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第1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第2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B.中学生普通课桌的高度约30cm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中学生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0m/s
    2.刻度尺等测量工具是人们生活中常用测量仪器,下列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产生
    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物体长度
    C.可以将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D.弹簧测力计可以在太空站内测量力的大小
    3.小明在乘坐305路公交车上学的过程中,当汽车向前行驶时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沿途的路灯 B.车内驾驶员
    C.路旁的树木 D.前方的来车
    4.如图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
    B.图乙中深海探测仪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探测
    C.图丙中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图丁中防噪耳罩通过防止噪声发生地方控制噪声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密树荫下所成的光斑
    B.露珠下观察到的叶脉
    C.平静水面出现的倒影
    D.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
    6.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在玻璃板中的像将变大
    B.将光屏放到蜡烛B的位置,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C.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7.如图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它通过摄像镜头捕捉进入人员的人脸信息,并将所拍的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从而识别进入人员。下列对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镜头成的是虚像
    C.该摄像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该摄像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8.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有时要增大摩擦力,有时又要设法减小摩擦力。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滑旱冰时,早冰鞋下装有滚轮 B.在跑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和鞋钉
    C.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D.举重时,运动员先在手上涂抹“白粉”
    9.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世界杯香港战比赛中,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得荣光。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拍的力
    B.击球时,球受到球拍力的同时也给球拍施加力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D.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10.为了增强中学生体质,学校开展了“跑步运球”趣味运动会,八年级的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起点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是甲、乙同学运动的s-t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10s时甲同学的速度为1m/s
    C.10s时甲乙同学相距距离0m D.10s时甲乙同学的速度相同
    11.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   )
    A. B.
    C. D.
    12.小宏同学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液体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液体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水的m-V图像一定在Ⅱ区域内
    C.B液体的密度为2.0×103kg/m3 D.A、B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2∶1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进行________,所测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N。

    14.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___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_____ (选填“信息”或“能量”)
    15.1666年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当一束太阳光通过蓝色透明玻璃照射到室内白纸上,白纸将呈现出__________色。
    16.如图所示,是女子10米气步枪选手杨倩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首金场景,杨倩举枪瞄准,是利用了光沿___________传播,光在气步枪的靶子表面上发生___________反射(选填“漫”或“镜面”)。

    17.小唐同学不小心把水滴落到书本上,此时,他通过水滴看书本上的字是放大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__透镜,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透镜来矫正__________视眼。
    18.体育课上,小强和同学进行足球比赛,一记头球攻门十分精彩,在此过程中小强用头将飞来的球顶入球门,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同时他觉得头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
    19.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_____ m/s,5s时两车相距 _____ m.

    20.当用体积为1000mL的氧气瓶给病人供氧时,瓶内氧气的为质量5g,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1.高山上,室外的水管通常会有防寒层,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寒冬时因管内的水结冰而导致水管破裂。一瓶装有225ml水的矿泉水瓶全部结成冰后,冰的重力为__________N;结冰后,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大__________cm3。(已知冰的密度为ρ冰=0.9×103kg/m3)。

    三、作图题
    22.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3.重为G的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O为重心),如图所示。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4.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AB段距离sAB=___________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_____________m/s。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5)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___________(用字母v1和v2的表示)。
    25.小宇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cm;
    (2)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上;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只是变暗了
    (5)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6.国庆假期,小华在长江边进行研学活动时拾得一小石块,他想知道该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他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1)实验时,他将天平放在_________台上,并调节天平平衡。图甲是小华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_________;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华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石块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cm3,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4)实验中他发现小石块要吸水,那么,这使得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丙图中为小石块吸水2cm3的情景,则小石块密度的真实值为_________g/cm3;
    (5)实验后,小华又利用电子秤来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他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得合金块质量为89.0g,如图甲所示;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测得杯、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11.0g,如图乙所示;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水,如图丙所示,测得杯和水的总质量为32.0g;根据以上数据,他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则由此造成测得的合金块密度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偏小”或“无法判断”)。

    五、计算题
    27.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于2022年2月全线开工建设,工程起点西起璧山站,东至南岸区茶园东站,全线约52km,采用六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140km/h。求:
    (1)若建成后,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为0.5h,则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若列车编组长约为110m,该列车以108km/h速度通过长4.6km的铜锣山隧道所用的时间大约为多少s?
    28.“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据有关研究表明:汽车自身质量每降低100kg,100公里(km)油耗可减少0.6L(dm3),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kg。如图所示,某型号汽车原来使用的是质量高达1106kg的钢质外壳,若用密度为2.4×103kg/m3的镁合金材质替换全部钢质外壳,已知ρ钢=7.9×103kg/m3,求:
    (1)该车外壳所用材料的体积;
    (2)该车用镁合金材料替换后减少的重力;
    (3)改装后的汽车行驶500km可减排二氧化碳的质量。

