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查漏补缺】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4 生命活动的调节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4 生命活动的调节,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04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04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精讲植物的感应现象. 1.概念:指植物受到刺激会发生反应的现象.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背地性,向肥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2.向光性:植物单侧光的反应.如向日葵的花盘向太阳生长. 向地性:植物对地心引力的反应. 向触性: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反应.如触动含羞草的叶会出现叶片合拢叶柄. 3、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下完成的.植物激素的种类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4、生长素(1)生长素的发现 a. 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植物生长素时发现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b. 之后达尔文又提出胚芽鞘的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从尖端往下运输,促进尖端的下端生长。c. 1928年温特证实了达尔文的猜想: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能促进尖端下端生长的物质,向光性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2)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的下端生长素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3)植物向光性的实质: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经单侧光照射后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的生长素多,向光侧的生长素少,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使植物弯向光处生长. 神经系统的组成:1.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概念: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注: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反射的过程:如上图 激素调节 2.内分泌腺的种类: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胸腺等。 3.激素: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含量很少,作用非常大的化学物质。 4. 胰岛素 调节糖代谢 胰岛 分泌不足→糖尿病 降低血糖浓度真题解析例题1.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研究表明,人体的各类感受器均与神经元紧密相关,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大多数神经元细胞都较长 B.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功能C.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 D.神经元中信息的传递方向是:轴突→细胞体→树突答案1.D【解析】【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长的树突以及包在外面的鞘组成神经纤维。【详解】A.大多数神经元细胞都较长,故A正确。B.神经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故B正确。C.大脑皮层是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故C正确。D.神经冲动在体内的传导途径是: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故D错误。故选D。 2.糖尿病是种因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过少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症状有血糖含量增高,出现尿糖等。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那么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此,某兴趣活动成员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已均分为甲组、乙组的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胰岛素制剂、全营养饲料等。【实验步骤】:步骤一_________步骤二甲组小鼠连续几天定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后喂全营养饲料乙组小鼠连续几天定时口服与甲组鼠等量的胰岛素后喂全营养饲料步骤三采集两组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 【交流讨论】:(1)步骤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2)若仅在乙组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3)图中能正确反映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短时间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答案2. 将大小、健康状况、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小鼠的胰岛破坏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c【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详解】(1)实验要探究注射或口服胰岛素是否能降低血糖,所以需要防止老鼠自身分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故步骤一为:将大小、健康状况、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小鼠的胰岛破坏。(2)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3)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注射胰岛素后,血糖含量应该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所以图中的c曲线符合。 3.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长时间的虚弱、疲劳甚至抑郁。其发病原因一直未被找到,直至最近,科学家们才有了新的突破。研究人员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0人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另有健康状况良好的100人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症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对照组个体却没有此种现象。(1)根据以上资料,你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病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2)作为对照组,除了健康状况良好外,还应做到的有:___________。(3)科学家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曾经做了以下实验:首先将蝌蚪的甲状腺破坏,发现蝌蚪停止了发育。然后在饲料中加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可正常发育成娃。请你分析科学家通过这一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答案3.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有关 年龄、性别比例、饮食、工作环境、职业等相同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据此解答。【详解】(1)“其中100人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另有健康状况良好的100人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症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对照组个体却没有此种现象”,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病因作出的假设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有关。(2)进行对照试验时,要保证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作为对照组,除了健康状况良好外,还应做到的有:年龄、性别比例、饮食、工作环境、职业等相同。(3)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发育成成蛙,说明蝌蚪发育成成蛙与甲状腺有关;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成成蛙,综合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4.