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皖豫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一)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皖豫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一)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皖豫名校”2022-2023学年(上)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A项符合题意;
B.反应物N2+3H2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2NH3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不是放热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锌粉与稀盐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属于放热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 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 /mol 。若断裂1molH-H键、1mol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则断裂1molN≡N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 431 kJ B. 945.6 kJ C. 649 kJ D. 869 kJ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键能为,则,解得,故断裂1 mol 键需要能量为945.6 kJ;
故选B。
3.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是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白色污染 D. 大气污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产生酸雨,A项不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B项不符合题意;
C.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方面的污染,C项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有毒,污染大气,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C(s)+O2(g)=CO2(g);C(s)+CO2(g)=2CO(g)
B. S(s)+O2(g)=SO2(g);S(g)+O2(g)=SO2(g)
C. 2H2(g)+O2(g)=2H2O(l);H2(g)+O2(g)=H2O(l)
D. 2KOH(aq)+H2SO4(浓,aq)=K2SO4(aq)+2H2O(1);2KOH(aq)+H2SO4(aq)=K2SO4(aq)+2H2O(1)
【答案】B
【解析】
【详解】A.前者是放热反应,后者是吸热反应,化学反应的△H前者小于后者,选项A错误;
B.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选项B正确;
C.相同条件下量少的反应放热少,1mol氢气燃烧放热少于2mol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化学反应的△H前者小于后者,选项C错误;
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是负值,放出的热量越多,焓变越小,浓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化学反应的△H前者小于后者,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5. 臭氧层中氧分解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 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
C. Cl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图上可知,①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①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高低,不能改变反应热,故B正确;
C.从方程式可以看出,Cl反应前后不变,所以Cl是催化剂,ClO是中间产物,故C错误;
D.任何化学反应都是旧键断裂与新键生成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6. 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CH4的燃烧热为akJ•mol-1,则表示CH4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 △H=-akJ•mol-1
B. 若31g白磷的能量比31g红磷多bkJ,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白磷,s)=4P(红磷,s) △H=-4bkJ•mol-1
C. 若将2molSO2和1molO2混合充分反应后放热98.3kJ,则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 △H=-98.3bkJ•mol-1
D. 若H+(aq)+OH-(aq)=H2O(l) △H=-57.3kJ•mol-1,则稀硫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Ba(OH)2(aq)=BaSO4(s)+2H2O(1) △H=-114.6kJ•mo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必须是液态,选项A错误;
B.1mol自磷的质量是124g,若31g白磷的能量比31g红磷多bkJ,则1mol白磷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红磷的能量多4bkJ,故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选项B正确;
C.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求不出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所以写不出其热化学方程式,选项C错误;
D.稀硫酸与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除产生2mol的H2O放出热量外,反应产生沉淀时也会放出热量,反应放出热量越多,则反应热越小,故稀硫酸与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7. 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也不可靠在容器内壁上
B. 搅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应上下移动
C. 测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要随时读取温度,记录下最高温度
D. 为了使反应完全,必须保证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测量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以免受环境温度影响,故A正确;
B.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碰到温度计,所以应上下移动,故B正确;
C.中和热测定温度为恰好中和时的温度,即最高温度,故C正确;
D.为了使反应进行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故D错误;
选D。
8. 已知1mol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原子消耗能量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物质
NO
CO
N2
能量/(kJ/mol)
632
1076
946
热化学方程式
2NO(g)+2CO(g)=N2(g)+2CO2(g) ∆H=-742kJ/mol
则CO2的碳氧双键能为
A. -1606kJ/mol B. 1606kJ/mol
C. 803kJ/mol D. -803kJ/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1mol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原子消耗能量即该物质的键能,设CO2的碳氧双键能为x,由∆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632+2×1076)-(946+2×2x)= -742,解得x=803,故选:C。
9. 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①Cl2→2Cl
②2F→F2
③SO3+H2O=H2SO4
④2Na+2H2O=2NaOH+H2↑
⑤KOH+CH3COOH=H2O+CH3COOK
⑥C+H2O(g)CO+H2
⑦食物腐败
⑧液氨汽化
A. ①⑥⑧ B. ①③⑥⑧
C. ③④⑥⑦ D. ①⑥⑦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需要断键,断键吸热,①正确;
②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②错误;
③是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③错误;
④是放热反应,④错误;
⑤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⑤错误;
⑥吸热反应,⑥正确;
⑦食物腐败是放热反应,⑦错误;
⑧液氨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⑧正确;
综上所述,①⑥⑧正确;
答案选A。
10. 人体内葡萄糖的消耗可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C6H12O6(s)+6O2(g)=6CO2(g)+6H2O(1) △H=-2800.6kJ•mol-1;如果某人每天消耗12540kJ热量,则他每天至少相当于要摄入葡萄糖的质量约为
A. 700g B. 806g C. 1000g D. 1250g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葡萄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相当于每天需要摄入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其质量为,B项正确;
