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4章 地貌(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5章 植被与土壤(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5章 植被与土壤(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精创】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同步练习(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6章 自然灾害(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第06章 自然灾害(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6章 自然灾害》测试卷(B卷)
(测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2019·黑龙江让胡路·大庆一中高一月考)自然灾害损失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南美洲,干旱是对社会和经济破坏最严重的灾害
B.孟加拉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干旱、风暴潮
C.在北美洲,热浪、飓风、龙卷风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D.在北部非洲已经存在大面积的荒漠,所以不存在荒漠化问题
(2019·江苏海安高级中学期中)下图为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进退异常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 D.用水季节变化
4.衡量旱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
①人口密度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③经济发展水平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主要是因为
A.纬度较高,冷气团势力较强大 B.地势较高,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C.冷空气南下时受地形阻挡并在此堆积 D.其西侧高大山地对冷空气有明显阻挡
6.我国受冷冻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季节是
A.初春 B.夏末 C.初秋 D.隆冬
(2020·河北承德·期末)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7.我国华北山地地区,泥石流多发的月份是( )
A.11月~次年1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8.山区沟谷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 )
A.迎着泥石流朝高处跑 B.朝与沟谷垂直的两侧高处跑
C.检查贵重财物后向安全地带撤离 D.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2020·山东泰安·高一期末)读中国地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青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地震全部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10.下列关于地震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经济的发展,地震损失一定下降
B.人口密度越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越多
C.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地震损失越大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会减少
(2020·江苏苏州·期末)某地遭遇暴雨导致部分道路被淹,无法通行,小李一家被困。通过查找资料,小李发现附近5公里范围内有四个应急避难场所,下图为“小李所在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以下哪个标识代表小李所查找的应急避难场所( )
A. B.
C. D.
12.以路程最短为原则,小李一家避开被淹道路前往的应急避难场所应该是( )
A.市民广场 B.第一中学 C.奥体中心 D.森林公园
(2020·辽宁辽阳·期末)2019年11月26日阿尔巴尼亚西北部港口城市都拉斯附近发生6.4级地震,许多建筑物被夷为平地,地震造成46人遇难,超过700人受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及时监测此次地震受灾范围,最需要用到(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
C.地理信息系统 D.人工实际统计
14.在该次地震中,下列逃生做法最危险的是( )
A. B.
C. D.
(2020·北京丰台·高一期末)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5.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A.泥石流、滑坡、地质、崩塌 B.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
C.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
16.地质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①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成床边 ②在商场应迅速从高楼跳下
③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窗边 ④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山东文登·高一期末)2013年,北京市建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地质灾害点实现全覆盖监测。下图示意北京市泥石流多发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 )
A.发生频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B.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低地
C.强度只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 D.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减少损失
1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是因为其能( )
A.对灾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B.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C.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 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 RS) B.地理信息系统( GIS)
C.全球定位系统( 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2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二、综合题。(3小题,共50分)
21.(2020·北京平谷·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2018年7月,随着几场强降雨席卷我国部分地区,持续的极端天气让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北京于16日凌晨迎来暴雨,也出现了“看海模式”(下图),并先后触发雷电、暴雨、地质灾害和洪水四项黄色预警。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双项选择)(2分)
A.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B.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C.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D.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2)为了减轻内涝,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这一措施改善了水循环的__________条件,减少了__________,增加了__________。(填水循环的环节)(6分)
为了治理城市内涝,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系统诞生,人们开始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3)上图中利于蓄水,减少地表径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能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少地表水短时间汇水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在干旱缺水时,方便释放蓄存水的有_________、湿地公园等。(10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4月3日9时52分,台湾台东县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新华社台北2012年6月10日电,来自台湾气象部门的消息,10日5时左右,台湾宜兰外海发生里氏6.5级地震,全台有震感。
材料二 台湾岛地形示意图。
(1)台湾岛最主要的和发生最频繁的地质灾害是什么?为什么?(6分)
(2)在同一次地震中,岛的东部和西部灾害强度相同,但灾害的危害程度是东部大还是西部大,为什么?(6分)
23.(2020·上海静安·高三二模)福建省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福建省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预防地质灾害十分重要。左图示意福建省的地形河流图、中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图。右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材料二、福建省的年降水量分布图。
(1)分析图中 5、6、7、8 月滑坡、泥石流发生次数变化的自然原因。(6分)
(2)概括福建省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原因。(4分)
(3)简析福建省多地震的原因。(4分)
(4)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提出福建省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