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王鲁彦小说(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王鲁彦小说(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说专题训练----王鲁彦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菊英的出嫁王鲁彦菊英离开她整整十年了。这十年中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泪,瘦了多少斤肉了,为了菊英,为了她的心肝儿。人家的女儿都在自己的娘身边长大,时时刻刻倚傍着自己的娘,“阿姆阿姆”的喊。只有她的菊英,她的心肝儿,不在她的身边长大,不在她的身边倚傍着喊“阿姆阿姆”。她能知道她的菊英现在的情形吗?菊英的口角露着微笑?菊英的眼边留着泪痕?菊英的世界是光明的?是黑暗的?有神在保佑菊英?有恶鬼在捉弄菊英?菊英胖了?菊英瘦了?或者病了?——这种种,只有天知道!但是菊英长得高了,发育成熟了,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想要一个老公,她相信是必然的。他会给菊英许多温和的安慰和许多的快乐。菊英灵魂有了依附,便会快活起来,不至于再陷入危险的地方去了。于是菊英的娘把女儿的责任照着向来的风俗放在自己的肩上了。为这事,她已经耗费了许多心血。五六年前,一听见媒人来说某人要给儿子讨一个老婆,她便要冒风冒雨,跋山涉水的去打听。于今,她心满意足了,她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女婿。因了媒人的说合,她已和他的爹娘订了婚约。他的家里很有钱,聘金的多少是用不着开口的。四百元大洋已做一次送来。她现在正忙着办嫁妆,她的力量能好到什么地步,她便好到什么地步。这样,她才心安,才觉得对得住女儿。菊英的爹是一个商人,手头已有数千元的积蓄。菊英的娘对于穿吃,非常的俭省。虽然菊英的爹不时一百元二百元的从远处带来给她,但她总是不肯做一件好的衣服,买一点好的小菜。她虽然多病,但总是不肯雇一个女工。她以为自己是不要紧的,不论多病或不寿。她以为要紧的是,赶快给女儿嫁一个老公,而且都要热热闹闹阔阔绰绰的举办,尽她所有的力给菊英预备嫁妆。这是她的责任,又是她十分的心愿。哈,这样好的嫁妆,菊英还会不喜欢吗?人家还会不称赞吗?你看,哪一种不完备?哪一种不漂亮?哪一种不值钱?大略的说一说:金簪二枚,银簪珠簪各一枚。金银发钗各二枚。金戒指四枚,又钻石的两枚。手镯三对。四季衣服粗穿的三套四套,细穿的各二套。吉期近了,有许多嫁妆都须在前几天送到男家去,菊英的娘愈加一天比一天忙碌起来。一切的事情都要经过她的考虑。尽管日夜的忙碌,她总是不觉得容易疲倦,她的身体反而比平时强健了数倍。她心中非常的快活。人家都由“阿姆”而至“丈姆”,由“丈姆”而至“外婆”,她以前看着好不难过,现在她可也轮到了!邻居亲戚们知道罢,菊英的娘不是一个没有福气的人!“是的呀,喜期近了呢,我的心肝儿!”她暗暗的对菊英说,“你到他的家里去,做‘他的人'去!让你日日夜夜跟着他,守着他!欢欢喜喜的明年就给他生一个儿子!对于公婆要孝顺,要周到。给娘争气,给自己争气,牢牢的记着!……”音乐热闹的奏着,渐渐由远而近了。住在街上的人家都晓得菊英的轿子出了门。菊英的出嫁比别人要热闹,要阔绰,他们都知道。他们都预先扶老携幼的在街上等候着观看。最先走过的是两个送嫂。她们的背上各斜披着一幅大红绫子,送嫂约过去有半里远近,队伍就到了。为首的是两盏红字的大灯笼。灯笼后八面旗子,八个吹手。随后便是各色纸童,纸婢,纸马,纸轿以及许多纸做的器具。后面才是菊英的轿子,轿后十几个人抬着一口小小的棺材,四面结着彩。后面跟送着两个坐轿的,和许多预备在中途折回的,步行的孩子。看的人都说菊英的娘办得好,称赞她平日能吃苦耐劳。她们又谈到菊英的聪明和新郎生前的漂亮,都说配合得得当。这时,菊英的娘在家里哭得昏去了。娘的心中是这样的悲苦,娘从此连心肝儿的棺材也要永久看不见了。菊英幼时是何等的好看,何等的聪明,又是何等的听娘话!