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
①社会管理秩序
②生产秩序
③交通秩序
④公共场所秩序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有很多。下列场景中体现了遵守最刚性的社会规则的是( )
A. 小聪搭地铁时,会给有需要的人让座 B. 小明和他的朋友约定周末一起做义工
C. 小星上课认真听讲,并独立完成作业 D. 小海等待绿灯亮起来后再走过斑马线
3.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批批志愿者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进入到每一个有防疫需求的“阵地”,这些志愿者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
A. 积极服务社会,不该获取回报 B. 体验社会生活,领略现代文明
C. 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D. 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4.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社会离不开个人 B. 个人的行为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5. 《我向总理说句话》是中国政府网的常设栏目,一些网民的好建议会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B.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 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D. 网络是把双刃剑
6.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古训告诫人们,在与人交往中在与应做到( )
A. 先人后己 B. 用语文明 C. 仪表端庄 D. 举止文明
7. 在社会生活中讲道德。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最合理的是( )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平等待人,坚持诚实守信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懂得换位思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侯某因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瞿某因走私被处以没收财产。侯某和瞿某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
A. 行政法规、民事法规 B. 行政法规、刑事法规
C. 刑事法规、民事法规 D. 民事法规、刑事法规
9. 对违法和犯罪的理解,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出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公民,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此,未成年人应该( )
A. 小错不怕,大错不犯 B. 只靠他律,杜绝违法行为
C. 严格执法,惩处犯罪 D. 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11. 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是( )
A. 紧急避险 B. 通过调解、仲裁机构解决
C. 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D. 诉讼
12. 下列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
①律师事务所
②公证机关
③法律服务所
④法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2020年6月,年轻战士陈祥榕在守边护边的过程中壮烈牺牲,用青春和鲜血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他的事迹启发我们( )
①我要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④要心存祖国,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看见暖心的小举动:因为垃圾袋里有玻璃渣而特意贴上“玻璃渣请小心”的纸条提醒保洁人员防止扎破手;将街头流浪者带到餐馆美美吃上一顿;在遗失了井盖的路边立起警示标识;为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送上一瓶水……当你看到这些暖心的小举动,你最想表达的情感是( )
A. 关爱尊重讲文明,彰显社会好风尚 B. 社会进步利和谐,无需法律来规范
C. 精神文明结硕果,和谐社会已建成 D. 换位思考助他人,人人为我有回报
15. 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为主题,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____为宗旨。( )
A. 国土安全 B. 人民安全 C. 军事安全 D. 国际安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6.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平时,我们面对着大大小小的事情,偶然离开了诚实守信,觉得小事一桩,却可能给道德堤坝留下一个蚁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我们的周围,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请你列举1例。
(2) 请你谈一谈诚信的重要性。
(3) 应该怎样践行诚信?
17. 备受关注的湖南女法官遇害案一审宣判。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向某故意杀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进行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向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向某为达到案件胜诉目的,多次请求被害人周某(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与向某系同乡和校友)向办案法官打招呼,均被拒绝,遂心生怨恨,起意报复……
(1) 根据违反法律类别,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三类?
(2) 材料中向某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 我们身为未成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请列举2个常见的具体做法。
18.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正式实施建立了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风险调查评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11项基本制度,构建起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四梁八柱”,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阅读回答(1)(2)题。
(1)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2) 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二: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笔记的一部分:
学习国家利益相关知识内容时的收获:在我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内容时的收获:在我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阅读回答(3)题
(3) 请你谈一谈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解答本题要把握好社会秩序的种类,分析各个题肢,完成解答。
2.【答案】D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小海等待绿灯亮起来后再走过斑马线是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行为,故D正确;AB是道德义务,C是遵守纪律,对自己负责,均不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仔细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的答案。
3.【答案】C
【解析】题文中,志愿者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告诉我们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奉献中提升人生价值,C正确;A错误,积极承担责任,即有代价,也会获得回报;BD不符合题意,不是志愿者的行为对我们的启示。
故选:C。
本题考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
认真审题,把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4.【答案】D
【解析】“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告诉我们个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集体,因为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重要条件,所以D符合题意;AC的说法不合题意;B夸大了个人行为的作用。
故选:D。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熟练掌握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结合材料,逐项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说明了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但要文明表达,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观点本身正确但不符题意。
故选:B。
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认真审题,紧扣题意,联系生活,结合教材中关于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
6.【答案】B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亲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意思是,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这就告诉我们要用语文明,故B正确;A排除,“先人后己”与题干表述的内容不符;C排除,“仪表端庄”与题干表述的内容不符;D排除,“举止文明”与题干表述的内容不符。
故选:B。
本题考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亲和。
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结合材料,逐项仔细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的答案。
7.【答案】C
【解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不诚信难以立足,说明了要诚信做人,诚信是为人之本,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说明了要相互尊重,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及他人,③说法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要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④说法正确。
故选:C。
讲文明、有礼貌绝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它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仔细审题,把握文明礼貌的重要性,结合选项排除。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题文中,侯某的行为触犯了行政管理法规,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瞿某的行为触犯了刑事法律法规,受到了刑罚处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故B正确;瞿某的行为没有触犯民事法规,侯某的行为没有触犯民事法规、刑事法规,故ACD错误。故选B。
9.【答案】B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违法与犯罪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犯罪必定违法,违法未必犯罪,B是正确的选项;ACD关系图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认真审题,把握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犯罪的要求。依据题文描述,我们青少年要学会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增强法治观念,故D说法正确;我们要认识到不良行为的严重危害,不能小错不怕,大错不犯,故A错误;健康成长,我们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故B说法错误;青少年没有执法的权力,故C说法错误。故选D。
11.【答案】D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符合题意;紧急避险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A不符合题意;通过调解、仲裁机构解决和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但不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BC排除。
故选:D。
诉讼的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正确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诉讼的重要性,排除干扰项。
12.【答案】A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法律服务所是属于法律服务机构,①②③正确;法院属于我国的司法机关,不是法律服务机构,④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与途径知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题考查教材细节内容,切入点比较细致,从知识角度看,难度不大,学生容易做出正确选择。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据此,年轻战士陈祥榕的事迹启发我们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心存祖国,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故②④正确,符合题意;①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③错误,实现人生价值未必要放弃个人利益。故选D。
14.【答案】A
【解析】题干中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看见暖心的小举动都是关爱尊重文明的行为,体现了社会正能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A符合题意;B错误,法律规范保障作用不可缺少;C错误,和谐社会尚未建成;D错误,应是我为人人讲奉献。
故选:A。
该题考查情感的类型以及怎样体味美好的情感等内容;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依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15.【答案】B
【解析】2021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为主题,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B正确;ACD排除,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国家安全,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6.【答案】【小题1】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假冒伪劣商品、缺斤短两等。
【小题2】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诚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小题3】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②运用诚信智慧,正确解决诚信两难问题。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共同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信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诚信的重要性、失信的危害、诚信做人。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
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诚信的重要性、失信的危害、诚信做人,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17.【答案】【小题1】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小题2】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小题3】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
【解析】本题以案例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行为的特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等。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需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把握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行为的特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
18.【答案】【小题1】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法定义务。
【小题2】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自觉维护国家安全,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便利和协助,勇于同危害国家安全行为作斗争等。
【小题3】①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解析】本题以材料题呈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灵活运用,涉及到的知识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安全等。
答题时要注意认真读题,明确材料考查的目标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安全等,从而准确地联系课本所学的内容,规范地去组织答案。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中学教联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中学教联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文件包含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中考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中考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中考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中考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中考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中考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