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5 大气的受热过程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5 大气的受热过程,文件包含2023年春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5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版doc、2023年春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5大气的受热过程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5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精讲1.大气受热过程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太阳辐射是根本来,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学科#网“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气候1.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①高海拔地区:②内陆地区:③四川盆地: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真题解析例题(2021·山东淄博·中考真题)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山谷 B.山脊 C.陡崖 D.鞍部2.图中最高处与最低处最大差值不超过( )A.500米 B.600米 C.700米 D.800米3.图中森林假如为果树林,果树可能为( )A.苹果树 B.梨树 C.冬枣树 D.柑橘树答案1.B2.C3.D【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布,A地等高线向数值小处凸,为山脊,B正确。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ACD错误。故选B。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在西北部的山峰,海拔为700~ 800米,海拔最低处为南部河谷地区,海拔为100~ 200米,然后根据“大值减小值,小值减大值”,两地海拔介于500~700米之间,因此图中最高处与最低处的差值不超过700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3.读材料信息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南方地区,果树应为亚热带水果柑橘,D正确;苹果、梨、冬枣均属于温带水果,ABC错误。故选D。【点睛】等高线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 (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读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半湿润地区 B.②地主要是耕地C.③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土地荒漠化严重5.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A.①一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 B.②一退耕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C.③一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 D.④一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答案4.B5.D【解析】【分析】4.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①地位于湿润区,A描述错误;②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B描述正确;③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C描述错误;④地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描述错误。故选B。5.①地为我国的天然林区,应采取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的措施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A生态建设方向合理; ②地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退耕还湿有利于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B生态建设方向合理; ③地区降水稀少,草场广布,生态环境脆弱,应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C生态建设方向合理; ④地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注意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而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水土流失,D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本题要求选择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根据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半湿润区属于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耕地以旱地为主;半干旱区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牧区。林区应注意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牧区应注意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以耕地为主的地区应注意合理开发,防止水土流失。 6.(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读等温线分布图,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份平均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增B.1月份同纬度A地比B地气温低C.7月份平均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洋D.7月份同纬度A地比B地气温低答案6.B【解析】【分析】【详解】读等温线分布图,受海洋的影响,1月份平均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A错误。1月份同纬度A地比B地气温低,因为B地地处背风坡,气温较高,B正确。受海洋的影响,7月份平均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增,C错误。7月份同纬度A地比B地气温高,D错误。故选B。【点睛】 7.(2021·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去年11月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头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今年5月14日,总书记又在河南南阳主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座谈会。南四湖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每年10月至次年6月为输水期。材料二:南四湖图。(1)南四湖位于______省的南部,位于______气候类型区,在仅受降水影响下湖水水位季节变化______(大或小)。(2)南四湖所在区域位于______(温度带),______ (干湿地区),作物熟制为______。(3)南四湖是南水北调______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根据规划,该通道每年10月至次年6月为输水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4)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引长江水,通过______输送至山东、天津。(5)中线与东线工程建设相比,工程施工量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6)假如你是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一名中学生,你如何为这一工程做出贡献?答案7.(1) 山东 温带季风 大(2) 北温带 半湿润区 一年两熟(3) 东 每年的10月至次年6月,北方降水稀少,容易发生旱灾,该时段需要南四湖向外输水(4)京杭大运河(5) 中线工程 地形崎岖(6)节约用水;向周边居民宣传南水北调的重要意义;不污染水资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南水北调和“南四湖图”工程区域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南四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南水北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1)据图分析,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气降水对南四湖水位影响大,如果仅考虑降水,南四湖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2)据图中的纬度范围判断,南四湖位于北温带,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东部季风区内,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受热量因素影响,该区域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3)读图,由南四湖位于京杭运河河道附近知,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我国北方地区每年的10月至次年6月降水少,容易发生旱灾,所以需要从南四湖调水。(4)由所学知识可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输往山东、天津。(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调长江流域中游丹江口水库的水到华北地区,沿途地势起伏大;东线工程调长江下游的水到华北地区,沿途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且可以利用既有河道——京杭运河调水,因此中线工程施工量也比东线工程施工量大。(6)作为中学生,可以通过宣传南水北调的重要意义、防治水污染,号召民众节约用水等角度来做出重要贡献。【点睛】 8.(2020·四川广安·中考真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区和B地区多属___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3)乙地受气候的影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4)据丙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反映出B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答案:8.