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
高一地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
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读图甲,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天体的运动方向,完成下列小题。
3.图甲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A.天体1 B.天体2 C.天体3 D.天体4
4.2020年中秋节有网友拍到飞机“穿越”月亮的画面(如图乙),若图甲中天体1为太阳,则网友拍到的月亮可能是( )
A.天体4 B.天体2
C.天体3 D.图甲中天体都不是
5.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26,“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它主要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以下属于天然天体的是( )
A.月球 B.月球车 C.陨石 D.宇宙飞船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居民自发自用,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近年来,内蒙古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屋顶,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增收。下图示意内蒙古某地光伏屋顶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内蒙古发展光伏屋顶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土地面积广 B.电力技术好 C.太阳辐射强 D.闲置屋顶多
7.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 )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读某区域在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可知,太阳活动强弱与自然灾害频次( )
A.无关联 B.呈正相关 C.呈负相关 D.无法确定
9.有关太阳活动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风和日珥不是太阳活动
B.活动周期大约是22年
C.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而在莫斯科看到美丽的极光
D.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异常
一亿两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树木之间遍布小的蕨类植物,栖息于树枝上的鸟群发出欢快的鸣叫。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体型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脚很短而后肢很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捕食着各种昆虫。真是一幅“万类竟自由”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1.该时期出现的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孢子植物
12.该地质年代( )
A.为主要造煤时期 B.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C.三叶虫空前繁盛 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B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软流层 B.地核 C.地幔 D.地壳
14.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震中距超短,烈度一定越大 B.不同测站测得震级不同
C.地面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地面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15.下列事项与地震烈度无关的是( )
A.震级大小 B.震源深浅 C.震中距 D.等震线
某同学坐飞机外出旅游时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客机飞行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客机飞行所在大气层( )
A.存在臭氧层 B.常产生极光现象
C.存在电离层 D.位于地球大气上界
17.该同学微信分享的信息中可能错误的是( )
A.我现在位于五千米的高空 B.我感觉飞机飞行非常平稳
C.机舱外大气能见度非常好 D.大气温度上部热、下部冷
18.客机自起飞至该层,经历的气温变化过程是( )
A.逐渐降低 B.先下降后上升 C.逐渐升高 D.先上升后下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近海和海岸地区间存在以日为周期的地方性热力环流——海陆风。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15时和3时近地面风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a图示意的是( )
A.3时的陆风 B.15时的陆风 C.3时的海风 D.15时的海风
20.b图所示时间,与陆地相比,海洋(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分)
(2)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8分)
(3)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主要原因。(4分)
22.读地球内部圈层分布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C为____;D为____。(4分)
(2)不连续界面G为____(界面);S波自上而下通过G界面时如何变化:____。(4分)
(3)2019年10月16日19时37分(北京时间),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的海域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千米。推测震源最可能分布在A/B/C/D中哪一层:____层。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这次海底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除了海底地震,还有什么原因可能会引发海啸:____。(4分)
23.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正确反映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___________。(2分)
(2)图中A层是___________,B层是___________,C层是___________。(3分)
(3)A层高度因纬度而异,___________纬度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4)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__。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选择)。(2分)
A.接受太阳辐射多 B.接受地面的热量多
C.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 D.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5)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___________层,该层大气层空气___________运动显著。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______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层,在___________层中可发现极光。(填字母)(5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某城市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左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下右图为部分课题研究成果。
(1)用“→”画出左图和右图中的热力环流的方向。(2分)
(2)画出左图中高空的等压面。(2分)
(3)左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2分)
(4)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该地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______(晴朗/阴雨);该地气温日较差较________,请分析其原因_____。(8分)
(5)右图中的四条短线表示城市风的流动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____,城市绿地应布局在____(均填数字序号)。(4分)
(6)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2分)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自转停止,地球的公转以及轨道没有发生变化,日地距离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并没有改变,A、C、D错误;地球不自转因为公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周期变为一年,地表温度在白昼期过高,黑夜期过低,昼夜温差变大,温度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B正确。故选B。
2.答案:D
解析: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A错误;公转轨道在小行星带之外,不能阻挡小行星撞击,B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但这与木星为“地球的盾牌”的关系不大,八大行星都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C错误;木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不被撞击,被称为“地球的盾牌”,D正确。故选D。
3.答案:A
解析:读图甲可知,天体3围绕天体2公转,天体2、天体4围绕天体1公转,因此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天体1。
4.答案:C
解析:如果天体1是太阳,那么天体2可能是地球,天体3可能是月球。
5.答案:A
解析: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月球属于天然天体。月球车和宇宙飞船为人造的,陨石位于地球表面,不是天体。
6.答案:C
解析: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内蒙古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资源更丰富,因此更适宜发展光伏屋顶,C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光伏屋顶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而非在沙漠戈璧等未利用的土地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A错误;内蒙古经济欠发达,技术条件差,人烟稀少,住宅数量少,可利用闲置屋顶更少,B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发电量减上网电量等于居民用电量,即二者的差值越大,居民用电量越大。结合图可判断出第二季度(4、5、6月)居民用电量较其他季度更大。B正确,排除ACD。故选B。
