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1章练习卷
展开
这是一份(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1章练习卷,共11页。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1单元练习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磷矿粉 B.KNO3 C.NaNO3 D.KCl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碳酸铵、氯化铵、硫酸钾和磷矿粉四种化肥鉴别的方案及结论,错误的是( )A.通过直接观察固体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磷矿粉 B.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能鉴别出硫酸钾 C.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 D.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3.化学反应常伴随发光、变色、产生气体等现象,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B.将洁净的铜片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蓝色 C.将蜡烛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即刻燃烧,火焰明亮 D.将少量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后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4.运城盐湖是我国最古老的盐业生产中心,富含Na+、Mg2+、Cl﹣、SO42﹣。“五步产盐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程为:集卤蒸发—过“箩”除杂—储卤—结晶—铲出。如图所示为几种主要盐分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箩”除杂目的是除去泥沙等不溶物 B.0℃或0℃以下主要析出硫酸钠 C.欲蒸发结晶制氯化钠,可将温度控制在40℃以上 D.欲除法杂质离子,可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5.粗盐中通常含泥沙、CaCl2、MgCl2及硫酸盐等杂质,粗盐经过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这一步一定要在加入“过量氯化钡”的前面 B.若8g粗盐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纯净NaCl质量可能大于8g C.上述流程中因为加入了过量盐酸,所以无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离子有:Na+、Ba2+、Cl﹣、CO32﹣、OH﹣6.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区分、制备和除杂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检验:用燃着的木条可以检验二氧化碳 B.区分: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C.制备: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 D.除杂:经溶解、过滤、蒸发可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7.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二.实验题(共1小题)8.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和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粗盐提纯(1)如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2)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实验二: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3)指出图中称量步骤的错误操作: ; 。(4)称量氢氧化钠时,天平指针偏右时就开始称量,量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三.科学探究题(共3小题)9.小科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10.如图是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图,请回答。(1)操作Ⅲ、Ⅳ、Ⅴ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该仪器在操作Ⅳ中的作用是 。(2)粗盐提纯实验步骤较多、操作烦琐,可以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的正确操作是 。A.研碎粗盐B.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C.过滤时玻璃棒紧靠一层滤纸处D.蒸发时不要用玻璃棒搅拌散热(3)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组别1234产率75%83%83%72%老师对产率的评价偏低偏高偏高偏低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D.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有水分11.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氨气水溶液呈碱性②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做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③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 、 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 NH4HCO3两种物质。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 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序号实验操作测得数据实验1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C增重1.98g实验2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C、B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B增重0.34g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 NH4HCO3的质量比是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 , 。(答两条)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1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解答】解:A、磷矿粉中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B、KNO3中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C、NaNO3中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D、KCl中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故选:B。2.【解答】解: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其它化肥是白色的,通过直接观察固体颜色就可以鉴别出磷矿粉,故选项说法正确。B、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不能鉴别出硫酸钾,碳酸铵也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碳酸铵、氯化铵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故选项说法正确。D、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只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只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3.【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故A错误:B、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是氢后金属,因此铜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故B错误;C、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将蜡烛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无法自己燃烧,需要点燃蜡烛,使温度达到蜡烛的着火点,故C错误;D、硝酸铵(NH4NO3)是铵态氮肥,与熟石灰(Ca(OH)2)反应,会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氨气(NH3),故D正确。故选:D。4.【解答】解:A、过“箩”除杂目的是除去泥沙等不溶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0℃或0℃以下,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小,则0℃或0℃以下主要析出硫酸钠,故选项说法正确。C、40℃以上,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镁的溶解度均大于氯化钠,欲蒸发结晶制氯化钠,可将温度控制在40℃以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欲除法杂质离子,可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能与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5.【解答】解:A、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盐,过量的氢氧化钠用盐酸除去,过量的氯化钡用碳酸钠除去,故氢氧化钠不一定要在加入“过量氯化钡”的前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若8g粗盐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纯净NaCl质量可能大于8g,是因为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氯化钠,该选项说法正确;C、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过量的盐酸蒸发可以除去,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离子有:Na+、Cl﹣、CO32﹣、OH﹣,没有Ba2+;Ba2+与CO32﹣不共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6.【解答】解:A、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木条熄灭的有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故错误,符合题意;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而软水含有较少的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当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后,硬水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泡沫,而软水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据此来选择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工业上利用液态下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实现氧气与氮气的分离,制得氧气,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解答】解: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B错误;C、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质量不会减小到零,故C错误;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小于7,故D错误。故选:A。二.实验题(共1小题)8.【解答】解:(1)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所以操作有错误的是⑤,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所以正确顺序为:①②③⑤④;(2)蒸发操作时,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3)图中错误的操作是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潮解要放到烧杯中称量,不能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氢氧化钠时,药品砝码放颠倒了,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4)称量氢氧化钠时,天平指针偏右时就开始称量,氢氧化钠质量偏大,量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得到的水变少,溶剂变少了,溶质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答案为:(1)⑤;①②③⑤④;(2)大量晶体出现;(3)氢氧化钠不能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氢氧化钠时,药品砝码放颠倒了;(4)偏大。三.科学探究题(共3小题)9.【解答】(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NaOH=NaCl+H2O,故答案为:HCl+NaOH=NaCl+H2O;(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3)B中盐酸有剩余,还有氯化钠,D中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因为溶液中有氯化钙,所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有剩余,但盐酸可以有剩余,故答案为NaCl、CaCl2;HCl:。10.【解答】解:(1)操作Ⅲ、IV、V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该仪器在操作IV(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引流。(2)A.研碎粗盐可以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该选项正确。B.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可以延长粗盐提纯实验时间,该选项不正确。C.过滤时玻璃棒应该紧靠三层滤纸处,该选项不正确。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散热,以防止液体飞溅,该选项不正确。故答案为:A。(3)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导致精盐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实验结果偏小。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导致精盐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实验结果偏小。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导致精盐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实验结果偏大。D.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有水分,导致精盐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答案为:AC。11.【解答】解:【设计实验】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固体,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铵;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填:试管中有剩余固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拓展探究】序号实验操作测得数据实验1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C增重1.98g实验2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C、B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B增重0.34g装置C增重1.98g,说明反应生成了1.98g二氧化碳,装置B增重0.34g,说明反应生成了0.34g氨气,设碳酸氢铵质量为x,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NH4HCO3NH3↑+H2O+CO2↑,79 17 44x 0.34g y79:17=x:0.34g17:44=0.34g:yx=1.58g,y=0.88g,设碳酸氢钠质量为z,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8g﹣0.88g=1.1g,2NaHCO3Na2CO3+H2O+CO2↑,168 44z 1.1g168:44=z:1.1gz=4.2g,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 NH4HCO3的质量比是:4.2g:1.58g=210:79。故填:210:79。【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吸收剂完全吸收、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等。故填: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吸收剂完全吸收;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