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
    • 练习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第3页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①一颗草莓②血液③平滑肌细胞④草履虫⑤抗体⑥ HIV病毒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虫子⑨一片麦田⑩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 )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 ③②①④⑦⑩⑨
    C. 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 ⑤②①④⑦⑩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
    【详解】①一颗草莓属于器官层次;②血液属于组织层次;③平滑肌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④草履虫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⑤抗体属于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⑥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属于种群层次;⑧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虫子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⑨一片麦田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⑩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因此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③细胞②组织①器官④个体⑦种群 ⑩群落 ⑨生态系统,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观察并分析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蓝藻即蓝细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生物虽然形态结构不同,但在细胞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B. 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都可以属于细胞层次
    C. 甲、乙、丁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D. 除丁是真核生物外,甲、乙、丙都是原核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甲、乙两种生物均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丙为艾滋病病毒,无细胞结构;丁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详解】A、艾滋病病毒没有DNA,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艾滋病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甲、乙、丁均是细胞结构的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生物为原核生物,丙为艾滋病病毒,丁为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C。
    3.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的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B. 假如用10×物镜与10×目镜观察标本,则看到图像的面积应该是实物的100倍
    C. 在低倍镜(10×物镜与10×目镜)下观察位于视野中一行16个细胞,在换高倍镜(40×物镜与10×目镜)后在视野中只能看到4个细胞
    D. 若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
    3、显微镜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物象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详解】A、调节视野亮度要通过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完成,A错误;
    B、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和宽度,不是面积,用10×物镜与10×目镜观察标本,则看到图象的面积应该是实物的10000倍,B错误;
    C、光学显微镜放大的是物像的长或宽的一维问题,从100倍到400倍放大了4倍,大致只能看到4个细胞,C正确;
    D、若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D错误。
    故选C。
    4. 组成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占细胞干重的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依次是( )
    A. 碳元素、碳元素 B. 碳元素、氧元素
    C. 氧元素、碳元素 D. 氢元素、碳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详解】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淀粉较多,淀粉属于糖类,此类化合物由C、H、O组成,故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在人体细胞中,占比例最高的元素是碳元素,C正确。
    故选C。
    5. 关于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及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 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C. 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化学反应
    D. 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是细胞中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
    (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详解】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因此,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可以作为良好的溶剂,A正确;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正确;
    C、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而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能参与生化反应,C错误;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D正确。
    故选C。
    6.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离子
    K+
    |Na+
    Mg.2+
    Ca2+
    NO3-
    H2PO4-
    SO42-
    Zn2+
    培养液浓度/( mmol/L-1)
    1
    1
    0.25
    1
    2
    1
    0.25
    1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
    A. Ca2+ B. SO42- C. Zn2+ D. H2P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中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基本元素:C、H、O、N(90%);
    2、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3、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微量元素意味着植物细胞需求少,吸收少。
    【详解】Ca、S、O、H、P均属于大量元素,因此植物根细胞对Ca2+、SO42-、H2PO4-的吸收量较多。Zn属于微量元素,所以植物根细胞对Zn2+的吸收量最少。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 胆固醇、核苷酸、氨基酸 B.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葡萄糖
    C. 淀粉、脂肪、脱氧核糖 D. 性激素、纤维素、胰岛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有些含有S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详解】A. 胆固醇元素组成是C、H、O,氨基酸和核苷酸组成元素都含有N,A错误;
    B. 葡萄糖只含C、H、O,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都含有N,B错误;
    C. 淀粉、脂肪、脱氧核糖都只含C、H、O,C正确;
    D. 性激素属于固醇,纤维素是多糖,两者都只含C、H、O,胰岛素含有N,D错误。
    8.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也为细胞提供生存的液体环境,所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氨基酸
    C. 核酸能贮存遗传信息,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含有DNA
    D. 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原因是糖类所含能量比脂质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内的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及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运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遗传信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详解】A、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也为细胞提供生存的液体环境,所以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
    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正确;
    D、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含能量高,D错误。
