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3章 地球上的水(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3章 地球上的水(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4章 地貌(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4章 地貌(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5章 植被与土壤(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单元测试4地貌 A卷-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测试卷
单元测试4地貌 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排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物理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2.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
A.东西向 B.南北向
C.西北—东南向 D.东北—西南向
【答案】1.B 2.C
【解析】1.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力侵蚀岩石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雅丹地貌中,高起的风土墩即风蚀垄,呈长条形,排列方向与主导风向平行。据图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西北地区,风口为乌尔禾魔鬼城西北方向,可判断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一东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拱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完成下面小题。
3.“蓝窗”的形成过程中( )
A.海水沉积起主导作用 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C.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D.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4.下列地貌与“蓝窗”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风蚀柱 B.海蚀崖 C.沙滩 D.石笋
【答案】3.C 4.B
【解析】3.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的尽头的景点,图中显示,“蓝窗”景观中石柱临近海面的地方小,由此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正确;“蓝窗”景观是一个突出的岩石景观,因此海水沉积不可能起主导作用, A错误;“蓝窗”景观位于海边,风力较大,风力侵蚀起到一定作用,但与海浪相比,风力不是主导作用,B错误;“蓝窗”景观不在河流之中,因此流水侵蚀对该景观没有影响, D错误。故选C。
4.根据上一题的判断可知,“蓝窗”景观主要是海浪侵蚀的结果。沙滩是海水沉积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 A错误;海蚀理是海水侵蚀的形成的典型地貌,与“蓝窗”景观成因相同,B正确;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C错误;石笋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与“蓝窗”不属于同一类型, D错误。故选B。
下图是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图中显示的该地地貌是( )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冲积平原 D.沙滩
6.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答案】5.B 6.D
【解析】5.图中显示的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为河口三角洲地貌,故B正确。冲积扇一般位于山麓地带,故A错误。冲积平原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不是河口地区,故C错误。沙滩是海浪的堆积作用形成,一般位于海边,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6.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此处地形平坦开阔,加上海水顶托,水流速度慢,流水堆积作用显著,便形成河口三角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我国某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B.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C.外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内力作用进行得很慢 D.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
8.形成图示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地区分别是( )
A.风力侵蚀;西北地区 B.河流堆积;东北地区
C.岩层挤压;西南地区 D.火山喷发;东南地区
【答案】7.D 8.A
【解析】7.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误;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B错误;外力作用进行得相对较慢,内力作用进行得相对较快,C错误;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D正确。故选D。
8.图中景观为风蚀蘑菇,因风力侵蚀而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
牛扼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导致牛扼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10.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答案】9.A 10.B
【解析】9.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随着凹岸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或随着河道弯曲,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来的曲流就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因此大致牛轭湖与河道分离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符合题意;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地壳下陷都不是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原因,排除B、C、D,本题选A项。
10.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B正确;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C错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水流动速度增加,A错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水流动速度增加,不利于河道淤积,D错误。故B符合题意。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1.A 12.C
【解析】11.由图可看出,该河段为河流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因此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A①④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由图乙可知,P岸堆积,T岸侵蚀,图甲中的①和③符合此特征。②④不符合此特征。 C①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唤起了人们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还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答案】13.A 14.B
【解析】13.图①②③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天生桥、峰林等地貌,为地上喀斯特地貌。图④为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为地下喀斯特地貌。A正确。故选A。
14.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位于地下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为地下溶洞景观,B正确。故选B。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石笋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一种地貌景观,该景观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哪种岩石形成( )