故选B。
1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可以发生
C. 甲烷作为燃料的优点,不仅是热值高,还易充分燃烧 D. 煤制气的过程可以增加煤的热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否吸热,与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无关。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大多数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在室温下即可发生,A错误;
B.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否放热,与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无关。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需要加热、例如碳与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需要加热,B错误;
C. 甲烷含氢量高,不仅是热值高,还易充分燃烧,是一种清洁燃料,C正确;
D. 能量守恒,煤制气的过程不能增加煤的热值,但能提高能量利用率,D错误;
答案选C。
12.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kJ·、P—ObkJ·、P=OckJ·、O=OdkJ·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
A. 6a+5d-4c-12b B. 4a+5d-4c-12b
C. 6a+5d-4c-6b D. 4a+5d-4c-6b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可得1mol P4 中含有6mol P-P键,5mol氧气中含有5mol O=O键,1mol P4O10中含有12mol P-O键和4mol P=O键,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热=6a+5d-4c-12b,故答案为A。
1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 可逆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没有能量变化
C. 在常温下可以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发生化学反应时,成键放热,断键吸热,故A正确;
B.任何化学反应都存在能量的变化,故B错误;
C.常温下可以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如铵盐与碱的反应,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有关,与质量相关,故D错误;
故选A。
14. 已知 2O(g)=O2(g) ∆H = - 496 kJ ∙mol -1,结合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拆开 1 mol H2(g) 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932 kJ能量
B. 拆开 1 mol H2O(g) 中所有化学键需要吸收 926 kJ能量
C. 1 mol H2O(l) 转变为 1mol H2O(g)需要吸收 88 kJ能量
D. 2 mol H2(g) 和 1mol O2(g) 反应生成 2 mol H2O(l),共放热 1940 kJ
【答案】B
【解析】
【详解】A.已知 2O(g)=O2(g) ∆H = - 496 kJ ∙mol -1,故断开1molO2需要吸收496kJ能量,由图所示,断开2molH2和1molO2共吸收1368kJ能量,故断开1molH2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 =436kJ,A错误;
B.由图所示,形成2molH2O(g)释放的能量为1852kJ,故拆开1mol H2O(g) 中所有化学键需要吸收1852kJ/2=926kJ,B正确;
C.由图所示,2mol H2O(g)转化为2mol H2O(l)需要释放88kJ能量,故1 mol H2O(l) 转变为 1mol H2O(g)需要吸收88kJ/2=44kJ,C错误;
D.由图所示,2 mol H2(g) 和 1mol O2(g) 反应,化学键断开需要吸收1368kJ能量,形成稳定的生成物2 mol H2O(l)释放1852kJ+88kJ=1940kJ,故共放热1940kJ-1368kJ=572kJ,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热能要充分利用 B. 固体燃料要粉碎
C. 空气的量越多越好 D. 液体燃料喷成雾状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料的燃烧一定为放热反应,故燃料的充分利用是让燃料充分燃烧并充分利用热能,若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则造成燃料的浪费,故A正确;
B.固体燃料燃烧前粉碎,能够增大固体表面积,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故B正确;
C.燃料燃烧时要通入适量的空气,若空气过多,会导致带走部分热量,所以不是空气量越多越好,故C错误;
D.液体燃料喷成雾状,能增大和助燃剂接触面积,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故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1,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
B. H2(g)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反应2H2O(l)=2H2(g)+O2(g)的△H=+571.6kJ•mol-1
C. 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
D. 1mol丙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丙烷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电离时会吸收热量,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选项A错误;
B.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则,选项B正确;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是否容易发生无关,选项C错误;
D.不能确定生成是气态水还是液态水,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I.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H=-285.8kJ•mol-1
②H2(g)+O2(g)=H2O(g) △H=-241.8kJ•mol-1
③C(s)+O2(g)=CO(g) △H=-110.5kJ•mol-1
④C(s)+O2(g)=CO2(g) △H=-393.5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填序号)。
(2)燃烧1gH2(g)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
II.中和热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热,也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知强酸稀溶液与强碱稀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H=-57.3kJ•mol-1。
(3)下列各组试剂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的是____(填序号)。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C.醋酸与氢氧化钠固体
D.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E.氢氧化镁溶于稀盐酸
(4)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1molH2O(l),则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7.3kJ,原因是____。
III.已知:
①H2(g)+O2(g)=H2O(l) △H1=-285.8kJ•mol-1
②C3H8(g)+5O2(g)=3CO2(g)+4H2O(1) △H2=-2219.9kJ•mol-1
(5)在25℃和101kPa下,H2和C3H8的混合气体5mol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6264.25kJ的热量。该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之比为____。
(6)已知:H2O(l)=H2O(g) △H3=+44.0kJ•mol-1。写出C3H8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1)④ (2)142.9kJ
(3)AD (4) ①. 大于 ②.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5)1:1 (6)C3H8(g)+5O2(g)=3CO2(g)+4H2O(g) △H=-2043.9kJ•mol-1
【解析】
【小问1详解】
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的指定产物为(g),所以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④。
【小问2详解】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①可知1mol氢气(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kJ,则燃烧1g氢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小问3详解】
A.HCl和NaOH均为强电解质,反应生成强电解质NaCl和水,可以用表示,A项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时除了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用表示,B项不符合题意;