    故选D。
    【点睛】
    9. 下列关于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种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氮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C.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 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这样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人体的氨基酸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等。
    【详解】A、C、H、O、N四种元素是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氨基酸的R基中可能含有S、Fe等元素,A错误: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在于R基种类不同,B正确;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错误;
    D、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可以在体内合成,有的不能在体内合成,这样的氨基酸必须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B.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 细胞壁为细胞骨架,起支持保护作用
    D. 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
    4、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详解】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由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构成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作用,A正确,C错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以基本骨架为例,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细胞骨架,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解答,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壁位于细胞膜的外面
    B. 植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含有多糖
    C.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 细胞壁作为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多糖)和果胶,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详解】AC、植物细胞壁位于细胞膜的外面,起支持和保护作用,AC正确;
    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纤维素属于多糖,B正确;
    D、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不能作为系统的边界,D错误。
    故选D。
    12.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B. 人红细胞的脂质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排列为两层
    C. 根据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
    D. 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实验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之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可以流动,大部分的蛋白质也可以流动。
    【详解】A、根据相似相融的原理,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的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A正确;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结构中只有一层细胞膜,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
    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C错误;
    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13. 下列有关生物膜或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和线粒体内膜上分别存在催化ATP分解及合成的酶
    B.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C. 细胞间信息传递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蛋白
    D. 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有的通过核孔进行,有的通过核膜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部分物质进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ATP水解提供;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场所,其过程会产生ATP。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直接交流、间接交流、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不需要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详解】A、根据分析,细胞膜和线粒体内膜上分别存在催化ATP分解及合成的酶,A正确;
    B、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功能,生物膜上的酶具有催化作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信息传递有关,所以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和信息传递等功能,B正确;
    C、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一般依赖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蛋白,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C错误;
    D、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行,小分子物质通过核膜进行,D正确。
    故选C。
    14. 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
    A. 纸层析法 B. 沉淀法 C. 差速离心法 D. 化学分离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因为各种细胞器的密度不同,用差速离心法可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
    【详解】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分离细胞器,A错误;
    B、沉淀法不能分离细胞器,B错误;
    C、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C正确;
    D、化学分离法不能分离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15.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组成
    B. 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 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D. 呈透明的胶质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等,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是代谢的主要场所。
    【详解】A、细胞质基质是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A正确;
    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正确;
    C、活细胞内,细胞质基质是呈不断流动的胶质状态,C错误;
    D、细胞质基质呈透明的胶质状态,也称为细胞溶胶,D正确。
    故选C。
    16. 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DNA分子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核 ②细胞溶胶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线粒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
    【详解】①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①正确;
    ②细胞溶胶不含DNA,②错误;
    ③根尖分生区不含叶绿体,③错误;
    ④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不含DNA,④错误;
    ⑤线粒体含少量DNA和RNA,⑤正确。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7. 据图分析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②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
    B.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的细胞器是④
    C. ①和③是同一种细胞器的两种不同类型
    D. 图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⑤且在原核细胞中也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为高尔基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叶绿体,⑤为核糖体。
    【详解】A、②是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A正确;
    B、叶绿体为绿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而图示中其他细胞器需要经染色或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B正确;
