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第9章练习卷
展开
这是一份(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第9章练习卷,共14页。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第9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所示,用“W”型硬质玻璃管进行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时观察到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粉末 C.玻璃管a处发生的反应Fe2O3+CO=2Fe+CO2 D.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可用气球收集起来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金属的熔点由低到高:钨、银、汞 B.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氧、硅、铝 C.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CO2、O2、N2 D.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铝、锌、铜3.戴口罩是阻碍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密封性,口罩均放了鼻梁条,有的鼻梁条是铝合金的(如图所示),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耐腐蚀性强 B.铝合金比纯铝硬度高 C.鼻梁条使用铝合金,利用其密度相对较小的优点 D.铝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铝高4.合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图甲滑雪杖杆(铝、镁等) B.图乙地铁阻燃橡胶地板 C.图丙航母甲板(钢) D.图丁潜水器外壳(钛、铝等)5.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中只含有Fe和Cu C.滤液M的颜色呈浅绿色 D.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二.填空题(共2小题)6.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铝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一个铝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3)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铝 (填“大”或“小”)。7.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填写名称)。(2)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 性。(3)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之一,可以加工成铝箔,体现了金属的 性。(4)闲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所致。(5)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物质X的化学式为 。(6)不能用铁桶装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实验题(共1小题)8.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1)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锈迹斑斑,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青铜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2)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小虹、小桥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探究一: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收集证据】小虹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桥实验中E试管中产生的现象为 。【实验结论]两位同学通过各自的实验均得出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评价交流】小桥同学认为小虹实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 。实验探究二:小桥同学实验后,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将混合物过滤;得滤渣M和滤液N,于是同学对所得滤渣M和滤液N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小强同学设计实验如图2所示,向滤液N中放入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评价交流】于是三位同学得出结论。小强的结论:滤液N中一定含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银小虹的结论;滤液N中一定含硝酸铝,一定不含硝酸银、硝酸铜小桥的结论:滤液N中一定含硝酸铝,可能含硝酸铜,一定不含硝酸银你认为以上三位同学中, (填“小强”“小虹”或“小桥”)的结论是正确的。结合上述实验最终确定滤渣M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四.解答题(共1小题)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1)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①试管A发生的现象,试管B无现象说明铁的锈蚀与 有关。②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 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③为防止金属锈蚀,可采用 措施。(2)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 ,你设计的方案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按照在地壳中的含量,铬(Cr)属于分布较广的元素之一。同学们发现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铬在其中为+2价)溶液……【预测】三种金属活动性:①CrAlCu ②AlCrCu ③AlCuCr【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回答问题】(1)实验前对金属进行打磨的目的是: ,生活中Cr是否容易锈蚀? (填“是”或“否”)(2)实验三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除了用稀硫酸验证活动性外,小铭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4)试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一定量铁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由此实验现象,小组同学得出:①滤液的成分为 ;②滤渣的成分为 。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第9章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所示,用“W”型硬质玻璃管进行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时观察到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粉末 C.玻璃管a处发生的反应Fe2O3+CO=2Fe+CO2 D.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可用气球收集起来【解答】解:A、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而不是先预热玻璃管,再通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a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也可以用气球收集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金属的熔点由低到高:钨、银、汞 B.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氧、硅、铝 C.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CO2、O2、N2 D.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铝、锌、铜【解答】解:A、金属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汞<银<钨,故A错误;B、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故B正确;C、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故C错误;D、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顺序是:铜<锌<铝,故D错误。故选:B。3.戴口罩是阻碍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密封性,口罩均放了鼻梁条,有的鼻梁条是铝合金的(如图所示),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耐腐蚀性强 B.铝合金比纯铝硬度高 C.鼻梁条使用铝合金,利用其密度相对较小的优点 D.铝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铝高【解答】解:A、根据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较强,铝合金耐腐蚀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B、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中金属的硬度大,铝合金比纯铝硬度高,故选项说法正确。C、鼻梁条使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密度相对较小,质量小和轻,利于佩戴,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合金的熔点比其组分中的金属小,铝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铝低,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4.合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图甲滑雪杖杆(铝、镁等) B.图乙地铁阻燃橡胶地板 C.图丙航母甲板(钢) D.图丁潜水器外壳(钛、铝等)【解答】解:A、图甲滑雪杖杆为铝、镁等合金,故选项错误。B、图乙地铁阻燃橡胶地板,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是有机合成材料,不是合金,故选项正确。C、钢是铁的合金,故选项错误。D、图丁潜水器外壳为钛、铝等合金,故选项错误。故选:B。5.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中只含有Fe和Cu C.滤液M的颜色呈浅绿色 D.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银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先发生铁与硝酸银的反应,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还能发生铁与硝酸铜的反应,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过量,铁将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了,滤渣N中含有铁、铜、银,滤液M中只有硝酸亚铁。A、根据分析,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故A正确;B、根据分析,滤渣N中含有铁、铜、银,故B错误;C、根据分析,滤液M中只有硝酸亚铁,所以溶液呈浅绿色,故C正确;D、依据Fe~~Cu,Fe~~2Ag,56份质量铁可以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56份质量铁可以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2小题)6.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铝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一个铝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13 ;(3)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4)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铝 大 (填“大”或“小”)。【解答】解:(1)铝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一个铝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是13。