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导学案
展开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教师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特点和认识。难点:全面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知识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
1.原因
(1)内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 自由放任 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 国家干预 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主要措施
(1)加大 政府 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 信贷 、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4.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5.调整
(1)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 滞涨 ”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各国适当 减少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6.国际协调
(1)建立国际经济组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 市场干预 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
秩序。
[唯物史观] 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自由放任给经济带来的恶劣影响,但它不是“神丹妙药”,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的弊端。
【请带着下面问题走进课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具有怎样的特点?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表现是什么?
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在经济领域加强国际协调的?
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发挥大国作用
知识点二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① 相对论 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②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2.主要内容
(1)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2) 电子计算机 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3)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4)各种 新材料 的出现。
(5)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3.影响:使社会发展进入 信息时代 ,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请带着下面问题走进课堂】
1.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引向了微观领域;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
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哪些表现?
①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②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③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 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⑤ 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3.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知识点三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新变化
(1)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 服务业 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 生产资料 ,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历史概念] “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是来自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新中间层”,占社会职业/就业人口的4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制定社会规范及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请带着下面问题走进课堂】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人口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3.什么是“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是来自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新中间层”,占社会职业/就业人口的4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制定社会规范及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知识点四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 社会保障 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影响: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 社会稳定 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3)调整: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 社会稳定 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的兴起
(1)原因: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
(2)主要表现
主要代表 | 原因 | 目的 | 结果 | |
美国黑人 民权运动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剥夺黑人的 政治权利 等 | 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 | 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 种族隔离 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 |
妇女运动 |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 | 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 政治 、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 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 |
其他运动 | 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 |||
3.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局限性
(1)实质: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表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易误提醒] 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福利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请带着下面问题走进课堂】
1.“福利国家”的建立有何作用?
积极: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消极:增加财政支出,政府不堪重负;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运动有哪些?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学生运动;
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清单,时空坐标,知识梳理,图示巧记,概念阐释,要点点拨,网络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自主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