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1 平行线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3.经历观察模型教具的演示与画图等操作,及交流与归纳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对平行线本质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或推理过程. 课前准备 平行线演示模型、三角尺、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交线,你还记得什么是相交线吗?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看图片中存在的是相交线吗?(出示教材第11页图5.2-2). 学生:不是. 教师追问:它们与相交线有什么不同?在实际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交点个数.这些直线没有交点. 教师总结:这样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板书课题:5.2.1平行线) 设计意图 由于平行线的概念属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小学已经学过),这样导入开门见山,直指课题.借助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导入,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 导入二: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相交线的有关知识,你们还记得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吗?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生: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位置关系.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相交,还有其他的位置关系吗? 教师出示平行线演示模型(如图1)并提问: 把三根木条想象成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直线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直线c的右侧与直线b相交的过程中(演示转动过程),是否存在a与b不相交的位置? 图1 一位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顺时针转动a时,直线a与直线b的交点从在直线b上B点的左边逐步远离B点,然后交点变为在B点的右边逐步接近B点.继续转动下去,a与b的交点就会从B点的右边又转到B点的左边,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直线b与直线a都有交点,但可以想象一定还存在一种直线a的位置,它与直线b没有交点. 教师总结:在木条转动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直线a与直线b没有交点的情况,我们把这种位置关系叫做平行,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5.2.1平行线) 设计意图 借助“三线八角”的数学模型引入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并感知两条直线“不相交”,这样不仅体现了“模型”思想,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平行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们知道什么样的线是平行线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这里“∥”是平行的符号. 教师:对于平行线这个几何图形,你认为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给予肯定表扬并板书特征:①在同一平面内;②两条直线不相交. 教师追问:请判断“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这句话是否正确? 学生回答:不正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教师追问:大家能举例说明“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吗?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室内现有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形模型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在同一平面内,根据两直线的交点情况来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即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时相交,没有交点时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和相交. 设计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权,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两个问题中为什么都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进行解释,让学生在认识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不同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要向学生说明,我们所说的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探究点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教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平行线演示模型(如图1).在转动教具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a与b平行?(动手操作) 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后讨论得出结论:只有一个位置能使a与b平行. 教师追问:从中,同学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你能自己画图说明这个结论吗? 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在转动木条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位置能使a平行于b,也就是说在直线外只有一条直线与之平行.那么,如何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呢?(教师出示问题) 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及点B,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图2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有:一“落”(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尺,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尺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教师:通过作图我们发现,过点B作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学生:能画一条. 教师:过点C作直线a的平行线呢? 学生:也只能画一条. 教师:这与上面“转动木条”得出的结论相同吗?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引导最后归纳: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就是平行公理.(教师板书) 教师: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与“有且只有”相关的一条性质.你们还记得它的内容吗? 学生: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是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教师:试着比较一下平行公理与垂线的性质的异同点. 学生归纳,教师引入,最后得出结论.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而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外,也可在直线上.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过点C画的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画的平行线平行吗? 学生:b和c也是相互平行的. 教师:你能试着总结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总结,教师适当引导,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教师:结合图3,我们如何用符号语言表述平行公理的推论. 图3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果b∥a,c∥a,那么b∥c. 教师追问:如果多于两条直线,比如三条直线a,b,c与直线l都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互相平行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依据平行公理的推论,我们可以得到这三条直线也相互平行,这就是平行线的传递性. 设计意图 借助模型来引入平行公理,使学生对平行公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进而通过画图验证,类比总结得出平行公理,使学生对平行公理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善于类比的思想和语言的规范性.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画图时要使用工具,不能徒手画,因此在画图之前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线的画法,为学生下面的画图探究做好准备.平行公理的推论是今后证明两直线平行的方法之一,因此让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可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为今后的推理做准备,初步应用练习让学生在反复运用平行公理的推论中掌握平行公理的推论以及说理的规范性. 新知应用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③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④若a∥b,b∥c,则a∥c.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没有明确要经过的这“一点”是否在已知直线外,因此不符合平行公理的条件,故①错误;②是平行公理推论的简洁说法,故②正确;③与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故③错误;④是平行公理推论的符号语言描述,故④正确. 答案:D 例2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a,b,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a,b的位置关系. (1)如果它们没有公共点,那么 . (2)如果它们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 . (3)如果它们有且只有一个交点,那么 . (4)通过平面内的同一点画它们的平行线,能画出两条,则 . (5)过平面内的不在a,b上的一点,画它们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则 . 答案:(1)a∥b (2)a∥b (3)a和b相交 (4)a和b相交 (5)a∥b 师生活动:学生对问题逐个回答,教师适当引导、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习题,加深学生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认识,深入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了哪些内容? 2.本节课你认为自己解决的最好的问题是什么? 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还存在哪些疑问? 布置作业 教材第17页习题5.2第11题 板书设计
|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521《平行线》课件pptx、521《平行线》导学案doc、521《平行线》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1 平行线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1 平行线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521平行线pptx、521平行线导学案doc、521平行线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521平行线》精品课件pptx、《521平行线》同步练习docx、《521平行线》精品教学方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