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北京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3北京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北京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6,01,42,00 水体,63 高盖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生物 2023.1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 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循环血量增加刺激心房肌细胞释放激素—— 心房钠尿肽(ANP),ANP可促进肾脏排钠、 排水,使血量恢复;当循环血量降低时,ANP释放减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NP需经过体液运输到达肾脏
B. ANP需与特定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C. ANP与抗利尿激素有协同作用
D. ANP分泌受到血量的负反馈调节
2.血液中出现缺氧、CO2升高和H+浓度增加等变化时,会刺激颈动脉
体(如图)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延髓,引起呼吸、心跳加快等反应。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缺氧、CO2升高等变化说明稳态失衡
B. CO,既是代谢废物也可作信号分子
C. H*刺激颈动脉体的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D. 延髓通过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呼吸心跳
3. 研究者将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注射入实验组大鼠的海马齿状回区,给予大鼠声音刺激后再
电刺激,每天40次至建立条件反射后进行消退实验,检测大鼠主动回避率(%)如下表。
天数
1
2
3
4
5
6
7
对照组
18.56
33.75
38.75
42.53
66.01
38.75
25.42
实验组
13.75
21.25
22.50
21.25
33.42
16.28
16.19
注:当声音刺激出现时大鼠逃到安全区躲避电刺激为1次主动回避反应,主动回避率达 65%说明建立条件反射,回降到35%以下说明条件反射消退。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电刺激是主动回避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刺激
B. 只给予声音刺激不给电刺激可使条件反射消退
C. 对照组在第5天建立主动回避条件反射,第7天消退
D. 实验说明大鼠主动回避学习与多巴胺受体的激活有关
4. 黏膜免疫系统由分布于呼吸道等处黏膜内的淋巴组织构成,包含了人体50%以上的淋巴 组织和80%以上的免疫细胞。黏膜上皮间的M细胞能将抗原吞入,随后输送抗原透过黏 膜转运到淋巴组织,诱导T细胞和B细胞反应,启动黏膜免疫应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M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死入侵机体的抗原
B. 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
C. 免疫细胞均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
D. 雾化吸入式疫苗不能诱发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
5. 蚕豆缺水后根系能迅速合成脱落酸(ABA),激活叶片保卫细胞膜Ca²+通道,使Ca²+内流 形成电流(内向正电流)。研究者用ABA处理保卫细胞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
ABA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ABA随蒸腾传输到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后引起气孔迅速关闭
B. ABA调节气孔运动时,胞质Ca2+增加与内向正电流产生基本一致
C. 测定电流强度与测Ca²+浓度时,ABA不一定均在箭头所示处施加
D. 植物对缺水环境的响应涉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6.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 促进细胞分裂 促进果实膨大
B. 乙烯类调节剂——促进细胞呼吸——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
C. 脱落酸类调节剂——抑制细胞分裂——块茎储存期不发芽
D. 赤霉素类拮抗剂——抑制细胞伸长——控制徒长、抗倒伏
7. 洞庭湖区在洪水及枯水季节的交替时呈现明显的水陆交错带,研究者进行定点调查以探 究其群落特征,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结果如下表。
样点代号
2018年2月(枯水季)
2019年7月(洪水季)
优势植物 盖度/%盖度类型
优势植物
盖度/%盖度类型
1
苔草
属、灯芯草属 95.46 高盖度
水蓼、苔草属、藏草
95.52 高盖度
2
0.00 水体
荷花
100.00 高盖度
3萎蒿、南荻
、苔草属、水蓼99.63 高盖度
南荻、水蓼、薅草
10.33 低盖度
注:盖度指样方内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群落
B. 该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C. 群落中的优势植物占据着相同的生态位
D. 不同样点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各种行为反应的比例
蛋白酶活性
8. 噬藻体是一类浮游病毒,可侵染蓝细菌并致其裂解死亡。有关噬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蓝细菌均有细胞膜和核糖体 B. 可捕食蓝细菌降低其种群密度
C. 处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D. 可促进所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9. 研究者比较栖息在同一片区域的独居性鸟类戴胜和社会性鸟类斑鹑鹏对彼此存在和互 相发出警报声的不同反应,结果如图。
无反应
变得警惕
逃走躲藏
间所占比例 觅食时间比例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与斑鹅鹏共处时,戴胜觅食时间增多、警戒时间减少
B. 和斑鹑鹏一起活动时,戴胜的觅食范围有所扩大
C. 斑鹅鹏的警报声对戴胜是一种行为信息,利于戴胜生存