    29.“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酒精是预防新冠病毒的主要材料,它是由纯酒精和水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是一瓶体积为500mL,浓度为75%的消毒酒精,测得瓶中消毒酒精的质量为425g。已知纯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酒精浓度是指溶液中所含纯酒精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设混合过程中不考虑体积的变化。求:
    (1)这瓶消毒酒精的密度;
    (2)这瓶消毒酒精中含有水的质量;
    (3)若将该瓶酒精配制为浓度84%的医用酒精,需要加入酒精的质量(设瓶子的容积足够)。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
    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选用其他的整数刻度作为临时的“零刻度”,读数时再减去这一刻度值,就得到了物体的长度,故B错误;
    C.不能将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否者会腐蚀天平的托盘,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在太空站内物体虽然处于失重状态,但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CD.小明乘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沿途的路灯、路旁的树木、前方的来车,小明的位置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小明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B.小明相对车内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小明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该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
    B.深海探测仪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探测的,故B错误;
    C.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C错误;
    D.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下观察到成正立的放大的叶脉的虚像,此时露珠相当于放大镜,其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静水面出现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雨后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其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C.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也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故AC错误;
    B.实像可以承接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平面镜成虚像,将光屏放到蜡烛B的位置,光屏上承接不到像,故B错误;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BC.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故C正确,AB错误;
    D.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不是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A.滑旱冰时,早冰鞋下装有滚轮,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化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在跑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和鞋钉,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时,运动员先在手上涂抹“白粉”,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A.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击球时,球受到球拍力的作用,球也给球拍施加力的作用,故B正确;
    CD.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不仅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还使球发生形变,故C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由图可知,0~5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5s以后,甲处于静止状态,乙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10s时甲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故B错误;
    C.甲乙从同一起点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10s时甲乙的路程相等,甲乙同学相距距离0m,故C正确;
    D.10s时甲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同学的速度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由题意可以,金牌的质量m金牌=m1,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则溢出水的质量为
    m水=m3-m2
    则金牌的体积为

    则金牌的密度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由图可知,A液体的密度为

    B液体的密度为

    水的密度为

    A.由于不知道A、B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不能比较两种液体的质量的大小,故A错误;
    B.由解析可知

    所以水的m-V图像一定在Ⅱ区域内,故B正确;
    C.由上解析可知,B液体的密度为0.5×103kg/m3,故C错误;
    D.A、B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
    13.     校零     3.4
    【详解】[1][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要进行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是3.4N,则所测物体的重力为3.4N。
    14.     振动     能量
    【详解】[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老师能发出声音是由于他的声带在振动。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酒杯被声音震碎说明声音在传递能量。
    15.     色散     蓝
    【详解】[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之相同的色光,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故一束太阳光通过蓝色透明玻璃照射到室内白纸上,由于蓝色玻璃只透过蓝光,故白纸将呈现出蓝色。
    16.     直线     漫
    【详解】[1]射击时要求“三点一线”,即缺口、准星、靶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子弹才容易命中目标,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2]气步枪的靶子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靶子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因此光在气步枪的靶子表面上发生漫反射。
    17.     凸     远
    【详解】[1]水滴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是放大镜,字在水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透过水滴看到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弱,近处物体射来的光成清晰的像于视网膜之后,可以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使光提前会聚,成清晰的像于视网膜上,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故可以利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18.     运动状态     相互
    【详解】[1]小强用头将飞来的球顶入球门,改变了球运动的大小和方向,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他觉得头疼,是因为小强用头顶球的同时,球也给了小强的头一个“顶”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9.     0.2     0.5
    【分析】根据计算速度与路程即可.
    【详解】[1][2]由图像可知5s时甲走过的路程为1.0m,则甲的速度为:


    由图像可知8s时乙走过的路程为0.8m,则乙的速度为:

    则乙5s走过的路程为:

    故5s时两车距离为:

    20.     5     2.5
    【详解】[1]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2]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质量减半,但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变,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21.     2.25     25
    【详解】[1][2]水的体积
    V水=225mL=225cm3
    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水=1g/cm3×225cm3=225g
    水结冰后,其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故冰的质量为
    m冰=m水=225g=0.225kg
    故冰的重力为
    G=m冰g=0.225kg×10N/kg=2.25N
    水结冰后,冰的体积为