(1)非季风区(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水稻(4)干旱【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有关资料图为材料,考查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四大区域的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我国各大区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1)由图可知,A是青藏地区,B是西北地区,两地区由于离海远、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小,两地区大部分都属于非季风区。(2)由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地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3)由图可知,乙地区位于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以水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4)由丙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属于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反映出B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点睛】 突破提升一、选择题1.(2021·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12月的西沙群岛天气炎热,而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地形差异大 D.距海远近不同(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现在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6万千米。京新高速公路(G7)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结合资料及图,完成下列各小题。2.若用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环绕地球最大的圆圈,约可绕几圈( )A.约2圈 B.约3圈 C.约4圈 D.约5圈3.G7高速公路沿途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湖泊蓝、戈壁灰等景观,色彩缤纷。沿途人们的生产活动也由种植业逐渐过渡为畜牧业和绿洲农业,影响以上景观分布及人们生产活动变化的要素,最主要的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壤4.G7高速不仅是一条风景优美的路,更是一条民族团结之路,其穿过我国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该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简称分别为( )A.内蒙古 新 B.内蒙古 疆 C.蒙 新 D.蒙 疆(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大,影响了我国水资的空间分布。下图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B.从东北向西南递减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中部向四周递减6.我国水资南丰北缺,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的工程是( )A.南水北调工程 B.引滦入津工程 C.引黄入晋工程 D.引松入长工程7.(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大致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重合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大致与1月0℃等温线重合8.(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冬季风影响范围广泛,但是四川盆地受到冬季风影响较小,原因是( )A.位于青藏高原东部 B.受海洋影响较大C.纬度最低 D.北部受山脉阻挡(2021·湖北鄂州·中考真题)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甲地的耕作制度一般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10.图上序号代表的各城市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下列古诗所反映的景观,与图中序号所在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C.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D.④---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12.(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省的三亚鲜花盛开,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二、解答题13.(2021·辽宁铁岭·中考真题)读材料和我国油菜观赏地图,回答下列各小题。材料:油菜是我国的一种主要油料作物,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广阔,盛开的油菜花海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油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热量。(1)我国油菜集中分布地区主要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_____地区的 _____平原,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_。(2)小李同学想利用暑假在七月初观赏油菜花,他应当选择的地区是 。A.上海奉贤B.贵州安顺C.内蒙古呼伦贝尔D.北京(3)我国东部地区油菜开花时间自南向北越来越 _____,主要是由于纬度越来越 _____。(4)新疆的油菜主要分布于天山山麓地带,_____提供了充足的水。(5)我国油菜开花最晚的地区位于______高原,主要由于这里______。当此地油菜花盛开时,我们铁岭的景色是 _____。A.春花烂漫B.绿树成荫C.冰天雪地D.树叶凋零14.(2021·重庆垫江·中考真题)甲图为“中国干湿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B区某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1)填出甲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____,C____,由图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2)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mm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B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mm等降水量线。(3)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夏季风或冬季风)影响。(4)由乙图可知,此城该日天气状况为:由____天气转为____天气,风向为____风,风力达____级左右。15.(2021·湖北襄阳·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和中国地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这个春天,台湾地区正遭遇一场“56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日月潭也罕见探底。在旱情严重的地区,自4月6日起实施减压供水或“供五停二”措施,让当地民众连正常的生产生活都成了奢望。没水洗菜,学校供餐改即食食品,金门靠大陆“有水喝”。材料二:中国天气网讯沙尘暴来袭!今天(3月27日)内蒙古沙尘暴橙色预警发布,包头、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有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在沙尘天气影响下,由呼和浩特飞往锡林浩特的多个航班延误或取消。(1)台湾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材料一中“台湾地区正遭遇一场“56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说明我国季风区水资__________变化大;干旱属于自然灾害中的__________灾害。(2)图中A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自治区,该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3)河流①和河流②都发于青海省南部的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河流①中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为加强生态建设,采取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4)材料二中沙尘暴起于邻国甲__________国,受山脉C__________的阻挡B省沙尘暴的强度低于邻省D省。(5)B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连接B、H两省省会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线。(6)E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__。(7)请比较图中F省和H省粮食生产优势的差异_________。(两省各答出一条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9 水循环,文件包含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9水循环解析版doc、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9水循环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8 气旋和反气旋,文件包含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8气旋和反气旋解析版doc、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8气旋和反气旋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7 气温和等温线,文件包含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7气温和等温线解析版doc、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7气温和等温线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