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会及时有效地发挥调节功能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时的流量变化过程。(1)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人体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两个生理过程是通过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来调节和控制的;(2)皮肤血管口径的调节与散热功能密切相关,当环境温度处于左图中AB段时,皮肤血管口径大多时间处于题图中的______________状态(选填“甲”、“乙”或“丙”)。答案4. 体温调节中枢 丙【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详解】(1)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如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2)如图可知,当环境温度处于左图中AB段时,血液的流量增加,即散热量增加,此时血管属于舒张状态,即图丙。 5.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2020义乌半程马拉松于11月15日在梅湖体育中心开跑。某同学踊跃报名并参加了活动。(1)比赛开始,他听到枪声后马上起跑,这属于_________(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2)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主要来于______________。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 答案:5. 条件反射 C【解析】【分析】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具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详解】(1)学生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起跑,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所以此反射类型是条件反射。(2)人体在安静的时候,产热主要来自内脏。人体在运动的时候,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所以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主要来于骨骼肌。
突破提升一、选择题1.下图是测定个人反应速度的实验示意图,请同学拿一把长30cm的直尺,当见到直尺向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时对应的刻度。重复以上实验多次。现有A、B、C 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25cm24cm23cmB26cm24cm21cmC24cm22cm20cm A.多次测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手接尺子属于非条件反射C.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转换法和类比法D.从测得的数据分析,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B2.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向这一侧转移了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是因为单侧光使这一侧分解了二、填空题3.下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况发生时,说明外界气温_______(选填“高”或“低”),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_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血流量增多,由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多。三、简答题4.激烈刺激的比赛画面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图为人体在紧张焦虑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这些刺激性场景通过眼球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_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与心跳血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肾上腺属于___________。综合以上信息可知,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相互配合的结果。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是观赏类树木的叶子,结伴登高观赏红叶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右图所示为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完成下列小题。(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特性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_性;(2)从图中信息可知,在北京、浙江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并不相同,影响北京与浙江观赏红叶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6.如图是人缩手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的信息由[B]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_________。(2)当端一碗刚出锅满满的热汤时,当人会摸到高温物体,由于当时条件不允许缩回手,从而能不缩手坚持一段时间,这说明:_________。7.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小科不小心被针扎到后迅速缩手。(1)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___________。(2)若遮挡脑功能正常人的眼睛,用针刺其指尖后会立刻缩手,但他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发生,则此人脊髓的___________(填“传导”或“反射”)功能受损。(3)若某人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则该人会出现的反应是___________。8.糖尿病是一种因血糖含量过多而引发的疾病,它的治疗探索经历了漫长时间。材料一:1889年,两位俄国科学家用切除了胰脏的小狗做实验,发现实验狗招苍蝇,经检测是由于实验狗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由此他们发现了糖尿病和胰腺之间的关系。材料二:1921年,加拿大班廷医生和他的助手贝斯特在狗的身上发现并提取出胰岛素。1922年,麦克莱德首次利用从牛胰脏中提取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取得成功。材料三:1978年,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发明了生产胰岛素的新技术并提高了胰岛素使用的安全性。材料四:现在临床。上通过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1)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时身体受刺激会轻微抖动,完成此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_。(2)材料一中实验狗切除了胰脏后尿液中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_________。(可多选)A.人们对科学的发现纯属偶然B.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C.没有先进的仪器是无法进行科学研究D.当前被人们认同的药物今后可能会被取代E.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四、探究题9.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甲),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乙。从图乙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分别在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并用蒸馏水配制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分别处理A、B叶片,实验结果用B叶面积相对值来表示B叶的生长状况。(1)植物枝条培养中通常会用到营养液,内含营养物质有利于生长,本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营养液来替换蒸馏水(图甲)。(2)实验I、II、III、IV都需要设置对照组,其中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取与实验组相同的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在A1、A2叶片涂上_________,其他条件都与实验组相同。由图乙分析可知,在实验I中对A1、A2叶进行实验处理后,导致B叶生长受到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3)实验II、III、IV的结果表明,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10.19世纪的人们普遍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只有神经调节,如胰腺分泌胰液,是由于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得胰液分泌增加。后经过科学家一系列的实验,修正了人们原有的认识。实验①:稀盐酸注入狗小肠内结果胰腺分泌胰液实验②: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结果胰腺不分泌胰液实验③:稀盐酸注入已切除神经的狗小肠内结果胰腺分泌胰液(1)实验中使用了稀盐酸,用来模拟______。(2)能否定胰液分泌只有神经调节的是实验______(填序号)(3)通过后续的研究表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外,还有______。
