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生物可以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C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提出者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A正确;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细胞是一切动物和植物的基本单位,B正确;
C、生物可以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
D、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因此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及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只有C、H、O
B.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包括P、S、K、Zn、Mg等
C.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
D.组成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答案】D
【分析】1、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 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 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界的含量和在无机自然界的含量差异很大。
【详解】A、氨基酸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A错误;
B、Zn属于微量元素,B错误;
C、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错误;
D、组成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D正确。
故选D。
3.生命建立在生物大分子的基础上。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大分子是单体的聚合物,以碳链为骨架
B.单体的种类不同导致纤维素和淀粉结构不同
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D.核酸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答案】B
【分析】1、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详解】A、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纤维素和淀粉的单体种类相同都是葡萄糖,B错误;
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C正确;
D、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基因控制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正确。
故选B。
4.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拟核内有染色体
C.痢疾杆菌细胞中也具有遗传物质DNA
D.痢疾杆菌细胞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及细胞核等结构
【答案】C
【分析】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细胞中具有拟核,但拟核内DNA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没有众多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含核糖体,A错误:
B、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具有拟核,但拟核内没有染色体,B错误;
C、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主要位于拟核区域内,C正确:
D、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但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5.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B.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化学反应
C.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答案】B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A、根系吸收的水可以运输至植物的其他细胞中,使细胞保持坚挺,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A正确;
B、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而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能参与生化反应,B错误;
C、水为极性分子,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C正确;
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的代谢活动越强,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D正确。
故选B。
6.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均能进行细胞分裂 B.a、b、c、d都具有遗传物质
C.b、d均含有叶绿体且组成成分都含蛋白质 D.b、c、d均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a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b蓝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c酵母菌与d叶肉细胞都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真核细胞。
【详解】A、a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因而无法进行细胞分裂,A错误;
B、a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b蓝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c酵母菌与d叶肉细胞都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也是DNA,所以a、b、c、d都具有遗传物质,B正确;
C、b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无叶绿体,C错误;
D、b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7.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脂肪、脂肪酸、脂肪酶 B.血红蛋白、叶绿素、抗体
C.葡萄糖、果糖、核糖 D.磷脂、性激素、胰岛素
【答案】C
【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多,有些含量很少。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中,含量较多的有C、H、O、N、P、S、K、Ca、Mg等元素,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元素含量很少,如Fe、Mn、Zn、Cu、B、Mo等,称为微量元素。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等。
【详解】A、脂肪和脂肪酸的元素组成都是C、H、O,而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A错误;
B、血红蛋白组成元素为C、H、O、N、Fe,叶绿素组成元素为C、H、O、N、Mg,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B错误;
C、葡萄糖、果糖、核糖都属于糖类,它们的元素组成都是C、H、O,C正确;
D、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组成元素为C、H、O,胰岛素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C。
8.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饴”是麦芽糖,“酥”是酥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鉴定“饴”是否为还原糖,可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处理
②人体摄入的小饼中含有的淀粉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③淀粉和麦芽糖均是制作小饼的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
④用显微镜观察苏丹III染色后的“小饼”切片,可见细胞中橘黄色的脂肪滴
⑤麦芽糖被分解得到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后可以合成多糖,也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答案】A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详解】①鉴定“饴”(麦芽糖)是否为还原糖,可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处理,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①正确;
②人体摄入的小饼中含有的淀粉(多糖)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其水解产生葡萄糖(单糖)才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②正确;
③麦芽糖属于二糖,③错误;