D. 与戴胜相比,斑鹑鹏从偷听行为中获得利益相对较小
10.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北京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 度,逐步建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建立北京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绘制物种生境地图
B. 将“美观”作为选择森林绿地植物物种的首要原则
C. 通过营造浮岛等措施满足鸟类的多样化生境需求
D. 在市区公园建设涵道,解决排洪和动物迁徙的问题
11. 为获取青梅果酒酿造专用菌,从糖渍青梅液和果皮中分离、筛选获得6株野生酵母菌。 以下操作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B. 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初步筛选
C. 利用不同pH发酵液筛选低pH耐受性菌株
D. 比较各菌株消耗相同底物产酒精量等指标
12.盲肠中高浓度的胰蛋白酶会损伤肠黏膜,研究者从人粪便中分离一株可降低盲肠中胰 蛋白酶含量的厌氧菌P。取含活菌P及培养过菌P的培养液,加入FITC标记的酪蛋白 作底物(酪蛋白分解会使FITC发出绿色荧光),检测蛋白酶活性,结果如图。据此分析
错误的是
A. 培养菌P时需保证严格无氧条件
B. 通过过滤可获取无菌P的培养液
C. 荧光强度与蛋白酶活性呈正相关
D. 菌P通过分泌蛋白酶降解胰蛋白酶
待测液体积(μ1)
愈伤组织面积(m)
13. 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存在DNA和组蛋白去甲 基化现象。研究者利用桃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添加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Aza或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GSK,检测形成愈伤组织的面积,结果如图。据此分析 正确的是
A. 实验器材、培养基和桃叶片等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使用
B. 具有特定形态、排列疏松、有大液泡的结构即为桃愈伤组织
C. DNA去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分别抑制、促进愈伤组织形成
D. 推测表观遗传影响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进而影响脱分化过程
14. 下图是利用猪唾液腺生产大量高纯度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流程,相关说法错误 的是
猪卵细胞B
人hNGF基因
→重构胚→代孕猪C→转基因猪D→收集唾液,提取hNGF 融合细胞
猪成纤维细胞A
A. 培养猪细胞A和重构胚胎通常需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
B. 培育转基因猪D的过程涉及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
C. 转基因猪D的遗传性状由A和C的遗传物质决定
D. 猪唾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具有不受性别限制的特点
15. 如图是培育“试管婴儿”的主要过程。2012年中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诞生,该女婴出 生目的是挽救患有重度致命贫血病的14岁姐姐。
精子.
卵子
→早期胚胎 ·
→胚胎移植 ·
→成熟胎儿
体外受精
受精卵.
②
③
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设计试管婴儿”需在②时进行遗传学诊断
B. “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均属有性生殖
C. “设计试管婴儿”的技术不属于“治疗性克隆”
D. 该女婴造血干细胞不能挽救其他贫血病患者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16. (11分)
为发挥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湿地的生态效益,研究者利用城市再生水对其进行生态恢复。
(1)麋鹿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野外灭绝后,1985年重新从英国引入,在北京麋鹿苑建立了性 别比例为3:1(子:古)的 ,通过影响 来提高麋鹿数量。麋鹿苑的所 有生物与 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2)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上游水体污染、缺乏净水补充、垃圾回填等各种外界干扰超过麋鹿 苑的 能力,导致其水面严重缩小、水体缺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2006- 2008年将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引入麋鹿苑,实施了湿地修复工程。
①再生水经过滤消毒后,流入水位较深、植物丰富、并放置有适于微生物生长的填料的潜 流湿地区。随后,水流进入麋鹿活动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及湿地修复工程前后水质 情况见下表。
参数
处理后的再生水
湿地修复前(2006年)
湿地修复后(2009年)
国家排放标准
总氮(mg/L)
5.6
3.4
1.7
15
总磷(mg/L)
3.3
0.3
0.1
1.0
* COD(mg/L)
29.8
101
15.2
20
注:COD(化学需氧量),表示污水中生物体分解有机物消耗的氧气量,可间接反映水质 有机物含量。
据表可知,湿地修复后的水中总氮、总磷含量和COD均 ,请依据所学知识 和题中信息解释原因。
②在麋鹿苑种植多种牧草并利用净化后水喷灌,增加了麋鹿草料的供给,减少了人工饲 料补充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 (多选),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A. 增加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减少了人工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
