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课题1溶液的形成-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1溶液的形成-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 溶液的形成考点直击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3)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3.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1)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2)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液类型溶质溶剂固液型固体液体气液型气体液体状态相同(气气、固固、液液)量少的量多某物质与水某物质水4.溶液的用途:
(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要点诠释】
1.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剂,但可以有多种溶质。
2.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CuSO4溶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3.SO3、CaO等易与水反应的物质溶于水,溶质不是SO3、CaO,而是H2SO4、Ca(OH)2。
4.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和(溶质的质量是指被分散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没有分散进溶剂内的物质,就不能计算在内)。溶液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如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
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1.溶解: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在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溶剂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而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所以物质溶解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2.溶解热现象:(1)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降低
(2)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不变
(3)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要点诠释】
1.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不是二者溶解时只有放热过程,而是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试管内液体温度上升。2.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温度降低,是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3.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是因为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基本相等。
4.酸、碱、盐等物质溶于水时,以离子形式扩散;蔗糖、酒精等有机物溶于水时,一般以分子形式扩散。
三、乳浊液、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如:把植物油和水混合振荡后得到的浑浊的液体,就是乳浊液。该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分层。
2.乳化现象:是指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不再分层而能稳定存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就是这个道理。乳化不是溶解,不能形成溶液。
【要点诠释】汽油和洗洁精都能洗去油污但原理不同,汽油洗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而洗洁精洗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不能形成溶液。 好题精讲【例题1】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氯化钠加入水中 B.面粉加入水中 C.铁粉加入水中 D.植物油加入水中【变式题】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 A. 碳酸钙 B. 高锰酸钾 C. 植物油 D. 氯化钠【例题2】下列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判断正确的是( )A.石灰水:生石灰 B.碘酒:酒精 C.生理盐水:氯化钠 D.茶水:茶叶【例题3】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溶液中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变式题】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氯化钠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分子中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变式题】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的质量和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体积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故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久置,溶质不会分离出来【例题4】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洗涤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 B.用酒精清洗残留碘的试管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清洗沾在手上的油漆【变式题】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碘易溶于水 B.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C.水和植物油混合振荡可形成乳浊液 D.乙醇能与水互溶【变式题】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能力是相同的C.溶质只能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D.植物油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例题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变式题】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变式题】要使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C.②④⑤【变式题】按下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型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 )选项XYA水氧化钙B水硝酸铵C浓硫酸水D稀盐酸镁 【例题6】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例题7】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A.NaOH和NH4NO3 B.CuSO4和Na2SO4 C.Na2CO3和CaCO3 D.NaCl和KCl【例题8】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放入水中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物质:①粗盐(含泥沙);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⑥酒精;⑦二氧化锰;⑧高锰酸钾,仪器任选。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___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
【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实验目的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体温变化变化情况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操作过程(1)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2)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 。
【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1)小伟从日常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性质是由 决定。(2)还有哪些因素对物质的溶解性有影响?小伟对此提出假设是:温度越高,溶解性越强;。小伟决定用对比实验法来验证,该方案中应控制的条件是 。 考点达标检测夯实基础1.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小兰同学通过网课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后,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砂糖 B. 食盐 C. 味精 D. 植物油2.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白酒 B. 蒸馏水 C. 医用酒精 D. 生理盐水3.溶液中的溶质( )A. 只能是固体 B. 只能是液体C. 只能是气体 D.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4.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葡萄糖注射液 B. 生理盐水 C. 消毒酒精 D. 碘酒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6.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 氧化钙 B. 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 硝酸铵7.下列洗涤中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 用水洗去餐具上附着的食盐 D. 用醋洗去水壶里的水垢8.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A. 硝酸铵 B. 小苏打 C. 生石灰 D. 食盐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10.小美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逐渐熔化并且塑料片掉了下来。那么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氯化钠 B. 白糖C. 硝酸铵 D. 氢氧化钠11.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A. 硝酸钾 B. 植物油 C、面粉(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12.洗洁精是家庭必备的洗涤用品,可迅速分解油腻、去污、除菌,有味道淡雅、洁净温和、泡沫柔细、低残留的优点。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还含有泡沫剂、香精、水、色素等多种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 (2)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 3.在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其原因是 13.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 g分别放入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分析图像,回答问题:(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明显吸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写名称)。(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1)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 (2)生理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3)碘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5)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7)75%的医用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 (8)生石灰加到足量的水中形成的溶液______________;(9)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 ____________。 培优拓展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A.氧化钙,澄清的泉水 B.氢氧化钾,含铜质量分数为80%的氧化铜C.澄清石灰水,粗盐 D.红磷,空气 2.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加压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剂质量不变3.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实验1】KMnO4品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实验操作及现象步骤1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 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步骤2(2)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图示实验结论或解释(3)由图2所示现象可知:碘微 (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 。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 (选填“强”或“弱”)【反思与应用】
(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 (选填“分层”或“不分层”)。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4.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___。(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___。(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____。(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_。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 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 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6.若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应选用进行对照实验的两个装置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丙和丁7.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1)将2~3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 mL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2)如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图(溶剂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________的示意图符合事实。综合拔尖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引发思考】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 。【提出问题】溶液的某些性质是否可以通过定量实验进行验证?【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实验探究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的测定。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第三步: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分析图1实验数据:(1)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 。(2)请说明实验过程中液体的电导率变化的原因 。【交流反思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请简要说明。 。【实验探究2】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交流反思2】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是否为零,并说明理由。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课时训练,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化学肥料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巩固练习,文件包含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