④制作酥饼时,细胞已破裂,不能观察到细胞中的脂肪滴,④错误;
⑤二糖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麦芽糖(二糖)被分解得到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后可以合成多糖(糖原),也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如非必需氨基酸),⑤正确。综上所述,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⑤。
故选A。
9.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为( )
A.4、4和8、4 B.5、4和5、4
C.5、4和8、4 D.8、4和5、4
【答案】C
【分析】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 G、U。
【详解】烟草是高等植物,所以既有DNA也有RNA,碱基有A、G、C、T、U共5种,核苷酸有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只含有RNA,故碱基只有A、U、C、G共4种,核苷酸有4种,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会自发组装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研究人员在脂质体外包裹上聚乙二醇保护层,并镶嵌上相应的抗体,制造出一种能定向运送药物的“隐性脂质体”(如下图)。目前这种“隐性脂质体”已在癌症治疗中得到应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脂质体的膜结构与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
B.图中脂质体所运载的药物A为脂溶性药物,药物B为水溶液药物
C.已知脂质体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因此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
D.将组成该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层的面积大约是该脂质体表面积的2倍
【答案】B
【分析】脂质体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脂质体的双层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的药物A为水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药物B为脂溶性药物,当脂质体与靶细胞接触时,该药物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详解】A、由图可知,脂质体是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膜,细胞膜也是磷脂双分子层,二者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A正确;
B、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药物A包裹在内部,为水溶性药物,药物B在磷脂分子层中间,为脂溶性药物,B错误;
C、脂质体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C正确;
D、该脂质体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组成该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层的面积是该脂质体表面积的2倍,D正确。
故选B。
11.下图为人的两种功能不同的多肽类激素——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的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氨基酸的序号,文字表示氨基酸的缩写,如半胱氨酸缩写为“半胱”。两种激素功能不同的原因是( )
A.连接氨基酸间的化学键不同 B.氨基酸种类不同
C.细胞中合成多肽的场所不同 D.氨基酸数目不同
【答案】B
【分析】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数目、肽链的空间结构等不同。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
【详解】A、连接氨基酸间的化学键都是肽键,没有不同,A错误;
B、据图分析可知,催产素中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而抗利尿激素中含有苯丙氨酸、精氨酸,二者氨基酸种类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不同,则功能不同,B正确;
C、细胞中合成多肽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错误;
D、据图分析可知,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的氨基酸数目一致,D错误。
故选B。
12.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 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 NH3 和 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Hp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
B.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C.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
【答案】B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遗传物质为DNA,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
【详解】Hp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所有生物膜均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B正确;Hp为原核生物,不含内质网,C错误;根据“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可知感染者呼出的13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D错误。
故选B。
13.图为某个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示意图。在计算用来表示质壁分离程度的 B/A 值(%)时,若 A 表示细胞长径,则需测量的 B 值指图中的( )
A.b→c B.a→c C.a→d D.a→b
【答案】B
【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2、题图为某个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示意图,a→c是指原生质体的长径,a→d是指细胞的长径。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A表示细胞长径,即a→d表示, B/A 值表示质壁分离程度,质壁分离过程中,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所以细胞体积几乎不变,但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故其中B可以表示原生质体的长径,即a→c表示,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膜上的 转运蛋白
D.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
【答案】D
【分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示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到低浓度
否
否
水、气体、脂质
协助扩散
高浓度到低浓度
是
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浓度到高浓度
是
是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
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胞吐和胞吞,胞吐和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的运输方式可能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错误;
B、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
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D正确。
故选D。
15.黄金梨果实肉嫩多汁,酸甜适口,有“天然矿泉水”之称。下列关于黄金梨果实和叶肉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金梨称为“天然矿泉水”是因为富含锌、铁、钾等微量元素和水
B.将果实榨汁并滴加斐林试剂,可通过观察颜色反应来鉴定其是否含还原糖
C.黄金梨果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黄金梨果肉细胞中的色素储存在液泡中
【答案】D
【分析】1、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Cu、Mo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在细胞干重的情况下,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含有还原糖的组织样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详解】A、钾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锌、铁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
B、鉴定黄金梨果实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将果实榨汁并向果汁中滴加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观察溶液有无砖红色沉淀,B错误;
C、黄金梨果肉细胞(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错误;