    C、①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是两种不同的细胞器,C错误;
    D、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图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⑤核糖体,且在原核细胞中也有,D正确。
    故选C。
    18. 南宋女诗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了千古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 )
    A. 细胞质和叶绿体 B. 叶绿体和线粒体
    C. 叶绿体和液泡 D. 细胞质和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BCD、“绿肥红瘦”中的“绿”的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绿肥红瘦”中的“红”是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19. 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核膜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结构分类: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单层膜: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细胞膜;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详解】A、图示为叶绿体的两层膜结构,A错误;
    B、图示为单层膜结构,核膜属于双层膜结构,B错误;
    C、图示为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C错误;
    D、图示为核膜结构,核膜上有核孔,D正确。
    故选D。
    20. 细胞中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的结构是( )
    A. 溶酶体 B. 高尔基体 C. 内质网 D. 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
    【详解】溶酶体中有很多的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A正确。
    故选A。
    21. 对于细胞精妙的结构,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在著作中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理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是细胞中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叶绿体的基粒的类囊体薄膜
    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C. 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细胞膜等细胞器参与
    D. 叶肉细胞内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组成;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控制细胞的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
    3、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运输到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再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最终运出细胞外,此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
    4、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基粒都是为了增大膜面积,增加酶的附着位点。
    【详解】A、生物膜系统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也包括叶绿体的基粒的类囊体薄膜,A 正确;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正确;
    C、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有核糖体、内质同、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参与,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
    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的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增大了内膜的表面积,而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内膜上附着着很多相关的酶,因此也可以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D正确。
    故选C。
    22. 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的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也无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及时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恢复正常生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虽然含有遗传物质,但不能单独生活
    B. 无核的细胞质仍能存活,说明细胞质可以独立生活
    C. 细胞核控制着生命活动,蛋白质承担生命活动
    D.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结构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必须要保证细胞的完整性。
    【详解】A、细胞核依靠细胞质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没有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A正确;
    B、由于细胞质中已合成的蛋白质仍能发挥作用,所以细胞去核后仍可以生活一段时间,但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决定作用,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质无法长时间存活,B错误;
    C、细胞核控制着生命活动,蛋白质承担生命活动,C正确;
    D、变形虫去除细胞核以后,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存活一段时间后最终死亡.但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又能够恢复生命活动,生活正常,这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结构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B。
    23. 某同学在学过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了真核细胞的模型。该模型属于
    A. 物理模型 B. 概念模型 C. 数学模型 D. 软件模型
    【答案】A
    【解析】
    【分析】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详解】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的真核细胞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4. 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B. 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C. 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D. 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胀破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详解】水分子出入细胞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出入细胞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人体红细胞最适溶液环境与0.9%生理盐水相当,低于此浓度细胞吸水,高于此浓度细胞失水。
    故选A。
    考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点评:人体红细胞没有细胞壁,在低于或高于细胞质浓度的溶液中会吸水涨破会失水皱缩。
    25.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是指( )
    A. 细胞质与细胞膜之间发生分离
    B. 细胞质与细胞壁之间发生分离
    C.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发生分离
    D. 液泡膜与细胞壁之间发生分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详解】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现象。
    故选C.
    26. 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有大液泡、生活状态的细胞、膜内外有浓度差,①③分别不满足第一、第二条件,因此可以产生如题的现象;⑤是植物细胞在KNO3一类溶液中发生的特殊现象,原因是一段时间后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使细胞内浓度逐渐高于外界浓度,导致细胞重吸水恢复原状。
    【详解】①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不能发生渗透作用,也就没有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①正确;
    ②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细胞应该失水,发生质壁分离,②错误;
    ③根尖分生区细胞是幼小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同样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③正确;
    ④植物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则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质壁分离,④错误;
