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同步训练题
展开课题2 溶解度
考点直击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一般规律:
特殊情况: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 看——:含有未溶解的固体的溶液为该温度下该固体的饱和溶液
(2) 加——:往溶液中加入原溶质,若不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若继续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
a.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b.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c.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d.任何饱和溶液再添加溶剂时一定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二、浓溶液与稀溶液
1.概念:
浓溶液、稀溶液可以粗略地反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含量多的为浓溶液,含量少的为稀溶液。
2.分类: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是否继续溶解溶质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溶液
浓溶液
已经溶解溶质的量 (对于有色溶液,可根据颜色深浅判断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
稀溶液
三、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1.固体的溶解度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因素:
(1)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2)100g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3)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4)单位: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增加溶剂不能增大固体的溶解度)
(1)溶质、溶剂的性质;(2)温度。
4.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溶解度/g
>10
10~1
1~0.01
<0.01
物质的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实例
NaCl
KClO3
Ca(OH)2
CaCO3
6.溶解度曲线:
(1)概念: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内容
表示意义
举例(以下图为例)
点
曲线上的点
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
如A点、B点,表示物质N、M在t1℃时的溶解度分别为a g和c g
两曲线的交点
表示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如C点,表示M、N在t2℃时的溶解度相等。均为c g
线
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
如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减小
面
曲线下面的点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如D点表示t1℃时的N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面的点
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的固体
如D点表示t1℃时的M的饱和溶液
7.溶解度计算公式:
S100g=m溶质m溶剂 或 S100g+S=m溶质m溶质+m溶剂(此处S表示物质的溶解度,m溶质与m溶剂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与溶剂的质量)
8.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要点诠释】
a.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b.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
c.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四、结晶
1.结晶: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结晶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蒸发溶剂结晶,如将氯化钠溶液蒸发水分,就可以析出氯化钠晶体。
二是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改变饱和溶液温度,如将硝酸钾溶液降温,也可以析出硝酸钾晶体。
3.判断结晶的方法:
(1)若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得晶体。如硝酸钾
(2)若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则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如海水晒盐
好题精讲
【例题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向KNO,饱和溶液中加KNO3晶体,溶液质量增大
B.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蔗糖
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变式题】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氯化钠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变式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例题2】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的是( )
A.降低溶液温度 B.加水
C.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 D.再加入一些硝酸钾
【变式题】20 ℃时,往50 g KNO3溶液中加入5 g KNO3晶体,充分搅拌后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变式题】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如图所示的状态。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
B.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降温,硝酸钾析出
C.硝酸钾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例题3】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例题4】20 ℃时,在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甲、乙、丙三种纯净物(均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 ℃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的质量:甲>丙>乙
D.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例题5】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A.生石灰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例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某温度下的KNO3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D.某温度下,在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若温度不变,则食盐不溶解
【例题7】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
A. 增加溶剂 B. 振荡溶液 C. 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
【例题8】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例题9】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 ℃时,36 g氯化钠完全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
B.t ℃时,36 g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能形成100 g饱和溶液,所以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
C.把36 g氯化钠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
D.t ℃时,把36 g氯化钠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所以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
【变式题】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
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 ∶36
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变式题】某同学模拟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 50.0 g 水配制 20 ℃的 NaCl 饱和溶液(20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应称取 NaCl 的质量为( )
A.18.0g B.16.0g C.13.2g D.11.5g
【变式题】货运飞船“天舟二号”已升入太空。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如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B.40 ℃时,将4 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可得到104 g溶液
C.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D.高氯酸钾属易溶物
【例题10】X、Y、Z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 的溶解度为 50g
B.T2 ℃时,X、Y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Y > X > Z
D.T2℃时,50g H2O与 50gX 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
【例题11】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下列问题。
(1)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字母)。
A.大于40℃ B.小于40℃ C. 无法确定
【例题12】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20℃时,100gH2O中最多能溶解36.0g NaCl
B.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小于63.9g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例题13】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小
B.20 ℃时,分别向50 g水中加入15 g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都形成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D.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
【例题14】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
(2)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 g。
(4)若要从b溶液中获得晶体b,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例题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 ℃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 ℃时将20g丙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
考点达标检测
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2.能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加水 B.升高温度 C.倒出部分溶液 D.加入NaCl固体
3.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水里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
5.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
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6. 下表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t
30
40
50
溶解度/g
甲
13.3
20.9
31.6
39.1
45.8
63.9
85.5
乙
29.4
33.3
37.2
39.1
41.1
45.8
50.4
丙
35.7
35.8
36.0
36.2
36.3
36.6
37.0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B.随着温度变化,甲的溶解度变化最小
C.3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3g
D.分别将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非洲的尼奥斯湖是火山口湖,湖底溶有大量含二氧化碳的火山气体。1986年8月21日,大量的降水使上层湖水变凉而下沉,下层湖水上涌,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并沿着山谷向下扩散,导致山脚的大量居民窒息死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湖水上涌后,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 ,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减小。
(2)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着山谷向下扩散,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8.如下图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人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
(1)丙中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乙中溶液的质量为
(3)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
(4)上述实验说明 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右上图中的 (填“a”或“b”)相似。
9.某厂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10.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变大 不变 B. 变大 变小 C. 不变 变大 D. 不变 不变
11.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下列是四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
A. B. C. D.
12.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 溶液的质量
培优拓展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
B.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2℃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5
B. 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大量的乙
C.分别将60℃的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80℃,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增大
D.60℃时,向140g甲的饱和溶液中先加50g水,再加2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仍为饱和状态
3.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C.t2℃时,50g的a溶于50g水,溶液的质量为100g
D.c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液的质量不变
4.分析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
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
5.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MgSO4的溶解度 (填“>”“<”或“=”)KCl的溶解度。
(2)将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的是
(3)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MgCl2的质量为 g
(4)欲使MgCl2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任填一种)
6.NaOH、KNO3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溶解度/g温度℃
0
10
20
30
40
NaOH
42.0
51.0
109.0
119.0
129.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Na2CO3
6.0
16.0
18.0
36.5
50.0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考虑化学变化、水的热发和结晶水合物等因素。
(1)10℃时,KNO3的溶解度 (填“>”,“<”或“=”)Na2CO3的溶解度
(2)20℃时,将129gNaOH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消失,放置到t1时刻开始析出固体,到t2时刻析出10g固体
①t1时刻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t2时刻溶液的温度为 ℃
(3)4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30℃,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 (填序号)A.Na2CO3溶液 B.KNO3溶液 C.NaOH溶液
综合拔尖
1.通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
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
2. A、B两试管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且水温均为1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A、B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分析,10℃时A、B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关系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其他条件不变,将试管B中的温度升到50℃时,试管B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试管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 ②
(4)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 法提纯甲。
(5)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B.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C.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6)往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充分溶解后,发现试管B中固体逐渐减少,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若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试管A、B中的现象为 。
3.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 。
(2)如图乙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3)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课时训练,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2 化学肥料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化学肥料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