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历史事件类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历史事件类二(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 ① ,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 “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 ② 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行者不利。 ”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③ 。 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 ④ 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原文有改动)
(注释) ①勒兵:操练士兵。②末:解决问题的下策。③夫椒:地名。④保栖:退守。
1 .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①杂然而前 陈 者 陈:陈列
②往来而不 绝 者 绝:隔绝
③云归而岩穴 暝 暝:昏暗
④且以 报 越 报:报答
⑤越欲先吴未发往 伐 之 伐:讨伐
⑥ 遂 兴师 遂:于是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③⑤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④⑤⑥
2 . 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2)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3 .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 阴谋逆 /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B . 阴谋逆德 /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C . 阴谋逆德 /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D . 阴谋逆 /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4 .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1)结合甲文第二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太守因何而醉?
( 2)乙文中越王为什么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用原文回答)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
陈胜王凡 ① 六月。已为王,王陈 ② 。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 “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 ③ !涉之为王沉沉者! ”客出入愈益发舒,数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 ④ 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 ①凡:总共。②陈:地名,指陈县。③夥( huǒ )颐:意思是 “真多呀”。④颛( zhuān ):同 “专”。⑤系:拘捕。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九百人 屯 大泽乡屯:停驻
B . 等 死,死国可乎 等:同样
C . 已为王, 王 陈王:称王
D . 客人愈益 发舒 发舒:放肆
2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之陈/扣宫门曰
B .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 /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C . 其故人 /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D . 其故人尝与 /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胜年轻时虽 “与人佣耕”,但却不甘心受人奴役,有鸿鹄一般的远大志向。
B . 陈胜对吴广说的一番话,是陈胜对当前形势的分析,看出他有敏锐的洞察力。
C . 陈胜将来客斩杀,是因为来客多次跟别人讲陈胜的一些旧事,有损他的威严。
D . 陈胜作为农民领袖,本想成就一番功业,却贪恋一时的荣华富贵而最终失败。
4 .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2)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3、 文言文阅读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大道之行也》
(乙)
士尹池 ① 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 ② 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 ③ 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 ④ 经其宫 ⑤ 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 “南家,工人也,为鞔 ⑥ 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 ‘吾恃为鞔,已 食 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 ’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 之 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 ”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 “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 ⑦ 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
(《新序》)
(注释): 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 mán ):鞋子。 ⑦折冲:制敌取胜。
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 1)女有 归 ( _______ )
( 2)盗窃乱贼而不 作 ( _______ )
( 3)潦 之 经吾宫也利 ( _______ )
( 4)已 食 三世矣 ( _______ )
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3 . 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 . 儒家 “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二)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 ① 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②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 :“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 ③ ,君其图 ④ 之。 ”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选自《刺客列传》)
1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又何 间 焉 挑拨离 间 B . 衣食所 安 居 安 思危
C . 弗敢 加 也 无以复 加 D . 小大 之 狱 不速 之 客
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 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3 . 结合上面两篇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 “铁肩担道义”的含义。
(链接材料)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⑤ 適戍渔阳,九百人屯 ⑥ 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⑦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 ⑧ 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选自《陈涉世家》)
(注) ①事 : 供职为臣。 ②败北 : 战败逃亡。 ③今鲁城坏即压齐境 : 极言齐侵鲁之深,齐境紧逼鲁城之下。 ④图 : 谋划。 ⑤闾左 : 贫苦农民。 ⑥屯 : 停驻。 ⑦当行 : 在征发之列。 ⑧大计 : 起义。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选自《论语》)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丙)
三国魏明帝自征蜀,遣司马懿督张邵诸军,雍、凉劲卒三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 ① 。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 ② ,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幡兵 ③ 适交,参佐 ④ 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 “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 ⑤ 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 ”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 愿留一战;住者 ⑥ 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 “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邵,却司马懿, 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节选自《百战奇略》)
注: ①剑阁 : 关隘名。位于今四川剑阁县北。 ②十二更下 : 十分之二的人换防休息。 ③幡兵 : 指正在换防的部队。幡,同 “施”,旌旗。④参佐 : 部下,僚属。 ⑤鹄立 : 鹄颈长,能远望,因喻引领切盼之意。 ⑥住者 : 留下来的士兵。
1 . 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 三 省 吾身 /发人深 省 传不 习 乎 / 习 以为常
B . 与友 期 行 /不 期 而遇 时 年七岁 /四 时 之景
C . 相委而 去 / 去 国怀乡 日中不 至 /朝发夕 至
D . 下车 引 之 / 引 经据典 入门不 顾 /三 顾 茅庐
2 . 翻译语段中三处画线语句,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甲)为人谋而不忠乎 ?