C. 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3)工程完成后,麋鹿苑植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均有提升,不仅为北京市民提供了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湿地教育的场所,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湿地还起到了蓄积降水、调节洪 水、净化再生水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4)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麋鹿苑湿地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体现了群落的 过 程,人类活动影响了该过程的 。要维护恢复后的麋鹿苑湿地生态系统,还可采 取 (举两例)等措施,以保护水体。
基础活动量(距离/司
对声音的惊吓反射程度
时间(min)
17. (12分)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皮层GABA能中间神经元中N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
高。为研究N基因对精神分裂症的作用,研究者进行系列实验。
(1)GABA能中间神经元释放的GABA(γ -氨基丁酸, 一种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激活氯离子通道导致氯离子内流,从而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 信号。
(2)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构建了GABA能中间神经元中N基因过表达的模型鼠,且外源导 入的N基因的表达可被四环素调控(如图1),检测模型鼠行为,结果如图2。
转 录
转录激
活因子-
N 基 因
四环素反
应元件
转录激
活因子
N 基 因
四环参
启动子
启动子
转 录
图 1 图 2
据图1可知,四环素调控N基因过表达的机理是
图2结果表明,过表达N基因的小鼠出现精神分裂行为,体现在
(3)为验证N基因的作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组给模型鼠连续两周饲喂含有四环素的蔗糖
水,对照组给正常鼠饲喂等量蔗糖水,检测两组小鼠N基因表达情况。
请修正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
(4)研究发现,模型鼠GABA能中间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的频率降低。为探究其原因,研究 者检测模型鼠GABA能中间神经元中钠离子通道的mRNA量、钠离子通道蛋白总量以 及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量,发现与对照组无差异,说明过表达N基因 N基因表达产物是膜定位蛋白,其胞内肽段I可与钠离子通道结合,将肽段I加入到离体 培养的GABA能中间神经元中,检测钠离子通过量发现 ,说明过表达N基因抑 制钠离子通道活性。
(5)综合上述研究,阐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机制:前额叶皮层GABA能中间神经元中N 基因高表达, ,使其下游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产生频率 ,最终导致行为 改变。
UACR(ug/mg)
18. (12分)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其处于晚期的标志。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血液理化性质改变引起的醛固酮分泌增加可能介导肾病的发生。
(1)醛固酮是 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 对钠的重吸收,以维持血钠含量的 平衡。
(2)利用植入皮下的微量泵连续6周给糖尿病小鼠泵入醛固酮,检测小鼠尿液中UACR (反映肾脏损伤情况)的水平,如图1。结果表明 。
醛固酮受 体拮抗剂
体拮抗剂
图 1
(3)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CM)的堆积。用醛固酮处理体外培养的肾脏组 织,检测发现处理组ECM堆积程度显著 ,且这种作用可被 缓解,这在 组织水平证明了(2)的结论。肾脏组织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 其中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直接导致了ECM的堆积。研究者用醛固酮分别处理单独 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检测前者损伤标志物表达水平和后者ECM堆积 程度,推测醛固酮可能通过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间接激活成纤维细胞,依据是
(4)进一步研究发现,用醛固酮处理后的肾小管上皮 空白 导入导入miRNA 细胞及其分泌的囊泡中某种小RNA(miRNA)含 对照 空载体表达载体
磷酸化
的T蛋白
量增加,且这类囊泡可被成纤维细胞吞噬。该
miRNA可与S基因的转录产物结合,S蛋白可通 T蛋白
过下游信号分子T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与活化。
S蛋白
研究者在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该miRNA,得到结
β-tubulin
果如图2。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解释醛固酮介导糖尿病肾病 注:β-tubulin是一种细胞中稳定表达的蛋白
发生的原因。 图 2
(5)本研究为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新的潜在药物靶点,如 。
19. (11分)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植物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
花青素是高等植物体内的一种天然色素,能够决定花、果实和块茎等的颜色,其作为重 要的抗氧化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抵御逆境也有着重要作用。
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受MBW转录因子复合体的调控。低温、盐胁迫会诱导植物 激素茉莉酸(JA)的产生,进而激活JA信号通路。JAZ蛋白是JA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调控蛋 白,其通过与MBW复合体中一些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影响花青素合成。当植物体内的JA 含量增加,JA受体COI1可以招募JAZ到SCFCOI复合物上使其泛素化并被蛋白酶体降解,从 而解除JAZ对MBW复合体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花青素的合成。JAZ还介导赤霉素对花青 素合成的调控,赤霉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引起D蛋白降解,而D蛋白可以抑制JAZ的活性。
