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数学专项突破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数学专项突破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6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一选,填 空 题,计算题,解 答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数学专项突破仿真模拟试题
(一模)
一、选一选:
1. 如图,是由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为( )
A. B. C. D.
2.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没有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B.
C. D.
3.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4.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OCED的周长为( )
A. 4 B. 8 C. 10 D. 12
5. 如图,在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D,且AE、BD交于点F,,则DE:EC=【 】
A. 2:5 B. 2:3 C. 3:5 D. 3:2
6. 如图,⊙O的半径为2,点A为⊙O上一点,OD⊥弦BC于D,如果∠BAC=60°,那么OD的长是( )
A. B. C. 1 D. 2
7. 若函数y=x2m+1为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
A. 1 B. 0 C. 0.5 D. -1
8. 袋子里有4个球,标有2,3,4,5,先抽取一个并记住,放回,然后再抽取一个,所抽取的两个球数字之和大于6的概率是( )
A. B. C. D.
9.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原点,顶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在函数y=(x>0)的图象上运动,且AC=BC,则△ABC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一直没有变 B. 先增大后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没有变
10. 某机械厂七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第三季度生产零件196万个.设该厂八、九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A. 50(1+x2)=196 B. 50+50(1+x2)=196
C. 50+50(1+x)+50(1+x)2=196 D. 50+50(1+x)+50(1+2x)=196
11.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点在CD、AD上滑动,当DM为 时,△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A. B. C. 或 D. 或
12. 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则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
A. B. 2 C. 3 D. 2
13. 如图(1)是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形状的拱桥,当水面在时,拱顶(拱桥洞的点)离水面2 m,水面宽4 m.如图(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14. 如图,点A为∠α边上的任意一点,作AC⊥BC于点C,CD⊥AB于点D,下列用线段比表示cosα的值,错误的是( )
A. B. C. D.
15. 将函数y=x2+x的图象向右平移a(a>0)个单位,得到函数y=x2-3x+2的图象,则a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二、填 空 题:
16. 方程x2﹣3x+1=0项系数是_____.
17. 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延长到,使,则__________°.
18. 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1.5 m,CD=4.5 m,点P到CD的距离为2.7 m,则AB与CD间的距离是m.
19. 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下方的弧半径为,则____.(填“>“,”“=”“<”)
20. 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是位似形,已知A(0,5),D(0,3),E(0,1),H(0,4),则位似的坐标是_____.
三、计算题:
21. 计算:|1﹣|+3tan30°﹣(﹣5)0﹣(﹣)﹣1.
22. (x+3)(x﹣1)=12(用配方法)
四、解 答 题:
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
(1)将△ABC以点C为旋转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C;平移△ABC,若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
(2)若将△C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请直接写出旋转的坐标;
(3)在轴上有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4. 甲乙两人玩摸球游戏:一个没有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相同大小的3个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首先,甲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然后,乙从剩下的球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比较球上的数字,较大的获胜.
(1)求甲摸到标有数字3的球的概率;
(2)这个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25. 如图,贵阳市某中学数学小组在学习了“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后.选定测量小河对岸一幢建筑物BC的高度.他们先在斜坡上的D处,测得建筑物顶的仰角为30°.且D离地面的高度DE=5m.坡底EA=10m,然后在A处测得建筑物顶B的仰角是50°,点E,A,C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建筑物BC的高.(结果保留整数)
26. 如图,在中,,过点C的直线,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交直线MN于E,垂足为F,连接CD,BE.
(1)求证:;
(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
(3)若D为AB中点,则当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请说明你的理由.
27.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求出线段AB,曲线CD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3)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较好,要求学生注意力指数达到36,那么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28. 如图,已知直线PA交⊙O于A、B两点,AE是⊙O直径,点C为⊙O上一点,且AC平分∠PAE,过C作CD⊥PA,垂足为D.
(1)求证:CD为⊙O的切线;
(2)若DC+DA=6,⊙O的直径为10,求AB的长度.
29. 如图,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A(4,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端点除外),过点P作PD∥AC,交BC于点D,连接CP.女女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动点P运动到何处时,BP2=BD•BC;
(3)当△PCD的面积时,求点P的坐标.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数学专项突破仿真模拟试题
(一模)
一、选一选:
1. 如图,是由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D
【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详解】解:从正面看可得到共有4列,每一列小正方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3、1、1、2,
观察只有D选项符合,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熟练掌握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没有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B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分别计算△的值,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4+76=80>0,方程有两个没有相等的实数根;
C、△=-16<0,方程没有实数根;
D、△=1-4=-3<0,方程没有实数根.
故选:B.
3.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A.由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可知,<0,错误;
B.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可知,m>0,由直线可知,﹣m>0,错误;
C.由抛物线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可知,m<0,由直线可知,﹣m<0,错误;
D.由抛物线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可知,m<0,由直线可知,﹣m>0,正确,
故选D.
考点:1.二次函数图象;2.函数的图象.
4.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OCED的周长为( )
A. 4 B. 8 C. 10 D. 12
【正确答案】B
【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
∴OA=OC,OB=OD,且AC=BD,
∴OA=OB=OC=OD=2,
∵CE∥BD,DE∥AC,
∴四边形DECO为平行四边形,
∵OD=OC,
∴四边形DECO为菱形,
∴OD=DE=EC=OC=2,
则四边形OCED的周长为2+2+2+2=8,
故选B.