但是,天呵!为什么不留心肝儿在娘的身边呢?那时虽是娘不小心,但也是为的她苦得太可怜了,所以娘才要她跟着祖母到表兄弟那里去吃喜酒,好趁此热闹热闹,开开心。谁能够晓得反而害了她呢?去了八日回来,她咳嗽了几声,娘没有留意。谁知过了一天,她咳嗽厉害了,声音有点哑了,娘很担忧,忙去摸她的头,她的头发烧了。娘连忙喊了一只划船,带她到四里远的一个喉科医生那里去。医生的话,骇死了娘,他说这是白喉,这是一个可怕的名字!娘听见许多人说,生这病的人都是一礼拜就死的!娘虽然不大相信西医,但是眼见得中医医不好,也就不得不去试一试。首善医院是在万邱山那边,娘想顺路去求药,便带了香烛和香灰去。但是,命运注定了,还有什么用处呢!咳,娘是该要这样可怜的!下半天,她的呼吸渐渐透不转来,就在夜间十一点钟……天呀!(选自《柚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村母亲为已去世的女儿办了一场冥婚的故事,体现了当时乡村文化的愚昧、落后,也看出了作者对冥婚这一陋习的抨击。B.作者善于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文章第三段通过十个问句,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美好生活的期许及现实生活的无奈。C.菊英娘看到中西医对菊英的喉病都没有效果,于是就带香烛香灰去庙里求“药”,这体现了封建迷信对当时民众影响之深。D.小说中“菊英离开她整整十年”“轿后十几个人抬着一口小小的棺材”暗示了菊英的婚姻是一场冥婚,显示出作者构思的匠心。2.结合菊英出嫁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菊英娘的形象特点。3.小说在叙述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内容分析。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陈老奶王鲁彦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一天,二儿子出去当兵了。在从前,当兵是升官发财的捷径,但现在不同,稍有知识的人都是抱着为救国而牺牲的目的去的,二儿子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没有谁晓得陈老奶的内心起了怎样的震动。第二天,她没有起床,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说,即使是顶心痛的孙子,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她的脸上没有泪痕,也没有悲苦,只是浮上了一层冷漠的光。这样地一直躺了两天后,她忽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她的心也好像平静了,她像是把一切都忘记了。她现在也爱说话,脸上也常有点笑容。在过去五六年中,许多事情她都依着大儿子和媳妇的意见,自己很少拿主意,她用全副精神管着二儿子。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她最反对烟酒赌,可大儿子恰恰喜欢喝几口,有时也打打牌。他是一个商人,在镇上一家杂货店里做账房,算是个体面的人,无论怎样都戒不了酒和赌,许多交易往往就在喝酒打牌时谈妥了。然每当他违了禁,陈老奶总是气愤地说:“你——?”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不过在她的管理下,这个家并不因为少了一个年轻人就显出颓唐的气象,它反而如同一条张满了风帆的船,在激流中前进。但是不幸,二儿子出门才半年,陈老奶又受到了更大的打击。一个晚上,大儿子喝得微醺回来,挨了她一顿埋怨,第二天就起不了床了。他发着很高的热,两颊特别红,不时咳呛着,医生说酒入了肺。服了几天药,却愈见严重,到后来竞不认识人了。她像犯了大罪的人一样,总怀疑自己太管束了他。