A.玄武岩 B.石灰岩 C.板岩 D.石英岩
【答案】15.D 16.B
【解析】1.根据图中的景观分析,①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外部;②是断层构造,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的,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③是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④是火山地貌,是内力作用的表现,所以能量是来源于地球内部。②④正确,故选:D。
2.石笋是我国西南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里的景观有石笋、石柱和钟乳石等,这是石灰岩被流水溶解侵蚀形成的,B正确。玄武岩、板岩和石英岩无法形成喀斯特地貌,ACD错误。故选:B。
读“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17.左图的岩石类型属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形成左图中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7.B 18.B
【解析】17.结合材料可知左图中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对应右图中乙,而甲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丁为变质岩,丙为沉积岩。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8.形成左图中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形成它的地质作用应该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②,B正确。①是各类岩石形成沉积物堆积,因此①应为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A错误;③是喷出型岩浆岩和沉积岩形成变质岩,是变质作用,C错误;④是沉积物堆积形成沉积岩丙,是外力堆积作用,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答案】19.A 20.D
【解析】19.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故选A。
20.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研学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与图中虚线所表示的分界线相吻合的地理事物是( )
A.分水岭 B.山谷
C.河流 D.纬线
22.有关图中区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
B.图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
C.M地区的耕地,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盐碱化
D.绿洲所处地形为冲积扇
【答案】21.A 22.B
【解析】21.图中河流支流从虚线处流向南方,虚线为河流源头地区,地势高,在山下形成冲积扇,可判断为分水岭。结合图中经纬度分析,该地位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南麓。北部虚线为分水岭。故A项正确。
22.河口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该地位塔里木盆地北部冲积扇,故B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5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见下图)。
考察报告
2018年11月17日晴13℃风力2—3级
考察地点概况: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洞穴景观,是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考察记录单:
地点 | 孤山幕 | 石花洞 | |
类型 | 地表岩溶地貌 | 地下溶洞洞穴 | |
地貌景观(素描图) | |||
地貌景观描述 | 形态 | ① | 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
物质组成 | 石灰岩为主 | 石灰岩为主 | |
色彩 | 若石呈灰褐色,可见漫山红叶 | 若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 | |
地貌形成条件 |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 |
拓展学习:我国地城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搜集四幅地貌景观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
(1)考察记录单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__(双项选择题)。(4分)
A.奇峰林立B.冰川广布C.地势平坦D.地表崎岖
(2)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分)
(3)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4分)
(4)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4分)
【答案】(1)AD
(2)规模分布(质地、地表植被等)
(3)观察、识别、描述略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4)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沙地貌。
【解析】
第(1)题,孤山寨为地表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以溶沟、峰丛、峰林为主,所以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因此AD正确;北京房山纬度相对较低、山体海拔高度较低,现阶段无冰川发育,因此BC错误。
第(2)题,地貌景观描述的角度一般包括分布、形态、物质组成、色彩、规模、植被等。
第(3)题,分析考察报告中的信息可知,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第(4)题,峰林为喀斯特溶蚀地貌,洪积扇为流水堆积地貌,风蚀蘑菇为风蚀地貌,沙丘为风积地貌。峰林、洪积扇可归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可归为一类,属于风沙地貌。
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图为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B图为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沙丘地貌。C为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冲积扇地貌。(6分)
(2)A、C两图所形成的地貌,位于入海口的是________图,位于出山口的是________图(填字母)。(4分)
(3)C图中所示的冲积扇地貌,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4分)
【答案】(1)三角洲 风力堆积 流水堆积 (2)A C (3)越来越小
【解析】
(1)图中显示,A位于河口地区,多沙洲,呈三角形态,应为三角洲;B地貌呈丘状,迎风面较缓,背风面较陡,应为沙丘,C地貌位于山地向平地过渡地带,位于河流出山口,河流流速明显变慢,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形成堆积地貌,地貌呈扇状形态,应为冲积扇。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即A图位于入海口;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即C图位于出山口。
(3)冲积扇地区,由于河流冲出山口后,从扇顶到扇缘,水流速度逐渐下降,大的颗粒先沉积,小的颗粒后沉积,故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风力、流水等外力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
(1)写出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8分)
(2)推测图示景观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8分)
(3)说出该景观的地貌类型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10分)
【答案】(1) 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2) 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3) 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干旱地区,在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沙丘。
【解析】(1)由图示景观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是沙丘。它是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
(2)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3)这种景观是风力堆积地貌:沙丘。在干旱地区,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遇到阻挡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