5. 如图,在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D,且AE、BD交于点F,,则DE:EC=【 】
A. 2:5 B. 2:3 C. 3:5 D. 3:2
【正确答案】B
【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DEF∽△BAF,再根据S△DEF∶S△ABF=4∶25即可得出其相似比,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DE∶AB的值,由AB=CD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EAB=∠DEF,∠AFB=∠DFE
∴△DEF∽△BAF
∴
∵,
∴DE:AB=2:5
∵AB=CD,
∴DE:EC=2:3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边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如图,⊙O的半径为2,点A为⊙O上一点,OD⊥弦BC于D,如果∠BAC=60°,那么OD的长是( )
A. B. C. 1 D. 2
【正确答案】C
【分析】由于∠BAC=6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求∠BOC=120°,又OD⊥BC,根据垂径定理可知∠BOD=60°,在Rt△BOD中,利用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OD.
【详解】解:∵OD⊥弦BC,
∴∠BDO=90°,
∵∠BOD=∠BAC=60°,
∴OD=OB=1,
故答案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角的三角函数计算.
7. 若函数y=x2m+1为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
A. 1 B. 0 C. 0.5 D. -1
【正确答案】D
【详解】解:因为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故选D.
反比例函数有三种形式:
8. 袋子里有4个球,标有2,3,4,5,先抽取一个并记住,放回,然后再抽取一个,所抽取的两个球数字之和大于6的概率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画树状图得:
∵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抽取的两个球数字之和大于6的有10种情况,
∴抽取的两个球数字之和大于6的概率是:.
故选C.
考点:1.列表法或树状图法;2.概率.
9.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原点,顶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在函数y=(x>0)的图象上运动,且AC=BC,则△ABC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一直没有变 B. 先增大后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没有变
【正确答案】A
【详解】
作CD⊥AB交AB于点D,
则S△ACD=,
∵AC=BC,
∴AD=BD,
∴S△ACD=S△BCD,
∴S△ABC=2 S△ACD=2×=k.
∴△ABC的面积没有变.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理解并运用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
10. 某机械厂七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第三季度生产零件196万个.设该厂八、九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A. 50(1+x2)=196 B. 50+50(1+x2)=196
C. 50+50(1+x)+50(1+x)2=196 D. 50+50(1+x)+50(1+2x)=196
【正确答案】C
【分析】主要考查增长率问题,一般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增长率),如果该厂八、九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那么可以用分别表示八、九月份的产量,然后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
【详解】解:依题意得八、九月份的产量为、,
.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增长率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般形式为,为起始时间的有关数量,为终止时间的有关数量.
11.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点在CD、AD上滑动,当DM为 时,△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A. B. C. 或 D. 或
【正确答案】C
【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
∵BE=CE,
∴AB=2BE,
又∵△ABE与以D. 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①DM与AB是对应边时,DM=2DN
∴DM2+DN2=MN2=1
∴DM2+DM2=1,
解得DM= ;
②DM与BE是对应边时,DM=DN,
∴DM2+DN2=MN2=1,
即DM2+4DM2=1,
解得DM= .
∴DM为或时,△ABE与以D. 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情况讨论思想与数形思想在本题中的应用.
12. 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则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
A. B. 2 C. 3 D. 2
【正确答案】B
【详解】试题解析:如图:
∵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
∴OB=,AB=OA,
∵OA2=AB2+OB2,
∴OA2=(OA)2+()2,
解得OA=2.
故选B.
考点:1.正多边形和圆;2.勾股定理.
13. 如图(1)是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形状的拱桥,当水面在时,拱顶(拱桥洞的点)离水面2 m,水面宽4 m.如图(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A
【分析】首先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再得出抛物线上一点为(2,﹣2),进而求出a的值.
【详解】解:由图中可以看出,所求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y轴,可设此函数解析式为:y=ax2,且抛物线过(2,﹣2)点,
故﹣2=a×22,
解得:a=﹣0.5,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正确设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关键.
14. 如图,点A为∠α边上的任意一点,作AC⊥BC于点C,CD⊥AB于点D,下列用线段比表示cosα的值,错误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C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以及互余的定义得出∠α=∠ACD,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答案.
【详解】解:∵AC⊥BC,CD⊥AB,
∴∠α+∠BCD=∠ACD+∠BCD,
∴∠α=∠ACD,
∴cosα=cos∠ACD===,
只有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α=∠ACD是解题关键.
15. 将函数y=x2+x的图象向右平移a(a>0)个单位,得到函数y=x2-3x+2的图象,则a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B
【详解】因为,∴顶点的横坐标为:−;∵,∴顶点的横坐标为:;
∴a=−(−)=2.
点睛:求得原抛物线的顶点的横坐标及新抛物线的顶点的横坐标,a=新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原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
二、填 空 题:
16. 方程x2﹣3x+1=0的项系数是_____.
【正确答案】-3
【详解】x2-3x+1=0项系数是-3.
故答案为-3.
点睛: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二次项系数为a,项系数为b,常数项为c.
17. 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延长到,使,则__________°.