翻译:你替别人谋划,是不是一种不忠诚 ?
(乙)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离开后他的友人才赶到。
(丙)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翻译:蜀军一战而大胜,是因为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啊。
3 . 上面三个语段都讲到了 “信”。请你结合语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曾子、元方和诸葛亮所说的“信”具体指的是什么。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已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中山:中山国。⑤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⑥任座:人名。
6.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B.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C.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己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D.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文侯应之亦然 (2)皆朝于魏
(3)克之,以封其子击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2)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
9.读了上文以后,你觉得魏文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二、未分类(共2题)
1、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________________》,《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______家的经典著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
齐人固善盗乎?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4.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二月甲子昧爽①,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②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③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自燔④于火而死。
——《史记·周本纪》(节选)
(注释)①昧爽:凌晨。②师尚父、百夫:人名。③亟:急。④燔:同“焚”,焚烧。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2)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臣之妻私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4)寡人谕矣(《唐雎不辱使命》)
(5)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6)念鬼(《陈涉世家》)
(7)忿恚尉(《陈涉世家》)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9)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10)夙夜忧叹(《出师表》)
(11)猥自枉屈(《出师表》)
(12)以彰其咎(《出师表》)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B.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C.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D.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自燔于火而死。
(2)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
10.联系乙文内容,谈谈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 1 . B
2 . 1 )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2 )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
3 . C
4 . 1)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2)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分析】
1 .
②往来而不 绝 者: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绝:断绝。
④且以 报 越:将报复越国。报:报复。
故选 B 。
2 .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词语:( 1)苍颜:脸色苍老。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2)闻:听说。击:迎击。
3 .
句意: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故断句为:阴谋逆德 /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故选 C 。
4 .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 1)1)结合“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归纳答案:为滁人欢乐而醉;
2)结合“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归纳答案:为宴会的丰盛而醉;
3)结合“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 2)“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句意: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便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注意用原文作答。
【点睛】
译文:
甲: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乙:
越王勾践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便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范蠡进谏说: “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率领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在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
2、 1 . C
2 . A
3 . D
4 .示例: ①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② 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这就是陈王所以失败的原因。
【解析】
1 .
C. 错误,王陈: 即 “王于陈”,在陈地做王。王,做王。故选 C 。
2 .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 之陈 / 扣宫门曰。故选 A 。
3 .
D. 错误,由 “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陈王斩之”“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可知 陈胜称王之后的贪图享受;滥杀故人,失掉民心;信用奸邪,轻信小人,使众将不再依附于他;最后众叛亲离,起义失败。不仅只是 “贪恋一时的荣华富贵”。 故选 D 。
4 .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时,必 须遵循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关键词和句式。本题中的关键词:
① 会,适逢,恰巧遇到;度,估计。
② 以,因为;故,缘故;亲附,亲近依附;此,这。
【点睛】
译文
【甲】陈胜, 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 “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 “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
【乙】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 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就去敲皇宫的大门说: “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辩解,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真多呀!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陈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王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陈王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这就是陈王所以失败的原因。
3、 1 . 女子出嫁 兴起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供养,谋生。
2 . ( 1 )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 ,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 2 )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
3 . 子罕依靠仁慈贤明的治理赢得民心。(意思对即可)
4 . 甲文孟子构想了一个 “大道之行”的社会,乙文通过写宋国相子罕体恤百姓的两件事,说明施行仁心、仁政,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分析】
1 .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 1)女有归:女子出嫁有归宿。归:女子出嫁。
( 2)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作:兴起。
( 3)潦之经吾宫也利:积水流过我家院子很便利。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4)已食三世矣:我家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了。食:供养,谋生。
2 .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恶:憎恶;于:在;修:修明;庙堂:指朝廷;谓:说。
3 .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解答此题要读懂两篇文章,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文中 “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等内容可知,南家的墙遮蔽了子罕家的墙,但为不影响南家生计,子罕没让他们搬走;西家地势高,子罕允许西家积水流经自家。子罕对待百姓站在百姓角度想问题,对百姓施行仁政,赢得民心。这也使得“楚释宋而攻郑”,宋国老百姓得以安享太平生活。
4 .