D、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存在中央液泡,其内的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液泡中的色素主要是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着色,因此黄金梨果肉细胞中的色素储存在液泡中,D正确。
故选D。
16.生物膜是一种超分子结构,是由多分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组织,这种组织具备了其中任何一种分子所没有的特性。比如,细胞膜常常只令一些物质进入细胞,又只令一些物质从细胞出来,而且能够调节这些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尤为重要。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乙醇、苯是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葡萄糖、氨基酸等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膜中有许多种转运蛋白
C.氢离子通过载体蛋白运输时不一定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D.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但消耗能量
【答案】D
【分析】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进出细胞称为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影响因素:浓度差、载体):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概念: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消耗能量,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详解】A、乙醇、苯是脂溶性物质,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A正确;
B、葡萄糖、氨基酸等不能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膜中有许多种转运蛋白,这些转运蛋白发挥运输作用,B正确;
C、氢离子通过载体蛋白运输时不一定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因为可能存在氢离子的通道蛋白,C正确;
D、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完成细胞膜的变形,同时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D。
17.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液染色
B.鸢尾素可能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
C.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
D.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C
【分析】1、脂肪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2、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
【详解】A、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正确;
B、鸢尾素属于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或多肽,其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
C、蛋白酶切割FDC5蛋白形成有活性的鸢尾素片段,蛋白酶催化肽键的断裂,C错误;
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脂肪细胞线粒体增多,有利于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故选C。
18.实验有助于人们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者验证或质疑某种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进行的操作。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细胞质流动可以实现物质分配
B.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叶绿体为逆时针方向流动
C.用黑藻叶片作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形态和分布过程中,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
D.在“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流动”实验中,把黑藻放在灯光下照射15~20min再制片观察,实验效果更明显
【答案】B
【分析】叶绿体呈绿色,所以可以以叶绿体为标志物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叶绿体不断移动,则说明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细胞代谢越旺盛,细胞质的流动速度越快。
【详解】A、通过细胞质流动及时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可以实现物质分配,A正确;
B、光学显微镜呈现的是倒像,当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其实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故叶绿体为顺时针方向流动,B错误;
C、用黑藻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叶片要保持有水状态,细胞才有活性,才能维持叶绿体的形态和功能,C正确;
D、在“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流动”实验中,把黑藻放在灯光下照射15〜20mm,有助于黑藻细胞的光合作用加强,代谢速率加快,细胞质的流动性加快,因此再制片观察,实验效果更明显,D正确。
故选B。
19.细胞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其内部的细胞器在功能上各有分工,共同完成各种生理过程。下图示意有关过程。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被溶酶体消化后的物质全部通过囊泡运出细胞
C.图示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存在紧密的联系
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合成始于内质网,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
【答案】C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
【详解】A.图中的胞吞、胞吐、囊泡运输等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
B.据图可知,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对细胞有用,细胞可以再利用,若为废物,则通过囊泡运出细胞,B错误;
C.图中溶酶体的形成、衰老细胞器及内吞物质的分解和废物的排出等过程都体现了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及细胞膜在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存在紧密的联系,C正确;
D.溶酶体中的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合成始于核糖体,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D错误。
故选C。
20.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
A.实验a-c阶段正在进行质壁分离,换高倍镜能更清晰的观察到质壁分离的过程
B.c~d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下降,到d~e段时,细胞中的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C.e点时细胞达到渗透平衡,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也可以选取洋葱内表皮进行实验
【答案】D
【分析】分析曲线图:ab时间段细胞的相对值减少,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c时间段细胞相对值不变,细胞内外达到相对平衡状态;cd时间段,细胞的相对值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de时间段,细胞的相对值不再变化,但大于细胞初始状态,由于细胞壁的存在,无法判断此时细胞内外浓度大小。
【详解】A、实验a-b阶段细胞体积减小,说明正在进行质壁分离,bc时间段细胞大小相对值不变,说明细胞保持质壁分离状态,由于植物细胞体积较大,换高倍镜后可能不能看到完整的细胞,因此换高倍镜后不一定能更清晰的观察到质壁分离的过程,A错误;
B、c~d段,细胞的相对值增加,细胞吸水,细胞液的浓度降低,细胞吸水能力逐渐下降,到d~e段时,细胞中的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B错误;
C、e点时细胞达到渗透平衡,但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导致细胞不能无限吸水,因此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
D、洋葱内表皮也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也可进行质壁分离,因此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也可以选取洋葱内表皮进行实验,D正确。
故选D。