【正确答案】22.5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CAB=∠ACB=45°,再根据AC=AE求出∠ACE=67.5°,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AB=∠DCB=90°,
∵AC是对角线,
∴∠CAB=∠ACB=45°,
∵AC=AE,
∴∠ACE=67.5°,
∴∠BCE=∠ACE-∠ACB=22.5°,
故22.5°.
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一道较为基础的题型.
18. 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1.5 m,CD=4.5 m,点P到CD的距离为2.7 m,则AB与CD间的距离是m.
【正确答案】1.8
【详解】由AB ∥ CD,可得△PAB ∽ △PCD,设CD到AB距离为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即,解得x=1.8m.
所以AB离地面的距离为1.8m,
故答案为1.8.
19. 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下方的弧半径为,则____.(填“>“,”“=”“<”)
【正确答案】<.
【详解】试题分析:如图,分别在两段弧上各选三个点,作出过这三个点的圆,显然.<,故答案为<.
考点:确定圆的条件.
20. 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是位似形,已知A(0,5),D(0,3),E(0,1),H(0,4),则位似的坐标是_____.
【正确答案】(0,),(﹣6,7).
【详解】由图可得:B(-2,5),C(-2,3),F(3,1),
当B、F是对应点时,E、A是对应点,故位似位于直线BF与y轴的交点处,
设直线BF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直线BF的解析式是:y=-x+,
则x=0时,y=,
∴位似是(0,);
当C、E是对应点时,D、F是对应点,故位似位于直线CE与直线DF的交点处,
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ax+c,
则,
解得,
∴直线CE的解析式是:y=-x+1,
设直线DF的解析式为:y=dx+e,
则,
解得,
∴直线DF的解析式是:y=-x+3,
,
解得:,
∴位似是(-6,7);
故答案为(0,),(-6,7).
点睛:已知两个图形位似,要确似,若已知对应点,那么对应点的连线的交点即为位似;若对应点未知,要对对应点进行分类讨论.
三、计算题:
21. 计算:|1﹣|+3tan30°﹣(﹣5)0﹣(﹣)﹣1.
【正确答案】2
【详解】试题分析:先对值、三角函数、幂进行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试题解析:
解:原式=-1+3×-1-(-3)=-1++3=2.
点睛:(1)熟记锐角三角函数值,去值的时候注意符号问题;
(2)a0=1(a≠0),=.
22. (x+3)(x﹣1)=12(用配方法)
【正确答案】x1=3,x2=﹣5
【详解】试题分析:先将方程左边去括号,再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然后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解出x即可.
试题解析:
将原方程整理,得x2+2x=15,
两边都加上12,得x2+2x+12=15+12,
即(x+1)2=16,
开平方,得x+1=±4,
即x+1=4,或x+1=-4,
∴x1=3,x2=-5.
点睛:用配方法进行配方时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四、解 答 题:
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
(1)将△ABC以点C为旋转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C;平移△ABC,若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
(2)若将△C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请直接写出旋转的坐标;
(3)在轴上有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正确答案】(1)如下图;(2);(3)(-2,0).
【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以点C为旋转旋转180°的对应点A1、B1的位置,然后与点C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平移后的对应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对称的性质,连接两对对应顶点,交点即为旋转,然后写出坐标即可;
(3)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找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的位置,然后连接A′B与x轴的交点即为点P.
【详解】(1)画出△A1B1C与△A2B2C2如图
(2)如图所示,旋转的坐标为:(,-1)
(3) 如图所示,点P的坐标为(-2,0).
24. 甲乙两人玩摸球游戏:一个没有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相同大小的3个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首先,甲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然后,乙从剩下的球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比较球上的数字,较大的获胜.
(1)求甲摸到标有数字3的球的概率;
(2)这个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 ;(2)公平
【详解】试题分析:(1)袋子中装有相同大小的3个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甲摸到标有数字3的球的概率为;(2)列举出所有情况,分别计算出甲、乙两人摸到的数字较大的概率,若概率相等,则公平;若没有相等,则没有公平.
试题解析:
解:(1)∵袋子中装有相同大小的3个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
∴甲摸到标有数字3的球的概率为;
(2)游戏公平,理由如下:
列举所有可能:
由表可知:甲获胜的概率=,乙获胜的概率=,
所以游戏是公平的.
点睛:(1)掌握列表法、画树状图法;
(2)要判断游戏是否公平,即比较概率是否相等.
25. 如图,贵阳市某中学数学小组在学习了“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后.选定测量小河对岸一幢建筑物BC的高度.他们先在斜坡上的D处,测得建筑物顶的仰角为30°.且D离地面的高度DE=5m.坡底EA=10m,然后在A处测得建筑物顶B的仰角是50°,点E,A,C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建筑物BC的高.(结果保留整数)
【正确答案】21m
【详解】试题分析:过点D作DH⊥BC于点M,得出四边形DECH是矩形,所以DH=EC,DE=HC,设BC的长度为xm,则BH=(x-5)m,由∠BDH=30°可以求出∠DBH=60°,进而表示出DH=(x-5),然后表示出AC=(x-5)-10,由BC= tan50°·AC列出方程,解出x即可.