本题考查对 “仁”意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分析。甲文中“大道”指“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文中写在大道施行的时候“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孟子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乙文中南家的墙遮蔽了子罕家的墙,但为不影响南家生计,子罕没让他们搬走;西家地势高,子罕允许西家积水流经自家。子罕对待百姓站在百姓角度想问题,对百姓施行仁政,赢得民心。这也使得“楚释宋而攻郑”。由此可知,一国之君施行仁心、仁政,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百姓得以安享太平生活;国家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也提高了国家地位。
【点睛】
译文:
【甲】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 ,
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
士尹池为楚国出使到宋国去,司城子罕宴请他,然后停止喝酒。子罕南边邻居的墙向前突出却不拆了它取直,西边邻居家的积水流过子罕的院子却不加制止。士尹池询问这是为什么,司城子罕说: “南边邻居家是工匠,是做鞋的。我要让他搬家,他的父亲说:‘我家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了,现在如果搬家,那么宋国那些要买鞋的,就不知道我的住处了,我将不能谋生。希望相国您怜悯我。’因为这个缘故,我没有让他搬家。两边邻居家院子地势高,我家院子地势低,积水流过我家院子很便利,所以没有加以制止。”士尹池回到楚国,楚王正要发兵攻打宋国,士尹池劝阻楚王说;“不可攻打宋国。它的君主贤明,它的国相仁慈。贤明的人能得民心,仁慈的人别人能为他出力。楚国去攻打它,大概不会有功,而且还要为天下所耻笑吧!所以楚国放弃了宋国而击攻打郑国。孔子听说之后说:“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
4、 1 . D
2 . ( 1)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 2)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
3 . 答案示例:身为平民关心国家的存亡;面对强敌寸土不让;百姓面临危难时,带领大家揭竿而起
【分析】
1 .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 参与\间隙;
B. 安身\安全;
C. 虚夸,夸大\增加;
D. 的\的;
故选 D 。
2 .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 肉食者,当权者。鄙,目光短浅。未能,不能。 (2) 乃,于是、就。许,答应。尽,全。
3 .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中的曹刿在齐国攻打鲁国之时,关心国家的存亡,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去见庄公。乙文中曹沫面对强横的齐桓公,不慌不惧,逼近他答应归还鲁国的国土。材料中陈胜、吴广在百姓 “苦秦久矣”的情况下,毅然带领大家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这些人身上体现的忠君爱国,不畏强权、敢为人先的精神都诠释了“铁肩担道义”的含义。
【点睛】
译文:
(一)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 “ 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 ” 曹刿说: “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 “ 您凭借什么作战? ” 鲁庄公说: “ 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 曹刿回答说: “ 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 鲁庄公说: “ 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 ( 从来 ) 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 曹刿说: “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 鲁庄公说: “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 曹刿回答说: “ 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
(二)曹沫,是鲁国人,凭勇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庄公喜爱有力气的人。曹沫任鲁国的将军,和齐国作战,多次战败逃跑。鲁庄公害怕了,就献出遂邑地区求和。还继续让曹沫任将军。
齐桓公答应和鲁庄公在柯地会见,订立盟约。桓公和庄公在盟坛上订立盟约以后,曹沫手拿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的侍卫人员没有谁敢轻举妄动,桓公问: “您打算干什么?”曹沫回答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而大国侵略鲁国也太过分了。如今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您要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于是齐桓公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说完以后,曹沫扔下匕首,走下盟坛,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
链接材料: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 “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
5、 1 . C
2 . 甲
3 . ①曾子:诚信待人;元方:守时;诸葛亮:令出必行
【分析】
1. A.反省/醒悟,温习/习惯;
B.约定/约定,当时/季节;
C.离开/离开,到达/到达;
D.拉/引用,回头看/拜访;
故选 C。
2.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甲 .“为人谋而不忠乎”重点词语:为,替;谋,谋划;忠,尽心竭力。句意为: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故选甲。
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曾子反省自己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他所指的“信”是和人交往要诚实可信。
乙文中元方斥责父亲的朋友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见他所指的“信”是要遵守和别人约定的时间。
丙文中诸葛亮说 “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可见他所指的“信”是言出必行,下了命令即使有困难也要执行。
甲
出处:《论语》
参考译文:
曾子曰: “我每天都会反省我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乙
出处:《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朝代:南北朝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丙
出处:《百战奇略》
参考译文: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征讨蜀国,派遣宣王司马懿督统左将军张邵所部及雍、凉二州等精兵三十万人,隐蔽进发,窥向蜀地剑阁。蜀国丞相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部队将有十分之二的人换防离去,留在战场的将士只有八万人。正当魏军开始布阵之时,恰值蜀军换防交接过程,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制胜不了对方的,因此纷纷建议把换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却说: “我统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现在,换防该离开的士卒已经迅速打点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子儿女都伸着脖子期盼着,每天计算着他们归来的时间。因此,目前我们虽然面临征战的困难,但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说完,便下令催促换防下来的士卒尽快启程返乡。于是,该走的都很高兴,愿意留下参加战斗;该留的则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他们互相勉励说:“诸葛丞相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即使拼上性命也报答不完!”到了交战那天,蜀军无不拔剑争先,冲锋陷阵,以一当十,击杀了魏将张邵,打退了主帅司马懿。蜀军一战而获大胜,这正是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所取得的成效。
6、 6.(3分)C
7.(4分)(1)这样(2)拜见、朝拜。(3)战胜、攻破(4)通“返”,返回
8.(5分)
(1)我听说君王仁义臣下就正直,刚才任座的话坦率直爽,我因此知道您仁义。
(2)我事先与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然快乐,但怎能失约呢?