她日夜守在他床边,虔心地祈祷着,又极度懊悔地一再答应他:“只要你的病快些好,想喝酒就给你买点好的。”但是,只过了八天,大儿子在高热中昏了过去,没再醒来。还不曾有谁看见陈老奶这样悲恸地号哭过,只有十几年前,当丈夫丢下她和两个儿子的时候,她哭得很伤心,但比起现在,却又不同。那时她的肩上负着抚养两个儿子的责任,虽然艰苦,前途却是明亮的。但现在,希望在哪里?她已经这样老了,还能看见什么呢?不,希望仍然是有的。在眼前,还有承继香火的孙子,和那贤淑的媳妇!几天后,她从悲恸中清醒过来,又管理起了家务,也一直劝慰着浸在泪水里的媳妇。为了幼小的孩子,媳妇把悲伤埋在心底,也终于和母亲一样,渐渐地振作了。但就在这时,大儿子的老板来欺负她们了。他假造了许多张字据,串通了一个伙计做证人,来向陈老奶催要她大儿子欠下的几百元债。这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她气得几乎晕倒了。她到镇公所去诉说,辩解,但说什么都无济于事。镇长冷酷地宣布结案,并要求陈老奶替儿子还债。现在她们怎么活下去呢?没有田地房屋,又没有挣钱的人……可是陈老奶好像愈加年轻了,依然紧握着船舵,在暴风雨中行驶。她,戴上老花镜,开始给人家打起鞋底来,也让很能做针线的媳妇给人家缝衣服。有时候,婆媳俩在学校门口摆下一只炉子,做一些油炸的饼子卖给出校游玩的孩子。她们的精力一天比一天消耗得更多。陈老奶究竟是老了,越是挣扎,越是衰老得快,不到几个月,牙脱光了,走路也像失了重心似的踉跄。一个晚上,陈老奶靠着床,招招媳妇说:“你过来,我有话。”媳妇惊讶地坐到床沿上,看见她的脸上正闪动着一种喜悦的光辉。“我一连做了好久的梦了,每次都差不多。”她缓慢地说,“我看见大孩子还活着,正高兴地喝着谁的喜酒……又像是仗打完了,二孩子穿着军装回家了……”她看见媳妇眼眶里闪动着泪光,就严肃地说:“你别伤心呀,我做的都是好梦,心里从来没这样舒畅过,我已经很满足了……”她伸手摸着媳妇的头发,闭上眼睛,微笑着,渐渐地睡熟了。第二天清晨,天气特别阴沉,小房中暗淡而清冷。陈老奶静静地躺着,脸上十分安详。一九四二年(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老奶的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小说交代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对陈老奶内心震动的叙写,也为后文写陈老奶梦见二儿子穿着军装回家的情节作铺垫。B.大儿子有时违禁,陈老奶虽然不会暴怒和咒骂,但一个“你”字里,包含了她的疼爱和心痛,也包含了她的冷漠和失望。C.陈老奶多次梦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表现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对家人团聚和战争结束的期盼,同时也意味着陈老奶油尽灯枯即将走到她生命的尽头。D.陈老奶身上有着纯朴勤俭的传统美德,有着百折不挠的顽强力量,有着埋头苦干的进取精神。作者塑造陈老奶这一形象有着特定时代的现实意义。5.小说写陈老奶“依然紧握着船舵,在暴风雨中行驶”,有什么作用?6.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黄金王鲁彦①陈四桥虽然是一个偏僻冷静的乡村,不通轮船,不通火车。但每一家人家却是设着无线电话的,关于村中和附近地方的消息,无论大小,他们立刻就会知道,而且,这样的详细,这样的清楚,仿佛是他们自己做的一般。例如,一天清晨,桂生婶提着一篮衣服到河边去洗涤,走到大门口,遇见如史伯伯由一家小店里出来,手中拿着一个白色的信封,她就知道如史伯伯的儿子来了信了,见如史伯伯低着头一声不响的走着,她就知道他的儿子在外面不很如意了,倘若她再叫一声说:“如史伯伯,近来萝菔很便宜,今天我和你去合买一担来好不好?”如史伯伯摇一摇头,微笑着说,“今天不买,我家里还有菜吃。”于是她就知道如史伯伯的儿子最近没有钱寄来,他家里的钱快要用完。不到半天,这消息便会由他们自设的无线电话传遍陈四桥,由家家户户的门缝里窗隙里钻了进去,仿佛阳光似的,风似的。