试题解析:
过点D作DH⊥BC于点M,
则四边形DHCE是矩形,DH=EC,DE=HC,
设BC的高度为xm,则BH=(x-5)m,
∵∠BDH=30°,
∴∠DBH=60°,
∴DH=BH·tan60°=(x-5),
∴AC=EC-EA=(x-5)-10,
∵∠BAC=50°,
∴BC= tan50°·AC,
∴x=tan50°·[(x-5)],
解得:x≈21,
答:建筑物BC的高约为21m.
点睛:本题关键利用待定系数法,锐角三角函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6. 如图,在中,,过点C的直线,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交直线MN于E,垂足为F,连接CD,BE.
(1)求证:;
(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
(3)若D为AB中点,则当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请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答案】(1)见解析 (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为菱形,理由见解析
(3)若D为AB中点,当时,四边形BECD为正方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1)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证得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证结论.
(2)求出四边形BDCE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对角线即可求解.
(3)由(2)中的性质,求出,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证明:∵,
∴,
又∵,
∴,
∵,
∴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
∴.
【小问2详解】
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为菱形,理由如下:
∵D为AB中点,
∴,
∵,∴,
∵,
∴四边形BDCE为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BECD为菱形.
【小问3详解】
若D为AB中点,当时,四边形BECD为正方形,理由如下:由(2)得四边形BECD为菱形,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为AB中点,
∴,
∴四边形BECD为正方形.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菱形的判定及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判定及性质解决问题的推理能力.
27.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中,学生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求出线段AB,曲线CD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3)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数达到36,那么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1)AB解析式为:y1=2x+20(0≤x≤10);曲线CD的解析式为:y2=(x≥25);(2)第30分钟注意力更集中.(3)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AB和CD的函数表达式,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1)中所求解析式,计算出第五分钟和第三十分钟的注意力指数,比较判断;
(3)分别求出注意力指数为36时的两个时间,再将两时间之差和19比较,大于19则能讲完,否则没有能.
【详解】(1)设线段AB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1=k1x+20,
把B(10,40)代入得,k1=2,
∴AB解析式为:y1=2x+20(0≤x≤10).
设C、D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2=,
把C(25,40)代入得,k2=1000,
∴曲线CD的解析式为:y2=(x≥25);
(2)当x1=5时,y1=2×5+20=30,
当x2=30时,y2=,
∴y1<y2,
∴第30分钟注意力更集中.
(3)令y1=36,
∴36=2x+20,
∴x1=8,
令y2=36,
∴36=,
∴x2=≈27.8,
∵27.8-8=19.8>19,
∴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求出函数关系式,并从中找到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8. 如图,已知直线PA交⊙O于A、B两点,AE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且AC平分∠PAE,过C作CD⊥PA,垂足为D.
(1)求证:CD为⊙O的切线;
(2)若DC+DA=6,⊙O的直径为10,求AB的长度.
【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6
【分析】(1)连接OC,根据题意可证得∠CAD+∠DCA=9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CO=90°,则CD为 O的切线;
(2)过O作OF⊥AB,则∠OCD=∠CDA=∠OFD=90°,得四边形OCDF为矩形,设AD=x,在Rt△AOF中,由勾股定理得(5-x) +(6-x) =25,从而求得x的值,由勾股定理得出AB的长.
【详解】(1)证明:连接OC,
∵OA=OC,
∴∠OCA=∠OAC,
∵AC平分∠PAE,
∴∠DAC=∠,
∴∠DAC=∠OCA,
∴PB∥OC,
∵CD⊥PA,
∴CD⊥OC,CO为O半径,
∴CD为O的切线;
(2)过O作OF⊥AB,垂足为F,
∴∠OCD=∠CDA=∠OFD=90∘,
∴四边形DCOF为矩形,
∴OC=FD,OF=CD.
∵DC+DA=6,设AD=x,则OF=CD=6−x,
∵O的直径为10,
∴DF=OC=5,
∴AF=5−x,
在Rt△AOF中,由勾股定理得AF +OF=OA.
即(5−x) +(6−x) =25,化简得x−11x+18=0,
解得 .
∵CD=6−x大于0,故x=9舍去,
∴x=2,从而AD=2,AF=5−2=3,
∵OF⊥AB,由垂径定理知,F为AB的中点,
∴AB=2AF=6.
29. 如图,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A(4,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端点除外),过点P作PD∥AC,交BC于点D,连接CP.女女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动点P运动到何处时,BP2=BD•BC;
(3)当△PCD的面积时,求点P的坐标.
【正确答案】(1)y=-x-4;
(2)见解析
(3)点P的坐标为(1,0)
【详解】(1)利用A(4,0)、B(-2,0)两点,求出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令x=0时,求出点C的坐标,通过△BPD∽△BAC,求得BD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利用BP2=BD•BC,求出点P的坐标
(3)通过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求得△BPD的面积,利用S△BPC的值,求出点P的坐标
解:(1)由题意,得,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x-4;
(2)设点P运动到点(x,0)时,有BP2=BD•BC,
令x=0时,则y=-4,
∴点C的坐标为(0,-4).
∵PD∥AC,
∴△BPD∽△BAC,
∴.
∵BC=,
AB=6,BP=x-(-2)=x+2.
∴BD===.
∵BP2=BD•BC,
∴(x+2)2=,
解得x1=,x2=-2(-2没有合题意,舍去),
∴点P的坐标是(,0),即当点P运动到(,0)时,BP2=BD•BC;
(3)∵△BPD∽△BAC,
∴,
∴×
S△BPC=×(x+2)×4-
∵,
∴当x=1时,S△BPC有值为3.
