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图解物理,近视眼和远视眼,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1透镜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2.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可以看成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特别提示(1)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厚度)决定了其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同理可得,凹透镜表面越凹,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3)会聚作用是指从凸透镜折射出的光线比原光线更加向主光轴会聚,但不一定会聚到一个点;发散作用是指从凹透镜折射出的光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中,要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2)调整三者的高度,使三者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这样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实验中用烛焰作为成像物体,是因为烛焰是光源,可在光屏上成明亮的像。(4)实验应在较暗(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便于观察烛焰的像。方法技巧当物体距凸透镜无限远时,可以认为从物体来的光是平行光,物体成的像在焦点处。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考点三眼睛和眼镜 1.眼睛与照相机
规律总结(1)正常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2)从而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近点在10 cm处,明视距离为25 cm。
考点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3.视角(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2)影响因素:视角与物体本身的大小及物体和人眼之间的距离有关。
典题1(2018黑龙江哈尔滨)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焦点,请画出光线a、b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答案:见解析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如图所示:
方法归纳识记三条特殊光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通过焦点;③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其中,②③两条光线刚好满足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可方便记忆。
对应练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对应练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对应练3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通过焦点;(2)射向焦点F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F,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再次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考法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典题2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思路导引审—先通读题干正确识图,明确此题主要考查物体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的成像特点和应用。↓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特点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判—根据以上分析,答案B正确。答案:B方法归纳准确记忆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中之重,记忆口诀如下: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像物体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虚像物体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
对应练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两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倒立实像,从图象可以确定u=v=16 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故A错误。当8 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2讲光现象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图解物理,实像与虚像,看不见的光,考法1,考法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声和光第1讲声现象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声和光,第1讲声现象,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图解物理,考点二声音的特性,考点四声音的利用,考法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压强和浮力第8讲浮力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图解物理,考法1,考法2,考法3,命题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