8.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太阳活动强的年份,自然灾害频次高;太阳活动弱的年份,自然灾害频次低。两者呈正相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太阳风和日珥是太阳活动,A错误;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B错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是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C错误,太阳活动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异常,D正确。故选D。
10.答案:C
解析:读材料,注意关键词“恐龙”“1亿2千多万年前”等信息,恐龙是中生代的代表动物,可判断出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正确。
11.答案:B
解析: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B正确。被子植物是新生代的代表植物,A错误;孢子植物包含有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等,是中生代以前的代表植物,C、D错误。
12.答案:A
解析: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是主要造煤时期,A正确。蕨类植物极度兴盛是晚古生代,B错误。三叶虫空前繁盛是早古生代,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于新生代,D错误。
1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8干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可判断出位于地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C
解析:烈度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不一定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A错误;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给人的感觉是水平晃动,纵波给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由于纵波的速度快,因此居民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横波造成的破坏更大,C正确、D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同测站测得震级相同,B错误。故选C。
15.答案:D
解析: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极、震源深度、震中距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ABC不符合题意;地震烈度与等震线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16.答案:A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飞机两侧已经没有云朵,飞机下方有稀疏的云朵出现,说明飞机已经在平流层中飞行。平流层中存在臭氧层,A正确。极光现象发生在高层大气中,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夜间可见,B错误。平流层中不存在电离层,C错误。飞机已经在平流层中飞行不可能位于地球大气上界,D错误。故选A。
17.答案:A
解析:五千米的高空应该是对流层大气,此时飞机已经在平流层中飞行,A符合题意。在平流层中飞行,飞机飞行非常平稳,B不符合题意。在平流层中水蒸气和固态杂质都很少,空气洁净,没有了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机舱外大气能见度非常好,C不符合题意。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温度上部热、下部冷,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答案:B
解析:客机自起飞至该层,先飞过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升高降低,再进入平流层大气向上飞行一段距离,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答案:D
解析:从示意图中可见,半岛和周围海区之间存在着一天内风向的转换现象,符合海陆风的特征。白天吹海风,对应a图,对应15时;夜间吹陆风对应b图,对应3时。D项正确。
20.答案:A
解析:b图示意的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应为夜晚,陆地降温快,温度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A项正确。
21.答案:(1)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解析:(1)根据等值线数值分布,我国南部广东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小时,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数值逐渐增大到3400小时(四川盆地特殊情况除外),因此可以看出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读图,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晴朗天气多,大气中水汽少,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所以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
(3)乙地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该地一年中多阴雨天气,空气中水汽充足,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
22.(1)答案:岩石圈;软流层
解析: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将地球内部从里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深度在80-400km之间,即图中D;软流层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即图中A+B+C。
(2)答案:古登堡(界面);完全消失
解析:图中G位于2900KM深处,属于古登堡面,横波穿过古登堡面突然消失。
(3)答案:C;海底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
解析: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5千米,结合图中深度应位于C层。
23.(1)答案:b
解析: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20℃,对流层顶部气温降至约-60℃,故选b。
(2)答案: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解析:从地表到大气上界,大气层按其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右图中A层是对流层,B层是平流层,C层是高层大气。
(3)答案: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这样的直接热源
解析:读图可知,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A层为对流层,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
(4)答案:升高;D
解析:读图可知,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中有臭氧层,而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平流层升温,因此平流层越接近太阳,温度越高,即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故选D。
(5)答案:A;对流;B;C;C
解析:从地表到大气上界,大气层按其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右图中A层是对流层,B层是平流层,C层是高层大气。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对流层,即A层。该层大气层下热上冷,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平流层,即B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即图中C层。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因此在高层中可发现极光,即C层。
24.(1)答案:如图:
。
解析:左图:从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出,A点是高压,B点为低压,水平气流由A到B,B上方气流上升,沿着一个方向画出环流即可。右图:由于城区人口多,热源多,故城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城市热力环流呈现顺时针流动。
。
(2)答案:如图:
解析:近地面的等压面弯曲方向与高空的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
。
(3)答案:ABCD
解析: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的气压,故AB两点气压高于CD两点,在近地面,A点气压高于B点;在高空,C点气压高于D点。故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A>B>C>D。
(4)答案:B;阴雨;小;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比晴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比晴天高。
解析:从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出,A点是高压,B点为低压,水平气流由A到B,B上方气流上升,说明B点受热,气流上升时遇冷凝结形成阴雨天气,云层在白天削弱了太阳幅射,晚上增加大气逆辐射,所以温差小。
(5)答案:②;①
解析:由于城区人口多,热源多,故城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城市热力环流呈现顺时针流动。热电厂会污染大气,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热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外,适宜布局在②处。城市绿地对大气有净化作用,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内,布局在①处。
(6)答案:①③④②
解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2022-2023学年全国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全国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PDF版),共10页。
2022-2023学年全国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全国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word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全国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全国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