②的确,如史伯伯手里拿的是他儿子的信,一封不很如意的信。的确,如史伯伯的钱快要用完了。如史伯伯很忧郁,他一回到家里便倒在藤椅上,躺了许久,苦恼地默想着:“悔不该把这些重担完全交给了伊明,把自己的职务辞去,”他想,“现在不到二年便难以维持,便要撑持不来原先的门面了。悔不该——但这有什么法子想呢,我自己已是这样的老,这样的衰,谁喜欢我去做账房,谁喜欢我去做跑街呢?”③“你总是这样的不快乐,”如史伯母忽然由厨房里走出来,说,“你父母留给我们的只有一间破屋,一口破衣橱,一张旧床,几条板凳,没有田,没有多的屋。现在,我们已把家庭弄得安安稳稳,有了十几亩田,有了几间新屋,一切应用的东西都有。儿子读书知礼,又很勤苦——弄到这步田地,也够满意了,你还是这样忧郁的做什么。”④“我没有什么不满意,”如史伯伯假装出笑容,说,“也没有什么不快乐,只是在外面做事惯了,住在家里冷清清的。而且,儿子书虽然读了多年,毕竟年纪还轻,我不妨再帮他几年。”⑤“你总是这样的想法,儿子够能干了,放心罢。——哦,我昨晚做了一个梦,忘记告诉你了,我看见伊明戴了一顶五光十色的帽子,摇摇摆摆的走进门来,后面七八个人抬着一口沉重的棺材,我吓了一跳,醒来了。但是醒后一想,这是一个好梦:伊明戴着五光十色的帽子,一定是做了官了;沉重的棺材,明明就是做官得来的大财。这几天,伊明一定有银信寄到的了。”如史伯母说着,不知不觉地眉飞色舞的欢喜起来。⑥听了这个,如史伯伯的脸上也现出了一阵微笑,他相信这帽子确是官帽,棺材确是财。但忽然想到刚才接得的信,不由得又忧郁起来,脸上的笑容又飞散了。⑦“这几天一定有钱寄到的,这是一个好梦。”她又勉强装出笑容,说。⑧刚才接到了儿子一封信,他没有告诉她。⑨第二天午后,如史伯母坐在家里寂寞不过,便走到阿彩婶家里去。阿彩婶平日和她最谈得来,时常来往,她们两家在陈四桥都算是第二等的人家。但今天不知怎的,如史伯母一进门,便觉得有点异样:那时阿彩婶正侧面的立在巷子那一头,忽然转过身去,往里走了。⑩“阿彩婶,午饭吃过吗,”如史伯母叫着说。阿彩婶很慢很慢的转过头来,说:“啊,原来是如史伯母,你坐一坐,我到里间去去就来。”说着就进去了。如史伯母是一个聪明人,她立刻又感到了一种异样:阿彩婶平日看见她来了,总是搬凳拿茶,今天只隔几步路侧着面立着,竟会不曾看见,喊她时,她只掉过头来,说你坐一坐就走了进去,这显然是对她冷淡了。她闷闷地独自坐了约莫十五分钟,阿彩婶才从里面慢慢的走了出来。⑪“真该死。他平信也不来,银信也不来,家里的钱快要用完了也不管,”阿彩婶劈头就是这样说,“他们男子都是这样,一出门,便任你是父亲母亲,老婆子女,都丢开了。”⑫“不要着急,阿彩叔不是这样一个人。”如史伯母安慰着她说。但同时,她又觉得奇怪了:十天以前,阿彩婶曾亲自对她说过,她还有五百元钱存在裕生木行里,家里还有一百几十元,怎的今天忽然说快要用完了呢……(选自1927年《小说月报》第十八卷,有删改)文本二:我们怀着沉重的心,跟随篇中主人公走到无形的悲剧的顶点,结果使我们对于这个平平常常的老头子发生了深切的同情。看了这篇小说,我就联想到莫泊桑的短篇《一段红线》来:同样的主人公的心理作用,同样的静的悲剧的发展。乡村小资产阶级的心理,和乡村的原始式的冷酷,表现在这篇《黄金》里的,在现文坛上似乎尚不多见。作者的描写手腕和锐敏的感觉,至少就《黄金》而言是值得赞赏的。或者有人要不满意于作者之缺乏积极地精神和中心思想。这个缺陷自然是显然的,但我以为正亦不足为病。文艺本来是多方面的,只要作者是忠实于他的工作,努力要创造些新的,能够放大了他的敏密的感觉,那么即使像如史伯伯那样平凡的悲哀,也是我们所愿意听而且同情的。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桂生婶通过如史伯伯的动作细节,准确分析出他的生活状态,这体现出村民之间的互相关心,以及乡土社会的熟悉性特征。B.如史伯伯在困境中仍然非常看重家庭门面的撑持,说明当时乡村小资产阶级格外重视维护应有的生活方式和尊严。C.如史伯伯听到妻子对梦的解释后露出一阵微笑,这反映出他担心陷入贫穷却又不甘贫穷,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的矛盾心理。