9.(4分)信守诺言,能搞好与邻国的关系,善于接受臣下的意见。(答对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三点给4分)
二、未分类
1、 1. 晏子春秋 墨
2.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3.D
4. 机智 善言
【分析】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2.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齐人固善盗乎?”注意关键字:“固”:“本来”,“善”:“善于”,“盗”:“偷窃”。翻译为:“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3.A.根据甲选段我们可以看出楚王是一位仗势欺人、自作聪明的人,故A错误;
B.乙选段主要写墨子以理说服公输盘,并不能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故B错误;
C.通过选段可以看出晏子善用类比等反驳方式,幽默诙谐,不失气度,而墨子善用比喻,逻辑推理,是对方屈服,故C错误;
故选D。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作答本题,需要对选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选段甲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他的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祖国及个人尊严;选段乙写墨子凭借自己的才智,以理说服公输盘。两篇文章都属于辩论文,所以都体现了“善辩”和“机智”。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乙: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先生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
墨子先生起身,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进行劝阻,不能说是忠君的;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2、 7.(1)同“向”,先前,从前;(2)目光短浅;(3)偏爱;(4)明白,懂得;(5)热水;(6)考虑;(7)使……恼怒;(8)难道;(9)社会地位卑微,目光短浅;(10)早晚,日日夜夜;(11)屈尊就卑;(12)公布
8.B
9.(1)商纣逃走,返回到京都登上鹿台,点火自焚而亡。
(2)商纣的军队虽然人多,但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心理想要武王赶紧进来。
10.本记述了武王伐纣时商纣的军队虽然人很多但是毫无战心,心向武王,最终武王获得胜利,上纣自焚而且亡。商纣因未能实施仁政而失民心、军心,武王因顺应民心、军心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体现了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 “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解析】
7.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乡,通“向”,原先,从前。
(2)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鄙:目光短浅。
(3)我的妻子偏爱我。私:偏爱。
(4)我明白了。谕:通“喻”,明白。
(5)用热水浇洗。汤:热水。
(6)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
(7)使将尉恼怒。忿恚:“使……恼怒。
(8)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宁:难道。
(9)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0)整天担忧叹息。夙夜:早晚。
(11)降低身份委屈自己。枉屈:屈尊就卑。
(12)来揭示他们的过失。彰:公布。
8.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做此类题时,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断句方法:读通文段,弄懂大意。断句总则: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再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停顿划分。句意为:武王派师尚父和百夫长挑战。故断句为: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9.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商纣逃走,返回到京都登上鹿台,点火自焚而亡。走:逃跑。反:通“返”,返回。
(2)商纣的军队虽然人多,但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心理想要武王赶紧进来。师:军队。虽:即使。
1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而本文则是记叙了武王伐纣的故事,商纣王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此所谓“失道者寡助”。而武王代表了正义,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此所谓“得道者多助”。
【点睛】
译文:二月甲子日的凌晨,武王一早就赶到商别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举行誓师……誓师完毕,诸侯派兵参加会盟者共有战车四千辆,列阵于牧野。帝纣听说武王前来,也发兵七十万抵御武王。武王派师尚父和百夫长挑战,用大卒驰击纣的军队。纣的军队虽然人多,但都无心作战,只盼武王赶快攻入。纣的军队都掉转武器攻纣,为武王做内应。武王驰击纣的军队,纣的军队溃不成军,背叛纣。纣逃跑,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议论说理类二(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解释加点的词 ,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二(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宋本,字诚夫,大都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