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5 生物与环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993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5 生物与环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993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5 生物与环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993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5 生物与环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9935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5 生物与环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9935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5 生物与环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9935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5 生物与环境
展开考点15 生物与环境
考点精讲
一、生物与环境
1.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包括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如阳光、水分、温度等,都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蚯蚓能松土等。
3.生态因素指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等的因素,分为__生物__因素和__非生物__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除自身个体以外的其他所有生物,如食物关系等。
(1)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互助、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寄生、共生等。
(2)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并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同种生物__个体的总和。种群特征包括__种群密度__、__年龄结构__、__性别比例__、出生率与死亡率等。
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__所有生物种群__的总和。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植物__。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__植物群落__。
3.群落的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三、生态系统
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项目 | 能量流动 | 物质循环 |
形式 | 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 以无机物的形式流动 |
过程 | 沿食物链 (网)单向流动 |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 |
范围 | 生态系统各级生物 | 全球性 |
特点 |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循环流动、反复出现 |
联系 | ①能量的固定、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__稳定__。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__稳定__。
3.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包括__自然__因素和__人为__因素。人为因素可以强化或弱化自然因素。
真题解析
例题
1.湖州市新闻媒体中心制作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形象宣传片在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播出,如图为南太湖旅游度假区的美丽景色。
(1)太湖中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如图表示太湖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写出去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3)为了改善太湖生态环境,有关部门采取太湖流域禁渔、投放多种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对此措施做出解释:___________。
答案
1. 群落 池藻→虾→鱼(合理即可)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解析】
【分析】
1、生物群落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分布的各生物物种种群的集合。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详解】
:(1)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分布的各生物物种种群的集合。所以,太湖中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有:池藻→虾→鱼,池藻→浮游生物→虾→鱼,池藻→浮游生物→鱼等。
(3)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所以,为了改善太湖生态环境,有关部门采取太湖流域禁渔、投放多种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
【点睛】
掌握食物链的书写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2.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l)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来于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麻雀属于一个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力。
答案
2. 太阳能 植物→虫→鸟 种群 分解者 自动调节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详解】
(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此生态系统所需能量最终来于太阳能。
(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
(3)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麻雀属于一个种群。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分解有机物变成无机盐和水等。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黄岩“官河古道"连线成片,串联起“一江三河”沿岸的节点空间,是黄岩打造“千年永宁”的文化坐标,是市民休闲出行的环城绿带。“官河古道”内水清岸绿,鱼虾成群,白鹭点点,增氧爆气机不断向水中充入空气,种有多种水生植物的生态浮岛漂浮在水面。
(1)“官河古道”内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小虾等为食,小鱼、小虾以水生植物等为食,请写出白鹭获取能量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小黄将“官河古道"内看到的动物分成下表中的甲乙两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_。
甲 | 白鹭、鲫鱼、青蛙、水蛇 |
乙 | 虾、螳螂、蜗牛、蚯蚓 |
(4)下列关于“官河古道"的--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是______。
A.“官河古道”两岸多种植物混合种植,能增强自动调节能力
B.生态绿岛上的植物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官河古道”两岸环境优美,可在两岸多建高档住宅小区
答案
3. 群落 水生植物→小鱼→白鹭或水生植物→小虾→白鹭 有无脊椎骨 AB
【解析】
【分析】
(1)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
【详解】
(1)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官河古道”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因此资料中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为食,而小鱼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与白鹭有关的食物链:水生植物→小鱼→白鹭。
(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白鹭、鲫鱼、青蛙、水蛇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虾、螳螂、蜗牛、蚯蚓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小黄将“官河古道"内看到的动物分成下表中的甲乙两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椎骨。
(4)A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官河古道”两岸多种植物混合种植,能增强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绿岛上的植物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确。
C.在“官河古道”两岸修建高档住宅小区,会破坏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故选AB。
【点睛】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书写及自动调节能力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如图表示是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根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填“种群”或“群落”)
(2)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力。
(4)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能有哪些积极的行动?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4. 群落 水稻→鼠→猫头鹰 自动调节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合理均可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详解】
(1)生物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群落。
