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精编课件+教案+同步练习)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教案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教案)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原卷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原卷版).docx
    • 解析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解析版).docx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4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5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6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7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8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教案)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教案)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教案)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原卷版)第1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原卷版)第2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解析版)第1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解析版)第2页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解析版)第3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教案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解析版docx、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备作业原卷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教学目标必备知识: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2.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要求和意义;3.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要求和意义;4.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关键能力:1.理解复合判断及其种类;2.掌握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要求和意义;3.掌握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要求和意义;4.掌握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二、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复合判断,通过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复合判断2.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教学难点1.准确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2.复合判断的真假判定。四、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案例,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复合判断。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感知复合判断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某仓库物资被盗,现查明罪犯是张、王、李、赵中的一人,四人口供如下∶王∶赵是罪犯。张∶不是我偷的。赵∶不是我偷的。李∶王是罪犯。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罪犯应该是?2.新课讲授1、复合判断的含义及组成(1)含义: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2)组成: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一个复合判断至少包含两个支判断。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常见的连接词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要么......要么......”“只要.....就......”等注意: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典例】2.下列语句属于复合判断的是(  )  ①这个概念不是单独概念,就是普遍概念  ②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联言判断的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联言判断的结构: 示例:小华读了某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小华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乎逻辑,为什么?1)是一个联言判断,由两个支判断和一个连接词组成。两个支判断是:“这篇散文文笔生动”和“这篇散文富有哲理”连接词是:“不但…而且…”2)上述对话中小华反驳的话不合逻辑。因为如果联言判断是假的,那么,既可能是由构成联言判断的所有的支判断都是假的导致的,也可能是由某个或某些支判断是假的导致的。   在小浩看来,小华的“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这个判断是假的,小浩否认了它是富有哲理的,他否认了其中一个联言支可得出该判断为假,所以,小浩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并不是自相矛盾。3联言判断的真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4)联言判断与联言支的真值关系的真值表         (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5)正确运用联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①联言支必须同真。联言判断所断定的几种事物情况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否则不能用联言判断。例如,一所学校大门口贴了一则告示:“出入校门者,请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两个支判断是无法同真的。因为对于每一个出入校门者来说,或者有工作证,或者有学生证,仅有其一。这则告示改用选言判断就恰当了。②注意联言支之间的意义联系和先后次序。在具体运用联言判断时,不但要注意其逻辑值,而且要注意其支判断的意义联系。例如,“此案虽查无实据,但事出有因”与“此案虽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这两个联言判断逻辑值是相同的,但从联结项的实际含义看,强调的内容不同,表达意义差别极大。这是颠倒联言支意义差别很大的联言判断,还有的联言判断根本不能颠倒联言支,例如“雨停了,天晴了,太阳出来了”③选用恰当的联结项。例如,他虽然满头银发,而且精神矍铄,这个是转折联言判断,用错了联结项。【典例】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  )。A: 两个联言判断B: 第一个是联言判断,第二个是选言判断C: 两个选言判断D: 第一个是性质判断,第二个是关系判断【典例】4.“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下列关于该联言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联言判断只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B: 该联言判断一定是假的C: 该联言判断是真的D: 该联言判断的真假无法判断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选言判断的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在若干可能的情况中至少或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例如:   每次读小说总使他激动不已:或愤慨,或讪笑, 或焦虑。   这就是一个选言判断,它断定了几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典例】5.说一说以下判断的类型。①明天或者登长城,或者游香山。相容选言判断②这个词的用法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不相容选言判断老张要么是四川人,要么是湖南人不相容选言判断④老张是诗人,或是画家。相容选言判断(5)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值①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 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6)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从认识角度看,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从实践角度看,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典例】6.下列复合判断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并加以改正。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要么是社会影响不好,要么是家庭不和睦,要么是学校教育不力。不正确,该选言判断是相容选言判断,不能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项,应把“要么……要么……”改为“或者……或者……”。(5)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7)   判断的重要性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典例】 7.依据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不同,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下列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是(   )A.如果骄傲自满,学习成绩就会下降B.全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共克难关C.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D.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典例】8.“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以下诸项都准确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   )A.除非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B.如果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C.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D.只要认识错误,就能改正错误  
     

    相关课件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精品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精品备课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五课,复合判断及其种类,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正确运用选言判断,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备课件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备作业解析版docx、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备教案精编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备作业原卷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