C.醋酸为弱酸,不能写成离子,不能用表示,C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得到、和,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强电解质硫酸钠,可以用表示,D项符合题意;
E.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不能用表示,E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D。
【小问4详解】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会放热,所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1mol(l),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小问5详解】
设和的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为xmol,的物质的量为ymol,依题意有,解得,在25℃和101kPa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故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为1:1。
【小问6详解】
反应②,反应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4)得到,故燃烧生成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8.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复分解反应的热效应。在一个小烧杯中加入20gBa(OH)2•8H2O晶体,将小烧杯放在已滴有4~5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10g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稍后用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黏结在一起。
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②若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将会有____的感觉,说明该反应为____反应,反应热△H____(填“>”“<”或“=”)0。
(2)如图所示,某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
①据图可判断出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填“>”“<”或“=”,下同)生成物的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0。
②反应历程a、b的反应热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1) ①. 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②.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③. 冰凉 ④. 吸热 ⑤. >
(2) ①. < ②. < ③. 相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晶体和氯化铵晶体之间的反应是固体之间的反应.实验中玻璃棒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加速反应;氯化铵属于铵盐,能和反应生成氨气、水以及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②若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将会有冰凉的感觉.说明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H>0;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H<0。②由图可知,反应历程a与b相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同,所以反应热也相同。
19.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溶液与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
c.一次性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3)实验中若改用溶液与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通过计算可得生成时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用醋酸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填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答案】 ①. 54.8 ②. ab ③. 相等 ④. 偏小
【解析】
【详解】(1)取溶液与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根据数据可知,硫酸过量,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根据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NaOH)=0.05Lx0.5mol/L=0.025mol,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该反应放出的热量Q=cmΔt=x1g/cm3x80mLx= 1371J=1.371kJ,则生成时放出的热量 =54.8kJ/mol;
(2)该实验测得数值结果小于57.3kJ⋅mol−1,即偏小,
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符合题意;
b.测量氢氧化钠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会发生酸和碱的中和,温度偏高,则温度差减小,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符合题意;
c.尽量一次快速将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不允许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故c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b;
(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60mL0.25mol⋅L−1H2SO4和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中和热即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不随反应物量的多少变化,故相等;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导致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偏小。
20. 请回答以下有关能源的问题: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____(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2)①1.68L(标准状况下)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某气体的质量为1.2g,在25℃和101kPa下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66.75kJ的热量。写出表示该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②丙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氢反应可以得到丙烯。
已知:
C3H8(g)=CH4(g)+HC≡CH(g)+H2(g) △H1=+156.6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 △H2=+32.4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____。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H=-92.4kJ•mol-1,若向处于上述热化学方程式相同温度和体积一定的容器中通入1molN2(g)和3molH2(g),充分反应后,恢复原温度时放出的热量____92.4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B (2) ①.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1 ②. +124.2kJ•mol-1
(3)小于
【解析】
【小问1详解】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核能属于新能源,但不可再生,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属于新能源,且可再生;
答案选B;
【小问2详解】
①在标准状况下,1.68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质量为1.2g,则其摩尔质量是,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则其分子式为;根据题意分析,0.75mol在25℃和101kPa下完全燃烧生成(g)和(l)时,放出66.75kJ的热量,则1mol在25℃和101kPa下完全燃烧生成(g)和(l)时,放出(kJ)的热量,故表示该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已知:反应①,则相同条件下,反应反应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反应的;
【小问3详解】
,意义为1mol氮气与3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2mol氨气放出的热量为92.4kJ,而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氮气与3mol氢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皖豫名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化学试题 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皖豫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