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5页。
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诗意思是我希望朝廷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格”指规格或方式。
这句意思是说话要有内容,行动要体现出本人的品格、原则。“格”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有耻且格”的意思是人有知耻之心,且能自我检点而恪守正道。
“格”指用人标准、行为规范、 道德准则。 我们做人,总会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总有一些界限不能逾越。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要让青春有格。
第三课 第二框 青春有格
行 己
有 耻
阅读第一目:行己有耻,思考下面问题: 1.“行己有耻”的含义。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你知道生活中耻的行为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羞恶之心” 的作用: 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规则要自觉主动遵守,而不是被动被迫遵守,要做到从内心自愿遵守,不自欺。 ——要慎独。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为什么?
《人民日报》点评:演艺人员,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传播的重要主体,演艺人员若触犯法律,自有法律严惩;在不触犯法律底线的基础上,如若违背公序良俗并造成恶劣影响,行业严惩,也绝不会手软。
思考:对劣迹艺人的惩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树立法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腾讯游戏《关于寒假暨春节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2022年寒假暨春节假期前后,腾讯游戏旗下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网络游戏,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限玩时间,都进行了具体规定,除周末和春节假期的每日20-21时限玩时段外,其余时间未成年人均无法进入游戏体验,可登录总时长不超过14小时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项规定?给我们什么启发?
⑤行已有耻更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这项规定能够提升未成年人抗诱惑的能力,提升自控力。
课堂笔记: 1.“行己有耻”的含义。P28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要去做。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P28--29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我们要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④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
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⑤“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止 于
至 善
阅读课本第一目:行己有耻,思考下面问题: 3.“止于至善”的内涵。 4.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5.好榜样的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达到 ;至:最止于至善:到达最完美的境界,将善发挥到极点。《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尚的道德境界。
3.“止于至善”的内涵:P29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止于至善”,不是好高骛远。 “止于”,告诉了我们奋斗目标的终点, “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是努力达到最好。 做学生,就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 做老师,就要成为最好的老师; 做管理,就要达到最佳的管理; 做人,当然要力争做一个至善的人。
材料一: 在山西太原有这样一对夫妻,10年间起早贪黑经营着一家面馆。面馆经营不易,可看到门外风吹日晒的环卫工人,他们同样感同身受。老板姚孝瑞和家人商量后一致决定:不仅要把环卫工人请进店来,给他们提供热水和休息场所,还要管一顿中午饭。这里成了附近7名环卫工人的“爱心食堂”。5年多来面馆这份“免费的午餐”从未中断。姚孝瑞说,这些年政府和社会给过他很多帮助,他希望这种“爱心互动”能持续下去。
(1) 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思考:姚孝瑞一家的事迹可贵之处在哪里?
5年,2万碗,10万多元!
2: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榜样具有什么作用?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个人)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社会)
思考1:以上两则材料对于你“止于至善”有什么启发?
①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课堂笔记: 4.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P29-32 ①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 以修身为本,去经历,去体验,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5.榜样的作用有哪些?P30-31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个人) 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社会)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思考: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1)独善其身,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到“止于至善”,这是修身修德的根本。(2)当这些德行具备之后,不但能发出道德的荣光,而且知道人生之路该怎样走,同时起到表率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帮助自己的家人以至天下众人,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止于至善”不仅要做到独善其身,还要做到兼济天下,在奉献他人和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自尊、 自信、自爱 、自立自强 、自省自查 ;(对自己)仁德、忠敬、孝恭、慈爱、诚信;(对他人)与人为善 、关爱他人 、亲近社会、无私奉献等品质。(对社会)
①点滴小事②好榜样——好榜样的作用③自我省察④经历,体验,修身为本
①知廉耻,懂荣辱②知耻之心——“羞恶之心”作用③闻过即改,知耻后勇④底线意识⑤磨意志,诱惑,自控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己有耻,本课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说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榜样有什么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