(2)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失越多,所以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含营养级最少的食物链,即水稻→鼠→猫头鹰。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可以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
5.2020年在我省“美丽河湖”评选中,我市多条河流入选。在河道整治过程中,采用了建设生态浮岛、使用曝气机等多种方法。
(1)生态浮岛是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若某浮岛建成初期器材与植物总质量约100千克,此时整个浮岛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建设生态浮岛可以丰富水体生态结构,增强水体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2)在河流中使用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以提高水体中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到净化。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好氧微生物属于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曝气机夏季使用频率高,而乙同学觉得曝气机冬季使用频率高,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___________。
答案:
5. 1000N 生物种类 分解者 支持甲观点。夏天温度高,气体溶解度小,所以要多向水充入空气,所以曝气机夏季使用频率高。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
(1)因为是漂浮在水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F浮=mg=100kg×10N/kg=1000N。此时整个浮岛受到的浮力为1000N。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建设生态浮岛可以丰富水体生态结构,增强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夏天温度高,气体溶解度小,所以要多向水充入空气,所以曝气机夏季使用频率高。
突破提升
一、选择题
1.某地建立了“牛—蚯蚓—水稻”循环农业模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处不正确的是( )
A.在该生态系统中蚯蚓属于消费者 B.有机肥可以为水稻提供无机盐
C.蚯蚓以粪便为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牛食用水稻秸秆加速了物质循环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D.生物圈的范围是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3.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它的体温升到46℃时才会出汗,这是骆驼对( )
A.荒漠变化的适应 B.干旱环境的适应 C.温度变化的适应 D.对光照的适应
二、简答题
4.美国格里芬湖美洲短吻鳄大批神秘死亡,科学团队经过 6 年时间的调查才了解真相。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使湖水富营养化,致使蓝藻大量繁殖、疯狂生长,导致大量的水生植物、鱼类死亡,水质恶化;只有美洲真鰶喜欢这种环境,短吻鳄长期的单一以美洲真鰶为食,会造成维生素 B1 缺乏,进而损伤了大脑导致几百条短吻鳄死亡。如图是格里芬湖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短吻鳄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顶级_______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摄食从食物中获取物质和___________;
(2)水质恶化是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___因素;
(3)图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
(4)格里芬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造成的。
5.如图甲所示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被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等净化后流入上行池;上行池中可养殖鱼、虾,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如图乙所示为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A、B、C和D表示生物成分。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选填“垂直”或“水平”)结构。
(2)如图乙所示,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虽可净化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是要加以控制,原因是______。
6.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碳化水稻颗粒表明,水稻在金华种植历史已达万年之久、如图表示某稻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图中青蛙、蚱蜢等动物属于______。
(2)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
(3)该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______。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水稻田生态系统容易遭受破坏,说明生物种类数量越少的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越弱。
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乙、丙、丁瓶都在短时间内出现生物死亡,水体发黑发臭现象。
生态系统组成 | 光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生态瓶编号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注“”表示有;“”表示无。
(1)生态瓶内的生态系统要维持长时间的稳定,可以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小科同学对乙、丙、丁瓶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从乙瓶中藻类的数量逐渐增大导致浮游动物失去生存空间
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到阻碍
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小鱼可能缺氧而死
D.丙瓶没有泥沙,藻类缺少必需的无机盐,大量死亡,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8.建设美丽乡村,保护生态环境。如图是我市一个乡村庭院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鸡和猪都属于脊椎动物,猪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
(2)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甲烷杆菌属于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______(填一种生理过程)和扩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9.如图所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__。
(2)近年来全球气温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
(3)当今世界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多吃图中______类生物。
A.甲 B.乙 C.丙 D.丁
(4)假设甲、乙、丙、丁代表以上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写出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10.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交界地区,有一方不可多得的生态高地和文化高地——百山祖国家公园,它是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请回答:
(1)森林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都由生物和___________组成,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该地的植物属于___________;
(2)如图为百山祖国家公园境内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写出猫头鹰获得有害物质最少的食物链: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往百山祖国家公园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会给那里的动植物及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假如你和家人去百山祖国家公园旅游,应该如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1.如图为某森林公园内部分生物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兔、狐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动物粪尿中的有机物,需要经过____的分解才能被农作物利用。
(2)在森林公园中,野兔的体色一般为灰色,有利于躲避敌害,但该生物数量过多,使该公园中植被减少,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3)图乙中的A、B、C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_____,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
(4)图甲表示的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一条食物链的流动情况,请分析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是____千焦,在该食物链中由兔→狐能量传递的效率是_____。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8 欧姆定律: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8 欧姆定律,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8欧姆定律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8欧姆定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