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39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39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39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寒假作业(6份)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寒假作业1.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指出:“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在此周小川强调布雷顿森林体系A.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B.是美苏之间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C.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 D.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2.唐初实行租庸调制,针对成年男子征收:两税法实行后,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明朝后期的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由人丁、田共同承担;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分摊到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由此看出在古代赋役沿革中.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农民赋役负担不断减轻C.征税标准更趋于合理化 D.政府对基层管理的松弛3.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到宋朝,他们的数量显著减少。这主要是因为A.科举制的推行 B.租佃制农业的兴起C.私营手工业的活跃 D.市镇经济的兴起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企改革取消了计划经济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C.为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D.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5.“黄金——美元——各会员国货币”示意旨在说明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6.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此举( )A.消除了通货膨胀 B.避免了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C.统一了全国货币 D.导致白银退出中国商品市场流通7.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表(银数单位:万两,1鞘=1000两)。据此表可知,当时年份旧存银数新收银数地方上缴税款支出银数实在银数1851844.0962850.8529约6095鞘、500匣956.9910737.95811852737.9581836.1837约3661鞘、220匣1032.6172541.52461853541.5246475.3397约2543鞘、130匣847.1746169.68971854169.6897499.6127约4490鞘503.1019166.2006 A.协定关税致使税收锐减 B.五口通商增加地方收入C.清政府的统治面临瓦解 D.国内局势导致财政困难8.12、13世纪西欧封建主开始大量向农民征收货币,取代部分或者全部劳役地租。有些地区的农民发动"公社运动",利用公社传统组织起来同封建主斗争,从封建主那里取得写明农民负担数额的证书。这说明A.欧洲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B.白银大量流入欧洲C.欧洲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农民负担愈发沉重9.北宋市场上流通的金、银、铜等贵金属数量严重不足,以致“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于是,官府在四川等地铸造铁钱,铁钱币值低下又过于沉重,在此背景下,北宋( )A.铸造大量“通宝”“元宝” B.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C.诞生了“交子”等纸币作辅币 D.推行白银货币化,与铜钱兼用10.北宋建立初年,对于两税的征收,一般是根据旧例征取实物。但此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要“以麦折钱”,有时候又要“以钱折绢”。这一做法( )A.导致农民弃农经商 B.易加重百姓负担C.便于政府征收赋税 D.满足了战争需要11.根据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如殷墟妇好墓殉贝多达六千枚,可是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 B.分封制瓦解贵族没落C.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 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2.经过二三十年代剧烈的国际货币动荡,全球精英们就避免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确保货币汇率与资本流动的稳定有序达成了共识。这一诉求的直接结果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建 B.马歇尔计划的设计实施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D.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13.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在美国支持下,苏联正式挤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这表明A.美苏都不能无视对方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B.美苏企图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称霸各自的世界C.美苏冷战时期在政治经济上一直处于对抗状态 D.苏联在美国的扶持下加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14.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20世纪60年代后欧洲和日本迅速崛起与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同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费了大量资金,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由此可以推断出A.美国失去经济霸主的地位 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C.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D.资本主义经济严重不平衡15.《明史·食货志》载“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贴、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贴给之民。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及郊祀,中书省以户籍陈坛下,蔗之天,祭毕而藏之”这表明户贴制度A.有力地保证了封建国家的税收 B.成为政府征派赋役的依据C.对稳定小农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D.便利了民众跨地区的流动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98年英法战争时,英国为筹措战争经费,开征临时性质的综合所得税,但未能实现。1803年对拿破仑军队开战时,制定新的所得税法,1815年废止。此后,个人所得税时兴时废,直到1874年才成为固定税制。1909年以后,英国将各类收入进行汇总综合计税,由分类所得税制逐步向综合所得税制发展,综合所得税按纳税人的全部收入多少综合计征,能够适应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进入20世纪,英国个人所得税仍然需要议会每年以法案来确立。——摘编自张艳霞、王方东《西方个人所得税法的起源及其发展》材料二 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最初为战时税,以补充战时财政之不足。在抗战期间和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所得税曾进行三次重大修订和税负调整,三次修订和调整都是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以扩大征税范围和提高税收负担为中心。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累进税率级距差距小,最高税率订得较低,失去了调节收入、平衡负担的初衷。抗战结束后,个人所得税的继续开征,加大了工薪阶层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力,再加上所得税制度本身的缺陷,最终无疾而终。——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英两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共同目的。(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个人所得税制度“无疾而终”的原因,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认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19世纪末,英国一国占世界资本输出总量的近一半,远远超过了占第二位的法国。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仅从贸易收支角度来看,英国从海外投资地获得的利益,或者从海运以及劳埃德公司等有名的大型保险公司等得到的收入,使得财政出现大幅盈余。世界资本主义体制虽然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英镑持续维持着世界经济基础货币地位的事实中就有着这样的经济基础。——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材料二 目前来看,美元国际地位下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人民币等世界主要货币可能成为国际外汇储备的重要币种。中国要加快自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要素市场的竞争和开放,减少收入差距,解决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引起的经济矛盾,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摘编自曲双石、谭琦《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评价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1.D2.C3.B4.D5.D6.C7.D8.A9.C10.B11.D12.A13.A14.B15.B16.(1)起源时间最早;发展过程漫长而曲折;由临时征收发展为固定税制;征税方法不断完善。(2)目的:解决战争需要;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3)原因:解决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困难为目标,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税收制度本身缺陷明显;抗战结束后,没有根据局势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加大了人民对政府的离心力。启示:个人所得税收政策的制定要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的利益;个人所得税收制度的制定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个人所得税收政策要因时而变,符合时代的要求。 17.(1)原因:通过工业革命长期居于世界经济和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占有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任答两点即可)(2)注意问题:深化改革开放,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扩大人民币世界竞争力;兼顾内外,平衡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任答三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为明代经济发展简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期末复习】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一),文件包含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填空版docx、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背诵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