    ⑤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在浓度大于细胞液的硝酸钾溶液中,由于渗透作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又由于植物细胞主动吸收溶液中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最终导致细胞液浓度大于硝酸钾溶液,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又会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⑤正确。
    所以①③⑤正确,故选B。
    【点睛】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并正确分析选项是关键。
    27. 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该过程中没有发生( )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自由扩散 D. ATP水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由于细胞不断的吸收硝酸钾,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渗透作用),然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消耗能量,当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不发生协助扩散。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8. 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胞吞和胞吐作用过程中都能形成囊泡 B. 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 胞吞和胞吐作用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都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胞吞的过程是: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胞吐的过程是: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详解】A、胞吞与胞吐作用过程中都会形成囊泡,A正确;
    B、胞吞和胞吐不属于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B错误;
    C、胞吞和胞吐需要膜成分形成囊泡,依赖于膜的流动性,C正确;
    D、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
    29.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B. 酶具有催化作用
    C. 酶只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D.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故酶是活细胞产生的,A正确;
    B、酶都具有催化作用,B正确;
    C、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外均可发挥作用 ,C错误;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的是RNA,D正确。
    故选C。
    30. 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这种比喻的依据是
    A. ATP是细胞中的储能多糖
    B. ATP是细胞中唯一的储能物质
    C. ATP与ADP的互相转化可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D. 在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不需要酶催化
    【答案】C
    【解析】
    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很容易水解和合成,水解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故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故选C。
    31. 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在动物细胞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B. 图1中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C. 图2中反应是可逆反应
    D. 图2中反应向左进行时,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1:该图为ATP的结构式,图中的A不同于ATP中的A,图中的A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图2:ATP和ADP转化过程中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构成ATP的糖为核糖,A错误;
    B、图1中A代表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B错误;
    C、图2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不属于可逆反应,C错误;
    D、图2中反应向左进行时,ATP合成,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D。
    32. 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B. ATP含有核糖,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
    C. 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参与
    D. 酶和ATP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高尔基体加工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所以称之为三磷酸腺苷;对于所有的生物来讲,几乎所有的细胞都是由ATP来直接供能的,因此ATP被称为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
    【详解】A.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但是ATP没有,A错误;
    B.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而RNA含有核糖,B错误;
    C.酶(蛋白质或RNA)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也需要酶的催化,C正确;
    D.酶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或细胞核,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ATP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不需要高尔基体加工,D错误。
    故选C。
    33.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 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来源
    C.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更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不能选用碘液。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途径包括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详解】A、蔗糖及其蔗糖的水解产物均不能与碘液反应,故不能用碘液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A错误;
    B、无氧条件下,叶肉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错误;
    C、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反应相联系,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更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D。
    34.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啤酒、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B. 铁钉扎脚形成较深的伤口,应保持通气,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C. 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发酵罐,在控制无氧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味精
    D. 对植物来说,土壤板结时应及时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防止植物发酵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2)植物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醋酸杆菌呼吸产生醋酸。
    【详解】A、啤酒、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产物—酒精和醋酸,A正确:
    B、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故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应保持通气,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生存和繁殖,B错误;
    C、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状杆菌(好氧细菌)和发酵罐,在有氧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味精,C错误;
    D、对植物来说,土壤板结时应及时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防止植物酒精中毒,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及产物,掌握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5. 有关高等动物细胞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细胞呼吸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机体在剧烈运动时可通过分解乳酸释放部分能量
    B. 若细胞呼吸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 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都可产生[H]
