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地理 同步练习 单元和阶段检测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第02章 地球上的大气(B卷提升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3章 地球上的水(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3章 地球上的水(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单元测试4地貌 A卷-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文件包含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docx、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基础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某种辐射或作用。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字母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A.B—大气辐射 B.C—大气反射 C.G—地面辐射 D.F—大气吸收2.下列关于D辐射,说法正确的是A.D辐射仅仅发生在夜晚 B.D辐射量,阴雨天必定大于晴朗天C.D辐射能延缓地面的降温速度 D.D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读下图,完成3—4题。3.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A.Pa>Pb;Ta>Tb B.Pa<Pb;Ta<Tb C.Pa<Pb;Ta>Tb D.Pa>Pb;Ta<Tb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a与b、c与d之间的稳定风向分别为A.西南风、东风 B.东北风、东风 C.东北风、南风 D.西南风、南风读图,完成5—6题。5.图中曲线表示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的高度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6.对图中甲、乙两处的正确叙述是A.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 B.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C.甲、乙两处同为下沉气流 D.甲处热量主要来自短波辐射下左图为热岛强度(UHI)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为我国华北某特大城市热岛效应强度(UHI)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一年中,该城市A.秋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强 B.春季多大风降低了热岛效应强度C.中午前后强度最大 D.日较差小于年较差8.由右图可以判断,该城市的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表明A.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B.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C.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D.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C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C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9—10题。[来源:学*科*网]9.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 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 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10.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科研观测表明,夏季我国西北地区范围较大的绿洲农田、湖泊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显著偏低,甚至可低30°C左右,蒸发量约小50%,湿度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大。这是由于绿洲、湖泊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被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据此完成11—12题。11.夏季我国西北绿洲及周边沙漠地区“冷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有①绿洲热容量大,升温慢 ②绿洲地表植物蒸腾量大③沙漠热容量小,升温快 ④沙漠上空大气削弱作用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白天“冷岛效应”的形成有利于A.抑制绿洲地表水分蒸发 B.迅速降低沙漠地表温度C.增加沙漠地区白天降水 D.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甲)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图乙)。完成13—14题。[来源:学科网ZXXK]13.影响该时段数据变化(图乙)的因素是①纬度 ②太阳高度 ③下垫面状况 ④天气状况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4.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A.将瓶子悬空放置 B.将内瓶底涂成黑色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16.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字母表示风向的是A.a B.b C.c D.d18.导致字母a所代表的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太阳辐射的纬度不均 B.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C.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D.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完成19—20题。19.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B.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遏制光化学反应发生 D.促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0.目前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C.北美大陆上空 D.南极附近上空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和“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以下问题。(14分)(1)若让你在左图中画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圈层的界线,你认为容易画吗?为什么?(4分)(2)水圈是由各种水体构成的,其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分)(3)有人说“生物圈只包括各种不同的生物”。你同意吗?请说说明理由。(4分)(4)右图中A为_______层,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__。(2分)(5)从飞机起飞到平稳飞行,舱外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 22.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在下图中用实线绘制出4000m高度的等压面分布状况(不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
(2)比较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____________。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______,N代表______(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6分)(3)分析乙图中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4)分别写出乙图中P1、P2、P3、P4四点的风向。(2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下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可分解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地面”三个环节。下图示意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来源:Z。xx。k.Com](1)简述深秋晴朗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危害的原因。(4分)(2)分析主人公朱开山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柴草的作用。(4分)(3)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