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3.2固体、液体和气体(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 试卷

    13.2固体、液体和气体(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第1页
    13.2固体、液体和气体(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第2页
    13.2固体、液体和气体(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3.2固体、液体和气体(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

    展开

    这是一份13.2固体、液体和气体(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固体和液体,气体,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固体和液体
    1.固体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石英、云母、明矾、食盐、味精、蔗糖等是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是非晶体.
    (2)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不同,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不同,这类现象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和多晶体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叫做各向同性.
    2.液体
    (1)液体的表面张力
    ①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②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2)毛细现象: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毛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
    3.液晶
    (1)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2)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3)从某个方向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二、气体
    1.气体压强
    (1)产生的原因
    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
    (2)决定因素
    ①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②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2.理想气体
    (1)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2)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即分子间无分子势能.
    3.气体实验定律
    4.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eq \f(p1V1,T1)=eq \f(p2V2,T2)或eq \f(pV,T)=C.
    固体和液体性质的理解
    例题1.
    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尖接触薄片背面上的一点,石蜡熔化区域的形状如图甲、乙、丙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单晶体
    B.乙可能是金属薄片
    C.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成乙
    D.甲内部的微粒排列是规则的,丙内部的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
    【答案】C
    【解析】
    由于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单晶体表面的石蜡应该是椭圆形,而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因此丙是单晶体,根据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可知,甲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金属属于晶体,故乙不可能是金属薄片,故A、B错误;一定条件下,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甲和丙都是晶体,所以其内部的微粒排列都是规则的,故D错误.
    (2022·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模拟)关于以下几幅图中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黾停在水面而不沉,是浮力作用的结果
    B.乙图中将棉线圈中肥皂膜刺破后,扩成一个圆孔,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丙图中毛细管中液面高于管外液面的是毛细现象,低于管外液面的不是毛细现象
    D.丁图中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后,它的尖端会变钝,是一种浸润现象
    【答案】B
    【解析】
    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故A错误;将棉线圈中肥皂膜刺破后,扩成一个圆孔,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浸润情况下,容器壁对液体的吸引力较强,附着层内分子密度较大,分子间距较小,故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附着层内液面升高,故浸润液体呈凹液面,不浸润液体呈凸液面,都属于毛细现象,故C错误;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后,它的尖端会变钝,是表面张力的原因,不是浸润现象,故D错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C.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D.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答案】C
    【解析】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A错误;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要增加,故B错误;针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形成了液体的表面张力,故C正确;玻璃及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故我们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不是因水膜的表面张力,故D错误。
    气体压强的计算及微观解释
    例题2.
    (多选)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压强由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共同决定
    B.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
    C.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
    D.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可能不变
    【答案】AC
    【解析】
    气体的压强由气体的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共同决定,故A正确;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和碰撞的平均力都增大,因此这时气体压强一定增大,故B错误;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气体的体积减小,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故C正确,D错误.
    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0,图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
    (1)已知液体密度均为ρ,重力加速度为g,求各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2)如图中两个汽缸质量均为M,内部横截面积均为S,两个活塞的质量均为m,左边的汽缸静止在水平面上,右边的活塞和汽缸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下.两个汽缸内分别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A、B,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与缸壁之间无摩擦,求封闭气体A、B的压强各多大?
    【答案】(1)甲:p0-ρgh 乙:p0-ρgh 丙:p0-eq \f(\r(3),2)ρgh
    丁:p0+ρgh1 戊:pa=p0+ρg(h2-h1-h3) pb=p0+ρg(h2-h1)
    (2)pA=p0+eq \f(mg,S) pB=p0-eq \f(Mg,S)
    【解析】