即点P的坐标为(1,0)时,△PDC的面积.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数学专项突破仿真模拟试题
(二模)
一、选一选(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是我县四个景区今年3月份某天9时的气温,其中气温的景区是( )
景区
蒙山森林公园
孟良崮
岱崮地貌
云蒙湖
气温
-1℃
0℃
-2℃
1℃
A. 蒙山森林公园 B. 孟良崮 C. 岱崮地貌 D. 云蒙湖
2. 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平均数为( )
A. 6 B. 5 C. 4 D. 3
3. 下列几何体中,其主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4. 如图,直线l1 ∥ l2 ,CD⊥AB于点D ,∠1=50°,则∠BCD度数为( )
A. 40° B. 45° C. 50° D. 30°
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3ab)2=9a2b2
C. D.
6. 把没有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接BE,则∠ABE的度数为( )
A. 30° B. 36° C. 54° D. 72°
8. 同时抛掷两枚均匀硬币,正面都同时向上的概率是( )
A. B. C. D.
9. 如图,半圆的直径BC恰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一条直角边完全重合,若BC=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π B. 2+2π C. 4+π D. 2+4π
10. 2017年,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乌鲁木齐市为美化城市环境,计划种植树木30万棵,由于志愿者的加入,实际每天植树比原计划多20%,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植树x万棵,可列方程是( )
A. B. C. D.
11. 如图,O为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顶点C在轴的负半轴上,函数的图象顶点B,则的值为( )
A B. C. D.
12. 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D、BC上的点,EF=6,∠DEF=60°,将四边形EFCD沿EF翻折,得到EFC′D′,ED′交BC于点G,则△GEF的周长为( )
A. 6 B. 12 C. 18 D. 24
13. 如图所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和线段按照一定规律摆成下列图形,第1幅图形中“”的个数为,第2幅图形中“”的个数为,第3幅图形中“”的个数为,…,以此类推,则的值为( )
A. B. C. D.
14. 如图,A、B、C、D为圆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的路线做匀速运动,当点P运动到圆心O时立即停止.设运动时间为(s),∠APB的度数为y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度)与 t(s)之间的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
A. B. C. D.
二、 填 空 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6. 化简:__________.
1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边BC和CD上,则____度.
18. 如图,已知点A(-1,0)和点B(1,2),在轴上确定点P,使得△ABP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这样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一般的,如果(>,那么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例如:由于,所以3是以2为底8的对数,记作;由于,所以1是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对数作为一种运算,有如下的运算性质:如果>0,且,>0,>0,那么:
⑴ ; ⑵ ;
⑶ .
根据上面的运算性质,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 答 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3分)
20. 计算:-
21. 为了了解我市中学生参加“科普知识”竞赛成绩的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参赛学生的成绩,整理并制作出如下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表中: ,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小明的成绩是所有被抽查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据此推断他的成绩在 组;
(4)个小组每组人,然后从人中随机抽取人参加颁奖典礼,恰好抽中、两组学生的概率是多少?并列表或画树状图说明.
22. 如图,一楼房AB后有一假山,山坡斜面CD与水平面夹角为30°,坡面上点E处有一亭子,测得假山坡脚C与楼房水平距离BC=10米,与亭子距离CE=20米,小丽从楼房顶测得点E的俯角为45°.求楼房AB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23. 如图,AB与⊙O相切于点C,OA,OB分别交⊙O于点D,E,.
(1)求证:OA=OB;
(2)已知AB=4,OA=4,求阴影部分面积.
24. 我市雷雷服饰有限公司生产了一款夏季服装,通过实验商店和网上商店两种途径进行,一段时间后,该公司对这种商品的情况,进行了为期30天的跟踪,其中实体商店的日量(百件)与时间(为整数,单位:天)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网上商店的日量(百件)与时间(为整数,单位: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时间(天)
0
5
10
15
20
25
30
日量(百件)
0
25
40
45
40
25
0
(1)请你在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选择合适的函数能反映与的变化规律,并求出与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跟踪的30天中,设实体商店和网上商店的日总量为(百件),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当为何值时,日总量达到,并求出此时的值.
25. 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AD=5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
(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
(2)当点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
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
②若限定P、Q分别在边BA、BC上移动,求出点E在边AD上移动的距离.
26. 定义: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抛物线上(点与两点没有重合),如果的三边满足,则称点为抛物线的勾股点。
()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勾股点的坐标;
()如图,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是抛物线的勾股点,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在()的条件下,点在抛物线上,求满足条件的点(异于点)的坐标.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数学专项突破仿真模拟试题
(二模)
一、选一选(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是我县四个景区今年3月份某天9时的气温,其中气温的景区是( )
景区
蒙山森林公园
孟良崮
岱崮地貌
云蒙湖
气温
-1℃
0℃
-2℃
1℃
A. 蒙山森林公园 B. 孟良崮 C. 岱崮地貌 D. 云蒙湖
【正确答案】C
【详解】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任何负数,两个负数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
详解:∵,
∴-1>-2,
∴1>0>-1>-2,
∴岱崮地貌温度.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特别是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2. 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A. 6 B. 5 C. 4 D. 3
【正确答案】B
【详解】分析:把2,5,5,6,7相加后除以5即可.
