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 匆匆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8匆 匆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确乎、空虚、不禁、挪移”等11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课文。
3.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4.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2.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赤裸裸”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受新知
1.旧知导入:我们在这个学期学过《长歌行》,你们还记得吗?请同学给大家背一背。
感受新知:“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名篇散文《匆匆》,感受时光匆匆带给我们的触动。(板书课题:匆匆)教师提示:写“匆”字时,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请同学们一起书空。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朱自清。
课件出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3.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写作背景: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者感受着时代脉搏,内心充溢无尽找不到出路的迷茫苦闷。但是坚强的他并不甘心沉沦,而是执着地追求人生理想。这篇文章在淡淡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反映了当时大部分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二、理解字词,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语句。
2.齐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cáng nuó pái huái zhēng luǒ zhē
躲藏 挪移 徘徊 蒸融 赤裸裸 遮挽
hén cén shān
痕迹 头涔涔 泪潸潸
(1)正音:“藏”在本课读cánɡ;“蒸”是后鼻音;“痕”是前鼻音。
(2)指导书写“藏、蒸”,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课件出示:“藏、蒸”字的笔顺分解图)
(3)指导“徘徊”,强调读音,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从双人旁体会这个词语的意思与行走有关。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行文的,请用简单的语句试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写时间在我们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慨。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照应开头,突出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
4.作者在文中主要想要表达什么?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是对时光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感慨和叹惋。
三、研读课文
1.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呢?
预设1: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来写。
预设2:通过举出一些事例来写。
预设3:通过抒发自己的感受来写。
2.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师: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日子是如何地一去不复返,而是写了燕子、杨柳、桃花、水滴。你对此有什么发现?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作者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
(2)课件出示: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一连串的问句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这里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怀念。
教师小结:作者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3.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
(1)引导学生运用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语句。课件出示: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对话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作者笔下的⼋千多⽇⼦,正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24年,作者为什么不⽤24年,却⽤⼋千多⽇⼦呢?
教师点拨: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时年24岁,“八千多个日子”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逝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心绪。
4.指导背诵第1~2自然段
四、随堂演练
1.文中写了燕子、杨柳、桃花,请你仿照上述句子,用上排比的手法,写一写还有哪些事物。
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
2.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觉得时间还像什么。
预设1:时间像沙子,不知不觉从我们的手中溜走了。 预设2:时间像突然刮来的一阵风,刮过之后,不留一点痕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中写到的时光匆匆的特点,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得如此感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深入品读,体会情感
1.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却把这个空灵而抽象的时间写得形象而具体,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脚步的呢?课件出示: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①你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吗?
早上起来→洗手→吃饭→默默→伸手遮挽→天黑躺在床上→睁开眼和太阳再见→掩面叹息
教师点拨:把时间当成人来写,描写了时光离开“我”的情状,这样写更生动、更形象。
②小练笔: 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出来。(课后第三题)
教师点拨:作者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悄悄地过去了,你还能想到其他方面吗?
聊天 玩耍 看电视 睡觉 ……
示例: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角边过去;看电视剧的时候,日子从荧屏上过去;睡觉的时候,日子从枕头边过去……
③讨论交流:读书、写作业、唱歌、弹琴,这样的事情多有意义呀,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偏要写起床、吃饭、睡觉等等这些看着很俗⽓的事情呢?
教师点拨:网上流⾏问“时间它去哪⼉了”?⽤每天都做的这些事情,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习惯得不能再习惯的事,更能让⼈恍然⼤悟,原来时间真的是不知不觉就溜⾛了。多么令⼈⽆奈,令⼈惋惜,令⼈惆怅,还有些淡淡的哀愁呢。
2.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作者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发出了什么疑问呢?请大家快速朗读第4自然段,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一连进行了几次发问?透过这些问题,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课件出示:
①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引导学生概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②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引导学生概括: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④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⑤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⑥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引导学生概括:对要有所为的渴求。
(2)课件出示: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小结:在这一连串的六个问题中,有作者的追问,有作者的反问,更有触景生情,抒发对时代感受的深深责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满于自己只能处于“徘徊”的思想状态,不甘虚度光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力求向上、不断求索的一种精神。
教师点拨:一连串的问句,层层推进,使文章到达高潮,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慨叹、无奈、不甘虚度时光,也是在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十分有感染力。
(3)指名,小组合作、伙伴合作、师生合作朗读这一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课件出示:结尾: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首段中的句子: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首尾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教师点拨:文章通过首尾两段的发问,中间三段对具体的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内心感受的抒发,写出了时间的匆匆流逝,表达了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和叹惋。
(2)讨论交流:为什么作者提出这个问题,却没有回答?
以问结尾,耐人寻味,深化主题,更突出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不甘心虚度时光的内心情感,同时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4.主题归纳:这篇课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要珍惜每分每秒,不要虚度光阴。
三、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1.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2.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关于“惜时”的名句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 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 熹
四、布置作业,丰富积累
1.课内作业:背诵课文。
2.课外作业:
(1)阅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加深感悟;
(2)小组合作制作一期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手抄报。(二选一)
板书设计
匆 匆
来 去
无影无踪 一去不复返
珍惜时间
教学反思
学习《匆匆》一文,学生无不为作者合理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手法,准确地表达出时间从作者身边匆匆流逝的感觉而拍手叫绝。抓住这一契机,在课堂上多次设计读写结合的环节。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
人们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认真地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感到课堂上仍存在几点不足:
1.如何指导学生在互相评价时评得更加到位。
面对熟悉的学生,甚至面对不知怎样评价的学生应指导他们评价都评些什么,从哪些不同的角度,从而展示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有章可循,由不会评,到会评,到评得精彩。
2.在课堂上要更充分地面向全体。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课上读、说、写等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课上应更加注重学生小组中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在小组内读文的机会,交流感受的机会,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一课件ppt、语文园地一教案doc、执牛耳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回忆往事精华版配教案pptx、板块一回忆往事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依依惜别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依依惜别课文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依依惜别精华版配教案pptx、板块二依依惜别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