D.阿彩婶原本还有钱用,却故意在如史伯母面前哭穷,这既是拒绝借钱的表现,也是其势利冷漠的性格特征的外显。8.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将消息比作阳光和风,生动形象地写出消息传播速度快,无孔不入,也体现出无线电话的重要意义。B.第③段用“一间”“一口”“一张”等数量词,强调当初如史家中贫寒,体现妻子对丈夫的安慰和对自己的开解。C.“阿彩婶很慢很慢的转过头来”,这一细节刻画入木三分,塑造出一个冷落轻视困窘邻居的势利者形象。D.作者以小见大,选材极具代表性,通过叙写一个小村子中发生的事情,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情冷暖。9.如史伯伯为什么会感到“苦恼”?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10.文本二对王鲁彦“锐敏”“敏密”的感觉表示了赞赏。文本一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锐敏”“敏密”的感觉?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个危险的人物王鲁彦夏天的一个早晨,惠明先生的房内坐满了人。这是因为子平,惠明先生的孩子,刚从T城回来,所以林家塘的邻居们都走过来和他打招呼。他离家很久,已有八年了。他穿着一身洋服,走起路来,脚下的皮鞋发出橐橐的声音,庄重而且威严。他在许多中学校、大学校里教过书,不但不能以孩子相看,且俨然是许多青年的师长了。一切都还满意,只有一件,邻居们不以为然。那就是子平的衣服,他把领子翻在肩上,前胸露着一部分的肉。外衣上明明生着扣子,却一个也不扣。林家塘这个村庄是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村屋接连不断,绵连到碧绿的田野中,一脉线似的小河明亮亮地蜿蜒着。整个林家塘都被围在丛林中,一年到头开着各色的花。一天下午,林家塘的明生和仁才正在半山里砍柴。他们看见子平循着山路从山脚亻亍地走上山去,在一株大树下歇了半天,拿出一瓶酒,呆望着远方,一口一口喝着,坐了许久,又亻亍地往山顶走。明生和仁才好奇心动,便都偷偷地跟着走去。一到山巅,子平便狂呼着来回地跑了起来,跳了起来。……奇异的事还有。子平忽然丢了酒瓶,猱升到一株大树上。他坐在桠杈上,摇着树枝,唱着歌。他玩了许久,便又跳下来喝酒,一会儿,便躺倒在大树下,似乎睡熟了。“不要再看这些难以入目的丑态!”明生和仁才摇着头,往半山里走去。炎热之后,壁垒似的云迅速地从山顶上腾了起来,一霎时便布满了天空。雷声如从远的海底滚出来一般,愈响愈近愈隆。接着大雨便狂怒地落着。这时,林家塘全村仿佛是恶涛中的一只小艇,簸荡得没有一刻平静。村中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躲在屋中,不敢走出门外。就在这时,住在村尾的农夫四林忽然听见屋外大声呼号的声音。他从后窗望出去,看见一个人撑着一顶纸伞,赤着脚,裤脚卷到大腿上,大声地唱着歌,往山脚下走。那是子平。不久,田间正是一片黄色,早稻将熟。忽然一天,林家塘来了一个贴告示的人。大家都围着去看,只见:“……农夫栽培辛勤……租谷一律七折……县农民协会示……”“娘的!这样好的年成,要他多管事!……”“什么叫做农民协会!狗屁!害人的东面!”林家塘做生意的人最多,种田的没几个。有一种不堪言说的疑惑,同时涌上了大家的心头:觉得这件事情似乎是子平在其中唆使,加上平时的鄙视,便生出了仇恨。炊烟在各家的屋上盘统,结成了一个大的朦胧的网,笼罩着整个村庄。夜又从不知不觉中撒下幕来,使林家塘渐渐入于黑暗的境界。不久,奇异的事发生了。有人看见头上有无数的小星拥簇成一堆,上窄下阔,发出极大的光芒。这叫做扫帚星,是一颗凶星。它被发现时,必有王莽一类的人出世,倾覆着朝代,扰乱着安静。恐怖充满了各人的心中,显然这个人已出现在林家塘了。这消息像电似地立刻就传遍了林家塘。有几个人便相约去讽示惠明先生,探他的意见。邻居们走后,惠明先生非常地生气。他怒气冲冲地叫女仆把子平喊来。