详解:(2+5+5+6+7)÷5=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3. 下列几何体中,其主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A.圆柱的主视图为矩形,∴A没有符合题意;
B.正方体的主视图为正方形,∴B没有符合题意;
C.球体的主视图为圆形,∴C没有符合题意;
D.圆锥的主视图为三角形,∴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4. 如图,直线l1 ∥ l2 ,CD⊥AB于点D ,∠1=50°,则∠BCD的度数为( )
A. 40° B. 45° C. 50° D. 30°
【正确答案】A
【详解】【分析】先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ABC的度数,然后在直角三角形CBD中可求得∠BCD的度数.
【详解】∵l1∥l2,
∴∠ABC=∠1=50°,
∵CD⊥AB于点D,
∴∠CDB=90°,
∴∠BCD+∠DBC=90°,即∠BCD+50°=90°,
∴∠BCD=40°,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3ab)2=9a2b2
C D.
【正确答案】D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逐项计算即可.
【详解】A. ∵ ,故没有正确;
B. ∵-(3ab)2=-9a2b2 ,故没有正确;
C. ∵ ,故没有正确;
D. ∵,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和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6. 把没有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解没有等式x+1>0得:x>﹣1,解没有等式2x﹣4≤0得:x≤2,则没有等式的解集为:﹣1<x≤2,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B.
考点:解一元没有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没有等式的解集.
7. 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接BE,则∠ABE的度数为( )
A. 30° B. 36° C. 54° D. 72°
【正确答案】B
【分析】在等腰三角形△ABE中,求出∠A的度数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在正五边形ABCDE中,∠A=×(5-2)×180=108°
又知△ABE是等腰三角形,
∴AB=AE,
∴∠ABE=(180°-108°)=36°.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正五边形的内角,此题基础题,比较简单.
8. 同时抛掷两枚均匀硬币,正面都同时向上的概率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B
【详解】解:画树状图如下:
同时抛掷两枚均匀硬币,朝上的结果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共4种,其中正面都同时向上的有1种,
∴正面都同时向上的概率=,
故选:B
9. 如图,半圆的直径BC恰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一条直角边完全重合,若BC=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π B. 2+2π C. 4+π D. 2+4π
【正确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如图,连接CD,OD,∵BC=4,∴OB=2,∵∠B=45°,∴∠COD=90°,∴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BOD+S扇形COD=×2×2+=2+π,故选A.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直角三角形.
10. 2017年,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乌鲁木齐市为美化城市环境,计划种植树木30万棵,由于志愿者的加入,实际每天植树比原计划多20%,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植树x万棵,可列方程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A
【详解】分析:设原计划每天植树x万棵,需要天完成,实际每天植树万棵,需要天完成,根据提前5天完成任务列方程即可.
详解:设原计划每天植树x万棵,需要天完成,则实际每天植树万棵,需要天完成,
∵提前5天完成任务,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1. 如图,O为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顶点C在轴的负半轴上,函数的图象顶点B,则的值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C
【详解】∵A(﹣3,4),
∴OA==5,
∵四边形OABC是菱形,
∴AO=CB=OC=AB=5,则点B的横坐标为﹣3﹣5=﹣8,
故B的坐标为:(﹣8,4),
将点B的坐标代入得,4=,解得:k=﹣32.故选C.
考点:菱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12. 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D、BC上的点,EF=6,∠DEF=60°,将四边形EFCD沿EF翻折,得到EFC′D′,ED′交BC于点G,则△GEF的周长为( )
A. 6 B. 12 C. 18 D. 24
【正确答案】C
【分析】由折叠得:∠DEF=∠D′EF=60°,在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出内错角相等,得出△GEF是等边三角形,已知边长求出周长即可.
【详解】解:∵∠DEF=60°,
∴由翻折可知∠DEF=∠D′EF =60°,
∴∠AEG=60°,
∵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
∴∠EGF=∠AEG=60°,∠EFG=∠DEF=60°,
∴∠FEG=∠EGF=∠EFG=60°,
∴△EFG是个等边三角形,
∴△GEF的周长=3EF=3×6=18,
故选:C
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到△GEF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 如图所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和线段按照一定规律摆成下列图形,第1幅图形中“”的个数为,第2幅图形中“”的个数为,第3幅图形中“”的个数为,…,以此类推,则的值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C
【分析】根据给定几幅图形中黑点数量的变化可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为正整数)”,进而可求出,将其代入中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解:∵幅图中“”有个;
第二幅图中“”有个;
第三幅图中“”有个;
∴第幅图中“”有(为正整数)个
∴
∴当时
.
故选:C
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14. 如图,A、B、C、D为圆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的路线做匀速运动,当点P运动到圆心O时立即停止.设运动时间为(s),∠APB的度数为y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度)与 t(s)之间的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
A. B. C. D.
【正确答案】D
【详解】分析:当动点P在OC上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P的变化情况得到∠APB的变化情况,同理得到动点P在DO上是∠APB的变化情况;当动点P在弧上运动时,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PB的变化情况.
详解:当动点P在OC上运动时,∠PAB一定,∠ABP逐渐增大,故∠APB逐渐减小;
当P在弧CD上运动时,∠APB没有变;
当P在DO上运动时,∠ABP一定,∠BAP逐渐减小,故∠APB逐渐增大.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三角形外角性质,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将问题分成三段进行分析.
