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背景图课件ppt,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六章力和机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6 探究滑轮的作用说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精讲,课堂巩固,课程要求,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省一半的力,改变拉力的方向,改变用力的方向,改变力的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章 力和机械6 探究滑轮的作用评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与思考,生活中的滑轮,窗帘轨道上的滑轮,起重机,第六章力和机械,动滑轮和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实验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