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李端诗歌
展开诗歌专题训练----李端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芜城
李端
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芜城,即荒芜的城市。昔日繁华之地而今变成荒草蔓生的废墟,极易令人感慨。
B.颔联中的问句,既凸显了诗人的感情起伏,同时又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颈联描写空中寒风萧飒,地上荒草没路,通过想象间接描写了芜城的荒芜冷寂。
D.尾联中明月当空,人迹已绝,鬼魂横行的情境描绘,渲染了芜城阴森恐怖的气氛。
2.本诗与杜甫《春望》都通过描写春日的凄惨破败景象,抒发兴衰感慨,但两诗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闺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注】①不忿:不满,恼恨。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为《闺情》,作者是以闺中少妇的口吻架构全诗。诗歌情感已在题目中暗暗溢出。
B.诗人抓住“月”“星”“天”“灯”“梦”等意象,巧妙渲染出无比哀伤的抒情氛围。
C.诗歌第三句属于细节描写,写出了女主人公听到门前的声响急匆匆地披衣迎夫的一幕。
D.诗歌语言明白晓畅,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委婉细腻地写出闺中少妇盼望丈夫回家的情景。
4.诗歌第四句女主人公移情于“鹊”,请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腾儿①(节选)
李端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②城头发。
【注】①本诗写的是西北少数民族一位善于歌舞的青年艺人。当时,河西、陇右一带二十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该地区的许多胡人沦落异乡,以歌舞谋生。②画角:古管乐器,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明胡腾儿籍贯,并运用比喻,描写他肌肤洁白如玉,鼻端高耸如锥的外貌特征。
B.三、四句描写胡腾儿朴素的服饰:身穿桐布制成的轻衫,腰间系着绣有葡萄图案的长带。
C.五、六句写胡腾儿表演前的自述和表演的开始:他用其本土语言诉说着家乡沦亡的悲苦之事。
D.七、八句描写胡腾儿踏着花毡,舞得脸上的汗水伴着红粉流淌,而观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6.诗歌最后两句“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与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
李端
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
乳燕拾泥依古井,鸣鸠拂羽历花林。
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
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点明了地点、人物、事件,“喜”字是全诗的灵魂,各联都围绕着它而写。
B.“青青麦垄”“新草”“乳燕拾泥”等表明这是春天,写出了野寺周围的环境特点。
C.“千年”夸张地写苔藓生命之长久,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在病中希望长寿的心理。
D.“忽”字表明卢纶来访出乎意料,可见作者平时孤寂,这表现了他的惊喜之情。
8.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①
李端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②。
(注)①唐大历末年,李端由校书郎外放任杭州司马,司空曙(字文明)等友人仍留在长安,此诗作于李端前往杭州赴任途中。②登楼,汉末王粲避乱荆州,曾作《登楼赋》。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离开京城长安后的离愁别绪,以夸张之语表达诗人对昔日酬唱欢洽的日子的眷恋之情。
B.颔联虚实结合,运用对写手法,既写秦地故人思念自己以致忧思成梦,又写自己孤舟远行夜雨寒凉的独自叹息。
C.尾联用典抒情,用王粲登楼作赋之典,既抒发诗人去国怀乡、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又含蓄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D.全诗感情真挚,笔法细腻,首尾两联是“情语”,中间两联是“景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令人荡气回肠。
10.有人说,本诗颈联艺术性最强。请简要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巫山高
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注】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出语自然,言题中之“高”字;着一“皆”字,更显巫山十二峰之高。
B.三四句写巫山云雾缭绕遮住太阳,兼寒风细雨,喻诗人才华埋没的悲惨命运。
C.七八句清空中蕴悲凉,其中的“楚官”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怀古之思,愁绪倍增。
D.全诗前三联写景,末联触景生情,营造了一种清寒空蒙的意境,艺术特色鲜明。
12.请从写景的角度方面赏析“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两句的精妙。
【答案】
1.C“通过想象间接描写了芜城的荒芜冷寂”错误,“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大风吹拂着生长在城墙边的树木,野草淹没了城边的大路,两句是诗人实写芜城的荒寂,并非想象描绘。
2.①《芜城》前四句是情理之语,缘情而见景;《春望》开篇即写春望所见之景,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②《芜城》后面四句反而写景,作者只以荒草漫路、精灵来去,把芜城的败象写透;《春望》后四句写情,诗人内心焦虑、痛苦和愁怨,显示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情感。
3.B“无比哀伤的抒情氛围”错误,主要是用这些意象烘托闺中思妇因思念而彻夜难眠的情境氛围。
4.①恼恨忧伤,喜鹊是无辜的,早晨的“鹊声”带来的本该是喜气,只不过由于丈夫不归,因而显得恼恨且忧伤。
②对丈夫深深的爱,女主人公满心欢喜披衣而望,却失望而回,体现出对丈夫深切的爱。
③痛苦与怨叹,女主人公独守空房的痛苦和对命运不公的怨叹皆在尾句流露。
5.D“而观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对象错误。“扬眉动目”指胡腾儿舞蹈时的面部表情,不是指观众的神态。句意:胡腾儿踏着花毡,扬眉动目,舞得脸上的汗水伴着红粉流淌,头上所戴的饰有珠宝的帽子都偏了。
6.①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②本诗以观者在舞蹈结束后才听得“呜呜”的画角声来烘托舞者舞技的超绝,白诗以东船西舫的人们都陶醉在琵琶声中的情景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7.C“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在病中希望长寿的心理”理解有误。“千年”夸张的写苔藓的生命之久,并不是作者想要长寿,而是苔藓在这里长了这么长时间依旧无人问津,写环境的荒凉以及作者自身的孤独,故“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在病中希望长寿的心理”理解错误。
8.①点出古寺,照应了题目。
②它以麦垄、白云、新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明丽可爱的春天景色,衬托了作者因为友人来访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③清新的景色,轻快的语调,为全诗定下了欢悦的感情基调。
9.B“运用对写手法,既写秦地故人思念自己以致忧思成梦”错,颔联描写诗人独自在“凉雨”“孤舟”之中,与遥远的“秦地故人’’只能在“梦”中相会,愁绪绵绵,夜不能寐的苦思之情景。是写诗人自己的忧思,不是对写。
10.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溪水应潮入海,富有情味,明写景而实抒情;上句以万水朝宗象征诗人留恋都城,下句以独树叶流象征诗人孤舟漂泊的处境。
11.B三四句继续写山之高,没有“喻诗人才华埋没的悲惨命运”。
12.视听结合,听到的是猿声凄厉,在峡谷中久久不绝;看到的是树色依稀,与朦胧的天色融为一体。这两句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凄切寒暗,使诗人不禁生发出悲怆哀愁之情。(或“声色结合”“动静结合”,任一角度,言之成理,皆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徐玑诗歌: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徐玑诗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郑谷诗歌: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郑谷诗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崔涂诗歌: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崔涂诗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