光可以利用信号转导因子调控基因启动子与MBW复合体结合的强弱,调节花青素合成 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花青素的合成。强光照能够促进花青素的积累、弱光照或 黑暗条件下能够抑制花青素的积累;不同的光质也可以影响花青素的合成,其中紫外光和蓝 紫光对花青素合成的促进效果最佳。糖类物质对花青素的合成也至关重要,花青素是在细 胞的内质网上以糖为底物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合成的。研究表明,多种基因的调控依赖于植 物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蔗糖可以增强MBW复合体中一些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触发花青 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信号可通过调控JAZ蛋白、MBW复合体 的表达量或活性来实现信号间的交叉互作,进而共同实现对花青素合成的精密调控。
(1)JA和赤霉素均是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 有机物,二者在花青素合成过 程中的作用
(2)糖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糖既是合成花青素的 又可以为花青 素的合成过程提供 .同时糖还作为 分子调节花青素合成过程而影响植 物着色。
(3)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文中信息,完善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模型。
(4)色泽是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生产实践中,果农会采取给果实套不同颜色滤光 袋、在地面铺设反光膜(可提高树冠中下部的光照强度)等做法,请任选一种做法解释其 原理。
(5)植物与动物都能感受多种信号以调节自身生长发育过程,请写出二者细胞在信号的接收 和响应方面的共性。
阻 断 率 ( % )
20. (12分)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然而病毒的不断变异对现有疫 苗的接种效力提出挑战。
(1)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表面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蛋白ACE-2结合而侵入细胞,S蛋白作 为 刺激机体产生 免疫反应,其中 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结合S 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中和病毒,进而阻断其侵害过程,因此RBD是疫苗开发的重 要靶点。
(2)多种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在RBD区域出现突变。研究者比较病毒野生型和最具代表性 的5种突变株的RBD氨基酸序列,找到一小段保守序列RBD9.1,并展开研究:
实验组小鼠:注射含RBD9.1的缓冲液;
对照组小鼠:注射含野生型病毒RBD蛋白或乙肝病毒抗原的缓冲液,同时设置空白对 照组。
实验一:取各组小鼠的血清与ACE-2蛋白和野生型病毒RBD蛋白混合,检测RBD和 ACE-2结合情况。
据图1 分析,乙组和丙组阻断率较高的原因是 ,但由于 ,导致丙组的 阻断率低于乙组。
为进一步评估RBD9.1血清对病毒的中和能力,研究者将各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病毒 野生型、5种突变株混合,检测ACE-2过表达细胞的病毒感染率,发现 ,说明 RBD9.1血清能有效中和野生型病毒及其突变株。
图 1
图 2
实验二:用RBD9.1刺激各组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发现仅乙、丙两组检测到细胞毒性T 细胞比例、IL-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明显提高,表明RBD9.1可以诱导小鼠产生 免 疫记忆。
(3)某些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引发ADE效应(图2),加重病情发展。
为探究RBD9.1抗体能否通过Fc-FcyR相互作用介导最新流行突变毒株产生ADE效 应,请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①Fc段突变的RBD9.1抗体;②RBD9.1抗体;③FcyR抗体;④表达FcyR的 细胞D;⑤FcyR基因敲除的细胞D;⑥最新流行突变毒株
实验方案:
组别
实 验 处 理
检测
实验组
将 I 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 Ⅱ 细胞培养瓶中
细胞的病毒感 染率
对照组
将Ⅲ 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IV 细胞培养瓶中
(4)依据本研究,你是否支持针对RBD9.1进行新型疫苗研发,请说明理由。
M基因转录水平相对表达量
21. (12分)
水稻雄性不育被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研究者对一雄性不育品系甲的不育及育性恢复 机制进行研究。
(1)取可育品系乙与品系甲杂交,子代均不育。基因组测序发现,与乙相比,甲的线粒体中存 在M基因。将M基因导入品系乙,与对照组相比,转基因植株花粉粒活性 ,说 明线粒体基因M导致品系甲雄性不育。
(2)品系丙与品系甲的线粒体基因一致,但品系丙的育性正常。将品系甲与品系丙杂交,F2 代出现1799株育性正常和571 株雄性不育的植株,说明丙的育性恢复由 性基 因控制,遵循 定律。
(3)利用10号染色体上特异的分子标记对(2)中亲本、F,和F2进行PCR扩增,证实育性恢 复基因R位于10号染色体上。
品系甲 品系丙 Fi Fz某单株
图 1
①图1中F,某单株的育性为 。
②为验证R是育性恢复基因,进行转基因实验,仅将一个R基因导入 (选填下 列字母),并与品系甲杂交,预期结果为 (选填下列字母)。
A. 品系甲 B. 品系丙
C. Fi中可育:不育=1:1 D. F,全部可育
(4)为在同一遗传背景下研究育性恢复基因R与不育基因M的关系,研究者取水稻品系乙 进行如图2杂交实验。
P 品系甲×品系乙
Fi
×品系乙
连续多代
品系乙-A
图 2 图 3
①为获得绝大多数核基因来自品系乙,且线粒体基因为不育型的可育品系乙-B,请选择 合适品系,写出杂交实验流程。
②检测品系乙-A和乙-B花药组织中M基因转录水平,如图3。取品系乙-A叶制备原生 质体并用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将R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后构建表达载体, 导入该原生质体,对照组应导入 ,结果显示实验组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位置 重叠。据以上结果分析R基因恢复育性的机制。
朝阳高三生物期末答案
2023.1
1.CBACC 6.BCDCB 11.ADDCD
16.