21.人体内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成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下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B.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水解酶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图中⑥→⑨过程说明溶酶体溶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的功能,是所有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
D.现提取细胞结构5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预测该结构表面积的值=S/4。
【答案】B
【分析】图中1是内质网,2是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3是游离的核糖体,4是高尔基体,5是线粒体。①-⑤体现了溶酶体分解LDL的过程,⑥→⑨体现了溶酶体分解细胞内线粒体的过程。
【详解】A、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A错误;
B、由图可知囊泡能将水解酶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正确;
C、图中⑥→⑨过程说明溶酶体溶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的功能,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C错误;
D、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5是线粒体,线粒体含有双层膜,且内膜折叠形成嵴,其面积大于外膜面积,所以将线粒体的所以磷脂铺成单分子层面积为S,则线粒体的表面积大于S/4,D错误。
故选B。
22.肝糖原的分解和合成对人体血糖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Glut2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肝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lut2对运输的物质具有高度选择性
B.饥饿时,通过Glut2将葡萄糖运出肝细胞消耗ATP
C.葡萄糖需与Glut2结合才能被运进或者运出肝细胞
D.葡萄糖的运输方向取决于浓度梯度而与Glut2无关
【答案】B
【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分子和离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另一类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包括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详解】A、Glut2是一种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故Glut2对运输的物质具有高度选择性,A正确;
B、题干信息可知,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Glut2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肝细胞。故饥饿时,通过Glut2将葡萄糖运出肝细胞不消耗ATP,B错误;
C、葡萄糖需与Glut2结合才能被运进或者运出肝细胞,C正确;
D、葡萄糖进出肝细胞是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的方向取决于浓度梯度,D正确。
故选B。
23.某兴趣小组利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测定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细胞液浓度,实验过程如下:分别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1mol/L、0.2mol/L…1.0mol/L的蔗糖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滴相应浓度的蔗糖溶液滴在载玻片上制作临时装片镜检统计。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配制蔗糖溶液时蔗糖未充分溶解即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偏大
B.镜检时若用清水代替相应浓度的蔗糖溶液制作临时装片,实验结果偏小
C.用相应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细胞的时间过短,实验结果偏大
D.若使用KNO3溶液代替相应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会造成较大实验误差
【答案】B
【分析】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蔗糖未充分溶解,说明配置的蔗糖溶液浓度比实际值要高,使得结果是偏大的,A正确;
B、镜检时若用清水代替,导致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使实验结果偏大,B错误;
C、用相应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细胞的时间过短,会导致与细胞液浓度接近的蔗糖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显性不明显,使实验结果偏大,C正确;
D、细胞在KNO3溶液会主动吸收离子,改变细胞液的浓度,所以误差较大,D正确。
故选B。
24.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结合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右斜线、左斜线、空白柱状图分别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膜面积变化。
【详解】A、分泌蛋白的形成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图1中a、b、c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
B、图1物质X代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最多有21种;b是内质网,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再经过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B正确;
C、图2显示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说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C错误;
D、图1中的分泌蛋白的运输和转运过程是通过囊泡进行的。图2所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二者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25.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C.细胞骨架与细胞内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D.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
【答案】C
【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①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②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 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③ 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属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A不符合题意;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内通过细胞骨架进行的交流是细胞内部的交流,不是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C符合题意;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调节,作用于肝细胞,属于细胞间的间接交流,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则在一定范围内,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B.若某物质(氧气除外)的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则其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C.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核糖体和线粒体
D.细胞摄取大分子时,大分子物质不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答案】D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1)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2)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3)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详解】A、如果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则在一定范围内,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A正确;
B、如果某物质 (氧气除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被动运输,运输的动力为浓度差,即其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B正确;
C、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载体蛋白在核糖体内合成,能量由线粒体提供,因此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核糖体和线粒体,C正确;
