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持试卷整洁,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 理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共二道大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3.保持试卷整洁。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2021年5月26日10时,月亮运行到距离地球的最近点,是名副其实的超级月亮,当天19时14分,发生月全食。读图1“月全食形成示意”完成1~2小题。 1.“月全食”天文景观涉及的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A.恒星、行星、卫星 B.恒星、行星、行星C.卫星、行星、行星 D.恒星、卫星、行星2.图示天体A.均位于地月系 B.均位于太阳系C.地球质量最大 D.自身发光的是太阳和月球图2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出现 B.水体的运动 C.松花湖的形成 D.风的形成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5~6题。5.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A.古生代 三叶虫 B.中生代 恐龙C.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6.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A.温热的森林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C.温热的草原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北京时间2020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读图3“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完成7~9题。 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各圈层的温度不同 B.各圈层的压力不同C.各圈层的活跃程度 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8.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A. ① B.② C.③ D.④9.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读图4,完成10~11题。 10.利用潮汐发电可造福人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潮汐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B.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C.潮汐发电会带来严重的海域污染 D.潮汐能与海啸能来源相同11.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①候潮进港 ②麦田灌溉 ③旅游观光 ④滩涂养殖 ⑤海上冲浪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读图5“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13.关于图中①②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随海拔升高,气压下降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图6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吉林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6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太阳长波辐射 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④表示地面辐射15.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增强① B.削弱② C.增强③ D.削弱④图7为2021年11月29日14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A.甲 B.乙 C.丙 D.丁17. 图中丁地的风向是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读图8“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完成18~19小题。 18. 关于图中高空等压面及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若该热力环流表示海陆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最高的是甲地 B.乙地多为晴朗天气C.若甲为陆地,此时为白天 D.若甲为陆地,此时为夜晚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表,回答20~21题。 降水%蒸发%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建城前100401050建城后10025433220.城市建设导致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1.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下渗量减少 B.植被覆盖率增加C.生活用水量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吉林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福建多樟树、榕树等常绿阔叶树。据此完成22~23题。22.吉林境内的杨树、柳树之所以落叶,主要是因为冬半年A.风力强劲 B.旱情严重C.寒冷干燥 D.土壤盐碱化23.导致吉林和福建两地树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读图9“土壤剖面示意”,完成24~25题。24.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淋溶层 C.③为母质层 D.④为淀积层25.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图10示意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1)图中所示的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2分)(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试分析原因。(2分)(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海水盐度不同,分析其原因。(2分)(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 中央气象台2018年7月11日18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第9号台风“灿鸿”(强台风级)的中心已于11日下午4点4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 (1)要完成台风“灿鸿”未来24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有哪些?(4分)(2)7月12日,某渔船在海上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渔民发出求救信号,浙江海事局营救时运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能够确定渔民的位置? (2分)(3)“灿鸿”在浙江沿海登陆后,分别说出等高线图中甲、乙两地受台风影响易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并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判断理由。(8分)甲地: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地: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举出第(1)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 (2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土壤沙漠草水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0.6~0.950.55~0.850.74~0.840.9~0.97 材料二 图12甲中,小区①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②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 图12乙中,小区③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米/秒,小区④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米/秒。 (1)根据材料,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与小区温度上升幅度的关系,并分析原因。(4分)(2)城区气温上升值越高,说明该区域热岛强度越大。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及其原因。(4分)(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4分)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16年7月,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图13),在贵州省的平塘县大窝凼建成。大窝凼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 (1)描述“中国天眼”所在的大窝凼的地形特点。(4分)(2)从建设和排水角度,分析“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优势。(6分) 命题、校对:高一地理命题组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 理 答 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CDBADBCBB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BBDCDDACDDB 【解析】1.恒星是自身会发光发热的天体,太阳属于恒星;行星围绕恒星公转,地球为行星;卫星围绕行星公转,月球属于卫星,所以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恒星、行星和卫星,A正确,BCD错误。2.图示天体系统主要涉及到太阳系和地月系,均位于太阳系,A错误,B正确。太阳属于恒星,质量最大,C错误;自身会发光的是太阳,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D错误。故选B。3.选项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松花湖的形成,C对。生物的出现、水体的运动、风的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A、B、D错。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当地能源供应不足,D对。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A错。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蕴藏量小,B错。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分散,C错。5.裸子植物繁盛的时期是中生代,中生代也叫作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等大型爬行动物繁盛。6.煤炭的形成需要森林植被生长良好,因此对应温暖湿热的气候环境。7.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认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了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8.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地壳的厚度约5至1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10千米,对应图2中的深度可以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2中对应的字母是B(上地幔),B正确。ACD错误。故选B。9.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10千米,位于上地幔层,故地震波从下向上传播,则要经过莫霍界面,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波浪的形成包括风力(风浪)、引潮力(潮汐)和地震波(如海啸导致海水运动),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不一定相同,D错。故选B。11.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①③④正确,B正确。而麦田灌溉需要淡水,而潮汐为咸水,不能灌溉,②错误,ACD错误。故选B。12.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不同大气层温度的变化不同,距地面20 km处气压不到地面的1/10。13.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冬季易出现辐射逆温;平流层升温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行。14.①是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②表示被大气削弱了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④表示大气逆辐射。15.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可遮挡太阳辐射,削弱②;不可能增强太阳辐射①;对地面辐射③和大气逆辐射④无影响。16—17.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四点中乙处等压线最密集,故风力最大。18.近地面甲地等压面向高空凸,为高压,高空丙处气压向高空凸,为高压,风始终是由高气压吹响低气压。19. 甲地为高气压,气温低,晴朗,若为陆地为夜晚。20.由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中各要素对比分析可知,城市建设使地下径流减少了18%,地面径流增加了33%,蒸发量减少了15%,故降水后,大量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量加大。故选D。21.城市建设必然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从而使雨水下渗减少,则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故选C。22.杨树、柳树冬半年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还能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23.吉林地处暖温带,植被是落叶阔叶林,福建地处亚热带,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因此不同温度带的热量差异导致植被类型的不同,故选D。24.①为有机质层、②为腐殖质层、③为淋溶层、④为淀积层、⑤为母质层、⑥为母岩层。25.②为腐殖质层,其特点是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二、非选择题26【答案】(1)蒸发量 (2)赤道海域降水丰富(3)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27.【答案】 (1)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 )(3)甲地:滑坡 理由:位于山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陡),易发生滑坡;乙地:洪涝 理由: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如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并为防灾救助提供决策支持等(合理即可)。28.【答案】(1)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 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 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29.【答案】(1)喀斯特地貌,中间为洼地(漏斗、溶斗),周围峰丛环绕。(2)洼地地形,适合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洼地底部与地下暗河相连,利于排水。(工程量、施工难度、建设成本,排水等方面,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右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C 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一上册地理期末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