    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大为
    ΔV=V冰-V水=250cm3-225cm3=25cm3
    22.
    【详解】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射入凸透镜时,光线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下图所示:

    23.
    【详解】从重心O开始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G,如图所示

    24.          4.00     0.03     偏大     B    
    【详解】(1)[1]测量小车速度,要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算出速度,所以测量的原理为。
    (2)[2][3] AB段距离从10cm开始到6cm结束,故路程为4.00cm;AC段的路程为9cm,时间为3s,故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

    故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
    (3)[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速度偏大。
    (4)[5]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速度越来越大,故选B。
    (5)[6]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前半程的时间为,后半程的时间为,则全程的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5.     11.5     同一高度     上     缩小     照相机     D     远离
    【详解】(1)[1]由题意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大约为
    61.5cm-50.0cm=11.5cm
    所以焦距为11.5cm。
    (2)[2]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根据穿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
    (3)[4][5]当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处于2倍焦距以外,即移动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4)[6]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7]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变小,要在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像距要增大,所以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6.     水平     见解析     52     20     2.6×103     偏大     2.4     8.9     偏小
    【详解】(1)[1][2]在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就开始调节平衡螺母了,是错误的。
    (2)[3]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则小石块的质量
    m=50g+2g=52g
    (3)[4][5]如图丙,量筒中水的体积V1=20mL,石块和水的总质量V2=40mL,矿石的体积
    V=V2-V1=40mL-20mL=20mL=20cm3
    小石块的密度

    (4)[6]由于小石块要吸水,测量的小石块与水的总体积偏小,求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准确,由可知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7]若丙图中为小石块吸水2cm3,则小石块的体积
    V′=V+V吸=20cm3+2cm3=22cm3
    小石块密度的真实值

    (5)[8]溢水杯中加入水质量
    m水=m丙+m金-m乙=32.0g+89.0g-111.0g=10g
    加入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即

    合金块的密度为

    [9]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则合金块的质量
    m金实=89.0g-1g=88.0g
    杯、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
    m乙实=111.0g-1g=110.0g
    杯和水的总质量
    m丙实=32.0g-1g=31.0g
    加入水的质量
    m加水=m金实+m丙实-m乙实=88.0g+31.0g-110.0g=9g
    合金块的实际体积

    合金密度

    所以造成测得的合金球密度偏小。
    27.(1)104km/h;(2)157s
    【详解】解:(1)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2)列车速度
    v′=108km/h=30m/s
    通过铜锣山隧道的路程
    s′=s隧道+s车=4.6×103m+110m=4710m
    通过铜锣山隧道的时间

    答:(1)若建成后,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为0.5h,则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04km/h;
    (2)若列车编组长约为110m,该列车以108km/h速度通过长4.6km的铜锣山隧道所用的时间大约为157s。
    28.(1)0.14m3;(2)7700N;(3)55.75kg
    【详解】解:(1)钢质外壳的体积

    (2)镁合金材质替换全部钢质外壳后,其体积不变,故镁合金材质的体积为
    V镁=V钢=0.14m3
    则替换后镁合金材质的质量为
    m镁=ρ镁V镁=2.4×103kg/m3×0.14m3=0.336×103kg=336kg
    该车用镁合金材料替换后减少的质量为
    Δm=m钢-m镁=1106kg-336kg=770kg
    故该车用镁合金材料替换后减少的重力为
    G=Δmg=770kg×10N/kg=7700N
    (3)由题意可知,汽车自身质量每降低100kg,每100km耗油可减少0.6L,现在减少了770kg,100km耗油可减少

    汽车行驶的路程s=500km,节约的汽油为
    V汽油=4.62L×5=23.1L
    因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kg,所以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m二氧化碳=23.1L×2.5kg/L=55.75kg
    答:(1)该车外壳所用材料的体积为0.14m3;
    (2)该车用镁合金材料替换后减少的重力为7700N;
    (3)改装后的汽车行驶500km可减排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5.75kg。
    29.(1);(2)125g;(3)225g
    【详解】解:(1)这瓶消毒酒精的体积为

    这瓶消毒酒精的密度为

    (2)这瓶消毒酒精中含有水的体积为

    水的质量为

    (3)若将该瓶酒精配制为浓度84%的医用酒精,假设需要加入酒精的体积为V0,则有

    解得,则加入的酒精的质量为

    答:(1)这瓶消毒酒精的密度为;
    (2)这瓶消毒酒精中含有水的质量为125g;
    (3)若将该瓶酒精配制为浓度84%的医用酒精,需要加入酒精的质量225g。

    相关试卷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图中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与密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梁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梁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