D、细胞摄取大分子时,大分子物质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同时掌握不同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27.正常温度时,生物膜既可保持正常的结构,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称为液晶态:温度很低时,生物膜的流动性急剧降低,转变为凝胶态;如果环境温度很高,则变成无序的液体状态。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相结合既能限制磷脂分子的热运动又能将磷脂分子相隔开使其更易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可以调节动物生物膜的流动性,使生物膜适应温度的范围变小
B.高温会破坏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导致生物膜变成无序状态
C.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能流动
D.胆固醇分子除构成动物细胞膜外,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A
【分析】1、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磷脂的运动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
3、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胆固醇可以调节动物生物膜的流动性,使生物膜适应温度的范围变大,A错误;
B、根据题意“如果环境温度很高,则变成无序的液体状态”可推知高温会破坏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导致生物膜变成无序状态,B正确;
C、由于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能流动,因此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胆固醇属于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A。
28.山东东阿阿胶是中外驰名的滋补品,尤其是用黑色驴皮熬制的阿胶更是备受人们的青睐。它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组织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胶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Zn、Fe、Ca等微量元素
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储能物质是葡萄糖
C.食用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有的多糖主要是纤维素
D.用驴皮熬成的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酸
【答案】D
【分析】1、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3、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其熬制的阿胶又有特殊的滋补作用,能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生成、增强人的免疫力,而蛋白质正具有这些功能,故可知阿胶的滋补作用很可能是为人体提供一些必需氨基酸。
【详解】A、药物的滋补作用主要是因含有人体必需的一些化学物质,如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等,但Ca 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
C、动物细胞中没有纤维素,阿胶不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在植物细胞中含有,C错误;
D、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29.俗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之前的柿子硬邦邦的,又苦又涩,难以下口,霜降后的柿子颜色红似火,尝起来甜腻可口。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与柿子苦涩相关的物质可能存在于液泡中
B.“甜腻可口”的原因是细胞内多糖、二糖和单糖等分子含量都增多
C.霜降后植物细胞内结合水比例增大,有利于增强抗寒能力
D.细胞液浓度升高有利于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答案】B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A、液泡中的液体叫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水、糖类、蛋白质、无机盐、有机酸和生物碱等,与柿子苦涩相关的物质可能存在于液泡中,A正确;
B、“甜腻可口”的原因是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内多糖水解产生的二糖和单糖等分子含量增多,B错误;
C、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霜降后植物细胞内结合水比例增大,有利于增强抗寒能力,C正确;
D、细胞液浓度升高,自由水减少,不容易结冰,有利于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D正确。
故选B。
30.图一表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质膜的过程,图中①②③为细胞质膜相关组成成分,图二表示O2含量变化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细胞质膜的上①②③共同组成了物质跨膜运输必需的载体
B.图二说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时需要消耗能量
C.若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则该细胞肯定不是哺乳动物红细胞
D.图二中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时,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
【答案】A
【分析】据图一分析,①表示蛋白质,②表示多糖,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甲表示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乙表示自由扩散,丙和丁表示协助扩散。
分析图二,横坐标是氧气相对含量,纵坐标是钾离子吸收速率,随着氧气浓度增加,钾离子的吸收速率先增加后基本不变,说明钾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蛋白质,图一中的③是磷脂双分子层,②表示多糖,不是物质跨膜运输必需的载体,A错误;
BD、据图二曲线可知,开始随O2含量增多,呼吸速率加快,提供能量增多,K+吸收速率增大,随后O2含量继续增多,K+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限制,不再增大,说明K+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BD正确;
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则该细胞肯定不可能是哺乳动物红细胞,C正确。
故选A。
31.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下列能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是( )
A.高尔基体是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
B.植物的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使植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给茎和叶
C.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细胞质之间的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答案】D
【分析】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细胞器的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
【详解】A、内质网是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A错误;
B、根、茎、叶是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不能说明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错误;
C、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这不能体现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错误;
D、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这说明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
32.叶绿体的结构与蓝细菌十分相似,科学家在研究叶绿体的起源时,提出一种假说,即原始真核细胞将蓝细菌吞噬后,蓝细菌生活于其内,形成共生体,原始真核细胞逐步演化为植物细胞,而蓝细菌演化为叶绿体。下列证据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叶绿体和蓝细菌都具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叶绿体和蓝细菌都具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C.叶绿体内存在与蓝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
D.叶绿体膜的层数与蓝细菌相同
【答案】ABC