(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4)合金的硬度比组成该合金的金属的硬度大,故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铝大。故答案为:(1)金属;(2)13(3)26.98;(4)大。7.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甲烷 (填写名称)。(2)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 导电 性。(3)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之一,可以加工成铝箔,体现了金属的 延展 性。(4)闲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 氧气和水 发生化学反应所致。(5)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物质X的化学式为 SO2 。(6)不能用铁桶装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e+CuSO4═FeSO4+Cu 。【解答】解:(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故答案为:甲烷;(2)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故答案为:导电性;(3)铝具有延展性,可制作铝箔,故答案为:延展;(4)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故答案为:氧气和水;(5)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4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尚缺的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存在于2X中,则X的化学式为SO2,故答案为:SO2;(6)不能用铁桶装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会影响药效,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三.实验题(共1小题)8.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1)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锈迹斑斑,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金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常温下不易和其它物质反应 。青铜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硬度比纯铜 大 (填“大”或“小”)。(2)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小虹、小桥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探究一: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收集证据】小虹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6HCl=2AlCl3+3H2↑ ,小桥实验中E试管中产生的现象为 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两位同学通过各自的实验均得出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l>Cu>Ag 。【评价交流】小桥同学认为小虹实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 铝丝与稀盐酸反应,而铜、银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铜、银都排在氢后面,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 。实验探究二:小桥同学实验后,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将混合物过滤;得滤渣M和滤液N,于是同学对所得滤渣M和滤液N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小强同学设计实验如图2所示,向滤液N中放入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评价交流】于是三位同学得出结论。小强的结论:滤液N中一定含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银小虹的结论;滤液N中一定含硝酸铝,一定不含硝酸银、硝酸铜小桥的结论:滤液N中一定含硝酸铝,可能含硝酸铜,一定不含硝酸银你认为以上三位同学中, 小桥 (填“小强”“小虹”或“小桥”)的结论是正确的。结合上述实验最终确定滤渣M中一定含有 Ag (填化学式)。【解答】解:(1)由于金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常温下不易和其它物质反应,所以出土的青铜面具锈迹斑斑,而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青铜属于铜锡合金,为混合物;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中金属的硬度,因此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2)【收集证据】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小桥实验中E试管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现象为: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实验结论]两位同学通过各自的实验均得出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Cu>Ag;【评价交流】小虹实验中:铝丝与稀盐酸反应,而铜、银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铜、银都排在氢后面,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铝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硝酸铝不能与铜或银反应,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M和滤液N,向滤液N中放入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无有明显现象;则滤液N中一定有硝酸铝,可能有硝酸铜,则小桥的结论正确;结合上述实验最终确定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银,化学式为Ag。故答案为:(1)金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常温下不易和其它物质反应;混合物;大;(2)【收集证据】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小桥实验中E试管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现象为: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实验结论]Al>Cu>Ag;【评价交流】铝丝与稀盐酸反应,而铜、银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铜、银都排在氢后面,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小桥;Ag。四.解答题(共1小题)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1)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①试管A发生的现象,试管B无现象说明铁的锈蚀与 氧气 有关。②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 盐、酸 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③为防止金属锈蚀,可采用 涂油 措施。(2)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 颗粒大小不同,接触面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你设计的方案是 锌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合理答案均可) 。【解答】解:(1)①试管A中铁钉与氧气、水接触,生锈,B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因此试管A发生的现象,试管B无现象说明铁的锈蚀与氧气有关;故答案为:氧气;②试管D将铁钉放在盐水中,E将铁钉放在食醋中,因此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盐、酸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故答案为:盐、酸;③铁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因此为防止金属锈蚀,可采用涂油(合理即可)措施。故答案为:涂油;(2)判断金属活动性时除了金属的种类不同外,其他的都应该相同,但是题中的实验方案颗粒大小不同,因为颗粒大小不同,接触面不同反应速率不同,要探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可以将其中一种金属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可以采用的方案是锌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合理即可)。故答案为:颗粒大小不同,接触面不同反应速率不同;锌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合理答案均可)。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按照在地壳中的含量,铬(Cr)属于分布较广的元素之一。同学们发现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铬在其中为+2价)溶液……【预测】三种金属活动性:①CrAlCu ②AlCrCu ③AlCuCr【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铝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Al>Cr>Cu 【回答问题】(1)实验前对金属进行打磨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生活中Cr是否容易锈蚀? 否 (填“是”或“否”)(2)实验三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3H2SO4=Al2(SO4)3+3H2↑ 。(3)除了用稀硫酸验证活动性外,小铭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Al、CrSO4、Cu 。(4)试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一定量铁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由此实验现象,小组同学得出:①滤液的成分为 硝酸亚铁或Fe(NO3)2 ;②滤渣的成分为 铁、铜、银 。【解答】解:【实验过程】:由实验现象可知,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说明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且反应速率较快;铝能与稀硫酸反应,且反应速率较快,铬能与稀硫酸反应,且反应速率较慢,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铬排在氢前,且铝比铬活泼,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铬>铜;故答案为:铝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Al>Cr>Cu;【回答问题】:(1)实验前对金属进行打磨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铬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致密氧化膜,从而阻止铬进一步被氧化,故生活中铬不容易被锈蚀,故答案为: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否;(2)实验三发生反应为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故答案为:2Al+3H2SO4=Al2(SO4)3+3H2↑;(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选择Al、CrSO4、Cu进行实验,铝能与硫酸铬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铬,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铬活泼,铜与硫酸铬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铬比铜活泼;故答案为:Al、CrSO4、Cu;(4)金属活动性:Fe>Cu>Ag,将一定量铁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则硝酸银、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故答案为)①硝酸亚铁或Fe(NO3)2;②铁、铜、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