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1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1第1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1第2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1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1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1,共11页。
        物态变化(1)设计意图为了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教材以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水的形态的观察和研究,感受水的三种形态的区别,并通过举例和说明,引出其他物质的三态,让学生对物质世界物体所具有的固、液、气三态有一些基本了解。教材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汽化现象出发,先探究蒸发、沸腾,再探究液化,接着介绍熔化和凝固以及升华和凝华。这样,避免了一开始就涉及晶体和非晶体这两个概念,减小了探究的难度。教学目标1 能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质状态,并能描述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2 能说出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描述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关注水的沸腾现象和沸腾图象;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能解释白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形成过程3 能说出熔化和凝固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情况,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象的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4 能说出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5 能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6 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描述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关注水的沸腾现象和沸腾图象2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能解释白气的形成过程3 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象的意义4 能说出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5 能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教具和学具学案: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对物态变化的知识点,网络进行归纳。寻找生活实践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并尝试解释。生活实践还有哪些是你关注到,但尚没明白的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教案篇数 [来源:Zxxk.Com]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来源:__]授课日期[来源:Z|xx|k.Com][来源:++Z+X+X+K]布置作业    复习计划教材以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水的形态的观察和研究,感受水的三种形态的区别,并通过举例和说明,引出其他物质的三态,让学生对物质世界物体所具有的固、液、气三态有一些基本了解。教材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汽化现象出发,先探究蒸发、沸腾,再探究液化,接着介绍熔化和凝固以及升华和凝华。这样,避免了一开始就涉及晶体和非晶体这两个概念,减小了探究的难度。    【教学目标】 1 能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质状态,并能描述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2 能说出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描述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关注水的沸腾现象和沸腾图象;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能解释白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形成过程3 能说出熔化和凝固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情况,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象的意义,4 能说出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5 能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6 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 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描述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关注水的沸腾现象和沸腾图象2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能解释白气的形成过程3 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象的意义4 能说出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5 能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 学生总结 展示学生归纳的知识网络。  二、复习导入 不知大家在预先的复习中是否注意到物态变化这部分知识里涉及到图片和图象较多,今天就让我们首先通过对图片和图象的识别来挖掘物态变化的内在关系,并解释生活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播放电脑幻灯片,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价。   三、看图片归纳物态变化。 解释一些现象,播放电脑幻灯片,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价。    提问1:下图中两人对话说明什么?它含有什么物态变化?   提问2: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叶子有什么好处? 提问3:汽化还有什么方式? 请填写蒸发与沸腾异同点的表格提问4:你注意水沸腾时的情景吗?图片中说明什么?    提问5为何壶嘴旁反而没有白气   提问6烧水时的液化气它是如何装入罐中? 提问7液化的方法是什么? 提问8口腔医生要把小镜子放在火上稍稍烤一下,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是为什么?     提问9雾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10发烧的病人是用冰袋降温,还是水袋降温,为什么?   提问11在南极科考,使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   提问12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不同?   提问13霜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14舞台上喷洒干冰会出现白雾,那么白雾是怎样形成的?   1 汽化现象,刚从游泳池上岸的人,身上有水,水要蒸发,蒸发要吸热,所以会感到冷          2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3发和沸  4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变大,到水破裂开来,把里面的水蒸气释放出来5壶嘴处温度比较高,水蒸气在这里没有液化6加压的方法 7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8口腔医生要把小镜子放在火上稍稍烤一下: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看不清楚。9雾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10应该用冰袋降温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 11在南极科考,应该使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低 1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13霜的形成:空气突然降温,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4喷洒干冰会出现白雾:干冰升华要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白雾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分析,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四 生活中其他一些物态变化的现象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态变化的现象,你能找到它们,并且能解释吗?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并解答进一步放开,让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 例题分析1:用图像来描述物理现象,是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简单明了。你能从下图中读出哪些物理信息?         2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剥去纸后冰棒就冒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上就会出汗,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3 通常情况下,物体处于那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请你根据下面的表格,确定下列物质的状态(1标准大气压)物质熔点/沸点/3281740酒精11778水银39357218183    180的酒精是        2400的铅是        3220的氧是        439的水银可能是        态。也可能是       态,还有可能是        态。 4 下图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          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2)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这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则是水沸腾时的图象  3)水的声音在沸腾前        ,沸腾时        (选较大或较小),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4)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当时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5)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象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          6)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有:                                                                                                     7)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      (选填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8)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  a图线          B  b图线C  c图线          D   d图线    六小结提问: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可以回去上江苏教育资源网中国基础教育网查询。      蒸发沸腾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缓慢、平和剧烈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时才能发生温度变化自身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温度不变(等于沸点)教学评析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设计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明显,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活动量比较大。这一节课侧重课堂的师生对话交流,从精选的题目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让学生讨论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复习计划,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二章 声现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二章 声现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计划,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二十章《电和磁》: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二十章《电和磁》,共6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