“你知道农民协会吗,子平?”他劈头就是这样问。“知道的。”子平毫不介意地回答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不平等。不种田的人有饭吃,种田的反而没有饭吃。”惠明先生一肚子的气愤。烟越吸越急,怒气也愈加增长起来。自己家里隐藏着一个这样危险的人,他如做梦似的到现在才知道,林家塘人的观察是多么真确。七八年来,他在林家塘是一个最有名声的人,他像一个阎王,一句话说出去,怎样重大的案件便解决。他几十年心血所争来的名声,眼见得要被这畜生破坏了!新的思想随着他的烟上来。他在夜间请了村中几个地位较高的人秘密商量许久,写好一张报告,由他领衔,打发人送到县里。第二天早晨,这消息便已传遍了。大家都觉得心里有点痒痒,巴不得这事立刻就发作。第三天早晨,浓厚的雾笼罩了整个林家塘。炊烟从各家的烟囱中冒了出来,渐渐混合在雾里,使林家塘更沉没在朦胧中。太阳只是淡淡地发着光,似不想冲破雾的网,给林家塘人一个清明的世界一般。阿武婶拿着洗净了的一篮衣服回来,忽然听见一阵橐橐的皮鞋声。她回头细看时,那人已隐没在家中了。林家塘没有第二个人穿皮鞋,她知道那一定是子平逃走了。她急忙跟着皮鞋声追去。路上遇到了明生,便叫他跟去,因为她自己是小脚,走不快的。雾渐渐淡了起来,隐约中,脚步声忽然没有了,子平已走入小路。“哼!看你往哪里逃罢!”明生喃喃地说着。忽然树林中起了一声狂叫,下得他连忙站住了脚步。对面的山谷猛然又应答了一声。他看见子平捻着拳头在那里打起拳来了。他不由得心里突突地跳。雾已完全敛迹,太阳很明亮地照着。明生忽然看见对面来了十几个人。前面走的都背着枪,穿着军服,后面的是林家塘的邻居们,为首的是惠明先生,他们似已知道子平逃走,追了来的。“逃走了,逃走了!”大家都大声地喊了起来,“快去,快去!怕有手枪呢!”那些兵很快地卸下刺刀,装上子弹,往树林包围了去。子平似已觉得,飞步往树林外逃去。突然间,一阵噼啪的枪声,子平倒在田中了。大家围了上去。有几个兵士跑到他的屋子搜查。证据是一柄剑。溪流仍点点滴滴地流着,树林巍然地站着,鸟儿啁啾地唱着快乐的歌,各色的野花天天开着,如往日一般。即如子平击倒的那一处,也依然有蟋蟀歌唱着,蚱蜢跳跃着,粉蝶飞舞着,不复记得曾有一个青年凄惨地倒在那里流着鲜红的血……呵,多么美丽的乡村!1927年(选自《鲁彦作品集》,有删改)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明生、仁才用“难以入目的丑态”评说子平,阿武婶听见子平逃走的皮鞋声便急忙追去,林家塘人的种种言行表明了其对子平的抵触心理。B.小说中惠明先生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批评子平,表明他对子平理解却不支持的矛盾心理,但是对声誉和利益的重视,迫使他最终将子平告发。C.与《祝福》反衬的收尾手法一致,小说结尾选取鸟儿、野花、蟋蟀、蚱蜢、粉蝶等生机盎然的自然生灵,衬托了子平凄惨的命运,更添悲凉色彩。D.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了子平在林家塘受关注、被猜疑直至谋害的全过程,拉开了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更客观灵活地展现了林家塘的人情冷暖。12.概括危险人物的“危险”特征。13.文中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太阳”,试分析其表达效果。14.请从地域属性、群体心理、乡土文化三个角度,探究小说中的林家塘与鲁迅《祝福》中的鲁镇的相似之处。 【答案】1.B“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美好生活的期许及现实生活的无奈”错,小说一开始对菊英娘的心理描写就已经显示菊英十年前就死了。2.①十分慈爱,极度思念心疼女儿,为女儿张罗婚事极尽细微;②勤劳节俭,丈夫寄回来的钱舍不得用,把钱留下来为女儿操办婚事;③思想落后,精神愚昧,相信灵魂不死,为死去的女儿办冥婚,到庙里为女儿求医问药。3.