    (1)题图甲中,以高为h的液柱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甲S+ρghS=p0S
    所以p甲=p0-ρgh
    题图乙中,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
    pAS+ρghS=p0S
    p乙=pA=p0-ρgh
    题图丙中,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
    pA′S+ρghsin 60°·S=p0S
    所以p丙=pA′=p0-eq \f(\r(3),2)ρgh
    题图丁中,以A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
    p丁S=p0S+ρgh1S
    所以p丁=p0+ρgh1.
    题图戊中,从开口端开始计算,右端大气压强为p0,同种液体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同,
    所以b气柱的压强为pb=p0+ρg(h2-h1),
    故a气柱的压强为pa=pb-ρgh3=p0+ρg(h2-h1-h3).
    (2)题图甲中选活塞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由平衡条件知pAS=p0S+mg,
    得pA=p0+eq \f(mg,S);
    题图乙中选汽缸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由平衡条件知p0S=pBS+Mg,
    得pB=p0-eq \f(Mg,S).
    如图所示,汽缸由两个截面不同的圆筒连接而成,活塞A、B被轻质刚性细杆连接在一起,可无摩擦移动,A、B的质量分别为mA=12 kg、mB=8.0 kg,横截面积分别为SA=4.0×10-2 m2、SB=2.0×10-2 m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两活塞之间,活塞外侧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p0=1.0×105 Pa.
    (1)汽缸水平放置达到如图甲所示的平衡状态,求气体的压强p1;
    (2)将汽缸竖直放置,达到平衡,如图乙所示,求气体的压强p2.
    【答案】
    (1)1.0×105 Pa (2)1.1×105 Pa
    【解析】
    (1)汽缸处于题图甲所示位置时,汽缸内气体压强为p1,对于活塞和杆,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p0SA+p1SB=p1SA+p0SB
    解得p1=1.0×105 Pa
    (2)汽缸处于题图乙所示位置时,汽缸内气体压强为p2,对于活塞和杆,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p0SA+p2SB+(mA+mB)g=p2SA+p0SB
    解得p2=1.1×105 Pa.
    气体实验定律及应用
    例题3.
    为了监控锅炉外壁的温度变化,某锅炉外壁上镶嵌了一个底部水平、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导热缸,汽缸内有一质量不计、横截面积S=10 cm2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活塞上方用轻绳悬挂着矩形重物.当缸内温度为T1=360 K时,活塞与缸底相距H=6 cm、与重物相距h=4 cm.已知锅炉房内空气压强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不计活塞厚度及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缸内气体温度等于锅炉外壁温度.
    (1)当活塞刚好接触重物时,求锅炉外壁的温度T2.
    (2)当锅炉外壁的温度为660 K时,轻绳拉力刚好为零,警报器开始报警,求重物的质量M.
    【答案】(1)600 K (2)1 kg
    【解析】
    (1)活塞上升过程中,缸内气体发生等压变化,V1=HS,V2=(H+h)S
    由盖—吕萨克定律有eq \f(V1,T1)=eq \f(V2,T2)
    代入数据解得T2=600 K
    (2)活塞刚好接触重物到轻绳拉力为零的过程中,缸内气体发生等容变化T3=660 K
    由平衡条件有p=p0+eq \f(Mg,S)
    由查理定律有eq \f(p0,T2)=eq \f(p,T3)
    代入数据解得M=1 kg.
    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山”形管竖直放置,A管上端封闭,B管上端与大气相通,C管内装有带柄的活塞,活塞下方直接与水银接触.A管上方用水银封有长度L=10 cm的空气柱,温度t1=27 ℃;B管水银面比A管中高出h=4 cm.已知大气压强p0=76 cmHg.为了使A、B管中的水银面等高,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1)固定C管中的活塞,改变A管中气体的温度,使A、B管中的水银面等高,求此时A管中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2;
    (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上抽动活塞,使A、B管中的水银面等高,求活塞上移的距离Δ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228 K (2)5.1 cm
    【解析】
    (1)设“山”形管的横截面积为S,对A部分气体,
    初态有p1=p0+h=76 cmHg+4 cmHg=80 cmHg
    末态有p2=76 cmHg
    气柱长度为L=10 cm,L′=8 cm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eq \f(p1V1,T1)=eq \f(p2V2,T2)
    故有eq \f(p1LS,T1)=eq \f(p2L′S,T2)
    解得T2= 228 K
    (2) 由于T不变,对A部分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1V1=p3V3
    即有p1LS=p0L3S
    解得L3≈10.53 cm
    所以C管中水银长度的增加量为
    ΔL=4 cm+0.53 cm+0.53 cm≈5.1 cm
    即活塞上移的距离为5.1 cm.
    (2021·广东卷·15(2))为方便抽取密封药瓶里的药液,护士一般先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气体到药瓶里后再抽取药液,如图所示,某种药瓶的容积为0.9 mL,内装有0.5 mL的药液,瓶内气体压强为1.0×105 Pa,护士把注射器内横截面积为0.3 cm2、长度为0.4 cm、压强为1.0×
    105 Pa的气体注入药瓶,若瓶内外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此时药瓶内气体的压强.
    【答案】 1.3×105 Pa
    【解析】
    以注入后的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由题意可知瓶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设瓶内气体体积为V1,有V1=0.9 mL-0.5 mL=0.4 mL=0.4 cm3
    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V2,
    有V2=0.3×0.4 cm3=0.12 cm3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0(V1+V2)=p1V1
    代入数据解得p1=1.3×105 Pa.
    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
    例题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 )
    A.ab过程中不断减小 B.bc过程中保持不变
    C.cd过程中不断增加 D.da过程中保持不变
    【答案】 B
    【解析】
    因为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所以bc是等容线,即气体体积在bc过程中保持不变,B正确;ab是等温线,压强减小则体积增大,A错误;cd是等压线,温度降低则体积减小,C错误;连接aO交cd于e,则ae是等容线,即Va=Ve,因为Vd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提升讲义C固体、液体和气体 提升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提升讲义C固体、液体和气体 提升版(含解析),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固体,液体,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米的“世界之最”纪录,6华氏度,1×10﹣2m=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提升讲义B固体、液体和气体 中档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提升讲义B固体、液体和气体 中档版(含解析),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固体,液体,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14帕•米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提升讲义A固体、液体和气体 基础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提升讲义A固体、液体和气体 基础版(含解析),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固体,液体,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cm,52g≈180g,4摄氏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