    D. 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存储在ATP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酶 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
    ③24[H]+6O2 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
    2、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 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4[H] 2酒精+2CO2(细胞质基质)
    或2丙酮酸+4[H] 2乳酸 (细胞质基质)
    【详解】A、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可由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提供,而不是分解乳酸提供,A错误;
    B、高等动物细胞无氧呼吸时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不能确定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可产生[H],C正确;
    D、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存储在ATP中,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对细胞呼吸及其应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36. 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被称为呼吸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酵母菌置于葡萄糖溶液中培养,通入少量空气,呼吸熵大于1
    B. 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的呼吸熵大于1
    C. 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呼吸熵低于1
    D. 对于只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生物,氧气浓度对呼吸熵基本没有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可利用糖类和脂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由于脂肪中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故氧化分解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消耗的氧气比糖类多。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为1,脂肪氧化分解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低于1。
    【详解】A、将酵母菌置于葡萄糖溶液中培养,通入少量空气,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消耗的氧气,呼吸熵大于1,A正确;
    B、人在剧烈运动时,只有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骨骼肌细胞的呼吸熵等于1,B错误;
    C、由于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大于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呼吸熵低于1,C正确;
    D、氧气浓度只影响呼吸速率,不影响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比值,所以对于只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生物,氧气浓度对呼吸熵基本没有影响,D正确。
    故选B。
    37. 下表是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量(mo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量(mol)
    9
    6.5
    6
    0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
    B. 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在线粒体中产生了6mol二氧化碳
    C. 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了9mol的氧气
    D. 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了5mol的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目中产生CO2量应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总量,酵母菌无氧呼吸为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生成2分子的酒精分子和两分子的CO2,故可以通过产生酒精量计算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
    【详解】氧浓度为a时,产生CO2量=产生酒精量,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6.5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2.5-6.5=6moL,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中,B正确;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9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5-9=6mo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与消耗的O2量相同,消耗O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正确;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30mol,则消耗了5mol的葡萄糖,葡萄糖不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是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38. 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隔绝O2的一组与通入O2的一组互为对照,都是实验组
    B.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则说明酵母菌存在无氧呼吸
    C. 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判断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D.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答案】C
    【解析】
    【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详解】A、隔绝O2的一组与通入O2的一组互为对照,都是实验组,此实验称为对比实验,A正确;
    B、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则说明有酒精的生成,说明酵母菌存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
    C、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判断是否有二氧化碳的产生,但酵母菌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正确。
    故选C。
    39. 如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则在O2浓度为a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C.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D.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 O2吸收量”表示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 CO2释放量”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CO2的量。在O2浓度为a时, XY=YZ ,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详解】A、在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相等,根据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和无氧呼吸(C6H12O6→2CO2)的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A错误;
    BC、在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相等,有氧呼吸过程中,1mol葡萄糖分解可以释放2870KJ的能量,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195.65KJ的能量,虽然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三倍,但仍然是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多,B错误,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在O2浓度为a时, XY=YZ ,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相等,D错误。
    故选C。
    40. 下图表示萌发玉米种子在不同的氣浓度下O2吸收速率和CO2生成速率的变化,假设呼吸底物为糖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各O2浓度下,玉米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都有[H]和ATP的生成
    B. 萌发玉米种子在O2浓度为e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 在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相等
