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分层作业)(原卷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分层作业)(原卷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2钠的氧化物(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956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12钠的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212钠的氧化物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212钠的氧化物分层作业原卷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1.2钠的氧化物1.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时所含阴离子数目相同 B.颜色相同C.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D.化合物种类不同【答案】A【详解】A.Na2O阴离子是O2-离子,Na2O2阴离子是O22-离子,等物质的量时所含阴离子数目相同,故A正确;B.Na2O固体为白色,Na2O2固体为淡黄色,故B错误;C.Na2O中含有离子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D.Na2O和Na2O2都属于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A。2.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改变的是A.Na2CO3和盐酸 B.NaOH和CO2C.Na2O2和CO2 D.Na和O2【答案】C【详解】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盐酸少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盐酸过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B.氢氧化钠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B错误;C.无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Na2O和CO2反应都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C正确;D.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D错误;故答案选C。3.有CO与H2的混合气体共10g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在200 ℃时将完全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则Na2O2增重的质量为A.5 g B.15 g C.10 g D.无法计算【答案】C【详解】CO与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和H2O再与Na2O2反应:2CO+O2 2CO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2CO+2Na2O2=2Na2CO3,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2H2+O2 2H2O,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O反应:2H2O+2Na2O2=4NaOH+O2,总方程式为:2H2+2Na2O2=4NaOH,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所以Na2O2增重的质量为CO与H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0g。故选C。4.向含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所得溶液与起始溶液相比,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答案】B【详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则Na+数目增多,Al3+、Fe3+和Fe2+都不能和OH-大量共存,沉淀后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加入盐酸后Cl-增加,氢氧化铝又溶解,所以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只有Al3+和SO42-,B正确。5.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包裹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燃烧,说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并放出大量热B.对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颜色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盐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了置换反应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SO2和可溶性钡盐均能反应生成沉淀【答案】A【详解】A.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脱脂棉达到着火点,O2助燃,脱脂棉剧烈燃烧,故A正确;B.对某未知溶液进行焰色试验时,有黄色火焰,说明含有钠离子,但不一定是钠盐,故B错误;C.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不是置换反应,铁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推测SO2与可溶性钡盐均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例如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A。6.为检验某久置过氧化钠样品的成分,学习小组依次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过氧化钠样品完全溶于水,产生气泡:B.将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C.向沉淀中滴加稀醋酸,产生气体: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A【详解】A.将过氧化钠样品完全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O2 + 2H2O = 4Na++4OH-+O2↑,A正确;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离子方程式应电荷守恒、元素质量守恒, Ca2++2OH-+CO2=CaCO3↓+H2O,B错误; C. 向碳酸钙沉淀中滴加稀醋酸,生成醋酸钙溶液、沉淀溶解、产生气体:CaCO3+2CH3COOH= Ca2++CH3COO-+H2O+CO2↑,C错误;D. 向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Mg2++2OH- =Mg(OH)2↓,D错误;答案选A。7.有关Na2O2性质实验如下:已知:①Na2O2与水反应经历了Na2O2+2H2O =2NaOH+H2O2;②酚酞褪色原因与溶液的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有关。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双氧水能使酚酞褪色B.浓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褪色C.双氧水和浓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褪色D.可利用二氧化锰和水来完善实验方案【答案】D【分析】由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可知,实验中酚酞褪色可能是氧化钠和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漂白褪色,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酚酞褪色,所以还必需补充除去过氧化氢、降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实验来验证褪色原因。【详解】A.由分析可知,由实验不能得到双氧水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由实验不能得到浓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实由实验不能得到双氧水和浓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褪色的结论,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还必需补充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除去过氧化氢、加入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来验证褪色原因,故D正确;故选D。8.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都具有强还原性B.和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不相同C.将足量的、和分别加入含有酚酞的水中,最终溶液均变为红色D.将少量和分别投入溶液中,均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答案】D【详解】A.钠具有强还原性,钠失去电子生成钠离子,钠离子没有还原性,只有微弱的氧化性,性质较稳定,A项错误;B. Na2O2和 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都生成相同的产物: Na2CO3,B项错误 ;C. Na2O2具有漂白性,故 Na2O2加入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最终红色褪去,C项错误;D.将少量Na和 Na2O2分别投入CuSO4溶液中均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气体,然后再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项正确。故选D。9.某温度下,w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g.下列物质①;②CO;③CO和的混合物;④甲酸(HCOOH);⑤;⑥葡萄糖()中,符合题意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答案】B【分析】根据2Na2O2 + 2CO2 = 2Na2CO3+O2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根据2Na2O2 + 2H2O = 4NaOH+O2 ↑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据此作答。【详解】由分析可知,w g分子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w g。①②③符合;⑤CH3COOH的分子式为C2H4O2,可改写成(CO)2(H2)2,符合;⑥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可改写成(CO)6(H2)6,符合;B项正确。10.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B.C. D.【答案】C【详解】A.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NaOH电离产生的OH-与NH4+会发生反应产生弱电解质NH3·H2O,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NaOH电离产生的OH-与Mg2+会发生反应产生Mg(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选项离子及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D.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NaOH电离产生的OH-与Cu2+会发生反应产生Cu(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1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 Na2CO3溶液 c.浓H2SO4(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4)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5)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⑤中反应后的固体,_______。【答案】(1)CaCO3+2H+=Ca2++H2O+CO2↑(2) a c(3)2Na2O2+2CO2=2Na2CO3+O2(4)气体中有水,水与Na2O2反应生成O2(5)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或向该溶液中加热BaCl2溶液,检验) 【分析】验证CO2与Na2O2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由实验装查可知:①中发生CaCO3+2H+=Ca2++H2O+CO2↑;②中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HCl,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时木条复燃;③中浓硫酸干燥CO2气体,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时无现象;⑤中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且⑤中Na2O2可能与水反应生成O2,需补充的操作为取⑤中固体检验是否含Na2CO3,以此分析解答。(1)装置①中CaCO3与稀HCl发生反应制取CO2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H2O+CO2↑;(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挥发的HCl杂质,故合理选项是a;装置③中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O2气体,吸收其中的H2O蒸气,故合理选项是c;(3)在装置⑤中Na2O2与CO2反应产生Na2C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4)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气体中混有水,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故答案为:气体中有水,水与Na2O2反应生成O2;(5)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⑤中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盐酸,观察生成的气体是否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固体中Na2CO3;或向其中加BaCl2溶液,看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说明其中含Na2CO3。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秘密档案,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413核素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1pptx、413核素答案docx、413核素学生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二节 金属材料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322铝及其氧化物教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322铝及其氧化物答案docx、322铝及其氧化物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