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优质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品简介,知识链接,字音字形,拟声词,水中的陆地,文静美好的样子,好的配偶,诗歌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2、反复诵读,概括诗歌内容。3、把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欣赏诗歌朴素优美、韵律和谐的语言特点。4、体会诗人对理想对象的执著追求和强烈思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三大基本内容:风、雅、颂。(1)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2)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3)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直陈其事。(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借物譬喻。(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即托物起兴。
赋 汉代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比兴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论语》: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雎鸠(jū jiū) 窈窕(yǎ tiǎ) 淑女(shū) 好逑(hǎ qiú) 荇菜(xìng) 寤寐(wù mèi) 芼之(mà) 琴瑟(sè)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停在水中陆地上。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着;寐,睡着。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
译文:高低不齐的荇莱,在船的左右两边求取。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译文:追求她却得不到,日日夜夜总是思念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竟翻来覆去难成眠。
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悠,思念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高低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译文:高低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文静美好的女子,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关雎》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①雎鸠和鸣图;②少女采荇图;③长夜难眠图;④琴瑟鼓乐图。
主人公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变化,那么具体是如何变化的?
第一章:男子由美景而想到心中的姑娘,心中充满了爱慕之情。 第二章:男子追求美好的姑娘而不得,日思夜想可见相思之苦。 第三章:男子憧憬于美好的爱情梦幻之中,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 爱慕——相思——梦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兴手法。开头以眼前的睢鸠和鸣之景,引发出对淑女热烈的爱慕,这是采用了“兴”的手法,同时雌雄睢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样写,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强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关雎》中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的两句是什么?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是全诗的纲目,统领全篇。
发挥你的想象,描绘“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所展现的画面。
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兴手法,以水中左右飘荡的荇菜为比,兴起男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
怎样理解“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写,表现了男子对女子的绵绵情思,思念不绝。 “辗转反侧”是动作描写,写出了男子内心的不平静。 这两句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谈谈你对“琴瑟友之”中的“友”字的理解。
“友”是说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实写还是虚写?
虚写,描写主人公憧憬于美好的爱情梦幻之中,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
诗歌描述的主人公形象是怎么样的?
情真意切,敢于真实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执著,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
诗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可贵之处?
最可贵之处便是能用深厚的涵养恰当地表达情感,不强求,不冒犯,懂得以礼节情。主人公因发现了心上人而快乐,没有追求成功而内心焦灼,但他懂得“发乎情,止乎礼”,不过分强求,懂得适可而止。求而不得时,化焦灼为力量,转身一变,变成一个志趣高雅的自己。即便求而得之,也不忘初心,懂得尊重,懂得始终如一。
诗中的女子是怎样的形象?
美丽、贤淑、勤劳、善良。
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何特点?
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个别字句,形成了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这叫叫“复沓”,又叫“重章叠句”。
复沓之美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回环往复的情感就,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给人一种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1)美在形象:淑女是热爱劳动的女子,君子在追求的方式上是弹琴鼓瑟,敲锣打鼓,重礼仪。 (2)美在语言:重章叠句,朴素优美,运用双声(参差)、叠韵(窈窕),韵律和谐。(3)美在表现手法:诗歌以滩头水畔的一对关雎的叫声起兴,反复咏唱。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1)比兴手法。 “兴”即触景生情,托物兴辞。这种委婉含蓄、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多次运用,产生了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比”是比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鸠成双成对联想到君子淑女终成眷属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韵律和谐。①运用重言(关关)。②运用双声(参差)。③运用叠韵(窈窕)。④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的民间情歌,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开头四句以起兴开篇,由成双成对雎鸠鸟引出男女爱情,并统领全诗。然后运用重章叠句的方法,写出了男子求姑娘而不得,辗转反侧日夜不安的焦急心情。最后,用虚写的方式,表达了男子对心爱的姑娘的深深爱慕和美好的愿望。这首诗感情率直、淳朴、真挚、健康,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作品。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第一章:爱慕第二章:相思第三章:梦幻
你还知道哪些出自《诗经》的名句?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6)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用原文语句填空。(1)《关雎》中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关雎》表现主人公思念“窈窕淑女”而不能入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雎》写男主人公在想象中实现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3、诗歌开篇,为何要写“关雎”和“采荇”?
这是《诗经》特有的写作手法,称为“比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引出下文,也比喻君子与淑女是很好的配偶关系。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引出并比喻君子对淑女的追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获奖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品简介,知识链接,字音字形,拟声词,水中的陆地,文静美好的样子,好的配偶,诗歌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优质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品简介,知识链接,字音字形,茂盛的样子,那人指所爱的人,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逆流而上,顺流而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精品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品简介,读音停顿,诗歌翻译,整体把握,概括每章大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合作探究,心理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