二、 填 空 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得:,再值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
∴ ,
解得: .
故.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值的性质,理解并掌握 是解题的关键.
16. 化简:__________.
【正确答案】0
【详解】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提取公因式法对:、的分子分别进行因式分解,然后通过约分进行化简,计算减法即可.
详解:
=
=x+1-x-1
=0.
故答案是:0.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练掌握分式的减法法则和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非关键.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1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边BC和CD上,则____度.
【正确答案】75°
【详解】∵正方形,
∴AD=AB,∠BAD=∠B=∠D=90°,
∵等边三角形AEF,
∴AE=AF,∠EAF=60°,
∴△ABE≌△ADF,(HL)
∴∠BAE=∠DAF=15°,
∴∠AEB=75°.
18. 如图,已知点A(-1,0)和点B(1,2),在轴上确定点P,使得△ABP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这样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0)或(3,0)
【分析】
【详解】解:设点P的坐标为(x,0),
则,,
∵△ABP为直角三角形,∠BAP≠90°,
∴AB2=AP2+PB2或AP2=AB2+PB2,
∴8=x2+2x+1+x2-2x+5或x2+2x+1=8+x2-2x+5,
解得:x1=-1(舍去),x2=1,x3=3,
∴点P的坐标为(1,0)或(3,0).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找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9. 一般的,如果(>,那么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例如:由于,所以3是以2为底8的对数,记作;由于,所以1是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对数作为一种运算,有如下的运算性质:如果>0,且,>0,>0,那么:
⑴ ; ⑵ ;
⑶ .
根据上面的运算性质,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20
【详解】分析:根据、、 这三条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
=
=7
=14+5+1
=20.
故答案为20.
点睛:本题考查了信息迁移---对对数的定义和性质的应用,能根据定义和性质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目.
三、解 答 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3分)
20. 计算:-
【正确答案】8
【详解】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计算即可.
详解:原式=-1-
=-1-0+8+1
=8.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实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为了了解我市中学生参加“科普知识”竞赛成绩的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参赛学生的成绩,整理并制作出如下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表中: ,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小明的成绩是所有被抽查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据此推断他的成绩在 组;
(4)个小组每组人,然后从人中随机抽取人参加颁奖典礼,恰好抽中、两组学生的概率是多少?并列表或画树状图说明.
【正确答案】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先根据A组频数及其频率求得总人数,再根据频率=频数÷总人数可得m、n的值;
(2)根据(1)中所求结果即可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4)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再找到抽中A、C的结果,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可得.
试题解析:(1)∵本次的总人数为30÷0.1=300(人),∴m=300×0.4=120,n=90÷300=0.3,故答案为120,0.3;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3)由于共有300个数据,则其中位数为第150、151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150、151个数据的平均数均落在C组,∴据此推断他的成绩在C组,故答案为C;
(4)画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抽中A﹑C两组同学的有2种结果,∴抽中A﹑C两组同学的概率为P==.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频数(率)分布表;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
22. 如图,一楼房AB后有一假山,山坡斜面CD与水平面夹角为30°,坡面上点E处有一亭子,测得假山坡脚C与楼房水平距离BC=10米,与亭子距离CE=20米,小丽从楼房顶测得点E的俯角为45°.求楼房AB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正确答案】楼房AB的高为(20+10)米.
【详解】试题分析:
如图,过点E作EF⊥BC于点F,作EH⊥AB于点H,先在Rt△CEF中已知条件解得:EF和CF的长,从而可得BF和HB的长,再由HE=BF可得HE的长;然后在Rt△AHE中由HE的长求得AH的长,由AB=AH+HB可得AB的长.
试题解析:
过点E作EF⊥BC于点F,EH⊥AB于点H.
∴∠EFC=∠EHA=∠EHB=∠HBC=90°.
∴四边形HBFE是矩形,
∴HE=BF,HB=EF,
∵在Rt△CEF中,CE=20,∠ECF=30°
∴EF=CE=10,CF=CEcos30°=,
∴HB=EF=10,BF=BC+CF=,
∴HE=BF=,
∵Rt△AHE中,∠HAE=90°-45°=45°,
∴AH=HE=,
∴AB=AH+BH=10+10+10=20+10(米)
答:楼房AB的高为(20+10)米.
23. 如图,AB与⊙O相切于点C,OA,OB分别交⊙O于点D,E,.
(1)求证:OA=OB;
(2)已知AB=4,OA=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正确答案】(1)见解析;(2)
【分析】(1)根据切线性质和等弧对等角性质可证△AOC≌△BOC(ASA).得AO=BO;
(2)先求圆的半径,根据S阴=S△BOC- S扇COE可得.
【详解】(1)证明:连接OC,则OC⊥AB.
∵=,
∴∠AOC=∠BOC.
在△AOC和△BOC中,
∴△AOC≌△BOC(ASA).
∴AO=BO.
(2)由(1)可得AC=BC=AB=2,
在Rt△AOC中,OC=2,
∴∠AOC=∠BOC=60°.
∴S△BOC=BC·OC=×2×2=2,S扇COE==π.
∴S阴=2-π.