    D. O2浓度在小于b时.玉米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O2浓度为a时O2吸收速率为0,说明此时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O2浓度为b、c、d时CO2生成速率>O2吸收速率,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O2浓度为e、f时CO2生成速率=O2吸收速率,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A、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能产生[H]和ATP,所以图中各O2浓度下,不管进行哪种呼吸方式,玉米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都有[H]和ATP的生成,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萌发玉米种子在O2浓度为e时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相等时,在O2浓度为b时接近 ,C错误;
    D、O2浓度为a时O2吸收速率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在小于b时.玉米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很弱,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玉米种子随着O2浓度的改变,利用O2吸收速率和CO2生成速率数值关系,来判定呼吸方式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二、简答题
    41. 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组成这三种物质的单体都是________。
    (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种。
    (3)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时,产物是_____________,如图方框内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4)写出图丁中由b形成B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将图丁染色体的成分C提取出来,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_种。细胞中的RNA与C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要全面)。
    【答案】 (1). 纤维素 (2). 葡萄糖 (3). 核苷酸 (4). b (5). 8 (6). H2O和二肽 (7). -CO-NH- (8). 氨基酸 (9). 多肽 (10). 蛋白质 (11). 6 (12). 核糖和尿嘧啶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甲图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结构模式图,它们都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乙图是核酸的部分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聚体;丙图中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含有3个肽键。图丁中A为淀粉,B为蛋白质,C为DNA,d为雄性激素。
    【详解】(1)图甲的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纤维素,纤维素不作为能源物质,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组成这三种物质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图乙所示化合物为核酸的一条链的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可用图中字母b表示,在人体细胞中共有8种,即4种核糖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3)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时,产物是二肽和水,如图方框内的结构简式是-CO-NH-,表示将两个氨基酸相连的结构。
    (4)图丁中b为氨基酸,B为蛋白质,由b形成B的结构层次为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5)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根据元素组成可知C为DNA,DNA彻底水解可得到A、T、G、C四种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共六种化合物。RNA与DNA相比,RNA特有的成分为核糖和尿嘧啶。
    【点睛】本题结合多糖结构模式图、核酸分子片段结构图和肽链结构图,考查糖类的种类及功能、核酸分子结构特点、蛋白质合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明确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识记核酸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42.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不同方式,图10是细胞膜上钠钾泵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运输方式a是_____,运输方式b是_____。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最大转运速率与______有关。
    (3)钠钾泵的作用:①作为_____,分别与Na+、K+相结合,从而协助Na+、K+运输;②催化_____,为Na+、K+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4)图1、图2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功能。
    【答案】 (1). 自由扩散 (2).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3). 葡萄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4). 载体蛋白 (5). ATP水解 (6).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
    分析】

    【详解】(1)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3)由图可知钠钾泵的作用:①作为载体蛋白,分别与Na+、K+相结合,从而协助Na+、K+运输;②催化ATP水解,为Na+、K+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4)图1、图2体现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
    43. 石油降解菌能够通过产生酶对石油进行分解。某科研公司研发了两种石油降解产品BDB-m生物降解菌(厌氧型)和BDB-a生物降解菌(好氧型)。图甲为不同条件下,某种降解菌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1)图甲中相关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使用的降解菌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采用特定的方法提取到了(1)中降解菌所产生的分解石油的酶,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温度对该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乙所示。当温度偏离37 ℃时,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①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不可逆失活;②抑制了酶的活性,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则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当温度为T1和T2时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以下是某同学的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其中实验思路中有一处不足,预期结果及结论中也有一处不足,请将这两处进行修正。
    实验思路:取该酶分为甲、乙两份,甲组放在温度T1条件下、乙组放在温度T2条件下进行处理。相同时间后将甲、乙两组温度同时调至37 ℃,再分别定量测定酶促反应速率,比较其变化。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甲组速率变为a,乙组速率仍为b,则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高温破坏酶的结构;若甲组速率仍为b,乙组速率变为a,则低温破坏酶的结构,高温抑制酶的活性。
    修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pH和污泥含水量 (2). BDB-m生物降解菌 (3). 污泥含水量越高,生物降解菌接触到的空气越少,而2天后的石油含量却更低,说明该实验用的是厌氧菌 (4). 应取适量该酶均分为甲、乙两等份 (5). 预期结果及结论不全面,应添加若甲、乙两组速率都为b,则高温、低温均破坏酶的结构;若甲、乙组速率都变为a,则高温、低温均抑制酶的活性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甲: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污泥含水量和pH值,观测指标是2天后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图乙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相关实验的自变量为pH和污泥含水量,由于污泥含水量越高,生物降解菌接触到的空气越少,而2天后的石油含量却更低,说明该实验用的是厌氧菌,即该实验中使用的降解菌最可能是BDB-m生物降解菌。
    (2)该实验目的是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温度对该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自变量为温度,而酶的数量为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所以应取适量该酶均分为甲、乙两等份。当温度偏离37℃时,即高于或低于该温度酶促反应速率都会下降,其原因可能是:①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不可逆失活;②抑制了酶的活性,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即存在高温和低温都抑制酶活性;高温和低温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高温破坏酶的结构;低温破坏酶的结构,高温抑制酶的活性,四种可能的情况,故实验中的预期结果及结论不全面,应添加若甲、乙两组速率都为b,则高温、低温均破坏酶的结构;若甲、乙组速率都变为a,则高温、低温均抑制酶的活性。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曲线图,特别是温度和pH两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记忆相当于长时记忆,D错误,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