①叙述节奏舒缓,体现了小说中封闭乡村的生活节奏的缓慢和人物内心的忧郁;②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造成了冷静旁观的效果,更加客观展现主人公的悲剧经历;③叙述语言口语化,具有意识流的特点运用内心独白表达人物内心的细腻变化;④倒叙的叙述手法,由18岁的菊英出嫁回忆8岁的菊英的亡,营造了悲剧效果。4.B“冷漠”错,联系上下文“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可知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引起了陈老奶内心很大的震动,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陈老奶处处管束大儿子,大儿子违禁,陈老奶一个“你”字里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有疼爱和心痛,有担忧和失望,有顾忌和气愤,体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和责任,并非冷漠。5.①呼应前文,引出下文陈老奶辛苦持家的情节;②形象地表现陈老奶遭遇磨难和不幸后的坚忍不拔、勇于担责;③寄寓了作者的同情和赞美。6.①阴沉的天气与开头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②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凄清的氛围;③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对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的同情;④神态描写,表现了陈老奶的无悔和满足。7.A“村民之间的互相关心”错。这里只能体现出陈四桥村民之间非常熟悉,不存在关心与否的问题。8.A“体现出无线电话的重要意义”错,这种说法纯属无中生有。根据“这消息便会由他们自设的无线电话传遍陈四桥,由家家户户的门缝里窗隙里钻了进去”分析,只能说明消息传播之快和广等特点。9.①生活即将陷入窘迫,自己无能为力去改变。②儿子在外不如意,无力支撑家庭。③消息传播快,遭村人鄙视。10.(1)选材方面:作者以桂生婶、如史伯伯、阿彩婶等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为对象,深入细致描写他们的生活,具有悲悯情怀。(2)手法方面:文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的“锐敏”“敏密”。(3)主旨方面:文本以小见大,通过陈四桥这一普通村庄中平凡人的境遇,深刻反映了金钱对乡村社会人心的侵蚀。11.B.“表明他对子平理解却不支持的矛盾心理”错误,原文“自己家里隐藏着一个这样危险的人,他如做梦似的到现在才知道,林家塘人的观察是多么真确”表明惠明先生不理解且非常痛恨子平的举动。12.①不同于传统的穿着;②自由不羁的举止;③平等民主的思想。13.①第一处渲染了子平将被谋害的不清明的社会氛围;②第二处暗含了真相大白,真相是无关紧要的证据一柄剑,却以子平惨死为代价,形成反差,颇具反讽意味;③前呼后应,使结构更完整。14.①地域属性:封闭、聚居性的小地方。②群体心理:蒙昧、无知、麻木(看热闹,煽风点火)③乡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迷信思想,陈规陋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契诃夫小说,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江岸小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 梁晓声小说,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