本题考核知识点:切线,扇形面积. 解题关键点:熟记切线性质和扇形面积公式.
24. 我市雷雷服饰有限公司生产了一款夏季服装,通过实验商店和网上商店两种途径进行,一段时间后,该公司对这种商品的情况,进行了为期30天的跟踪,其中实体商店的日量(百件)与时间(为整数,单位:天)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网上商店的日量(百件)与时间(为整数,单位: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时间(天)
0
5
10
15
20
25
30
日量(百件)
0
25
40
45
40
25
0
(1)请你在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选择合适的函数能反映与的变化规律,并求出与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跟踪的30天中,设实体商店和网上商店的日总量为(百件),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当为何值时,日总量达到,并求出此时的值.
【正确答案】(1)y1=﹣t2+6t(0≤t≤30,且为整数);(2);(3)当0≤t≤10时,y=t2+10t;当10<t≤30时,y=t2+7t+30.当t=17或18时,y=91.2(百件).
【分析】(1)根据观察可设y1=at2+bt+c,将(0,0),(5,25),(10,40)代入即可得到结论;
(2)当0≤t≤10时,设y2=kt,求得y2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2=4t,当10≤t≤30时,设y2=mt+n,将(10,40),(30,60)代入得到y2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2=k+30,
(3)依题意得y=y1+y2,当0≤t≤10时,得到y=80;当10<t≤30时,得到y=91.2,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解:(1)根据观察可设y1=at2+bt+c,将(0,0),(5,25),(10,40)代入得:
,解得,
∴y1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1=﹣t2+6t(0≤t≤30,且为整数);
(2)当0≤t≤10时,设y2=kt,
∵(10,40)在其图象上,∴10k=40,∴k=4,
∴y2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2=4t,
当10≤t≤30时,设y2=mt+n,
将(10,40),(30,60)代入得,解得,
∴y2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2=t+30,
综上所述,;
(3)依题意得y=y1+y2,当0≤t≤10时,y=t2+6t+4t=t2+10t=(t﹣25)2+125,
∴t=10时,y=80;
当10<t≤30时,y=t2+6t+t+30=t2+7t+30=(t﹣)2+,
∵t为整数,∴t=17或18时,y=91.2,
∵91.2>80,∴当t=17或18时,y=91.2(百件).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函数的应用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25. 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AD=5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
(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
(2)当点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
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
②若限定P、Q分别在边BA、BC上移动,求出点E在边AD上移动的距离.
【正确答案】(1)见解析;(2)①;②
【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B=PE,BF=EF,∠BPF=∠EP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PF=∠EFP,证出∠EPF=∠EFP,得出EP=EF,因此BP=BF=EF=EP,即可得出结论;
(2)①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C=AD=5cm,CD=AB=3cm,∠A=∠D=90°,由对称的性质得出CE=BC=5cm,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求出DE=4cm,得出AE=AD﹣DE=1cm;在RtAP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EP=cm即可;
②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近,由①知,此时AE=1cm;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3cm,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证明:∵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
∴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
∴PB=PE,BF=EF,∠BPF=∠EPF,
又∵EFAB,
∴∠BPF=∠EFP,
∴∠EPF=∠EFP,
∴EP=EF,
∴BP=BF=EF=EP,
∴四边形BFEP为菱形;
(2)解: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AD=5cm,CD=AB=3cm,∠A=∠D=90°,
∵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
∴CE=BC=5cm,
在RtCDE中,DE==4cm,
∴AE=AD﹣DE=5cm﹣4cm=1cm;
在RtAPE中,AE=1,AP=3﹣PB=3﹣PE,
∴EP2=12+(3﹣EP)2,
解得:EP=cm,
∴菱形BFEP的边长为cm;
②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
点E离点A最近,由①知,此时AE=1cm;
当点P与点A重合时,如图3所示:
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3cm,
∴点E在边AD上移动的距离为2cm.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26. 定义: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抛物线上(点与两点没有重合),如果的三边满足,则称点为抛物线的勾股点。
()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勾股点的坐标;
()如图,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是抛物线的勾股点,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在()的条件下,点在抛物线上,求满足条件的点(异于点)的坐标.
【正确答案】(1);(2);(3)Q有3个: 或或.
【分析】(1)根据抛物线勾股点的定义即可得;
(2)作PG⊥x轴,由点P坐标求得AG=1、PG=、PA=2,得到,
从而求得AB=4,即B(4,0),待定系数法求解可得;
(3)由S△ABQ=S△ABP且两三角形同底,可知点Q到x轴的距离为,据此求解可得.
【详解】解:
(1)抛物线的勾股点的坐标为;
(2)抛物线过原点即点, 如图,作轴于点G,
∵点P的坐标为,
∴
∴
∴在中, ,
∴,,即点B的坐标为(4,0)
∴没有妨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得: ,即抛物线解析式为.
(3)①当点Q在x轴上方时,由知点Q的纵坐标为,
则有,
计算得出: (与P点重合,没有符合题意,舍去),
∴点Q的坐标为;
②当点Q在x轴下方时,由知点Q的纵坐标为,
则有,
计算得出: ,
∴点Q的坐标为或;
综上,满足条件的点Q有3个: 或或.
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数学专项突破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中考数学专项突破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一选,填 空 题,解 答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数学专项提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一选,填 空 题,解 答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