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0章练习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980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0章练习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980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0章练习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980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0章练习卷
展开
这是一份(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0章练习卷,共9页。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0单元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1.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为了减轻痛痒下列物质可以涂在被叮咬处的是( )物质名称西红柿汁白醋牛奶小苏打水pH范围4~52~36~78~9A.西红柿 B.白醋 C.牛奶 D.小苏打水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观察到瓶口处有白雾3.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C.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生成 D.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4.在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溶液pH变化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蒸馏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 )A. B. C. D.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CO2是一种酸B利用膜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而盐中的离子无法通过C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溶质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比其与水分子结合放出的热量多A.A B.B C.C D.D6.天地共迎冬奥,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2月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表演的“魔术”里,向五环的其中一环先加入碳酸钠溶液,然后加入溴百里酚蓝试剂,呈现出鲜亮的蓝色,如果将溴百里酚蓝加入盐酸中,会呈现黄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溴百里酸蓝,呈蓝色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蓝 C.醋酸中加入溴百里酚蓝,呈现黄色 D.溴百里酚蓝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7.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A.表示向一定的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B.表示向pH=9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C.表示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D.表示用两份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等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8.如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物质厕所清洁剂橘子西瓜鸡蛋清肥皂水炉具清洁剂pH1~23~46﹣77﹣89﹣1012~13A.厕所清洁剂 B.西瓜 C.鸡蛋清 D.炉具清洁剂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合金中含有金属元素,则含有金属元素的一定是合金 C.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10.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利用图1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pH和电导率的变化(如图2和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通过仪器a和橡皮管b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 B.图2中c→d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C.图2中的e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D.图3中90s之前电导率下降是因为溶液中的离子数量逐渐减少11.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如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MNyA水氧化钙溶液的温度B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C饱和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硫酸铜溶液铝粉溶液的质量A.A B.B C.C D.D二.计算题(共1小题)12.某同学考察了一家化工厂的污水处理情况,结果测得污水水样的pH=3.取一定量的污水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7(已知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0g,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113g。
(1)污水水样显 性(填“酸”、“碱”或“中”)。
(2)若污水中的污染物是盐酸,求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
(3)若污水中的污染物是硫酸,求至pH=7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三.多选题(共1小题)(多选)13.以石灰石为原料进行如图实验(杂质不发生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A.步骤Ⅱ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固体M中可能含有碳酸钙 C.饱和石灰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步骤Ⅲ中可以用降温方法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0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解答】解:因为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所以应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A、西红柿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白醋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2.【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3.【解答】解:A、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这是因为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当两种分子相遇时,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故正确;B、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这是因为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当两种分子相遇时,反应生成氯化铵,故正确;C、管内有白烟产生,是因为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有新物质生成,故正确;D、实验方案能说明氨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快,是因为产生的白烟位置在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故错误;故选:D。4.【解答】解:NaOH溶液的pH值大于7,随着蒸馏水的逐滴加入,pH值大会逐渐降低,但是不是低于7,观察选项,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5.【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一种溶于水的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碳酸溶液,该溶液显酸性,而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故错误;B.利用膜法,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而盐中的离子无法通过,故正确;C.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原因是两者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且酚酞遇碱变红,故错误;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原因是溶质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比其与水分子结合放出的热量少,故错误;故选:B。6.【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溴溴百里酸蓝呈蓝色,故正确;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错误;C、醋酸显酸性,可使溴百里酚蓝试剂呈现黄色,故正确;D、溴百里酚蓝遇到酸碱性溶液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故正确。故选:B。7.【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故选项图象错误。B、加水稀释pH=9的氨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象正确。D、用两份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等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故选:C。8.【解答】解: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炉具清洁剂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D。9.【解答】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合金中一定有金属,含有金属元素的不一定是合金,如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故选项推理错误;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10.【解答】解:A、图1中可通过仪器a和橡皮管b,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正确;B、氢氧化钠显碱性,pH>7,图2中c→d,pH逐渐减小至等于7,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故正确;C、图2中的e点,pH<7,此时稀盐酸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故正确;D、图3中90s之前,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有水生成,溶液密度减小,离子的浓度减小,故电导率下降,不是因为离子的数量减少,故错误;故选:D。11.【解答】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的温度应逐渐升高,故选项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不合理;’B.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的pH要升高,故选项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不合理;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不合理;D.铝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则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合理。故选:D。二.计算题(共1小题)
解:(1)污水水样的pH=3,小于7,所以污水水样显酸性;故填:酸;
(2)设污水中的氯化氢的质量为x。
答: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
(3)设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解得:y=1.42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三.多选题(共1小题)13.【解答】解:A、步骤Ⅱ中发生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变化是化学变化,故错误;B、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可能全部分解,可能部分分解,所以固体M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故正确;C、饱和石灰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正确;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变浑浊,故错误。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