【分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假说认为植物中的叶绿体起源于一种细胞:蓝细菌,因为叶绿体有一些细胞结构的遗留痕迹如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具有一定的自我复制能力,在结构和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详解】A、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蓝细菌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两者均含光合色素,均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可以作为支持叶绿体起源于蓝细菌假说的证据,A符合题意;
B、叶绿体和蓝细菌中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即核糖体, 都能合成蛋白质,故可以作为支持叶绿体起源于蓝细菌假说的证据,B符合题意;
C、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其中的遗传物质是环状DNA,在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蓝细菌细胞中也有环状DNA,故可以作为支持叶绿体起源于蓝细菌假说的证据,C符合题意;
D、叶绿体膜的层数为2,而蓝细菌细胞膜层数为1,不可以作为支持叶绿体起源于蓝细菌假说的证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33.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O2和CO2
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中
D.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结构
【答案】BCD
【分析】题图分析:其中①表示气体A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②表示气体B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红细胞,③表示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钾泵进出红细胞,④表示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⑤表示水通过通道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红细胞能运输O2和CO2,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可以判断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A错误;
B、①和②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④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⑤是H2O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
C、成熟红细胞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中,C正确;
D、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结构,D正确。
故选BCD。
34.关于细胞结构与生物种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也含有中心体
B.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C.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D.只有细胞生物才有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答案】AC
【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中心体。
【详解】A、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A正确;
B、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单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草履虫,B错误;
C、植物的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正确;
D、病毒无细胞结构,也含有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D错误。
故选AC。
35.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Na+主要以方式②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
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④被吸收
【答案】ABD
【分析】(1)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2)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3)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4)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详解】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
B、由图可知,Na+运出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消耗ATP提供能量,所以是②主动运输的方式,B正确;
C、多肽是生物大分子,以⑤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以胞吐方式离开细胞,C错误;
D、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自由扩散,D正确。
故选ABD。
36.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含18O 的氨基酸在 b 过程中产生了 H2 18O,则18O 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羧基
B.人体摄入的碘越多,甲状腺细胞中的碘浓度就越高
C.⑦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将3H 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出现3H 的部位依时间顺序为①③②⑥④
【答案】BC
【分析】1、分析左图:a表示碘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b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分泌过程。
2、分析右图:①是核糖体,无膜;②是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③是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④是细胞膜;⑤是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⑥是囊泡;⑦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羧基。因此,若含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18O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羧基,A正确;
B、据图可知,人体摄入的碘达到一定程度后,可碘化为蛋白质,B错误;
C、⑦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错误;
D、3H标记的氨基酸是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原料,而甲状腺球蛋白是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③②⑥④,不经过⑤线粒体,D正确。
故选BC。
37.我国首次实现从CO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具体是以钢厂尾气中的CO为碳源、以氨水为氮源,经优化的乙醇梭菌(芽孢杆菌科)厌氧发酵工艺,22秒就可转化出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该蛋白的类别划分与饲料行业常用的酵母蛋白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uSO4在检测饲料中蛋白质与检测生物组织还原糖的实验中作用不同
B.向乙醇梭菌注射被3H标记羧基端的亮氨酸,可追踪其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途径
C.乙醇梭菌产生的蛋白质可能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加工
D.煮熟饲料中的蛋白质因空间结构和肽键被破坏,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答案】BCD
【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详解】A、CuSO4在检测蛋白质时是与肽键反应,而在还原糖检测时是与氢氧化钠形成氢氧化铜,因此CuSO4在检测饲料中蛋白质与检测生物组织还原糖的实验中作用不同,A正确;
B、氨基酸脱水缩合时,羧基会与氨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而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因此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有3H标记,故不能向乙醇梭菌注射被3H标记羧基端的亮氨酸来追踪其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途径,B错误;
C、乙醇梭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与高尔基体,C错误;
D、煮熟饲料中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会改变,但肽键不会断裂,D错误。
故选BCD。
38.蛋白复合体种类较多,其中核孔复合体是由多个蛋白质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双向亲水核质运输通道。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约为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孔的数目因细胞种类及代谢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
