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套
- 11《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反思 其他 1 次下载
- 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其他 0 次下载
- 13《画杨桃》教学反思 其他 1 次下载
- 14《小马过河》教学反思 其他 1 次下载
- 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其他 0 次下载
12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展开12《揠苗助长》教学反思《揠苗助长》是二年级下册的一则寓言故事。文中讲述了一位农夫因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故事,文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得孩子们的喜欢。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规律办事会酿成大错的道理。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说出这则故事所表达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可能知其理而不能表其意。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把明白的道理表达出来呢?在教学中我以解题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思考并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农夫为什么拔苗?农夫怎样拔苗?最后结果怎样?将三个问题串成一条线,以清晰的思路展开课堂教学。一、以学定教,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首先,以讲解题目为切入点,提出三个问题:农夫为什么拔苗?农夫怎样拔苗?最后结果怎样了?以这三个问题为课堂准绳,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要求学生以读为前提,边读边勾画出重点词进行领悟。在第1自然段中学生们抓住了“巴望、焦急、天天”这几个重要词语,品味了农夫的“急”。想象农夫在田梗上着急的转来转去的情形。同学们积累了词语“巴望、焦急”,随机引导学生用“焦急”造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白农夫拔苗的原因。其次,再抓住“一棵一棵、一直”两个词语,理解农夫的“傻”。此时,请一个同学上台戴上农夫头饰,表演农夫拔苗的情景。教师引导: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一位年迈的农夫正弯着腰,在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一分钟、一小时、两小时,从中午一直忙到晚上,终于大功告成。教师采访农夫,“农夫,感觉怎样?”扮演农夫的学生拖着疲惫的声音回答:“腰好酸呀!腿都发软了。”这就是课文中写的“筋疲力尽”的真正含义。这样的角色表演让同学们轻松理解了农夫在认真地拔苗,最后还累得筋疲力尽。 最后,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充分想象禾苗为什么会枯死。有的同学说:“因为禾苗喝不到水,所以枯死了。”还有的说:“禾苗受伤了,所以就死了。”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要想禾苗快点长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同学们汇报:“应多浇水、 除草、捉虫、还要施肥。”通过汇报交流,明白农夫的好主意结果还酿成了大错,导致禾苗全都枯死了。通过学生以读为基础,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寓言所要提示的道理。二、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在学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础上扩展联想,扮演多种角色进行劝说,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双向互动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故事的结束,儿子见到爸爸,他会给爸爸说什么呢?农夫又会说什么呢?在想象中学生表达自己对这则寓言故事的理解、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这则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揠苗助长这种现象。本节课中,还有一些待改进的地方: 1.朗读指导不够到位,因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导致有些同学将重点放在理解课文上而没有读好课文。2.生字没有讲解到位。我想只要自己勤学习、好反思、认真改进,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的语文课堂一定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