16.1.1
1
种群
16.1.2
1
出生率
16.1.3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6.2.1
1
自我调节
16.2.2
1
显著降低
16.2.3
1
潜流湿地区填料有利于微生物增殖,通过分解作用将污水中含氮、磷有机物分解为可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无机物
16.2.4
1
AB
16.3
1
直接和间接
16.4.1
1
演替
16.4.2
1
方向和速度
16.4.3
1
禁止向上游排放工业及生活污水、禁止倾倒垃圾
17.
17.1.1
1
特异性受体
17.1.2
1
抑制
17.2.1
2
四环素与转录激活因子结合改变其空间结构,使后者无法结合四环素反应元件,从而抑制N基因过表达
17.2.2
1
与对照相比,模型鼠的基础运动量上升,对声音的惊吓反射程度下降
17.3.1
2
对照组应为给模型鼠饲喂等量蔗糖水;实验还应检测小鼠行为
17.3.2
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行为恢复正常
17.4.1
1
不影响钠离子通道的表达及在细胞中的定位
17.4.2
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钠离子的通过量下降
17.5.1
1
抑制钠离子通道活性,减少动作电位产生频率
17.5.2
1
增加
18.
18.1.1
1
肾上腺皮质
18.1.2
1
肾小管和集合管
18.2
2
醛固酮可引起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该作用通过醛固酮受体实现
18.3.1
1
增加
18.3.2
1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18.3.3
2
处理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标志物表达水平高于未处理组,处理组成纤维细胞ECM堆积程度与未处理组无显著差异
18.4
3
醛固酮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高表达某miRNA,该miRNA进入成纤维细胞后,通过抑制S基因表达使T蛋白磷酸化,促进细胞活化与增殖,使EMC堆积造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18.5
1
激活S基因表达的药物
19.
19.1.1
1
微量
19.1.2
1
相反
19.2.1
1
原料
19.2.2
1
能量
19.2.3
1
信号
19.3
3
19.4
1
果实套袋:改变光质和光强以调控果实花青素的含量,改善果实色泽的同时促进均匀着色
19.5
2
信号接收:需特异性受体接收胞外信号;细胞响应:基因表达、酶活性改变等
20.
20.1.1
1
抗原
20.1.2
1
特异性
20.1.3
1
浆
20.2.1
1
RBD和RBD9.1引发小鼠发生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RBD蛋白结合,从而使其失去与ACE-2蛋白结合的能力
20.2.2
1
与RBD蛋白相比,RBD9.1分子较小,其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数量较少
20.2.3
1
与乙组相比,丙组野生型病毒的细胞感染率相似、突变株的感染率较低,乙、丙组数据均远低于甲组和丁组
20.2.4
1
细胞
20.3.1
1
Ⅰ①⑥
20.3.2
1
Ⅱ④
20.3.3
1
Ⅲ②⑥
20.3.4
1
Ⅳ④
20.4
1
(合理即可)如不支持,RBD9.1分子小,免疫原性弱,且可能引发ADE效应
21.
21.1
1
较低
21.2.1
1
显
21.2.2
1
分离
21.3.1
2
可育或不育
21.3.2.1
1
A
21.3.2.2
1
C
21.4.1
2
21.4.2.1
1
不含R基因但包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
21.4.2.2
2
育性恢复基因R表达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中,通过一定的途径使M基因的mRNA含量降低,进而解除由M基因表达引起的雄性不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朝阳区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2024北京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答案docx、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