B.核孔复合体的双向性是指物质均可以双向进出核孔
C.易位子与核孔均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
D.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性
【答案】ACD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详解】A、核孔的数目因细胞种类及代谢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目较多,A正确;
B、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核孔,如DNA分子就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
C、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易位子能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并可以将内质网中的未正确折叠的多肽链运回细胞质基质,故易位子与核孔均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C正确;
D、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复合体,且与信号肽结合能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性,D正确。
故选ACD。
39.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和漏斗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在烧杯中检出葡萄糖、果糖,但检测不到蔗糖酶
【答案】BD
【分析】半透膜只允许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通过,而生物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原因是半透膜的孔隙的大小比离子和小分子大,但比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质、淀粉等小,如羊皮纸、玻璃纸、猪膀胱膜等都属于半透膜。水分子经半透膜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它由水分子多的区域(即低浓度溶液)渗入水分子少的区域(即高浓度溶液) , 直到半透膜两边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开始半透膜内装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烧杯中为蒸馏水,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因此漏斗内会形成一段液柱,对半透膜形成一定的压强,阻止水分子的进一步进入。后来加入蔗糖酶,蔗糖水解变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漏斗内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水会进一步进入漏斗,液柱升高。但是半透膜允许单糖分子通过,漏斗内液面下降,直到漏斗内外水分子进出平衡为止。
【详解】AB、根据分析可知,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入蔗糖酶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很多葡萄糖和果糖,漏斗中分子变多,而单糖分子进入烧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液面应该继续上升,后再下降,A错误、B正确;
C、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加酶前烧杯中检测不到蔗糖,加酶后,蔗糖被水解,在烧杯中也不会检测出蔗糖,C错误;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而蔗糖酶是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检测不到蔗糖酶,D正确。
故选BD。
40.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一般是可信的
B.拍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C.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需先将细胞破碎后再放入离心管中离心
D.对一些化合物用15N或18O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可详细观察物质运行轨迹
【答案】AC
【分析】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详解】A 、归纳法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一般是可信的, A 正确;
B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为实物图片,不属于模型, B 错误;
C 、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差速离心法获得各种细胞器, C正确;
D 、对一些化合物用15N或18O进行同位素标记,15N和18O其不具有放射性 ,D 错误。
故选AC。
三、综合题
41.下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①、②代表化学元素,a、b 代表有机小分子物质,A、B、D 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
(1)①代表______ 。D 是与 A 类似的分子,部分病毒(如 HIV、新冠病毒等)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 中。从基本组成单位的化学组成上来看,D 区别于 A 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两项)
(2)由 b 形成 B 的场所是______。B 可以包括 B1、B2、B3等多种,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评价各种食物中 B 的营养价值时,特别要关注其中___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1) N、P 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中没有T(胸腺嘧啶)有U(尿嘧啶)
(2) 核糖体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3)必需氨基酸
【分析】分析题图: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二者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其中D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与DNA有相同元素组成的生物大分子还有RNA;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H、O、N。故图中A为DNA;B为蛋白质;D为RNA;a是核苷酸;①是N、P元素;b是氨基酸,②是N元素。
【详解】(1)①代表N、P元素,因此,a是核苷酸,D是与A(DNA)类似的分子,部分病毒(如HIV、新冠病毒等)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中,即代表的是RNA,D区别于A(DNA)的组成是:其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有的含氮碱基中没有T(胸腺嘧啶)有U(尿嘧啶)。
(2)b表示氨基酸,B表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B表示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为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3)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可从外界获取,也可人体合成,但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故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特别要关注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42.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的。合成过程如下: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多肽,主要是一段具有23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此时蛋白质合成暂时中止:SRP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如图1所示)。在内质网中产生具有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内质网腔中的信号肽酶切除其信号肽部分,产生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内质网出芽产生的囊泡进入到高尔基体,并被其腔中的蛋白酶将其中间的一段(C肽)脱去,最终生成由A、B链组成的具有51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如图2所示)。
(1)胰岛素的合成、运输需要多种细胞结构协调配合: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分为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两者的化学组成_______(是/否)相同;囊泡包裹着蛋白质,沿着细胞骨架在细胞内定向运输,囊泡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膜相互转化的基础,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_,这些膜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_______(细胞器)为胰岛素合成、运输提供能量;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2)胰岛素原具_______个氨基酸残基。