答案:1.A【解析】【分析】在《测定反应速度》探究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朝下,然后被测同学拇指和食指准备夹住,不能接触;放手看被测同学抓住的距离就可以了,刻度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详解】A.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外界偶然因素的干扰,应该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故A正确。B.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随着练习次数增加反应速度会提高,故B错误。C.本实验通过人抓住尺子所对准的刻度来反应人的反应速度,用到了转换法,但是没有用到类比法,故C错误。D.在人的反应时间内,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表格中数据知,在C同学反应时间中,直尺下降的位移最小,所以C同学反应速度最快,故D错误。故选A。2.C【解析】【分析】由图1可得,由于受单侧光照,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是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即a大于b。由图2可知,c侧生长速度小于d侧。【详解】A.图二中的c处细胞生长慢,对应图一的b部位,A错误。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生长使植物生长,B错误。C.图二中的d部位生长速度快,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向这一侧转移了,C正确。D.图二中的c部位生长速度慢,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向d部位转移了,D错误。故选C。3. 高 舒张【解析】【分析】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皮肤与局部血流量有密切关系。凡是能影响皮肤血管舒缩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变化或精神紧张等)都能改变皮肤的温度。真皮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不但能够给皮肤送来营养,还能够调节体温。天热时,毛细血管膨胀,血流量增加,散失更多的热量;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详解】A图散热量较多,是因为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因而上升,同时起到了增强发散体热的作用。4. 感受器 脑干 效应器 神经【解析】【分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详解】眼球视网膜上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与心跳血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所以反射弧的组成上看,肾上腺属于效应器。综合以上信息可知,当情绪激动时,人体会支配有关腺体分泌激素,也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是肾上腺激素的作用,这一案例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是由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5. 感应 A【解析】【分析】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详解】(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干感应性。(2)读图可知,北京纬度高,温度低,进入秋天相对较早,红叶佳观赏期早;杭州纬度低,温度高,进入秋天相对较晚,红叶佳观赏期晚。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6. 缩手反射(或神经)中枢 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详解】(1)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回沿着B传入神经传导到C神经中枢,脊髓的神经中枢位于灰质内,它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产生神经冲动。(2)手指被烫后立即缩回,说明脊髓能完成反射的作用,而疼觉的形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的参与才能形成,说明脊髓还能传导的作用。当人摸到高温的物体,由于环境条件不便缩回手,从而能不缩坚持一段时间,这说明了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7. ①→③→④→⑤→② 传导 有感觉,但不会缩手【解析】【分析】本题是综合考查的是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功能。【详解】(1)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根据在③上有神经节,所以③是传入神经,那么①是感受器,④是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所以,小科不小心被针扎到后迅速缩手的神经传导的方向:①→③→④→⑤→②。(2)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用针刺其指尖后会立刻缩手,但他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发生,说明其传导功能受损,不能把信息传给大脑产生感觉。(3)⑤是传出神经,如果此处受损,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沿着传出神经传到②效应器,但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会出现缩手这种现象。8. 反射弧 切除了胰脏的狗失去胰岛素的调节,出现糖尿 BDE【解析】【分析】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分泌功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2、分泌部位:胰腺内的胰岛。3、异常症:分泌不足→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根据实验可知,健康狗切除胰脏后,血糖升高,从而出现尿糖现象,可以推测切除了胰脏的狗失去胰岛素的调节,出现糖尿。(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下列观点正确的有:B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D当前被人们认同的药物今后可能会被取代、E.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9. 不能 蒸馏水 抑制 慢【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A1、A2、B分别代表不同部位的叶片,图乙中黑色表示用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叶片,Ⅱ、Ⅲ、Ⅳ组区别是去除的叶片的数量不同,据此可判断实验的自变量有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叶片的部位,以及去除叶片的数量,因变量是B叶面积相对值,据此分析。【详解】(1)本实验不能用营养液来替换蒸馏水,因为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2)该研究的对照组应该是用蒸馏水处理相对应部位的叶片,其他条件都相同。由图实验I结果表明,B叶实验组叶片面积小于对照组,因此用细胞分裂素处理A叶会抑制B叶生长(3)实验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10. 胃酸 ③ 体液调节【解析】【分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大类,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主要方式),神经调节具有反应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而激素调节具有反应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两者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详解】(1)胃酸属于酸性物质,实验中的稀盐酸模拟胃酸。(2)实验③切除了通向小肠的神经,结果胰腺分泌胰液,由此否定胰液分泌只有神经调节。(3)上述实验说明胰腺分泌胰液,除神经调节外,还有体液调节。【点睛】人体的两种调节方式,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也会影响到神经调节,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0 家庭电路,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20家庭电路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20家庭电路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