(3)科学家设计并完成了探究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内合成、运输、分泌途径的经典实验,则他们采用了________等技术方法,若含18O的氨基酸在胰岛B细胞内合成胰岛素过程产生了H218O,H218O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基团)。胰岛B细胞将合成加工的胰岛素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________。
【答案】(1) 是 生物膜系统 线粒体
(2)86
(3) 同位素标记法 羧基 胞吐
【分析】与分泌蛋白合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还需要线粒体供能。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1)核糖体根据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但其化学组成是相同的,都是rRNA 和蛋白质;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这些膜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可为胰岛素合成、运输提供能量。
(2)由于信号肽含有 23 个氨基酸残基,前胰岛素原含有 109 个氨基酸残基,而内质网腔中的信号肽酶切除其信号肽部分,产生胰岛素原,所以胰岛素原具有 109-23=86 个氨基酸残基。
(3)科学家在实验中用3H标记的亮氨酸观察,故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内,该过程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于羧基;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
四、实验题
43.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说明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膜 蛋 白 类
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
带3蛋白
带4.1蛋白
锚蛋白
血影蛋白
肌动蛋白
试剂甲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
-
-
+
+
+
+
还能保持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
(3)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已知水通道蛋白贯穿磷脂双分子层,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____(填编号)
(4)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_________________、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1)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血影蛋白、肌动蛋白
(3) 5 1和2
(4)物质运输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转运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等。
【详解】(1)涨破的细胞膜又重新封闭起来的过程依赖于膜分子的运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细胞膜上缺少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时,红细胞变得不规则,不能维持正常形态,所以这两种蛋白是维持细胞形态的重要蛋白。
(3)水通道蛋白贯穿磷脂双分子层,乙组(消化暴露于膜外侧蛋白)和丙组(消化暴露于膜外侧和内侧蛋白)均会被部分消化,使分子量变小,电泳条带与完整蛋白不同,分析图2可知,只有蛋白5符合上述特征,故5可能是水通道蛋白;位于内侧镶在表面的蛋白在乙组实验中不会被消化,电泳条带应与甲组相同,但在丙组实验中会被完全消化,不出现电泳条带,所以应为蛋白1和2。
(4)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44.图1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在某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图3是选用蔗糖作为实验材料,用U形管所做的渗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当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处于静止状态时,________(填“有”或“无”)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
(2)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常选用图2所示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该种细胞具有________。细胞处于该状态时,A、B处的浓度关系为________,如果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细胞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3)图3实验结果说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某同学想继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他向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并在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若发现b管液面先上升后下降,直至b管液面仅略高于a管后不再变化。为使两侧液面等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半透膜 a和b之间存在浓度差(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有
(2) 紫色大液泡 A>B或A<B或A=B 能
(3) 滴加蔗糖酶后使b侧溶液浓度升高 蔗糖被水解,其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在a管中滴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
【分析】据图1分析,a为烧杯中的溶液,b为漏斗内的溶液,c为半透膜,构成渗透装置。
据图2分析,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复原等过程,B表示外界溶液,A是细胞液。
据图3分析,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所以两边都要加入蔗糖酶,蔗糖酶能把蔗糖水解为还原糖,若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则最终U形管两边的摩尔浓度相等,液面齐平,若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则加蔗糖酶,b管的摩尔浓度加大,a、b两管的高度差进一步加大。
【详解】(1)图1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①有半透膜,②a和b之间存在浓度差(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当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处于静止状态时,仍然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
(2)图乙中的A、B分别表示细胞液、外界溶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以此作为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材料,其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图乙所示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也可能是正处于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或已经达到渗透平衡,因此A、B处的浓度关系为:A>B或A<B或A=B。v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
(3)一分子的蔗糖在蔗糖酶的催化下可以被水解为一分子的葡萄糖与一分子的果糖。在图3实验的基础上,若要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则向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①因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导致b侧溶液浓度升高;如果在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说明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②若发现b管液面先上升后下降,直至b侧液面仅略高于a侧后不再变化,说明b管液面仅略高于a管后不再变化,原因是蔗糖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但“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为使两侧液面等高,应进行的操作是在a管中滴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能够发生渗透作用,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联系两者的内涵,形成知识体系。
【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四川省师范大学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四川省师范大学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